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完成的兇殺
關燈
小
中
大
所有人的目光都交織在了技術科的幾人身上。
早年,為了堅決杜絕冤假錯案的發生,國家多次對《刑法》《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正,把“講證據、不輕信口供”的原則,灌輸到每一位辦案的民警。
而作為第一時間接觸物證的技術科,在案件偵辦前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以這第一次專案會,往往都是技術科的主場。
卓米搬了一個塑料闆凳貼着老陳的身邊坐下。
“下次記得動作快點。
”老陳小聲叮囑道。
“對不起,師父,我下次注意。
”卓米說完便着急忙慌地掏出筆記本,準備記錄。
老陳一把将卓米手中剛打開的筆記本給合上:“你隻管聽,不要記。
” “為什麼?您不是說要學習别人的辦案經驗嗎?” 老陳點點自己的太陽穴:“你要動的是腦子,不是筆。
會議記錄是内勤文職的活。
” “哦,知道了,師父。
”卓米把剛拔出的筆尖重新插入筆帽。
“大家都安靜一下。
”鄧大隊的一句話消除了會議室内的雜音,見所有人都正襟危坐,鄧大隊對技術科的胡主任道,“咱們開始吧。
” 胡主任禮貌性地點點頭,接着他對身邊的肩扛一杠兩星的青年男子說道:“皮克,先從你的痕迹檢驗開始。
” “唰!”卓米的目光迅速聚焦在了一位帥氣的年輕人身上,看着他一絲不苟、身經百戰的氣場,卓米有說不出的羨慕,甚至還有些許的嫉妒。
“現場是在室外,排除幹擾鞋印,我可以确定這種鞋印為嫌疑人所留。
”話音一落,一張印着“耐克”字樣的運動鞋底照片打在了會議室的投影儀上,皮克繼續介紹物證,“現場地面為灰土路面,我在現場提取了大量的成趟足迹,通過鞋印的大小和步幅特征分析嫌疑人為男性,身高1.8米左右,身材較瘦。
嫌疑人步态淩亂,步角外展,案發當晚他可能處于醉酒狀态,且他走路有明顯的外八字。
” “太神了吧?身高跟報案人說的簡直一模一樣。
”坐在牆角的卓米聽到這裡肅然起敬。
“還有沒有?”胡主任繼續發問。
皮克“嗯”了一聲,點頭繼續回答:“我在牆面上提取到了多條新鮮的線條狀痕迹,根據測量,這是匕首所留。
通過比對顯微鏡觀察,痕迹底有明顯波浪條紋,所以嫌疑人使用的殺人工具應該為特種軍用匕首,痕迹檢驗方面,目前就這麼多。
” “好,方允,你來講講理、化、生物檢驗方面。
”胡主任按照技術科的座位次序,點了左手邊第二位中年男子。
他叫方允,中國刑警學院的高才生,四十多歲,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酒瓶底眼鏡,聽到胡主任點名,他習慣性地推了推眼鏡片開口說道:“直接說重點,我在死者指甲縫隙裡提取到了少許的皮膚組織,并檢測出了DNA,根據皮克所說,嫌疑人有可能是處于醉酒狀态,所以我懷疑死者和嫌疑人有過接觸,死者指甲縫中的DNA基本可以推斷是嫌疑人所留。
” “嗯,接着說。
”胡主任示意。
“除此之外,我在案發現場牆面露出的鐵釘上提取到了少量的纖維,纖維不屬于死者身上的衣物,懷疑為嫌疑人所留,通過分析纖維成分,我得知嫌疑人下身所穿衣物可能是一條淺藍色牛仔褲,且褲子的面料較為高檔,應該是品牌,預估算,價值在一千元左右,再結合小龍提取的耐克鞋印,可以判斷嫌疑人的經濟條件應該不錯。
” “還有沒有?” “沒了。
” “這樣,我來插一句。
”胡主任接過了話茬,“屍體解剖證實,死者為頸動脈銳器傷,一刀斃命。
我從死者身上翻出了一張身份證以及少量現金。
身份證上顯示,死者名叫吳思浩,男,二十七歲,本市城區人,其他的還沒有時間去核查。
” “嗯,這個交給我們刑警隊。
”鄧大隊開口接了一句。
胡主任點了點頭,從筆記本中抽出一張打印着死者信息的A4紙,遞了過去。
鄧大隊雙手接過,簡單記錄後,轉給了坐在他身邊的刑警中隊長。
“接下來,我來說說案件的性質。
” “嗯,胡主任你說。
” “剛才通過分析,我們得知了這些信息,嫌疑人生活水平較高,在殺人的過程中并沒有侵财,所以我排除了搶劫殺人的可能性。
案發現場為老城區,夜晚人迹稀少,且現場距離死者的居住地有十幾公裡的距離,如果不是相約,不可能在淩晨兩點多的時候出現在那裡,這也就排除了偶遇殺人的可能。
” 卓米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任何一個字:“這案情分析簡直太精彩了。
”他的内心早已激動不已。
“通過對現場細緻的勘查,我們推測,這是一起熟人作案,嫌疑人應該是死者生活圈内的人,且關系不一般。
” “他們沒有見過報案人,竟然能分析得一模一樣,真是太厲害了!”卓米用敬畏和崇拜的眼神盯着技術科的每一個人。
“我這邊就說完了,李元,你說說監控的情況。
” 胡主任口中的李元,畢業于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照相系,在技術科主要負責視頻分析和圖像處理工作,他的專業就是處理各種視頻。
聽見胡主任點名,早就躍躍欲試的他開口說道:“根據方允對嫌疑人衣着的刻畫,我調取了案發現場周圍所有的監控錄像,經過細緻的分析,大半夜下身穿着牛仔褲的就隻有這個人。
”說着,李元從自己的筆記本中拿出一張監控錄像截圖遞給了鄧大隊。
“面部輪廓這麼清楚!” “我對截圖稍微做了點處理,還行吧。
” “有了嫌疑人面部照片,知道了DNA身份信息,又推斷出嫌疑人為死者生活圈中的人,這不就能直接按圖索骥了嗎?難怪師父說要等着技術科的分析結果。
”卓米轉頭看了一眼好像早已洞察一切的老陳。
關鍵物證調查完畢,剩下的便是根據線索确定偵查方向,待技術科的幾個人起身離開時,刑警隊的偵查員又重新坐在了一起。
“王中隊!”鄧大隊喊道。
“在。
”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應聲。
“案件發生在你們轄區,偵辦主力以你們中隊為主。
” “明白!” “咱們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調查死者吳思浩的關系網,我們還按照慣例,兩兩一組,分為八個組,其中調查小組四個,從死者的親戚網、朋友網、戀情網以及生活工作網下手調查,另外四個組為抓捕組,原則上要保證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反饋,從現在開始,每天晚上十點鐘準時召開案件調度會,彙報一天的調查情況,如果有緊急情況需要推進的,我再臨時從其他刑警中隊抽調人手,有沒有問題?” “沒有。
” “那好,對表。
” 會議室内的所有人都掏出了計時工具。
“現在是十四時三十分,二十二時我們準時在這裡集合。
” “明白!” 分工完畢,鄧大隊起身先行離開,室内隻留下刑警隊中隊的偵查員。
“頭兒,我們這組負責調查死者的親戚網。
”會議室内有人自告奮勇。
王中隊循聲擡頭望了一眼:“親戚網留給老陳他們組,你負責朋友網的調查。
” “老陳,卓米。
” “在呢。
” “你們先去吧。
” “好!” 師徒兩人領命離開了會議室。
“師父,剛才……”卓米想問又不敢問。
“你是不是想知道為什麼有人會主動要求調查死者的親戚網?” “嗯。
” “這起案件嫌疑人和死者都是年輕人,相互為親戚的可能性比較小,可以說調查親戚網是最輕松的,隻不過有些人想偷懶而已。
” “原來是這樣……” “你是不是還有一個問題沒問?” “師父,你怎麼知道?” “說出來聽聽。
” “王中隊幹嗎要選我們去調查……” “你剛參加工作沒多久,我平時又需要照顧你師娘,可以說我們這一組的綜合實力最弱,所以王中隊才會有此安排。
” “哦……” “你也不用太失望,案件目前已經逐漸明朗了,剩下的調查工作不外乎就是走走問問,都是一些常規工作,沒有什麼大學問,我知道你小子在想什麼。
”老陳溺愛地摸了摸卓米的頭,“你想快速成長起來,好能替我這個老骨頭挑大梁是不是?” “師父不老。
”卓米并沒有反駁。
“記住,刑偵工作切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還需要穩紮穩打,慢慢來。
” “知道了師父。
” “嗯,這就對了。
” “師父,咱們現在去哪裡?”說着,兩人已經走到了那輛老爺車前。
老陳翻開筆記本:“按照程序,法醫在解剖前已經把吳思浩死亡的消息告訴了他的家裡人,從解剖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個小時,估計死者家人的心情也稍微平複了些,我們先從死者父母那兒開始吧。
” 五 蘭苑小區是灣水市最早建立的成規模的住宅小區之一,它就像一台攝像機,記錄着整個灣水市的時代變遷,皲裂的牆皮标志着它已經褪去了以往的光環,曾經的富人聚集地早已時過境遷,如今的這裡,成了小商小販的天堂。
“我們應該到了。
”老陳核對了一下手中的戶籍信息,擡頭看了一眼有些年頭的建築物。
“死者的父母住在哪棟樓呢?”卓米把頭伸出窗外,漫無目的地瞅了瞅。
“我以前在這裡抓過毒販,地形還算熟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前面拐個彎上二樓應該就是。
”老陳坐在駕駛室,朝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比畫了一下。
“師父,你看前面那群人!” 老陳擡頭看了一眼遠處:“披麻戴孝,估計是死者的親屬,這就更錯不了了。
” “可是這兒這麼多人,我們該怎麼調查?” “這起案件是親戚作案的可能性不大,咱們隻要照例給死者的父母做份問話筆錄,再把嫌疑人的相片給他們看看,基本就可以結束了。
”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 老陳把車停在小區的綠化帶旁,師徒兩人沿着那條沾滿泥垢的小路步行了幾分鐘,空氣中刺鼻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被風卷起的炮仗紙貼着兩人的臉頰飛過。
“師父,靈堂!”卓米站在十幾米開外的位置停下了腳步。
“靈堂怎麼了?走啊!”老陳輕輕推了一把有些驚慌的卓米,徑直走進了那間擺放着吳思浩黑白照片的雨棚。
“請節哀,我們是刑警隊的,這是我們的警民聯系卡!”為了調查方便,師徒二人都沒有穿警服,一張張印着自己職務和聯系方式的卡片正好可以證明老陳的身份。
很快,死者的家人全部圍了過來。
“警官,兇手抓到沒有?”人群中不知誰問了這麼一句。
“暫時……暫時……還沒有……”老陳有些為難,但還是回答了實情。
“警官,您一定要為我的兒子申冤啊!”一位中年婦女淚流滿面地跪在地上哀求。
“我給你們磕頭了,給你們磕頭了!”另一位年紀相仿的男子也跟着跪了下來。
“你們這是幹什麼,趕快起來。
小米,快過來幫忙。
”老陳慌忙丢掉手中的皮包,伸手試圖将兩人托起。
“叔叔,阿姨,您快起來,我們已經知道兇手長什麼樣了。
” “真的?” “真的,你們看,這是監控截圖。
”卓米拿出照片之前,曾和老陳有過眼神的交流,他見老陳沒有反駁,這才鼓足勇氣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出了這個舉動。
照片落在了吳浩然母親的手中,周圍所有奔喪的親朋都圍了過來。
“有認識的嗎?”卓米又抽了幾張分發下去。
人群中沒有一人應答。
“你們真的都不認識?” 搖頭的人越來越多。
“看來師父說得沒錯,果真不是死者的親戚幹的。
”雖然早知道是這個結果,但是卓米還是有些失落,他轉頭看了一眼老陳。
“找個安靜的地方,給死者的父母做一份問話筆錄,簡單詢問一下吳思浩的情況就行。
” “嗯!”卓米彎腰撿起被扔在地上的公文包。
“叔叔、阿姨,我們能進屋裡說嗎?”卓米很禮貌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圍觀的人群主動閃開了一條通道。
煙瘾上來的老陳沒有跟進去,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掏出了煙盒,就在他伸手去掏火機時,他口袋中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怎麼是固定電話号碼?”老陳叼着煙盯着屏幕上一串陌生的數字思索,“是誰打來的?” 當數字變成“未接來電”之後,老陳的手機緊接着又響起來,還是那個号碼。
看來不是打錯電話了。
老陳把那根沒來得及點燃的煙夾在指間,按動了接聽鍵:“喂,是哪位啊?” “我知道兇手是誰。
” 是女人的聲音。
老陳渾身一緊,趕忙閃進一個無人的角落,他壓低聲音,表情嚴肅:“你說什麼?” “我說我知道兇手是誰。
”對方重複了一遍。
“當真?” “不僅如此,我還知道關于兇手的一個秘密!” “秘密?” “對,一個足以讓他喪命的秘密!” “好,那你說說看。
”老陳飛快地把手機調成了錄音模式,這是他職業的本能。
“小區門口雜貨鋪後面有個巷子,我在那兒等你。
” 這個人現在為什麼會出現在死者居住的小區?老陳挂了電話暗自思索。
來死者家中,是我臨時的想法,除了小米,不會有人知道。
而且我們都穿着便裝,從外表看,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是警察。
那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這個人應該是在我發警民聯系卡時看到了我的号碼。
老陳把手機握在手中,開始掃視周圍的每一個人,他努力思索着有誰曾提前離開過這裡,但人來人往那麼多,老陳哪裡能分清? 她混在人群之中,那她為什麼不當場說出來?會不會有什麼陷阱?整件事情太過蹊跷,老陳習慣性地摸了摸隐藏在腰間的那把壓滿膛的六四式手槍,在關鍵時刻,隻有觸摸它才能讓老陳覺得安心。
就算前方是天羅地網,老陳依然決定親自一探究竟。
雜貨鋪後面的巷子距離靈堂沒多遠,最多一支煙的工夫,他站在了巷子的進口處,說是巷子,其實隻是雜貨店和樓宇之間的空隙,最多隻能容得下一人經過,地面上堆了厚厚一層生活垃圾,讓人有些望而卻步。
多年刑警生活的磨煉,讓老陳沒有停下腳步,走着走着,視野逐漸開闊,突然,他停在那裡:是死胡同! 老陳快速把手按在了腰間。
“陳警官!”有人在背後喊了他的名字。
老陳剛想轉過身去,隻聽對方嚴聲厲詞地喊道:“不要回頭,否則我什麼都不會說!” 老陳聞言,僵在原地,他的大腦在飛速思索多年來仇家的名号,在确定自己目前的處境還算安全後,老陳開了口:“舉報者通常都會尋求自保,這也情有可原,行,你說吧!” “謝謝!”對方的語氣緩和了很多。
“兇手是誰?秘密是什麼?”老陳最關心這兩個問題。
“兇手是吳思浩最好的兄弟譚子明,就是你們照片上的那個人,他有兩個落腳點。
” “在哪裡?” 對方沒有着急回答,接着說道:“譚子明表面上跟着自己的父親做地産生意,其實私底下他還幹着販賣毒品的勾當。
”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秘密?” “對。
” “多大的量?” “很大!” “你怎麼知道?” “他現在的一個住處裡就藏有兩公斤未脫手的海洛因,我這兒有毒品的照片,照片和地址我會放在地上,至于是真是假,你們一調查便知。
” “有多少人可以證實?” “吳思浩已經死了,知道這件事
早年,為了堅決杜絕冤假錯案的發生,國家多次對《刑法》《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正,把“講證據、不輕信口供”的原則,灌輸到每一位辦案的民警。
而作為第一時間接觸物證的技術科,在案件偵辦前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以這第一次專案會,往往都是技術科的主場。
卓米搬了一個塑料闆凳貼着老陳的身邊坐下。
“下次記得動作快點。
”老陳小聲叮囑道。
“對不起,師父,我下次注意。
”卓米說完便着急忙慌地掏出筆記本,準備記錄。
老陳一把将卓米手中剛打開的筆記本給合上:“你隻管聽,不要記。
” “為什麼?您不是說要學習别人的辦案經驗嗎?” 老陳點點自己的太陽穴:“你要動的是腦子,不是筆。
會議記錄是内勤文職的活。
” “哦,知道了,師父。
”卓米把剛拔出的筆尖重新插入筆帽。
“大家都安靜一下。
”鄧大隊的一句話消除了會議室内的雜音,見所有人都正襟危坐,鄧大隊對技術科的胡主任道,“咱們開始吧。
” 胡主任禮貌性地點點頭,接着他對身邊的肩扛一杠兩星的青年男子說道:“皮克,先從你的痕迹檢驗開始。
” “唰!”卓米的目光迅速聚焦在了一位帥氣的年輕人身上,看着他一絲不苟、身經百戰的氣場,卓米有說不出的羨慕,甚至還有些許的嫉妒。
“現場是在室外,排除幹擾鞋印,我可以确定這種鞋印為嫌疑人所留。
”話音一落,一張印着“耐克”字樣的運動鞋底照片打在了會議室的投影儀上,皮克繼續介紹物證,“現場地面為灰土路面,我在現場提取了大量的成趟足迹,通過鞋印的大小和步幅特征分析嫌疑人為男性,身高1.8米左右,身材較瘦。
嫌疑人步态淩亂,步角外展,案發當晚他可能處于醉酒狀态,且他走路有明顯的外八字。
” “太神了吧?身高跟報案人說的簡直一模一樣。
”坐在牆角的卓米聽到這裡肅然起敬。
“還有沒有?”胡主任繼續發問。
皮克“嗯”了一聲,點頭繼續回答:“我在牆面上提取到了多條新鮮的線條狀痕迹,根據測量,這是匕首所留。
通過比對顯微鏡觀察,痕迹底有明顯波浪條紋,所以嫌疑人使用的殺人工具應該為特種軍用匕首,痕迹檢驗方面,目前就這麼多。
” “好,方允,你來講講理、化、生物檢驗方面。
”胡主任按照技術科的座位次序,點了左手邊第二位中年男子。
他叫方允,中國刑警學院的高才生,四十多歲,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酒瓶底眼鏡,聽到胡主任點名,他習慣性地推了推眼鏡片開口說道:“直接說重點,我在死者指甲縫隙裡提取到了少許的皮膚組織,并檢測出了DNA,根據皮克所說,嫌疑人有可能是處于醉酒狀态,所以我懷疑死者和嫌疑人有過接觸,死者指甲縫中的DNA基本可以推斷是嫌疑人所留。
” “嗯,接着說。
”胡主任示意。
“除此之外,我在案發現場牆面露出的鐵釘上提取到了少量的纖維,纖維不屬于死者身上的衣物,懷疑為嫌疑人所留,通過分析纖維成分,我得知嫌疑人下身所穿衣物可能是一條淺藍色牛仔褲,且褲子的面料較為高檔,應該是品牌,預估算,價值在一千元左右,再結合小龍提取的耐克鞋印,可以判斷嫌疑人的經濟條件應該不錯。
” “還有沒有?” “沒了。
” “這樣,我來插一句。
”胡主任接過了話茬,“屍體解剖證實,死者為頸動脈銳器傷,一刀斃命。
我從死者身上翻出了一張身份證以及少量現金。
身份證上顯示,死者名叫吳思浩,男,二十七歲,本市城區人,其他的還沒有時間去核查。
” “嗯,這個交給我們刑警隊。
”鄧大隊開口接了一句。
胡主任點了點頭,從筆記本中抽出一張打印着死者信息的A4紙,遞了過去。
鄧大隊雙手接過,簡單記錄後,轉給了坐在他身邊的刑警中隊長。
“接下來,我來說說案件的性質。
” “嗯,胡主任你說。
” “剛才通過分析,我們得知了這些信息,嫌疑人生活水平較高,在殺人的過程中并沒有侵财,所以我排除了搶劫殺人的可能性。
案發現場為老城區,夜晚人迹稀少,且現場距離死者的居住地有十幾公裡的距離,如果不是相約,不可能在淩晨兩點多的時候出現在那裡,這也就排除了偶遇殺人的可能。
” 卓米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任何一個字:“這案情分析簡直太精彩了。
”他的内心早已激動不已。
“通過對現場細緻的勘查,我們推測,這是一起熟人作案,嫌疑人應該是死者生活圈内的人,且關系不一般。
” “他們沒有見過報案人,竟然能分析得一模一樣,真是太厲害了!”卓米用敬畏和崇拜的眼神盯着技術科的每一個人。
“我這邊就說完了,李元,你說說監控的情況。
” 胡主任口中的李元,畢業于中國刑警學院刑事照相系,在技術科主要負責視頻分析和圖像處理工作,他的專業就是處理各種視頻。
聽見胡主任點名,早就躍躍欲試的他開口說道:“根據方允對嫌疑人衣着的刻畫,我調取了案發現場周圍所有的監控錄像,經過細緻的分析,大半夜下身穿着牛仔褲的就隻有這個人。
”說着,李元從自己的筆記本中拿出一張監控錄像截圖遞給了鄧大隊。
“面部輪廓這麼清楚!” “我對截圖稍微做了點處理,還行吧。
” “有了嫌疑人面部照片,知道了DNA身份信息,又推斷出嫌疑人為死者生活圈中的人,這不就能直接按圖索骥了嗎?難怪師父說要等着技術科的分析結果。
”卓米轉頭看了一眼好像早已洞察一切的老陳。
關鍵物證調查完畢,剩下的便是根據線索确定偵查方向,待技術科的幾個人起身離開時,刑警隊的偵查員又重新坐在了一起。
“王中隊!”鄧大隊喊道。
“在。
”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應聲。
“案件發生在你們轄區,偵辦主力以你們中隊為主。
” “明白!” “咱們接下來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調查死者吳思浩的關系網,我們還按照慣例,兩兩一組,分為八個組,其中調查小組四個,從死者的親戚網、朋友網、戀情網以及生活工作網下手調查,另外四個組為抓捕組,原則上要保證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反饋,從現在開始,每天晚上十點鐘準時召開案件調度會,彙報一天的調查情況,如果有緊急情況需要推進的,我再臨時從其他刑警中隊抽調人手,有沒有問題?” “沒有。
” “那好,對表。
” 會議室内的所有人都掏出了計時工具。
“現在是十四時三十分,二十二時我們準時在這裡集合。
” “明白!” 分工完畢,鄧大隊起身先行離開,室内隻留下刑警隊中隊的偵查員。
“頭兒,我們這組負責調查死者的親戚網。
”會議室内有人自告奮勇。
王中隊循聲擡頭望了一眼:“親戚網留給老陳他們組,你負責朋友網的調查。
” “老陳,卓米。
” “在呢。
” “你們先去吧。
” “好!” 師徒兩人領命離開了會議室。
“師父,剛才……”卓米想問又不敢問。
“你是不是想知道為什麼有人會主動要求調查死者的親戚網?” “嗯。
” “這起案件嫌疑人和死者都是年輕人,相互為親戚的可能性比較小,可以說調查親戚網是最輕松的,隻不過有些人想偷懶而已。
” “原來是這樣……” “你是不是還有一個問題沒問?” “師父,你怎麼知道?” “說出來聽聽。
” “王中隊幹嗎要選我們去調查……” “你剛參加工作沒多久,我平時又需要照顧你師娘,可以說我們這一組的綜合實力最弱,所以王中隊才會有此安排。
” “哦……” “你也不用太失望,案件目前已經逐漸明朗了,剩下的調查工作不外乎就是走走問問,都是一些常規工作,沒有什麼大學問,我知道你小子在想什麼。
”老陳溺愛地摸了摸卓米的頭,“你想快速成長起來,好能替我這個老骨頭挑大梁是不是?” “師父不老。
”卓米并沒有反駁。
“記住,刑偵工作切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還需要穩紮穩打,慢慢來。
” “知道了師父。
” “嗯,這就對了。
” “師父,咱們現在去哪裡?”說着,兩人已經走到了那輛老爺車前。
老陳翻開筆記本:“按照程序,法醫在解剖前已經把吳思浩死亡的消息告訴了他的家裡人,從解剖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幾個小時,估計死者家人的心情也稍微平複了些,我們先從死者父母那兒開始吧。
” 五 蘭苑小區是灣水市最早建立的成規模的住宅小區之一,它就像一台攝像機,記錄着整個灣水市的時代變遷,皲裂的牆皮标志着它已經褪去了以往的光環,曾經的富人聚集地早已時過境遷,如今的這裡,成了小商小販的天堂。
“我們應該到了。
”老陳核對了一下手中的戶籍信息,擡頭看了一眼有些年頭的建築物。
“死者的父母住在哪棟樓呢?”卓米把頭伸出窗外,漫無目的地瞅了瞅。
“我以前在這裡抓過毒販,地形還算熟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前面拐個彎上二樓應該就是。
”老陳坐在駕駛室,朝汽車的前擋風玻璃比畫了一下。
“師父,你看前面那群人!” 老陳擡頭看了一眼遠處:“披麻戴孝,估計是死者的親屬,這就更錯不了了。
” “可是這兒這麼多人,我們該怎麼調查?” “這起案件是親戚作案的可能性不大,咱們隻要照例給死者的父母做份問話筆錄,再把嫌疑人的相片給他們看看,基本就可以結束了。
”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 老陳把車停在小區的綠化帶旁,師徒兩人沿着那條沾滿泥垢的小路步行了幾分鐘,空氣中刺鼻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被風卷起的炮仗紙貼着兩人的臉頰飛過。
“師父,靈堂!”卓米站在十幾米開外的位置停下了腳步。
“靈堂怎麼了?走啊!”老陳輕輕推了一把有些驚慌的卓米,徑直走進了那間擺放着吳思浩黑白照片的雨棚。
“請節哀,我們是刑警隊的,這是我們的警民聯系卡!”為了調查方便,師徒二人都沒有穿警服,一張張印着自己職務和聯系方式的卡片正好可以證明老陳的身份。
很快,死者的家人全部圍了過來。
“警官,兇手抓到沒有?”人群中不知誰問了這麼一句。
“暫時……暫時……還沒有……”老陳有些為難,但還是回答了實情。
“警官,您一定要為我的兒子申冤啊!”一位中年婦女淚流滿面地跪在地上哀求。
“我給你們磕頭了,給你們磕頭了!”另一位年紀相仿的男子也跟着跪了下來。
“你們這是幹什麼,趕快起來。
小米,快過來幫忙。
”老陳慌忙丢掉手中的皮包,伸手試圖将兩人托起。
“叔叔,阿姨,您快起來,我們已經知道兇手長什麼樣了。
” “真的?” “真的,你們看,這是監控截圖。
”卓米拿出照片之前,曾和老陳有過眼神的交流,他見老陳沒有反駁,這才鼓足勇氣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出了這個舉動。
照片落在了吳浩然母親的手中,周圍所有奔喪的親朋都圍了過來。
“有認識的嗎?”卓米又抽了幾張分發下去。
人群中沒有一人應答。
“你們真的都不認識?” 搖頭的人越來越多。
“看來師父說得沒錯,果真不是死者的親戚幹的。
”雖然早知道是這個結果,但是卓米還是有些失落,他轉頭看了一眼老陳。
“找個安靜的地方,給死者的父母做一份問話筆錄,簡單詢問一下吳思浩的情況就行。
” “嗯!”卓米彎腰撿起被扔在地上的公文包。
“叔叔、阿姨,我們能進屋裡說嗎?”卓米很禮貌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圍觀的人群主動閃開了一條通道。
煙瘾上來的老陳沒有跟進去,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掏出了煙盒,就在他伸手去掏火機時,他口袋中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怎麼是固定電話号碼?”老陳叼着煙盯着屏幕上一串陌生的數字思索,“是誰打來的?” 當數字變成“未接來電”之後,老陳的手機緊接着又響起來,還是那個号碼。
看來不是打錯電話了。
老陳把那根沒來得及點燃的煙夾在指間,按動了接聽鍵:“喂,是哪位啊?” “我知道兇手是誰。
” 是女人的聲音。
老陳渾身一緊,趕忙閃進一個無人的角落,他壓低聲音,表情嚴肅:“你說什麼?” “我說我知道兇手是誰。
”對方重複了一遍。
“當真?” “不僅如此,我還知道關于兇手的一個秘密!” “秘密?” “對,一個足以讓他喪命的秘密!” “好,那你說說看。
”老陳飛快地把手機調成了錄音模式,這是他職業的本能。
“小區門口雜貨鋪後面有個巷子,我在那兒等你。
” 這個人現在為什麼會出現在死者居住的小區?老陳挂了電話暗自思索。
來死者家中,是我臨時的想法,除了小米,不會有人知道。
而且我們都穿着便裝,從外表看,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是警察。
那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這個人應該是在我發警民聯系卡時看到了我的号碼。
老陳把手機握在手中,開始掃視周圍的每一個人,他努力思索着有誰曾提前離開過這裡,但人來人往那麼多,老陳哪裡能分清? 她混在人群之中,那她為什麼不當場說出來?會不會有什麼陷阱?整件事情太過蹊跷,老陳習慣性地摸了摸隐藏在腰間的那把壓滿膛的六四式手槍,在關鍵時刻,隻有觸摸它才能讓老陳覺得安心。
就算前方是天羅地網,老陳依然決定親自一探究竟。
雜貨鋪後面的巷子距離靈堂沒多遠,最多一支煙的工夫,他站在了巷子的進口處,說是巷子,其實隻是雜貨店和樓宇之間的空隙,最多隻能容得下一人經過,地面上堆了厚厚一層生活垃圾,讓人有些望而卻步。
多年刑警生活的磨煉,讓老陳沒有停下腳步,走着走着,視野逐漸開闊,突然,他停在那裡:是死胡同! 老陳快速把手按在了腰間。
“陳警官!”有人在背後喊了他的名字。
老陳剛想轉過身去,隻聽對方嚴聲厲詞地喊道:“不要回頭,否則我什麼都不會說!” 老陳聞言,僵在原地,他的大腦在飛速思索多年來仇家的名号,在确定自己目前的處境還算安全後,老陳開了口:“舉報者通常都會尋求自保,這也情有可原,行,你說吧!” “謝謝!”對方的語氣緩和了很多。
“兇手是誰?秘密是什麼?”老陳最關心這兩個問題。
“兇手是吳思浩最好的兄弟譚子明,就是你們照片上的那個人,他有兩個落腳點。
” “在哪裡?” 對方沒有着急回答,接着說道:“譚子明表面上跟着自己的父親做地産生意,其實私底下他還幹着販賣毒品的勾當。
” “這就是你說的那個秘密?” “對。
” “多大的量?” “很大!” “你怎麼知道?” “他現在的一個住處裡就藏有兩公斤未脫手的海洛因,我這兒有毒品的照片,照片和地址我會放在地上,至于是真是假,你們一調查便知。
” “有多少人可以證實?” “吳思浩已經死了,知道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