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案 如雷轟頂
關燈
小
中
大
“你說,事情怎麼就會這麼巧?”我問孫法醫,“我們查到哪裡,哪裡就出事?”
“此事定有蹊跷。
”孫法醫說。
“現場這麼多人圍觀,确實不方便,但我還是很想看看屍體的狀态。
”我看了看不遠處黃色的屍體袋,說道。
“我也想。
”大寶摩拳擦掌。
“反正現場也進不去,不如先看看屍體什麼情況。
”林濤說,“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埋同伴的花臂。
” “一個被雷劈,哦不,是被炮轟,一個被火燒,這倆人究竟是幹了多大的壞事啊。
”大寶說。
“哦,對,忘了告訴你們。
”我說,“那個死者的死因搞清楚了。
是氣象局人工增雨的火箭彈彈頭沒有爆炸,直接紮到他腦袋裡了。
氣象局那邊已經确認了。
” 大寶難以置信地看着我說:“我在雜志上看到過相似的案例報道。
” “極端巧合吧。
”我聳了聳肩膀,走到消防車旁,和駕駛員溝通了幾句,讓駕駛員開車擋住屍體的位置,防止被圍觀群衆拍攝。
然後我戴上手套,拉開了屍袋。
一具完全燒毀的屍體躺在我的面前,看上去無比脆弱。
甚至隻要我輕輕施力,都有可能導緻那完全烤酥的手指斷掉。
我小心翼翼地将屍體擺放平整,看了看他的左手。
雖然屍體左側胳膊幾乎完全炭化了,但他左手掌卻大部分保存完好。
這個很是奇怪,因為手掌、手指是肢體的末端,軟組織也少,是最容易被燒毀的部位。
屍體的右手就已經完全燒毀,看不出形狀了,但是他的左手是完好的。
既然左手完好,左手腕的一部分皮膚也是完好的。
而正是從這個保存下來的左手腕皮膚上,我們看到了文身的痕迹。
“是了,應該不錯,這個人就是那個被火箭彈砸死的人的同行人。
”我指了指屍體的手腕,說道,“這事兒就更蹊跷了。
他為什麼要埋一個意外死亡的人,他又為什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被燒死?我看,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很可能不是意外死亡。
” “殡儀館的同志來了。
”陳詩羽拿着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用筆指了指剛剛停在消防車後的運屍車,說道。
“好,趕緊運走屍體,我們要立即開展屍體解剖工作。
”我說。
“好的。
”陳詩羽點點頭,說,“另外,偵查這邊,結果也反饋回來了。
” “身份查清楚了?”我問道。
“基本查清楚了,等待死者家屬來采血進行DNA驗證。
”陳詩羽說,“這兩個人,花襯衫叫鐘強,花臂叫鐘大發,是同村的堂兄弟。
他們是我們的臨省南和省人,一年前,兩個人結伴來青鄉打工。
但具體做什麼,他們的親戚朋友搞不清楚。
隻知道他們跟了一個挺有本事的‘老大’,跟着老大掙了不少錢。
” 我見陳詩羽停了下來,于是問道:“就這麼多?” 陳詩羽點點頭,說:“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所有的偵查資源都用上了,并沒有這兩個人的蹤迹。
他們老家的人,也什麼情況都不掌握。
現在兩個人的父母都在往青鄉趕,是我們要求他們來采血的。
不過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感覺他們對孩子的死并沒有什麼痛心疾首的反應,更多的還是關注政府會不會因為這種意外事件,給他們賠錢。
” “肯定是要賠一大筆的,他們如願以償了。
”我歎了口氣,揮手讓韓亮發動汽車,趕往青鄉市殡儀館。
3 燒焦的屍體被放在解剖台上,除了左手略顯僵直以外,其他三個肢體都已經被燒彎曲了,呈現出近似“鬥拳狀”(1)的姿勢。
我們穿好解剖裝備,走到屍體的旁邊,從上到下進行了一遍檢驗,發現屍體全身的衣物都已經消失殆盡。
但是從還沒有完全炭化的外生殖器可以判斷,這是一具男性屍體。
除了屍體的左手,其他部位的皮膚都已經燒毀,露出的肌肉纖維也因為高溫的作用,而變得堅硬,一縷一縷規則排列的堅硬肌纖維,就像是被梳緊的發束一樣遍布屍體的全身。
我用手術刀試了試肌纖維的硬度,幾乎是難以切斷,于是改用剪刀,将屍體胸口處的肌肉逐層分離開來。
高溫的作用,越往體内,效果越小,所以分離到肋骨的時候,我們發現肋骨似乎保存良好。
“先取一截肋軟骨,送DNA實驗室。
”我說。
因為高溫的作用,屍體内部的血液都高度濃縮,甚至成為幹渣狀,提取起來不容易,還不如提取肋軟骨檢驗,更是能保證DNA的準确性。
“哎呀,最怕聞見這樣的味道,又是幾個月不用吃烤肉了。
”大寶皺了皺眉頭,熟練地用手術刀切開屍體的胸鎖關節,又用咬骨鉗剪開第一肋骨。
“等會等會。
”我制止了大寶的動作,用手術刀和止血鉗分離開一半燒焦、另一半燒熟的胸鎖乳突肌。
“你看,這是不是出血?”我用止血鉗指着肌肉上一塊暗紅色的斑塊,說道。
“可惜沒有頸部肌肉了,沒法印證這是不是損傷。
”大寶用手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說,“不過按照經驗來看,還真像是損傷出血。
” 我點了點頭,放輕了動作,用“掏舌頭”的方法,整體提取出屍體的喉部組織。
“舌根部沒有煙灰炭末,喉頭沒有煙灰炭末。
”我一邊說,一邊剪開屍體的氣管和食管,說,“氣管和食管内沒有煙灰炭末,沒有熱呼吸道綜合征。
好吧,沒的說了,這是死後焚屍,極有可能是一起命案。
” 大寶湊過來看了看,說:“這事兒,不會是巧合了吧。
” 我想了想,繼續分離出死者的甲狀軟骨和舌骨,雖然周圍的軟組織都已經高溫變性,但還是能将兩根骨頭從容易骨折的地方分離了出來。
“舌骨大角骨折,甲狀軟骨上角骨折。
”我說,“骨折附近軟組織可以看出出血痕迹,說明死者應該是被掐扼頸部緻機械性窒息而死的。
” “對,頸部肌肉沒有索溝(2),所以肯定不會是勒死或者缢死。
”大寶補充道。
“扼死不能自己完成,說明這就是一起命案了。
”我說。
“我有點聽不懂了。
”程子硯在一旁負責拍照,問道,“既然确定了死後焚屍,那不就已經可以确定是命案了?” “萬一是死者上吊自殺,有人怕某些事情暴露,燒毀現場呢?”我微笑着看着程子硯,說,“就像是那具被莫名其妙地埋葬的屍體,不也确定了是一起意外事件,而不是他殺嗎?” “是啊。
”程子硯恍然大悟,說,“看來死亡方式的推斷,還真是不能想當然。
” “是啊。
”我說,“死亡方式的推斷,一定要建立在死亡原因、現場狀況等綜合情況的基礎之上,而不能簡簡單單地根據一種現象而推斷。
就比如我們以前說過的,自殺碎屍的事兒。
” “這兩個人,是跟着那個什麼‘老大’幹活的。
掐脖子這活兒,可沒想象中那麼簡單。
”大寶說,“說不定就是這個‘老大’的武力值爆表,給他殺了。
不然,鎮子裡的人都不認識他,他一個打工仔又沒錢又沒色的,誰殺他啊。
” “是啊,你說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說,“不過,咱們也不能瞎猜。
作案動機這事兒,還是需要偵查外圍調查提供更多的線索。
” “死者的頭部,有硬膜外熱血腫,但是腦組織沒有明顯的外傷和出血征象。
”同時在檢驗屍體頭部的孫法醫說,“可以排除顱腦外傷了。
” 我點了點頭,說:“死因基本是明确的,胃内容物也是空着的,說明今天的中午飯他都沒吃就死了。
另外,已經有了身份信息等待DNA驗證,也不需要提取恥骨聯合了。
其他也沒什麼好檢驗的了。
” “那我縫合?”大寶雙手拍了拍,試圖把手套上黏附的黑色顆粒給拍掉。
但因為高溫作用,屍體的脂肪都會溢出,所以很容易黏附在手套上,使得整個手套很滑。
大寶試了試手套,最後還是決定換掉手套來縫合。
“等等。
”我指了指屍體的左手,說,“你說,一般屍體燒了以後,就會鬥拳狀,這個屍體的左手為什麼沒有燒毀?” 屍體的左手沒有被燒毀,我們也是通過手腕的文身才大緻确定了他的身份。
“是啊!”大寶翻了翻眼睛,說,“難道,是左手被壓住了?” “壓住了?”我覺得大寶說的有道理,于是問道,“那會是什麼東西壓住的?” “那,那是不是隻有自己的屁股能壓得住?”大寶比畫了幾下,說道。
“對啊,屍體背面我們還沒有仔細檢查呢。
”我說完,連忙幫大寶一起簡單地将屍體正面縫合起來,然後将屍體翻了個身。
被燒焦的屍體,因為軟組織都硬化了,基本是不太指望能像正常屍體那樣完美縫合的。
我們隻能簡單用線将切口閉合,防止體腔内容物溢出。
屍體的背後,同樣焦黑一片。
因為屍體一直是仰卧位,所以背後黏附着大量的煙灰炭末,從而遮蓋了其真實的面目。
我拿來了一塊毛巾,用水浸濕,慢慢地清理着滿是煙灰炭末的屍體後背。
清理了許久,終于整個後背的真實面目暴露了出來。
後背和前胸一樣,都是像發束燒焦了一樣的肌纖維成塊地排列着。
唯獨在左側的腰間,有一塊熏黑了但是沒有燒焦的皮膚。
“這說明屍體被燒的時候,是仰卧的。
”大寶說道,“因為背部朝下,所以燒毀的程度輕一些。
” “可是,大部分後背還是燒毀了呀。
”程子硯在一旁插話道。
“對啊。
”我說,“燒毀程度,是和周圍有沒有充足氧氣而決定的。
如果有物體在左側後背緊貼,那麼這一塊皮膚周圍氧氣就不足了,就不會被完全燒毀了。
” “你是說,他的左手緊貼着這一塊腰部皮膚導緻其沒有燒毀的?”程子硯問道。
“聰明。
”我笑了笑,将屍體的左手背過來,壓在那一塊沒有燒毀的皮膚上。
确實有一部分可以吻合,可是,仍有一塊方形的皮膚,并不能被左手背覆蓋。
“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大寶問道。
我蹲在屍體的旁邊,盯着這一塊沒有燒毀的皮膚,說:“剩下的這一塊皮膚,太規則了,你不覺得嗎?” “啥意思?”大寶也蹲了下來。
我用止血鉗沿着皮膚的周圍畫了一圈,說:“除非,他的手上拿着一個東西。
” “這麼急急忙忙地趕去現場有用嗎?”程子硯坐在車的後排,說,“還不知道消防會不會讓我們進去。
” “那是必須的,就是你們市局的勘查車,也太難開了。
”我一邊開車,一邊說道,“我說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兇手殺完人為什麼要燒房子?這是一個很偏僻、沒有人關注的房屋,如果有人死在裡面,即便是腐敗了、白骨化了,依舊很難有人發現。
燒房子無異于自行暴露,那麼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我覺得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要尋找一個東西卻沒有找到,隻能燒了房子,毀屍滅迹的同時,毀物滅迹。
” “然後呢?”程子硯問道。
“第二,”我說,“死者在臨死之前,左手藏在自己的後背。
即便是被掐死,都沒有改變這個姿勢。
結合他後背皮膚的保存,證明他的左手拿着一個東西,壓在了後背。
為什麼要這麼做?說明這個東西很重要,他不想讓兇手得到。
即便是死,也不能被對方得到。
既然燃燒的時候,東西還在後背,說明這個東西果真沒有被兇手拿走。
結合以上兩點,說明這個東西,無論對死者,還是對兇手,都非常重要。
” “你不是要找這個東西吧?”大寶問道。
我點點頭,說:“第三,消防官兵在清理現場的時候,發現有屍體,第一反應是将屍體運出來。
因為現場已經大部分坍塌,所以他們不會注意到屍體下方的不起眼的物件。
而拉出屍體的時候,也會破壞屍體原始的姿勢。
因此,我們差一點就沒有發現這個蹊跷所在。
如果我們現在不立即去尋找這個物件,萬一有火點複燃,很有可能就會将沒有遮蓋的物件燒毀。
” “可是,這個物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大寶說,“火災現場進去是有危險的。
” “這個物件,很有可能就是破案的關鍵。
”我說,“所以無論有多危險,我們都必須去找。
” 不一會,我們來到了現場的附近。
夜幕已經降臨,幾輛消防車上的探照燈向現場房屋投射強光,仍有幾名消防隊員在對現場進行清理。
林濤蹲在現場院落的附近,百無聊賴地玩着樹枝。
“你,不會還沒進去吧?”我走到林濤的旁邊,指了指院内。
林濤聳了聳肩膀。
“他倆呢?”我指的是韓亮和陳詩羽。
“說是通話記錄有線索,他們去移動公司了。
”林濤又一次聳了聳肩膀,說,“他們現在成搭檔了?有官方文件嗎?” 我笑了笑,說:“走,我們進
”孫法醫說。
“現場這麼多人圍觀,确實不方便,但我還是很想看看屍體的狀态。
”我看了看不遠處黃色的屍體袋,說道。
“我也想。
”大寶摩拳擦掌。
“反正現場也進不去,不如先看看屍體什麼情況。
”林濤說,“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埋同伴的花臂。
” “一個被雷劈,哦不,是被炮轟,一個被火燒,這倆人究竟是幹了多大的壞事啊。
”大寶說。
“哦,對,忘了告訴你們。
”我說,“那個死者的死因搞清楚了。
是氣象局人工增雨的火箭彈彈頭沒有爆炸,直接紮到他腦袋裡了。
氣象局那邊已經确認了。
” 大寶難以置信地看着我說:“我在雜志上看到過相似的案例報道。
” “極端巧合吧。
”我聳了聳肩膀,走到消防車旁,和駕駛員溝通了幾句,讓駕駛員開車擋住屍體的位置,防止被圍觀群衆拍攝。
然後我戴上手套,拉開了屍袋。
一具完全燒毀的屍體躺在我的面前,看上去無比脆弱。
甚至隻要我輕輕施力,都有可能導緻那完全烤酥的手指斷掉。
我小心翼翼地将屍體擺放平整,看了看他的左手。
雖然屍體左側胳膊幾乎完全炭化了,但他左手掌卻大部分保存完好。
這個很是奇怪,因為手掌、手指是肢體的末端,軟組織也少,是最容易被燒毀的部位。
屍體的右手就已經完全燒毀,看不出形狀了,但是他的左手是完好的。
既然左手完好,左手腕的一部分皮膚也是完好的。
而正是從這個保存下來的左手腕皮膚上,我們看到了文身的痕迹。
“是了,應該不錯,這個人就是那個被火箭彈砸死的人的同行人。
”我指了指屍體的手腕,說道,“這事兒就更蹊跷了。
他為什麼要埋一個意外死亡的人,他又為什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被燒死?我看,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很可能不是意外死亡。
” “殡儀館的同志來了。
”陳詩羽拿着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用筆指了指剛剛停在消防車後的運屍車,說道。
“好,趕緊運走屍體,我們要立即開展屍體解剖工作。
”我說。
“好的。
”陳詩羽點點頭,說,“另外,偵查這邊,結果也反饋回來了。
” “身份查清楚了?”我問道。
“基本查清楚了,等待死者家屬來采血進行DNA驗證。
”陳詩羽說,“這兩個人,花襯衫叫鐘強,花臂叫鐘大發,是同村的堂兄弟。
他們是我們的臨省南和省人,一年前,兩個人結伴來青鄉打工。
但具體做什麼,他們的親戚朋友搞不清楚。
隻知道他們跟了一個挺有本事的‘老大’,跟着老大掙了不少錢。
” 我見陳詩羽停了下來,于是問道:“就這麼多?” 陳詩羽點點頭,說:“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所有的偵查資源都用上了,并沒有這兩個人的蹤迹。
他們老家的人,也什麼情況都不掌握。
現在兩個人的父母都在往青鄉趕,是我們要求他們來采血的。
不過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感覺他們對孩子的死并沒有什麼痛心疾首的反應,更多的還是關注政府會不會因為這種意外事件,給他們賠錢。
” “肯定是要賠一大筆的,他們如願以償了。
”我歎了口氣,揮手讓韓亮發動汽車,趕往青鄉市殡儀館。
3 燒焦的屍體被放在解剖台上,除了左手略顯僵直以外,其他三個肢體都已經被燒彎曲了,呈現出近似“鬥拳狀”(1)的姿勢。
我們穿好解剖裝備,走到屍體的旁邊,從上到下進行了一遍檢驗,發現屍體全身的衣物都已經消失殆盡。
但是從還沒有完全炭化的外生殖器可以判斷,這是一具男性屍體。
除了屍體的左手,其他部位的皮膚都已經燒毀,露出的肌肉纖維也因為高溫的作用,而變得堅硬,一縷一縷規則排列的堅硬肌纖維,就像是被梳緊的發束一樣遍布屍體的全身。
我用手術刀試了試肌纖維的硬度,幾乎是難以切斷,于是改用剪刀,将屍體胸口處的肌肉逐層分離開來。
高溫的作用,越往體内,效果越小,所以分離到肋骨的時候,我們發現肋骨似乎保存良好。
“先取一截肋軟骨,送DNA實驗室。
”我說。
因為高溫的作用,屍體内部的血液都高度濃縮,甚至成為幹渣狀,提取起來不容易,還不如提取肋軟骨檢驗,更是能保證DNA的準确性。
“哎呀,最怕聞見這樣的味道,又是幾個月不用吃烤肉了。
”大寶皺了皺眉頭,熟練地用手術刀切開屍體的胸鎖關節,又用咬骨鉗剪開第一肋骨。
“等會等會。
”我制止了大寶的動作,用手術刀和止血鉗分離開一半燒焦、另一半燒熟的胸鎖乳突肌。
“你看,這是不是出血?”我用止血鉗指着肌肉上一塊暗紅色的斑塊,說道。
“可惜沒有頸部肌肉了,沒法印證這是不是損傷。
”大寶用手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說,“不過按照經驗來看,還真像是損傷出血。
” 我點了點頭,放輕了動作,用“掏舌頭”的方法,整體提取出屍體的喉部組織。
“舌根部沒有煙灰炭末,喉頭沒有煙灰炭末。
”我一邊說,一邊剪開屍體的氣管和食管,說,“氣管和食管内沒有煙灰炭末,沒有熱呼吸道綜合征。
好吧,沒的說了,這是死後焚屍,極有可能是一起命案。
” 大寶湊過來看了看,說:“這事兒,不會是巧合了吧。
” 我想了想,繼續分離出死者的甲狀軟骨和舌骨,雖然周圍的軟組織都已經高溫變性,但還是能将兩根骨頭從容易骨折的地方分離了出來。
“舌骨大角骨折,甲狀軟骨上角骨折。
”我說,“骨折附近軟組織可以看出出血痕迹,說明死者應該是被掐扼頸部緻機械性窒息而死的。
” “對,頸部肌肉沒有索溝(2),所以肯定不會是勒死或者缢死。
”大寶補充道。
“扼死不能自己完成,說明這就是一起命案了。
”我說。
“我有點聽不懂了。
”程子硯在一旁負責拍照,問道,“既然确定了死後焚屍,那不就已經可以确定是命案了?” “萬一是死者上吊自殺,有人怕某些事情暴露,燒毀現場呢?”我微笑着看着程子硯,說,“就像是那具被莫名其妙地埋葬的屍體,不也确定了是一起意外事件,而不是他殺嗎?” “是啊。
”程子硯恍然大悟,說,“看來死亡方式的推斷,還真是不能想當然。
” “是啊。
”我說,“死亡方式的推斷,一定要建立在死亡原因、現場狀況等綜合情況的基礎之上,而不能簡簡單單地根據一種現象而推斷。
就比如我們以前說過的,自殺碎屍的事兒。
” “這兩個人,是跟着那個什麼‘老大’幹活的。
掐脖子這活兒,可沒想象中那麼簡單。
”大寶說,“說不定就是這個‘老大’的武力值爆表,給他殺了。
不然,鎮子裡的人都不認識他,他一個打工仔又沒錢又沒色的,誰殺他啊。
” “是啊,你說的可能性比較大。
”我說,“不過,咱們也不能瞎猜。
作案動機這事兒,還是需要偵查外圍調查提供更多的線索。
” “死者的頭部,有硬膜外熱血腫,但是腦組織沒有明顯的外傷和出血征象。
”同時在檢驗屍體頭部的孫法醫說,“可以排除顱腦外傷了。
” 我點了點頭,說:“死因基本是明确的,胃内容物也是空着的,說明今天的中午飯他都沒吃就死了。
另外,已經有了身份信息等待DNA驗證,也不需要提取恥骨聯合了。
其他也沒什麼好檢驗的了。
” “那我縫合?”大寶雙手拍了拍,試圖把手套上黏附的黑色顆粒給拍掉。
但因為高溫作用,屍體的脂肪都會溢出,所以很容易黏附在手套上,使得整個手套很滑。
大寶試了試手套,最後還是決定換掉手套來縫合。
“等等。
”我指了指屍體的左手,說,“你說,一般屍體燒了以後,就會鬥拳狀,這個屍體的左手為什麼沒有燒毀?” 屍體的左手沒有被燒毀,我們也是通過手腕的文身才大緻确定了他的身份。
“是啊!”大寶翻了翻眼睛,說,“難道,是左手被壓住了?” “壓住了?”我覺得大寶說的有道理,于是問道,“那會是什麼東西壓住的?” “那,那是不是隻有自己的屁股能壓得住?”大寶比畫了幾下,說道。
“對啊,屍體背面我們還沒有仔細檢查呢。
”我說完,連忙幫大寶一起簡單地将屍體正面縫合起來,然後将屍體翻了個身。
被燒焦的屍體,因為軟組織都硬化了,基本是不太指望能像正常屍體那樣完美縫合的。
我們隻能簡單用線将切口閉合,防止體腔内容物溢出。
屍體的背後,同樣焦黑一片。
因為屍體一直是仰卧位,所以背後黏附着大量的煙灰炭末,從而遮蓋了其真實的面目。
我拿來了一塊毛巾,用水浸濕,慢慢地清理着滿是煙灰炭末的屍體後背。
清理了許久,終于整個後背的真實面目暴露了出來。
後背和前胸一樣,都是像發束燒焦了一樣的肌纖維成塊地排列着。
唯獨在左側的腰間,有一塊熏黑了但是沒有燒焦的皮膚。
“這說明屍體被燒的時候,是仰卧的。
”大寶說道,“因為背部朝下,所以燒毀的程度輕一些。
” “可是,大部分後背還是燒毀了呀。
”程子硯在一旁插話道。
“對啊。
”我說,“燒毀程度,是和周圍有沒有充足氧氣而決定的。
如果有物體在左側後背緊貼,那麼這一塊皮膚周圍氧氣就不足了,就不會被完全燒毀了。
” “你是說,他的左手緊貼着這一塊腰部皮膚導緻其沒有燒毀的?”程子硯問道。
“聰明。
”我笑了笑,将屍體的左手背過來,壓在那一塊沒有燒毀的皮膚上。
确實有一部分可以吻合,可是,仍有一塊方形的皮膚,并不能被左手背覆蓋。
“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大寶問道。
我蹲在屍體的旁邊,盯着這一塊沒有燒毀的皮膚,說:“剩下的這一塊皮膚,太規則了,你不覺得嗎?” “啥意思?”大寶也蹲了下來。
我用止血鉗沿着皮膚的周圍畫了一圈,說:“除非,他的手上拿着一個東西。
” “這麼急急忙忙地趕去現場有用嗎?”程子硯坐在車的後排,說,“還不知道消防會不會讓我們進去。
” “那是必須的,就是你們市局的勘查車,也太難開了。
”我一邊開車,一邊說道,“我說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兇手殺完人為什麼要燒房子?這是一個很偏僻、沒有人關注的房屋,如果有人死在裡面,即便是腐敗了、白骨化了,依舊很難有人發現。
燒房子無異于自行暴露,那麼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我覺得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要尋找一個東西卻沒有找到,隻能燒了房子,毀屍滅迹的同時,毀物滅迹。
” “然後呢?”程子硯問道。
“第二,”我說,“死者在臨死之前,左手藏在自己的後背。
即便是被掐死,都沒有改變這個姿勢。
結合他後背皮膚的保存,證明他的左手拿着一個東西,壓在了後背。
為什麼要這麼做?說明這個東西很重要,他不想讓兇手得到。
即便是死,也不能被對方得到。
既然燃燒的時候,東西還在後背,說明這個東西果真沒有被兇手拿走。
結合以上兩點,說明這個東西,無論對死者,還是對兇手,都非常重要。
” “你不是要找這個東西吧?”大寶問道。
我點點頭,說:“第三,消防官兵在清理現場的時候,發現有屍體,第一反應是将屍體運出來。
因為現場已經大部分坍塌,所以他們不會注意到屍體下方的不起眼的物件。
而拉出屍體的時候,也會破壞屍體原始的姿勢。
因此,我們差一點就沒有發現這個蹊跷所在。
如果我們現在不立即去尋找這個物件,萬一有火點複燃,很有可能就會将沒有遮蓋的物件燒毀。
” “可是,這個物件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大寶說,“火災現場進去是有危險的。
” “這個物件,很有可能就是破案的關鍵。
”我說,“所以無論有多危險,我們都必須去找。
” 不一會,我們來到了現場的附近。
夜幕已經降臨,幾輛消防車上的探照燈向現場房屋投射強光,仍有幾名消防隊員在對現場進行清理。
林濤蹲在現場院落的附近,百無聊賴地玩着樹枝。
“你,不會還沒進去吧?”我走到林濤的旁邊,指了指院内。
林濤聳了聳肩膀。
“他倆呢?”我指的是韓亮和陳詩羽。
“說是通話記錄有線索,他們去移動公司了。
”林濤又一次聳了聳肩膀,說,“他們現在成搭檔了?有官方文件嗎?” 我笑了笑,說:“走,我們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