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案 如雷轟頂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個規則的圓柱形的物體正紮在顱底,露出黝黑的尾部。
周圍的腦組織已經全部被挫碎了,像是碎豆腐渣一樣被擠壓在金屬物體的周圍。
“我去,這是什麼鬼東西?”大寶比畫了一下,設想着他該如何把金屬物體給取出來。
還沒動手,大寶就被韓亮攔住了。
韓亮朝我們大家說:“大家都退出去,趕緊聯系特警排爆部門。
因為這是一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彈頭。
” 機械地退到了解剖室外安全的地方,我的腦子裡還是蒙的。
不是雷擊死,這個我們有心理準備,但是腦袋瓜子裡有一枚火箭彈彈頭,這是我從來都沒見過,而且從來都沒敢設想過的事情。
“好懸,要是你拿止血鉗戳了那幾下,萬一觸碰到了底火,我們就全完了。
”韓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說道。
“這,這也太誇張了吧?用火箭彈殺人?”大寶說,“老秦說雷擊不能人為操控,所以是意外,但現在看起來是被炮打死的,可以人為操控了吧?” “我們國家連槍都嚴格禁止,哪來的炮?”我問道。
“不會是用炮殺人。
”韓亮說,“炮彈和槍支子彈不一樣,它的威力主要來源于彈頭爆炸産生的殺傷力。
這是一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彈頭,難道是有人要轟炸村長的喜酒酒席,沒想到彈頭不僅沒炸,而且恰好鑽進了一個人的頭顱?” “這不是制式火箭彈嗎?”我問。
“是的。
”韓亮說,“但是具體的型号,還是需要特警排爆部門給取出來再說。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東西一般人是弄不到的。
” 我看了看韓亮,他的表情中是有後怕,但是沒有多少擔憂。
我便知道他想的是什麼可能性了,于是說:“那就不着急,等着吧。
” 2 将一枚沒有爆炸的彈頭從死者的顱骨裡取出來,這不僅僅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稀罕活兒,對于特警來說,也是一件稀罕活兒。
看着死者被扒開的頭皮,以及被鋸開的腦殼兒,特警排爆隊員也是露出了一絲懼色。
後來我硬是壯着膽子重新進入解剖室,給特警隊員解釋了一下人的顱底的大概構造,并且給他鼓氣加油之後,才重新離開了解剖室。
估計是比較有把握的原因,特警隊員并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穿着厚重的防爆服,而是拎着工具箱直接走進了屍體解剖室。
也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特警隊員并沒有多費事,隻花了十分鐘,就将那一枚沾着血迹的彈頭裝在一個防爆桶裡拿了出來。
“等會,等會。
”韓亮走到防爆桶的旁邊,側着腦袋看着裡面的彈頭。
“你們準備怎麼處理這個彈頭?”我問道。
“引爆。
”特警隊員說。
“這種40毫米火箭彈,在越戰之後,就已經被報廢了。
現在軍隊裡不用這個了,民間也不可能有這個。
”韓亮說。
我想了想,對特警隊員,說:“麻煩你們在附近找個安全的地方,就近引爆。
碎片請立即送往市局理化實驗室進行檢驗。
” “我猜啊,這個彈頭裡面填充的,是碘化銀。
”韓亮胸有成竹地說,“我陪他們去引爆吧,車你開。
” 排爆結束,我們還得繼續進行屍體解剖。
“你剛才和韓亮在說什麼?”大寶問道。
“這個,等鑒定結果出來,就知道了。
”我一邊說,一邊檢查着死者已經被摧毀的顱底,“死者顱底完全崩裂,腦組織完全挫碎,他死于重度顱腦損傷。
” 大寶按照解剖術式,打開死者的胸腹部,動作顯得小心翼翼,他說:“這家夥肚子裡不會還有個炮彈吧?” “怎麼可能?”我笑着幫助大寶打開死者的胸骨,說,“這種事情,屬于千萬分之一的極端巧合事件,怎麼會在一具屍體上出現兩次極端巧合?” “胸腹腔髒器位置正常、未見破裂出血,胸腹腔内未見出血。
”大寶說,“不過有淤血的征象,說明他的死亡過程非常快。
” “你把胃打開。
”我指了指死者的腹腔。
大寶點點頭,麻利地找到死者的胃,說:“嗯,顯然是剛剛進食就死亡了,食物沒有消化程度。
” 這和我們之前了解到的案情是吻合的。
就在此時,我聽見不遠處發出“轟”的爆炸聲,于是停下手中的工作,說:“大寶,你把死者的恥骨聯合要取下來,找屍源用。
我要去和韓亮彙合,一會我們在市局見面。
” “沒問題,去吧。
”大寶說,“估計老孫去部署調查手環也該回來了,我們見面的時候,說不定就有查找到屍源的好消息了。
” 從市局理化實驗室出來的時候,大寶的骨骼提取工作還沒進行完成,屍源的調查也一樣還沒有結束。
所以我和韓亮二話不說,直接驅車趕往青鄉市氣象局。
坐在氣象局的會議室裡,我們把現場提取到的完整的、沾着血液和腦漿的彈頭出示給局長看,說道:“經過理化檢驗,彈頭裡确定是碘化銀。
正是因為确定了這個結論,我們才敢過來冒昧地找您。
” 局長皺着眉頭,強壓着心頭的惡心,說道:“你們的判斷,應該是沒有錯的。
不過,我要去查一下最近的人工增雨記錄。
” 我點了點頭,看着局長離開會議室,走到會議室門口還幹嘔了兩聲。
不一會,局長重新返回,問道:“事情,是什麼時候出的?” “現在準确的時間,沒有人能說明白。
”我說,“不過,是昨天晚餐之前左右的時間,這個是可以确定的。
” 局長面色凝重地點點頭,說:“那就不錯了,那個時間段,我們确實進行了人工增雨。
” “所以,可以确定這一枚是你們人工增雨發射的火箭彈頭,對吧?”我稍感安心,說,“沒有爆炸的。
” 局長歎了口氣,說:“這種彈頭不爆炸的情況,已經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了。
沒有爆炸,居然還會砸死一個人,這情況真是百萬分之一的極端概率事件啊。
” “按您這麼說,沒爆炸、砸了人,彈頭居然還會隐藏在死者的顱内,那就是小說中才有的事情了。
”韓亮聳了聳肩膀說,“結果被我們碰上了。
” “無巧不成書。
”我說,“但這個概率也沒有你們說的那麼極端,我在《法醫學雜志》上看到過類似的報道,那個案例更誇張,同樣是被炮彈砸死後,不知道怎麼就拿到了火化證明,于是屍體在爐子裡火化的時候,體内的彈頭爆炸了,把整個殡儀館的火化爐都炸壞了。
那才是真的危險啊。
局長,我們回去後,會走正規程序,将彈頭彈片的檢驗情況,以及彈片一起給您送來,經你們的檢驗認可,完善證據鍊條。
” “死者的家屬,不會來鬧吧?”局長問道,“我這邊也需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這個賠償和安撫工作,我們一定會積極進行的。
” 我點頭認可局長的表态,說:“屍源會找到的,但是目前我們警方還在努力。
” “居然不知道死者身份?”局長瞪大了眼睛,“遇到這種事情,老百姓不是應該第一時間報警嗎?難道是在荒山野外被擊中的?” “不,是在一個人的婚禮現場。
”我苦笑着說道。
看着局長不解的表情,我心想,哪裡是第一時間報警,人家是第一時間埋屍好不好?話說這個埋屍動作實在是讓人費解,不查清楚,也讓人不得安生。
也算是查清楚了死者的死因和事件的源頭,我們心情不錯地返回了市局。
走進了市局大院,就看見陳詩羽、大寶、林濤和程子硯正下樓到門口,面色焦急。
“怎麼了這是?屍源找到了嗎?”我問道。
“走,跟着前面孫法醫的車,車上說。
”陳詩羽一個箭步就跳上了車,指着前面,說道。
原來,之前的調查工作并不順利。
陳詩羽帶隊的一路,主要是依據死者的面貌和衣着特征,進行了訪問調查。
雖然依舊不清楚這個人的具體身份,但是仍有幾名群衆對他的外表有一定的印象。
調查的最終結果,隻能鎖定這個人曾經在附近幾個村落的中心點——青林鎮多次出現,分析他應該在青林鎮裡居住。
另一路,孫法醫在屍檢進行的時候,及時把死者所佩戴的金屬手環信息傳達給了偵查員,偵查員依據這一線索,在原先框定的鎮子的範圍内進行了搜索,果真找到一家制作手工飾品的店面。
畢竟想比财神爺還要有錢的人不多,所以刻字的老師傅對同行而來的兩名年輕人還是有一定的印象的。
掏錢買這個手環的,是一個年齡偏大一些的年輕人,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沒有什麼體表特征,喜歡穿一件花襯衫,就是在出事那天死者穿着的那種襯衫。
陪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大約隻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因為文着一個花臂,所以給老師傅的印象深刻。
老師傅斷言,這兩個年輕人,肯定不是鎮子裡的原住民,而是外來人在鎮子裡租房子住的年輕人。
一般人會去市區租房子,在偏僻的、市區附近的鎮子裡租房子的,要麼就是在鎮子上做小生意的或者在鎮子上的工廠裡打工的農村居民,要麼肯定就是不幹好事的人。
做小生意的人,都要和鎮子上的居民交往,不可能人人都不認識。
鎮子上的工廠也就那麼兩三家,能租出房子的房東也就那麼十幾個人。
所以,警方立即兵分兩路,一路去工廠進行調查,一路去鎮子上詢問租房的房東。
畢竟文花臂比穿花襯衫的特征性要強很多,而且在這個小鎮子上,文花臂的人實在是罕見,所以有了這個信息,警方尋找起來也更加方便。
雖然鎮子上的幾家工廠都明确自己的廠子裡并沒有這樣的打工者,但是對那些離開鎮子生活、把鎮子裡的居所出租出去的人的調查,很快就摸出了線索。
确實有一名居民因為全家移居市區,而将自己的老宅子租給了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是花臂。
警方再次兵分兩路,一路根據租房時留下的租客身份信息進行外圍調查,而另一路則立即前往位于鎮子最東邊的居所進行調查。
可是沒有想到,消防車超越了民警的警車,先行一步趕到了目标居所。
這個時候,民警才發現,這個獨門獨院的平房,此時火光沖天。
在消防隊用水槍滅火的同時,偵查員了解了情況。
因為這一棟平房院落和其他房屋之間有一些距離,所以平時即便是住在周圍的人,也沒有注意到租住在這裡的租客是做什麼的,甚至對文身、花襯衫這些線索都毫無印象。
但是今天中午的時候,周圍的群衆就似乎聞見了有焦煳的氣味,當時正好是午飯時間,所以也沒有人注意。
直到下午大火燒起來了,濃煙滾滾,鎮民這才意識到這裡失火了。
附近的鎮民立即組織起來,企圖救火,但是院門緊閉,沒有消防器材的鎮民根本不可能自行滅火,于是撥打了119報警。
然後就是民警們看到的現狀了。
水龍和火舌在房頂上交鋒,此消彼長了好長一段時間,大火才被壓住了火勢。
但此時平房房頂的房梁都已經有一半燒毀,全部瓦片都已經塌陷,整個平房殘垣斷壁,已經呈現出完全露天的狀态。
整個房内都向天空中冒着青煙,還不斷有一些房梁上燒煳的炭屑掉落下來。
消防員戴好了安全帽,小心翼翼地進入了火災現場,一是要确定火點全部撲滅,二是要确認火場内是否有傷亡人員。
很快,消防員在平房卧室内,發現了一具完全炭化的屍體。
不管他是不是花臂,這畢竟是一起亡人火災。
偵查員立即向指揮部彙報,于是指揮部要求刑偵和刑事技術部門能抽調的力量都趕往火災現場。
他們在準備出發的時候,我和韓亮正好回到了局裡。
到了現場,我們的眼前一片焦黑之色。
地面有大量的積水,但半空中仍然漂浮着燃燒粉塵的顆粒。
我蹲在院門口的地面上,看着從屋内不斷流出的積水,說:“水的上層沒有漂浮油污。
” “你是說,沒有助燃劑?”大寶問道。
如果有汽油、柴油助燃,那麼大火被撲滅之後,因為油比水輕,所以油污會浮在水面之上。
那麼在因為大火、滅火而破壞了的現場,最直觀判斷有沒有助燃劑的辦法,就是觀察積水的狀态。
而現場有沒有助燃劑,對于案件性質的判斷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隻能說,沒有汽油、柴油之類的助燃劑吧。
”我說道。
我們并不能直接進入現場。
因為房屋随時都有坍塌的危險,消防部門正在進行現場内的清理,不允許我們進入現場。
于是,我們隻能站在院門之外,看着全身武裝的消防官兵進出于現場。
不過,屍體此時已經被從現場裡擡了出來,裹在屍體袋裡,放在院落的一角。
“死者燒得怎麼樣?還能辨别出什麼不?”我問身旁的消防戰士。
小戰士搖了搖頭,說:“全燒焦了,男女都看不出來。
”
周圍的腦組織已經全部被挫碎了,像是碎豆腐渣一樣被擠壓在金屬物體的周圍。
“我去,這是什麼鬼東西?”大寶比畫了一下,設想着他該如何把金屬物體給取出來。
還沒動手,大寶就被韓亮攔住了。
韓亮朝我們大家說:“大家都退出去,趕緊聯系特警排爆部門。
因為這是一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彈頭。
” 機械地退到了解剖室外安全的地方,我的腦子裡還是蒙的。
不是雷擊死,這個我們有心理準備,但是腦袋瓜子裡有一枚火箭彈彈頭,這是我從來都沒見過,而且從來都沒敢設想過的事情。
“好懸,要是你拿止血鉗戳了那幾下,萬一觸碰到了底火,我們就全完了。
”韓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說道。
“這,這也太誇張了吧?用火箭彈殺人?”大寶說,“老秦說雷擊不能人為操控,所以是意外,但現在看起來是被炮打死的,可以人為操控了吧?” “我們國家連槍都嚴格禁止,哪來的炮?”我問道。
“不會是用炮殺人。
”韓亮說,“炮彈和槍支子彈不一樣,它的威力主要來源于彈頭爆炸産生的殺傷力。
這是一枚沒有爆炸的火箭彈彈頭,難道是有人要轟炸村長的喜酒酒席,沒想到彈頭不僅沒炸,而且恰好鑽進了一個人的頭顱?” “這不是制式火箭彈嗎?”我問。
“是的。
”韓亮說,“但是具體的型号,還是需要特警排爆部門給取出來再說。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東西一般人是弄不到的。
” 我看了看韓亮,他的表情中是有後怕,但是沒有多少擔憂。
我便知道他想的是什麼可能性了,于是說:“那就不着急,等着吧。
” 2 将一枚沒有爆炸的彈頭從死者的顱骨裡取出來,這不僅僅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稀罕活兒,對于特警來說,也是一件稀罕活兒。
看着死者被扒開的頭皮,以及被鋸開的腦殼兒,特警排爆隊員也是露出了一絲懼色。
後來我硬是壯着膽子重新進入解剖室,給特警隊員解釋了一下人的顱底的大概構造,并且給他鼓氣加油之後,才重新離開了解剖室。
估計是比較有把握的原因,特警隊員并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穿着厚重的防爆服,而是拎着工具箱直接走進了屍體解剖室。
也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特警隊員并沒有多費事,隻花了十分鐘,就将那一枚沾着血迹的彈頭裝在一個防爆桶裡拿了出來。
“等會,等會。
”韓亮走到防爆桶的旁邊,側着腦袋看着裡面的彈頭。
“你們準備怎麼處理這個彈頭?”我問道。
“引爆。
”特警隊員說。
“這種40毫米火箭彈,在越戰之後,就已經被報廢了。
現在軍隊裡不用這個了,民間也不可能有這個。
”韓亮說。
我想了想,對特警隊員,說:“麻煩你們在附近找個安全的地方,就近引爆。
碎片請立即送往市局理化實驗室進行檢驗。
” “我猜啊,這個彈頭裡面填充的,是碘化銀。
”韓亮胸有成竹地說,“我陪他們去引爆吧,車你開。
” 排爆結束,我們還得繼續進行屍體解剖。
“你剛才和韓亮在說什麼?”大寶問道。
“這個,等鑒定結果出來,就知道了。
”我一邊說,一邊檢查着死者已經被摧毀的顱底,“死者顱底完全崩裂,腦組織完全挫碎,他死于重度顱腦損傷。
” 大寶按照解剖術式,打開死者的胸腹部,動作顯得小心翼翼,他說:“這家夥肚子裡不會還有個炮彈吧?” “怎麼可能?”我笑着幫助大寶打開死者的胸骨,說,“這種事情,屬于千萬分之一的極端巧合事件,怎麼會在一具屍體上出現兩次極端巧合?” “胸腹腔髒器位置正常、未見破裂出血,胸腹腔内未見出血。
”大寶說,“不過有淤血的征象,說明他的死亡過程非常快。
” “你把胃打開。
”我指了指死者的腹腔。
大寶點點頭,麻利地找到死者的胃,說:“嗯,顯然是剛剛進食就死亡了,食物沒有消化程度。
” 這和我們之前了解到的案情是吻合的。
就在此時,我聽見不遠處發出“轟”的爆炸聲,于是停下手中的工作,說:“大寶,你把死者的恥骨聯合要取下來,找屍源用。
我要去和韓亮彙合,一會我們在市局見面。
” “沒問題,去吧。
”大寶說,“估計老孫去部署調查手環也該回來了,我們見面的時候,說不定就有查找到屍源的好消息了。
” 從市局理化實驗室出來的時候,大寶的骨骼提取工作還沒進行完成,屍源的調查也一樣還沒有結束。
所以我和韓亮二話不說,直接驅車趕往青鄉市氣象局。
坐在氣象局的會議室裡,我們把現場提取到的完整的、沾着血液和腦漿的彈頭出示給局長看,說道:“經過理化檢驗,彈頭裡确定是碘化銀。
正是因為确定了這個結論,我們才敢過來冒昧地找您。
” 局長皺着眉頭,強壓着心頭的惡心,說道:“你們的判斷,應該是沒有錯的。
不過,我要去查一下最近的人工增雨記錄。
” 我點了點頭,看着局長離開會議室,走到會議室門口還幹嘔了兩聲。
不一會,局長重新返回,問道:“事情,是什麼時候出的?” “現在準确的時間,沒有人能說明白。
”我說,“不過,是昨天晚餐之前左右的時間,這個是可以确定的。
” 局長面色凝重地點點頭,說:“那就不錯了,那個時間段,我們确實進行了人工增雨。
” “所以,可以确定這一枚是你們人工增雨發射的火箭彈頭,對吧?”我稍感安心,說,“沒有爆炸的。
” 局長歎了口氣,說:“這種彈頭不爆炸的情況,已經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了。
沒有爆炸,居然還會砸死一個人,這情況真是百萬分之一的極端概率事件啊。
” “按您這麼說,沒爆炸、砸了人,彈頭居然還會隐藏在死者的顱内,那就是小說中才有的事情了。
”韓亮聳了聳肩膀說,“結果被我們碰上了。
” “無巧不成書。
”我說,“但這個概率也沒有你們說的那麼極端,我在《法醫學雜志》上看到過類似的報道,那個案例更誇張,同樣是被炮彈砸死後,不知道怎麼就拿到了火化證明,于是屍體在爐子裡火化的時候,體内的彈頭爆炸了,把整個殡儀館的火化爐都炸壞了。
那才是真的危險啊。
局長,我們回去後,會走正規程序,将彈頭彈片的檢驗情況,以及彈片一起給您送來,經你們的檢驗認可,完善證據鍊條。
” “死者的家屬,不會來鬧吧?”局長問道,“我這邊也需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這個賠償和安撫工作,我們一定會積極進行的。
” 我點頭認可局長的表态,說:“屍源會找到的,但是目前我們警方還在努力。
” “居然不知道死者身份?”局長瞪大了眼睛,“遇到這種事情,老百姓不是應該第一時間報警嗎?難道是在荒山野外被擊中的?” “不,是在一個人的婚禮現場。
”我苦笑着說道。
看着局長不解的表情,我心想,哪裡是第一時間報警,人家是第一時間埋屍好不好?話說這個埋屍動作實在是讓人費解,不查清楚,也讓人不得安生。
也算是查清楚了死者的死因和事件的源頭,我們心情不錯地返回了市局。
走進了市局大院,就看見陳詩羽、大寶、林濤和程子硯正下樓到門口,面色焦急。
“怎麼了這是?屍源找到了嗎?”我問道。
“走,跟着前面孫法醫的車,車上說。
”陳詩羽一個箭步就跳上了車,指着前面,說道。
原來,之前的調查工作并不順利。
陳詩羽帶隊的一路,主要是依據死者的面貌和衣着特征,進行了訪問調查。
雖然依舊不清楚這個人的具體身份,但是仍有幾名群衆對他的外表有一定的印象。
調查的最終結果,隻能鎖定這個人曾經在附近幾個村落的中心點——青林鎮多次出現,分析他應該在青林鎮裡居住。
另一路,孫法醫在屍檢進行的時候,及時把死者所佩戴的金屬手環信息傳達給了偵查員,偵查員依據這一線索,在原先框定的鎮子的範圍内進行了搜索,果真找到一家制作手工飾品的店面。
畢竟想比财神爺還要有錢的人不多,所以刻字的老師傅對同行而來的兩名年輕人還是有一定的印象的。
掏錢買這個手環的,是一個年齡偏大一些的年輕人,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沒有什麼體表特征,喜歡穿一件花襯衫,就是在出事那天死者穿着的那種襯衫。
陪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大約隻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因為文着一個花臂,所以給老師傅的印象深刻。
老師傅斷言,這兩個年輕人,肯定不是鎮子裡的原住民,而是外來人在鎮子裡租房子住的年輕人。
一般人會去市區租房子,在偏僻的、市區附近的鎮子裡租房子的,要麼就是在鎮子上做小生意的或者在鎮子上的工廠裡打工的農村居民,要麼肯定就是不幹好事的人。
做小生意的人,都要和鎮子上的居民交往,不可能人人都不認識。
鎮子上的工廠也就那麼兩三家,能租出房子的房東也就那麼十幾個人。
所以,警方立即兵分兩路,一路去工廠進行調查,一路去鎮子上詢問租房的房東。
畢竟文花臂比穿花襯衫的特征性要強很多,而且在這個小鎮子上,文花臂的人實在是罕見,所以有了這個信息,警方尋找起來也更加方便。
雖然鎮子上的幾家工廠都明确自己的廠子裡并沒有這樣的打工者,但是對那些離開鎮子生活、把鎮子裡的居所出租出去的人的調查,很快就摸出了線索。
确實有一名居民因為全家移居市區,而将自己的老宅子租給了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是花臂。
警方再次兵分兩路,一路根據租房時留下的租客身份信息進行外圍調查,而另一路則立即前往位于鎮子最東邊的居所進行調查。
可是沒有想到,消防車超越了民警的警車,先行一步趕到了目标居所。
這個時候,民警才發現,這個獨門獨院的平房,此時火光沖天。
在消防隊用水槍滅火的同時,偵查員了解了情況。
因為這一棟平房院落和其他房屋之間有一些距離,所以平時即便是住在周圍的人,也沒有注意到租住在這裡的租客是做什麼的,甚至對文身、花襯衫這些線索都毫無印象。
但是今天中午的時候,周圍的群衆就似乎聞見了有焦煳的氣味,當時正好是午飯時間,所以也沒有人注意。
直到下午大火燒起來了,濃煙滾滾,鎮民這才意識到這裡失火了。
附近的鎮民立即組織起來,企圖救火,但是院門緊閉,沒有消防器材的鎮民根本不可能自行滅火,于是撥打了119報警。
然後就是民警們看到的現狀了。
水龍和火舌在房頂上交鋒,此消彼長了好長一段時間,大火才被壓住了火勢。
但此時平房房頂的房梁都已經有一半燒毀,全部瓦片都已經塌陷,整個平房殘垣斷壁,已經呈現出完全露天的狀态。
整個房内都向天空中冒着青煙,還不斷有一些房梁上燒煳的炭屑掉落下來。
消防員戴好了安全帽,小心翼翼地進入了火災現場,一是要确定火點全部撲滅,二是要确認火場内是否有傷亡人員。
很快,消防員在平房卧室内,發現了一具完全炭化的屍體。
不管他是不是花臂,這畢竟是一起亡人火災。
偵查員立即向指揮部彙報,于是指揮部要求刑偵和刑事技術部門能抽調的力量都趕往火災現場。
他們在準備出發的時候,我和韓亮正好回到了局裡。
到了現場,我們的眼前一片焦黑之色。
地面有大量的積水,但半空中仍然漂浮着燃燒粉塵的顆粒。
我蹲在院門口的地面上,看着從屋内不斷流出的積水,說:“水的上層沒有漂浮油污。
” “你是說,沒有助燃劑?”大寶問道。
如果有汽油、柴油助燃,那麼大火被撲滅之後,因為油比水輕,所以油污會浮在水面之上。
那麼在因為大火、滅火而破壞了的現場,最直觀判斷有沒有助燃劑的辦法,就是觀察積水的狀态。
而現場有沒有助燃劑,對于案件性質的判斷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隻能說,沒有汽油、柴油之類的助燃劑吧。
”我說道。
我們并不能直接進入現場。
因為房屋随時都有坍塌的危險,消防部門正在進行現場内的清理,不允許我們進入現場。
于是,我們隻能站在院門之外,看着全身武裝的消防官兵進出于現場。
不過,屍體此時已經被從現場裡擡了出來,裹在屍體袋裡,放在院落的一角。
“死者燒得怎麼樣?還能辨别出什麼不?”我問身旁的消防戰士。
小戰士搖了搖頭,說:“全燒焦了,男女都看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