第四章 治肺病

關燈
朵。

    誰也不說話,似乎看見透明的時光從眼前過去,無法挽留無法追悔。

     畢業典禮上有文藝表演。

    佰草終于如願身着綠紗衣,梳妩媚高髻,跳那一直念念不忘的《綠衣》。

    這樣小的女孩,已經有了懷舊的心思。

    她在台上舒廣袖舞羅裳,内心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切都過去了,她告訴自己。

    自己就要長大了。

    玉蘭花落下肥厚豐腴的花朵,栀子在濕潤空氣裡開得如癡如醉。

    盛大的夏季就要到來。

     佰草媽媽回青綿了。

    這次不是一來就走,這次一來,就待了三年——她得了胃病,說厲害也沒什麼大不了,說不厲害又經常發作,醫生說一定要趁早休養。

    佰草媽媽不能再操勞奔波,思量良久,決定回青綿好好養病,至于佰草,就索性留在青綿讀書好了。

    反正青綿中學的教學質量也比較不錯。

     這個消息讓喜艾歡喜萬分。

    佰草前腳到青綿中學報名,喜艾後腳就跟來了。

     佰草很是驚喜,我還以為你真的要去學裁縫! 喜艾笑眯眯攬着佰草,你還在青綿上學,我怎麼能學裁縫呢?我要陪你的。

     媽媽回來後,佰草總是覺得有些别扭。

    她對佰草很嚴格,每天六點就要她起床背英語。

    六點半送她上學,喜艾起先要來等她一起去,媽媽就老是吩咐,你們兩個要抓緊時間,不要在路上玩。

    喜艾覺得佰草媽媽也許是嫌自己成績不好會帶壞佰草,于是有些惆怅,與佰草也保持了适當距離。

    中午,媽媽會準時接她回家吃飯。

    吃飯時不許看書,吃完了午睡一小時,之後做一會兒作業,比上課早半小時去教室。

    晚上把新做的飯菜送去學校,下了夜自修再去接。

    晚上要額外做練習,但十一點一定要上床睡覺。

     奶奶舍不得了,孩子才上初一,抓這麼緊做什麼呢。

    我家囡囡會累倒的。

     媽媽頭也不擡,學習就是要辛苦。

    槿安一中的孩子哪個抓得不是這麼緊?現在小孩子競争特别激烈的。

    将來考不到好高中,也就考不上好大學了。

     奶奶不服氣,囡囡這麼自覺,也該叫她歇歇,她上小學不也這樣過來的嗎?囡囡長身體可不能累倒。

    那是一輩子的事。

     媽媽看了一眼埋頭學習的佰草,很幹脆地說,小學是小學,現在不一樣了。

    孩子長身體不錯,但學習一定不能放松。

    我這不很科學地安排了時間了嗎,每天也注意營養搭配。

     奶奶無話可說,看着佰草,心疼又無奈。

     爺爺說媽媽的胃病要用中藥養,那是一種細水長流跟你耗的病,那麼藥方也該是不急不徐細水長流。

    爺爺開了好幾味食療藥方:益脾餅,桃仁粥,鮮蘆根粥,參苓粥。

    媽媽說藥性來得太慢,天長地久地吃下去怕是收效甚微。

    爺爺不說話,隻把藥方用端正的小楷謄抄在藥箋上遞給媽媽。

    媽媽雖然怕煩,但還是按藥方認真做了食膳吃。

     桃仁粥湯色紅亮,米爛出油,香甜可口,軟糯滑利。

    這粥佰草也愛喝。

    時間一長,媽媽也從熬粥煮藥中體會到安甯的樂趣,看着藍蓮花般溫靜透明的火苗舔舐藥罐,内心熨帖。

     那年春天,鎮長來到陳家,想請爺爺到鎮中藥房坐堂挂牌。

    說沒有陳老先生出山,如何敢開什麼中藥房。

     爺爺沉吟,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敢冒昧了。

    守着自家藥鋪頤養天年未嘗不是幸事。

     鎮長反複勸說,爺爺都含笑婉拒。

     鎮長忽而微笑,陳大夫,王素蓮也要去中藥房站店幫忙抓藥。

     爺爺突然愣住了,眼神裡是幾十年滄桑更疊。

     聽說,陳家世代懸壺濟世行醫問藥,在青綿極有威望。

    爺爺的生母早年去世,生父為人懦弱,生活窮困,就把爺爺過繼給自家堂兄。

    少年時爺爺就在自家伯父藥鋪裡上下打點做學徒。

    伯父生性倨傲,一心想讓爺爺繼承陳氏祖業。

    而年輕的爺爺卻想報考師範。

    伯父把爺爺反鎖在内室,任爺爺如何請求也無用。

    後來爺爺死心了,伯父還是多關他三日,說是要給他長記性,免得再生他念。

     爺爺跟他伯父學得一身醫術。

     風華正茂的爺爺已有資格在青綿行走問診。

    那時,青綿王家孱弱的二小姐素蓮總是指明要爺爺前去診脈。

     一來二去,大家都看出端倪。

    還有細心人發現爺爺身上的香藥包出自王二小姐的針線。

    而彼時伯父已為他訂了一門親事。

    女子是嚴氏三姑娘,生性溫和。

     嚴家是青綿的大戶人家,與陳家是故交。

    爺爺唯有接受安排,以厚禮娶回他的妻,他的嚴家三姑娘。

    半年後,素蓮亦嫁了人。

     文革中,陳家藥鋪被毀。

    素蓮丈夫在武鬥中落下殘疾。

     那些都是陳年舊事。

     爺爺答應了鎮長,在青綿醫療合作社挂牌行醫。

    家裡的藥鋪就交由奶奶幫忙打理。

     佰草放學後去看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