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紅唇綠嘴
關燈
小
中
大
着那張空床對覃桂英說
“覃副組長晚上您可以睡這張床。
” 這時我才知道覃桂英不但參加了學大寨工作隊而且還當上副組長。
這位男護士臨走時又惡狠狠地盯了我一眼我心中隻有怕不敢恨。
我怕他給我母親打針時使用沒消毒的針管我害怕他在我母親吊瓶的液體裡注入酒精我怕他把我母親趕出病房所以在他惡狠狠地瞪我時我慌忙地站起來就差為他下跪鞠躬了。
像我母親這種生了病多半是拖着熬着靠自身的免疫力而痊愈的人偶爾用一次抗生素那效果就格外地顯著隻輸了兩瓶藥她就說好多了并說肚子有點兒餓了。
我回到棉花加工廠拿着我那個破瓷碗想去食堂給我母親打點兒飯。
我翻了一下口袋隻有兩斤粗糧票和一毛五分錢菜票。
我向同宿舍的人借細糧票他們都說沒有。
他們是與我一樣從家裡背糧來換飯票的農民工沒有細糧票才是正常的有細糧票是不正常的。
有細糧票的是那十幾個吃國庫糧的正式工人我實在不好意思去向他們借細糧票。
無奈何我隻好打了三個窩窩頭一毛錢的炒豆角。
我往醫院走心中羞愧無比為我每月一次花兩毛錢去理發為我與工友湊錢喝酒為我花兩塊多錢買一雙尼龍襪子總之我痛恨自己無能而奢侈讓重病的母親跟我一起啃窩頭。
等我進入病房時更大的尴尬和羞辱正在等着我。
那位工作隊的男隊員與覃桂英正在吃飯。
窗台上擺着一盆雞湯床頭櫃上擺着一盤黃瓜拌燒肉一盤韭菜炒雞蛋一盤辣椒炒豬肝還有四個冒着熱氣的雪白的饅頭。
覃桂英坐在床邊正在專注地給那男隊員喂雞湯。
她目不斜視不看我們。
我從内心感謝她這種漠視因為她的任何一個眼神都會讓端着三個冷窩頭的我無地自容。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男工作隊員是青島自行車廠供銷科長的兒子他父親幫我們公社黨委搞了六張大金鹿自行車票這在當時可是了不起的大事。
所以他住院後醫院領導另眼相看安排食堂炖隻老母雞、炒幾個菜是順理成章之事。
據說他後來又給醫院的領導要了兩張自行車票他給沒給侍候他的覃桂英弄張自行車票不得而知。
我母親見我端來了這樣的飯歎息一聲令我無地自容。
母親看出了我的尴尬說 “你們廠裡這窩頭聞起來香噴噴的。
” 這時在附近磚廠當炊事員的我舅家表哥一步闖進來他是醫院楊忠仁副院長的妹夫一看我母親手裡的窩頭他斥責我道 “表弟你怎麼能讓俺大姑吃這個大姑您先别吃等一會兒我回去給你弄點兒熱乎的。
” 我把表弟送到門外看着他騎着自行車向磚廠飛馳而去。
我回去安慰了幾句母親便走到醫院門口等表哥。
大約半個小時表哥一手扶車把一手提着個飯盒疾馳而來。
吃完了表哥送來的一碗熱面條和兩個荷包蛋母親滿臉都是滿足的表情。
她提着我的乳名叮囑我這輩子千萬别忘了你表哥。
我說 “永遠忘不了。
” 這一夜月光很好病房裡沒有窗簾月光照耀得房子裡一片通明。
母親時睡時醒我坐在凳子上趴伏在床邊裝睡。
那男工作隊員原本就是個普通感冒打完吊針吃了那麼多美食月光照進屋時他已經精神抖擻躁動不安。
我越是不想聽他說話他的話聲愈是往我耳朵裡鑽。
開始時他還有所顧忌低聲地炫耀着他父親的權勢他諸多的在青島的要害部門掌握大權的親戚他還有一個姨夫是中國駐南美洲某國大使館的武官他的小姨從南美給他家寄來了龍舌蘭酒還有魔鬼辣椒他說那種辣椒之辣無法想象他說他曾把一根辣椒悄悄地扔進棧橋下的海水中第二天早晨海面上就浮起了一層肚皮朝天的魚人們把這些魚撈回去煎着吃吃一口鼻子就往外蹿血……隻是他一個人說覃桂英一聲不吭仿佛病房裡沒有她的存在仿佛病房裡隻有一個滔滔不絕的、雲山霧罩的吹牛者。
我盡量使自己閉目不見、充耳不聞但這青年的吹牛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講到他用魔鬼辣椒抹了一下野狗的鼻子那野狗被辣得像野貓一樣爬上了十幾米高的大樹時我差點兒笑出聲來。
後來那青年好像說累了聲音低了下來後來又發出了一些奇怪的聲音我實在抵禦不了那聲音的誘惑歪頭看了一眼發現他們倆已經摞在了一張床上…… 第二天上午王寅之橫眉立目地對我說 “上午公社領導的家屬要來住院你們馬上把病床騰出來” “吊針不是還沒打完嗎”我問。
“那我不管反正你們必須馬上把床騰出來。
”他說。
我去辦公室找楊忠仁希望他能說說情容許我母親把吊針打完但楊忠仁低聲對我說 “兄弟我剛挨了書記一頓批嫌我違反規定把大嬸子安排進幹部病房。
” “真是對不起大哥了我們馬上走能把那些還沒用完的藥讓我們帶回去嗎”我說。
“我跟王護士求求情吧。
”他說。
我從楊忠仁辦公室回到病房扶着我母親提着一個網兜兜裡裝着我的破瓷碗和半塊窩窩頭走出病房。
我母親跟覃桂英說 “大外甥女再見了。
” 覃桂英紅着臉嘴裡嗚噜了一句我沒聽清内容的話。
二十多年後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那位男工作隊員此時他已是某市的副市長正在某縣的辣椒地裡視察準确地說我是通過聲音辨認出了他因為他此時的堂堂威儀無法與那個病房尋歡的家夥建立聯系。
昨天我就農業學大寨工作隊的問題專門咨詢了一位當年擔任過工作隊員的老朋友他說那些從農村抽調上來的農業戶口的工作隊員絕大多數都轉成了吃國庫糧的幹部或者被推薦保送上了大學或中專而且這批人中還出了幾個高官他報出了幾個我熟悉的名字然後他又說你們公社那位覃桂英本來是要提拔她擔任共青團縣委副書記的但工作隊收到了一封檢舉信檢舉她在“文革”初期打死了一位女教師。
縣委派人下去進行了調查盡管事實與那信上所說的有出入但她剪老師的辮子抽打老師的臉、辱罵老師都是事實老師之死與她的侮辱有直接關系。
盡管她那時隻是個小孩子但畢竟也是不光彩的曆史将這樣的人提拔成幹部顯然不妥于是她就灰溜溜地回了家。
起初她不明就裡還來縣委鬧過幾次後來縣裡幹脆把這事對她挑明她哭着為自己辯解說自己那時是小孩子什麼也不懂。
縣裡領導就跟她說如果你不是小孩子就該進監獄了一聽這話她就乖乖地走了。
四 母親出院後四個多月我就當兵離開了家鄉。
在部隊我吃苦耐勞勤學苦練表現突出引人注目雖然學曆偏低、年齡偏大但最終還是被破格提拔成軍官。
我之所以能這樣努力與陪母親住院時所受歧視與侮辱有直接關系。
每當我在訓練中勞動中學習時身感疲乏、遇到困難或障礙時我就想起王寅之護士那張冷酷的臉還有那男工作隊員滔滔不絕的吹牛話語以及蔑視的眼神當然也有覃桂英那種不想承認認識我們但又不得不承認認識我們的暧昧眼神。
當然我也忘不了那三個幹巴裂紋的窩窩頭與香噴噴的雞湯和雪白的饅頭的對比。
我一直懷疑王寅之所說有公社領導的家屬要來住院是句謊言根本的原因是那男工作隊員嫌我與母親住在病房裡讓他與覃桂英的麻扯之事不能盡興。
盡管他基本上做到了肆無忌憚但事實上還是有所顧忌所以他悄悄地跟王寅之遞了話那王寅之正愁巴結不上這位貴公子編一個謊言驅逐我們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許多年之後我向退休在家的楊忠仁提起此事時他說 “兄弟王寅之死了都快二十年了還提這事幹什麼” 我驚訝地問 “王寅之死了他那麼年輕怎麼會死了呢” “兄弟黃泉路上無老少啊你想想看你在棉花加工廠時那些工友有多少人死了”他一連數出了二十幾個名字說“這些人都年紀輕輕的就走了。
所以過去的事能忘了的就盡量忘了尤其是那些不愉快的事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兄弟。
” “你說得太對了但有些事是忘不了的而忘不了的事之所以忘不了是因為它有被記住的價值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說。
與楊忠仁見面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浸在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不能自拔。
王寅之死了棉花加工廠裡那些與我年齡相仿的工友竟然死了二十多名而且他們多是暴死以至于有一段時間人們謠傳棉花加工廠建立在當年的一個老墓田上而且棉花加工廠所有建築包括圍牆使用的都是墳磚。
毗鄰棉花加工廠的醫院也是墳磚建成的而醫院的門窗所用木材竟是從墳墓裡扒出來的棺材闆子。
這說法其實并不可靠因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墳磚更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棺材闆子。
我認真地回憶了當時的棉花加工廠、醫院包括附近的磚廠周圍的情況我覺得這麼多中年人暴病而死很可能與飲水有關那時沒有自來水地下水又因含氟量太高不能飲用所以這幾家工廠和醫院的飲用水都是從河中汲取。
棉花收購加工旺季時棉花加工廠有四百多人為保證食堂用水和職工飲水廠裡特意安排了兩個人專司挑水之職。
我曾經當過兩個月挑水員磨破了一件新褂子肩膀上也磨出了老繭。
後來廠裡書記看我幹活賣力不偷懶磨滑便讓我當了司磅員。
司磅員活兒輕松工資又高多少人求之不得但我還是懷念挑水時的飄逸與潇灑。
棉花加工廠與我一起挑水的那個小夥姓于名铮是我的啟蒙老師的兒子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國民黨軍隊的空軍機械師操膠東口音寫得一手好字。
“文革”初期有牆必寫毛主席語錄學校的老師拿着尺子起上格子寫了塗塗了寫于铮的父親在紅衛兵的監督下提筆就寫一字不脫一筆不苟端莊穩重的顔體大字躍然牆上觀者無不欽佩。
于铮的媽媽于老師從拼音字母開始教我一直教我到二年級我與于铮個頭差不多高模樣也長得有幾分相似我們挑着兩桶水從河堤上飛步而下時有飄飄欲飛之感。
凡事熟能生巧挑水也不例外。
剛開始我們挑水上下河堤時歪歪斜斜滿滿兩桶水從河中挑到廠裡一路颠簸潑灑到廠裡時隻剩下大半桶。
後來于铮發明了用高粱稈做成的防濺器與“之”字形上下提法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當時在磚廠挑水的是我那位隻比我大半歲的表哥他們廠人少距河近所以他半天挑水就夠一天之用空餘時間還得在夥房裡洗菜燒火。
醫院裡的挑水工是谷文雨他因為心髒右位當兵不成回村當了一年黨支部副書記感到無趣便想到公社找一個既能掙工分又能掙點兒零花錢的活兒幹。
但這樣的位置早已滿員如無後門根本不行。
谷文雨年紀又大長相又兇悍主要是無有後門可走最終他因為右心位認識了醫院的院長便謀得了這個挑水的差事。
醫院每需水量二十擔從醫院到河堤距離五百米二十個來回二十裡空載十裡滿載十裡。
這點兒勞動量對當時的農民來說是很輕松的每天一元三角錢交生産隊一半自己剩十九元五角這在當時不是一筆小錢所以這是個美差。
谷文雨很懂事他每月都會從這筆錢裡拿出一部分買煙買酒打點醫院的領導和村裡的書記。
我們四個挑水人有時候坐在河堤上小憩抽一支煙身後是蛟河的汩汩清流面前是工廠、醫院、公社黨委機關的灰色建築以及建築牆壁上的紅色大字。
于铮道 “造紅漆的真發了财了。
” 谷文雨感慨道 “比前幾年‘文革’剛起時用量少多了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牆上不管是磚牆還是泥巴牆都刷上了紅漆。
不僅牆上刷紅漆還有紅旗、紅袖标睜眼是紅閉眼也是紅多喜慶多熱鬧天天過節月月過年……那時候真令人懷念啊……” “老谷按說你也算是咱們公社最早的紅衛兵革命元老您第一個帶頭砸了娘娘廟第一個給校長戴上高帽子脖子上拴上繩子牽着他遊街像牽着一條狗煞了他的嚣張氣焰。
你又是第一個帶領我們去青島串聯讓我們不花錢坐了火車見了樓房。
你牽頭成立了牛虻造反小隊出版了油印的《牛虻小報》。
你們那些一起挑頭造反的都安排了好事有的上了大學有的招了工最不濟的如覃桂英也安排當了學大寨工作隊員轉成幹部也是早天晩天的事隻有你委屈在這裡與我們一起挑水。
”我表哥道。
谷文雨長歎一聲道 “虎落平陽遭犬欺落水鳳凰不如雞這挑水的差事能讓我多幹幾年就磕頭不歇息了。
” “老谷你是‘勉從虎穴暫栖身’将來一有時機必将飛黃騰達平步青雲”我說。
谷文雨瞪着眼說 “想不到你小學沒畢業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我們這初中高中都是白上了。
” 我忙說 “哪裡哪裡我就是看了幾本閑書鹦鹉學舌罷了。
” 谷文雨道 “你竟然還能使用‘鹦鹉學舌’這種複雜成語我真是小瞧你了” “我們都好好混将來誰要當了大官就回來在這個地方修個亭子紀念我們這段青春歲月。
”于铮道。
“好但亭子該有個名字啊。
”我說。
“就叫‘挑水亭’。
”表哥說。
“太土了那還不如叫‘看河亭’呢。
”于铮道。
“可以叫‘磨肩亭’我這可不是随便起的是從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段話裡化來的。
”我說。
“光磨肩嗎腳也磨啊。
”表哥道。
“你這是擡杠嘛老谷你學曆最高年齡最大還當過支部副書記你說該叫什麼名”我說。
“如果有一天革命由低谷轉為高潮我不會像從前那樣溫良恭儉讓。
如果我能成就我的宏圖大業我會在這裡修一座八角亭用松木做柱子用琉璃做瓦我要将這座亭子命名為‘四英亭’”谷文雨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把幾乎燒到嘴唇的煙頭吐到河堤下指點着我們三人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我們四個人四個英雄‘四英亭’” 于铮鼓着掌說 “好好一個’四英亭’” 我表哥道 “你還不如幹脆直接叫‘思英亭’得了。
” 谷文雨直着眼說 “什麼‘思英亭’‘四英亭’” “你這是玩花活兒你的本意就是‘思英亭’思念覃桂英的亭。
”我表哥說。
“純屬放屁我思念她幹什麼有多少美女我不去思念我去思念她六趾兒”谷文雨道。
“你也别嘴硬了你跟覃桂英的事兒我們都知道。
你們倆小學時就建立了革命友誼上初中時就勾勾搭搭到了高中那簡直就是不加掩飾就差鑽高粱地了。
”于铮道。
谷文雨漲紅了臉說道 “坦白地說……這個賤人見我回了農村就不理我了聽說攀上高枝了。
呸她總有一天會後悔的到時她跪在我馬前我也會潑一桶水讓她收起來。
” 我們一齊說 “對谷大哥我們都要奮鬥努力勤奮學習等待時機。
一旦成功馬前潑水” 幾年後“文革”結束高考恢複于铮考人醫學院畢業後到市精神病院當了醫生。
我表哥卻在三十歲那年毫無征兆地一頭栽倒七竅流血而死他死的症狀跟我棉花加工廠的工友們很是相似。
後來我分析原因就在河水上。
我當兵走後河的上遊建了一家化工廠生産一種劇毒染料生産時産生的污水全部排入河中污染了河水。
上級部門經過調查研究确認了怪病是該企業導緻即堅決關閉了該廠并将有關負責人繩之以法。
我跟于铮在化工廠建設之前即離鄉遠走故躲過了這一劫。
谷文雨也在該化工廠開工之前被醫院解雇因之也安然無恙。
真是可惜了我心地善良
” 這時我才知道覃桂英不但參加了學大寨工作隊而且還當上副組長。
這位男護士臨走時又惡狠狠地盯了我一眼我心中隻有怕不敢恨。
我怕他給我母親打針時使用沒消毒的針管我害怕他在我母親吊瓶的液體裡注入酒精我怕他把我母親趕出病房所以在他惡狠狠地瞪我時我慌忙地站起來就差為他下跪鞠躬了。
像我母親這種生了病多半是拖着熬着靠自身的免疫力而痊愈的人偶爾用一次抗生素那效果就格外地顯著隻輸了兩瓶藥她就說好多了并說肚子有點兒餓了。
我回到棉花加工廠拿着我那個破瓷碗想去食堂給我母親打點兒飯。
我翻了一下口袋隻有兩斤粗糧票和一毛五分錢菜票。
我向同宿舍的人借細糧票他們都說沒有。
他們是與我一樣從家裡背糧來換飯票的農民工沒有細糧票才是正常的有細糧票是不正常的。
有細糧票的是那十幾個吃國庫糧的正式工人我實在不好意思去向他們借細糧票。
無奈何我隻好打了三個窩窩頭一毛錢的炒豆角。
我往醫院走心中羞愧無比為我每月一次花兩毛錢去理發為我與工友湊錢喝酒為我花兩塊多錢買一雙尼龍襪子總之我痛恨自己無能而奢侈讓重病的母親跟我一起啃窩頭。
等我進入病房時更大的尴尬和羞辱正在等着我。
那位工作隊的男隊員與覃桂英正在吃飯。
窗台上擺着一盆雞湯床頭櫃上擺着一盤黃瓜拌燒肉一盤韭菜炒雞蛋一盤辣椒炒豬肝還有四個冒着熱氣的雪白的饅頭。
覃桂英坐在床邊正在專注地給那男隊員喂雞湯。
她目不斜視不看我們。
我從内心感謝她這種漠視因為她的任何一個眼神都會讓端着三個冷窩頭的我無地自容。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男工作隊員是青島自行車廠供銷科長的兒子他父親幫我們公社黨委搞了六張大金鹿自行車票這在當時可是了不起的大事。
所以他住院後醫院領導另眼相看安排食堂炖隻老母雞、炒幾個菜是順理成章之事。
據說他後來又給醫院的領導要了兩張自行車票他給沒給侍候他的覃桂英弄張自行車票不得而知。
我母親見我端來了這樣的飯歎息一聲令我無地自容。
母親看出了我的尴尬說 “你們廠裡這窩頭聞起來香噴噴的。
” 這時在附近磚廠當炊事員的我舅家表哥一步闖進來他是醫院楊忠仁副院長的妹夫一看我母親手裡的窩頭他斥責我道 “表弟你怎麼能讓俺大姑吃這個大姑您先别吃等一會兒我回去給你弄點兒熱乎的。
” 我把表弟送到門外看着他騎着自行車向磚廠飛馳而去。
我回去安慰了幾句母親便走到醫院門口等表哥。
大約半個小時表哥一手扶車把一手提着個飯盒疾馳而來。
吃完了表哥送來的一碗熱面條和兩個荷包蛋母親滿臉都是滿足的表情。
她提着我的乳名叮囑我這輩子千萬别忘了你表哥。
我說 “永遠忘不了。
” 這一夜月光很好病房裡沒有窗簾月光照耀得房子裡一片通明。
母親時睡時醒我坐在凳子上趴伏在床邊裝睡。
那男工作隊員原本就是個普通感冒打完吊針吃了那麼多美食月光照進屋時他已經精神抖擻躁動不安。
我越是不想聽他說話他的話聲愈是往我耳朵裡鑽。
開始時他還有所顧忌低聲地炫耀着他父親的權勢他諸多的在青島的要害部門掌握大權的親戚他還有一個姨夫是中國駐南美洲某國大使館的武官他的小姨從南美給他家寄來了龍舌蘭酒還有魔鬼辣椒他說那種辣椒之辣無法想象他說他曾把一根辣椒悄悄地扔進棧橋下的海水中第二天早晨海面上就浮起了一層肚皮朝天的魚人們把這些魚撈回去煎着吃吃一口鼻子就往外蹿血……隻是他一個人說覃桂英一聲不吭仿佛病房裡沒有她的存在仿佛病房裡隻有一個滔滔不絕的、雲山霧罩的吹牛者。
我盡量使自己閉目不見、充耳不聞但這青年的吹牛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講到他用魔鬼辣椒抹了一下野狗的鼻子那野狗被辣得像野貓一樣爬上了十幾米高的大樹時我差點兒笑出聲來。
後來那青年好像說累了聲音低了下來後來又發出了一些奇怪的聲音我實在抵禦不了那聲音的誘惑歪頭看了一眼發現他們倆已經摞在了一張床上…… 第二天上午王寅之橫眉立目地對我說 “上午公社領導的家屬要來住院你們馬上把病床騰出來” “吊針不是還沒打完嗎”我問。
“那我不管反正你們必須馬上把床騰出來。
”他說。
我去辦公室找楊忠仁希望他能說說情容許我母親把吊針打完但楊忠仁低聲對我說 “兄弟我剛挨了書記一頓批嫌我違反規定把大嬸子安排進幹部病房。
” “真是對不起大哥了我們馬上走能把那些還沒用完的藥讓我們帶回去嗎”我說。
“我跟王護士求求情吧。
”他說。
我從楊忠仁辦公室回到病房扶着我母親提着一個網兜兜裡裝着我的破瓷碗和半塊窩窩頭走出病房。
我母親跟覃桂英說 “大外甥女再見了。
” 覃桂英紅着臉嘴裡嗚噜了一句我沒聽清内容的話。
二十多年後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那位男工作隊員此時他已是某市的副市長正在某縣的辣椒地裡視察準确地說我是通過聲音辨認出了他因為他此時的堂堂威儀無法與那個病房尋歡的家夥建立聯系。
昨天我就農業學大寨工作隊的問題專門咨詢了一位當年擔任過工作隊員的老朋友他說那些從農村抽調上來的農業戶口的工作隊員絕大多數都轉成了吃國庫糧的幹部或者被推薦保送上了大學或中專而且這批人中還出了幾個高官他報出了幾個我熟悉的名字然後他又說你們公社那位覃桂英本來是要提拔她擔任共青團縣委副書記的但工作隊收到了一封檢舉信檢舉她在“文革”初期打死了一位女教師。
縣委派人下去進行了調查盡管事實與那信上所說的有出入但她剪老師的辮子抽打老師的臉、辱罵老師都是事實老師之死與她的侮辱有直接關系。
盡管她那時隻是個小孩子但畢竟也是不光彩的曆史将這樣的人提拔成幹部顯然不妥于是她就灰溜溜地回了家。
起初她不明就裡還來縣委鬧過幾次後來縣裡幹脆把這事對她挑明她哭着為自己辯解說自己那時是小孩子什麼也不懂。
縣裡領導就跟她說如果你不是小孩子就該進監獄了一聽這話她就乖乖地走了。
四 母親出院後四個多月我就當兵離開了家鄉。
在部隊我吃苦耐勞勤學苦練表現突出引人注目雖然學曆偏低、年齡偏大但最終還是被破格提拔成軍官。
我之所以能這樣努力與陪母親住院時所受歧視與侮辱有直接關系。
每當我在訓練中勞動中學習時身感疲乏、遇到困難或障礙時我就想起王寅之護士那張冷酷的臉還有那男工作隊員滔滔不絕的吹牛話語以及蔑視的眼神當然也有覃桂英那種不想承認認識我們但又不得不承認認識我們的暧昧眼神。
當然我也忘不了那三個幹巴裂紋的窩窩頭與香噴噴的雞湯和雪白的饅頭的對比。
我一直懷疑王寅之所說有公社領導的家屬要來住院是句謊言根本的原因是那男工作隊員嫌我與母親住在病房裡讓他與覃桂英的麻扯之事不能盡興。
盡管他基本上做到了肆無忌憚但事實上還是有所顧忌所以他悄悄地跟王寅之遞了話那王寅之正愁巴結不上這位貴公子編一個謊言驅逐我們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許多年之後我向退休在家的楊忠仁提起此事時他說 “兄弟王寅之死了都快二十年了還提這事幹什麼” 我驚訝地問 “王寅之死了他那麼年輕怎麼會死了呢” “兄弟黃泉路上無老少啊你想想看你在棉花加工廠時那些工友有多少人死了”他一連數出了二十幾個名字說“這些人都年紀輕輕的就走了。
所以過去的事能忘了的就盡量忘了尤其是那些不愉快的事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兄弟。
” “你說得太對了但有些事是忘不了的而忘不了的事之所以忘不了是因為它有被記住的價值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說。
與楊忠仁見面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浸在對那段往事的回憶中不能自拔。
王寅之死了棉花加工廠裡那些與我年齡相仿的工友竟然死了二十多名而且他們多是暴死以至于有一段時間人們謠傳棉花加工廠建立在當年的一個老墓田上而且棉花加工廠所有建築包括圍牆使用的都是墳磚。
毗鄰棉花加工廠的醫院也是墳磚建成的而醫院的門窗所用木材竟是從墳墓裡扒出來的棺材闆子。
這說法其實并不可靠因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墳磚更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棺材闆子。
我認真地回憶了當時的棉花加工廠、醫院包括附近的磚廠周圍的情況我覺得這麼多中年人暴病而死很可能與飲水有關那時沒有自來水地下水又因含氟量太高不能飲用所以這幾家工廠和醫院的飲用水都是從河中汲取。
棉花收購加工旺季時棉花加工廠有四百多人為保證食堂用水和職工飲水廠裡特意安排了兩個人專司挑水之職。
我曾經當過兩個月挑水員磨破了一件新褂子肩膀上也磨出了老繭。
後來廠裡書記看我幹活賣力不偷懶磨滑便讓我當了司磅員。
司磅員活兒輕松工資又高多少人求之不得但我還是懷念挑水時的飄逸與潇灑。
棉花加工廠與我一起挑水的那個小夥姓于名铮是我的啟蒙老師的兒子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國民黨軍隊的空軍機械師操膠東口音寫得一手好字。
“文革”初期有牆必寫毛主席語錄學校的老師拿着尺子起上格子寫了塗塗了寫于铮的父親在紅衛兵的監督下提筆就寫一字不脫一筆不苟端莊穩重的顔體大字躍然牆上觀者無不欽佩。
于铮的媽媽于老師從拼音字母開始教我一直教我到二年級我與于铮個頭差不多高模樣也長得有幾分相似我們挑着兩桶水從河堤上飛步而下時有飄飄欲飛之感。
凡事熟能生巧挑水也不例外。
剛開始我們挑水上下河堤時歪歪斜斜滿滿兩桶水從河中挑到廠裡一路颠簸潑灑到廠裡時隻剩下大半桶。
後來于铮發明了用高粱稈做成的防濺器與“之”字形上下提法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當時在磚廠挑水的是我那位隻比我大半歲的表哥他們廠人少距河近所以他半天挑水就夠一天之用空餘時間還得在夥房裡洗菜燒火。
醫院裡的挑水工是谷文雨他因為心髒右位當兵不成回村當了一年黨支部副書記感到無趣便想到公社找一個既能掙工分又能掙點兒零花錢的活兒幹。
但這樣的位置早已滿員如無後門根本不行。
谷文雨年紀又大長相又兇悍主要是無有後門可走最終他因為右心位認識了醫院的院長便謀得了這個挑水的差事。
醫院每需水量二十擔從醫院到河堤距離五百米二十個來回二十裡空載十裡滿載十裡。
這點兒勞動量對當時的農民來說是很輕松的每天一元三角錢交生産隊一半自己剩十九元五角這在當時不是一筆小錢所以這是個美差。
谷文雨很懂事他每月都會從這筆錢裡拿出一部分買煙買酒打點醫院的領導和村裡的書記。
我們四個挑水人有時候坐在河堤上小憩抽一支煙身後是蛟河的汩汩清流面前是工廠、醫院、公社黨委機關的灰色建築以及建築牆壁上的紅色大字。
于铮道 “造紅漆的真發了财了。
” 谷文雨感慨道 “比前幾年‘文革’剛起時用量少多了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牆上不管是磚牆還是泥巴牆都刷上了紅漆。
不僅牆上刷紅漆還有紅旗、紅袖标睜眼是紅閉眼也是紅多喜慶多熱鬧天天過節月月過年……那時候真令人懷念啊……” “老谷按說你也算是咱們公社最早的紅衛兵革命元老您第一個帶頭砸了娘娘廟第一個給校長戴上高帽子脖子上拴上繩子牽着他遊街像牽着一條狗煞了他的嚣張氣焰。
你又是第一個帶領我們去青島串聯讓我們不花錢坐了火車見了樓房。
你牽頭成立了牛虻造反小隊出版了油印的《牛虻小報》。
你們那些一起挑頭造反的都安排了好事有的上了大學有的招了工最不濟的如覃桂英也安排當了學大寨工作隊員轉成幹部也是早天晩天的事隻有你委屈在這裡與我們一起挑水。
”我表哥道。
谷文雨長歎一聲道 “虎落平陽遭犬欺落水鳳凰不如雞這挑水的差事能讓我多幹幾年就磕頭不歇息了。
” “老谷你是‘勉從虎穴暫栖身’将來一有時機必将飛黃騰達平步青雲”我說。
谷文雨瞪着眼說 “想不到你小學沒畢業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我們這初中高中都是白上了。
” 我忙說 “哪裡哪裡我就是看了幾本閑書鹦鹉學舌罷了。
” 谷文雨道 “你竟然還能使用‘鹦鹉學舌’這種複雜成語我真是小瞧你了” “我們都好好混将來誰要當了大官就回來在這個地方修個亭子紀念我們這段青春歲月。
”于铮道。
“好但亭子該有個名字啊。
”我說。
“就叫‘挑水亭’。
”表哥說。
“太土了那還不如叫‘看河亭’呢。
”于铮道。
“可以叫‘磨肩亭’我這可不是随便起的是從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段話裡化來的。
”我說。
“光磨肩嗎腳也磨啊。
”表哥道。
“你這是擡杠嘛老谷你學曆最高年齡最大還當過支部副書記你說該叫什麼名”我說。
“如果有一天革命由低谷轉為高潮我不會像從前那樣溫良恭儉讓。
如果我能成就我的宏圖大業我會在這裡修一座八角亭用松木做柱子用琉璃做瓦我要将這座亭子命名為‘四英亭’”谷文雨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把幾乎燒到嘴唇的煙頭吐到河堤下指點着我們三人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我們四個人四個英雄‘四英亭’” 于铮鼓着掌說 “好好一個’四英亭’” 我表哥道 “你還不如幹脆直接叫‘思英亭’得了。
” 谷文雨直着眼說 “什麼‘思英亭’‘四英亭’” “你這是玩花活兒你的本意就是‘思英亭’思念覃桂英的亭。
”我表哥說。
“純屬放屁我思念她幹什麼有多少美女我不去思念我去思念她六趾兒”谷文雨道。
“你也别嘴硬了你跟覃桂英的事兒我們都知道。
你們倆小學時就建立了革命友誼上初中時就勾勾搭搭到了高中那簡直就是不加掩飾就差鑽高粱地了。
”于铮道。
谷文雨漲紅了臉說道 “坦白地說……這個賤人見我回了農村就不理我了聽說攀上高枝了。
呸她總有一天會後悔的到時她跪在我馬前我也會潑一桶水讓她收起來。
” 我們一齊說 “對谷大哥我們都要奮鬥努力勤奮學習等待時機。
一旦成功馬前潑水” 幾年後“文革”結束高考恢複于铮考人醫學院畢業後到市精神病院當了醫生。
我表哥卻在三十歲那年毫無征兆地一頭栽倒七竅流血而死他死的症狀跟我棉花加工廠的工友們很是相似。
後來我分析原因就在河水上。
我當兵走後河的上遊建了一家化工廠生産一種劇毒染料生産時産生的污水全部排入河中污染了河水。
上級部門經過調查研究确認了怪病是該企業導緻即堅決關閉了該廠并将有關負責人繩之以法。
我跟于铮在化工廠建設之前即離鄉遠走故躲過了這一劫。
谷文雨也在該化工廠開工之前被醫院解雇因之也安然無恙。
真是可惜了我心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