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安樂地
關燈
小
中
大
坑尾打闆球。
康樂室把這夥人統統變成螺釘。
螺釘們各個掙得一枚洞眼,洞眼輕易交換不得;他們登台入室,第一要緊事務是找準自己的洞,鑽進去,日複一日,隻管鑽進去。
不朽是:明娜和H挨得極近,融成一座平頂山,其餘人等皆是順山勢流瀉的植被、石塊、野獸;最好的柔光占有明娜,占有她無遮無攔的面龐、脖頸、胸脯;H則偏過頭,占有最深的陰影,因晦暗而可畏。
通常派給花果籃或弦樂器的一角,現在屬于馮喜。
支起蓋的大三角鋼琴摹仿遠景中的聖山。
老陳,H的心腹,以一頂百的人物(阖上眼皮仍看得見是此人絕活),坐在牆角一隻鼓凳上,扮演老樹,或一卷收攏的帷幔,标志畫面邊界。
還有個生面口番鬼,臉上敷粉,頸上搭七八條皮尺,正手舞足蹈高談闊論,一見到我,即刻滾倒在地,高呼神爺火華一家三口名号。
我草草瞟他一眼,尾随鎖鍊爬到明娜膝下,做盡忠職守的肥天使,或雕花腳凳。
交接完畢的疊亞高默默步入背景,成為樹影末梢深沉的一抹——全畫的最後一筆。
賽勒,那個番鬼裁縫,抽出皮尺中尤其軟熟的一條,抻直了,靠近我,一邊發抖,一邊低吟“乖狗狗,别害怕”給自己壯膽。
我嫌他啰嗦,伸腕輕拍他粉臉。
他尖叫,仰天跌倒,假發飛脫,又表演四腳爬行、鑽桌底、親吻巨蛙爪背等諸般把戲。
衆人歡聲笑語,康樂室名副其實。
明娜以小零食獎勵我,嘟嘴親我眼頂。
連疊亞高也笑不疊。
老陳倒是正襟危坐,紋絲不笑。
個把小時後,汗流狹背、妝容稀爛的賽勒滿載而歸,新訂單包括五件(蛙用)晨衣、一打各種花色(蛙用)紗麗和三頂(人用)女帽。
泡在稀泥裡的巨蛙真的需要晨衣和紗麗嗎?一一明娜的回答是肯定的。
當我包裹紗麗在植物園圓形地練習直立行走,明娜志得意滿昂着頭,新打的純金蛙墜子趴在她胸前輕柔起伏。
那是些特别明媚可愛的下午,夫人們閑坐藤椅喝茶,扇形椅背讓她們看着像群開屏火雞。
我有一個禮儀老師,年輕的奧莉維拉小姐,某位夫人帶來的混血姑娘,從不喝茶,甚至從不坐下。
我沿着圓形地花街磚走,時刻提防紗麗給我使絆子,也要遠離羅圈腿、外八字等有悖淑女法則的惡習。
我既要學習淑女坐姿(挺背靜坐),也要學習野獸站姿(公牛蛙防禦姿勢)。
我學習了開傘、收傘和舉傘漫步。
傘不是問題。
刀、叉、勺子也不是問題。
吃得像人和吃得像野獸我都得學。
我還得學習叼新聞紙、叼球、叼手杖、叼便鞋之類的狗把戲,但隻能用于招呼明娜和H。
假如我膽敢用這些伎倆招呼别人——哪怕隻是替疊亞高叼起一塊不慎掉落的布巾——袋鼠皮鞭的鏟形小頭就會抽向我的嘴角,飛快的兩下,足夠狠,足夠疼。
總之,好景女王按部就班地,以精神控制為主,以“小小懲罰”為輔,将我調教成一種對主子忠誠熱情、對他人冷漠傲慢的特殊生物——寵物。
有一天,主子認為我應該接受基礎的番話教育,于是我裹好紗麗,用兩條後腿走着,尾随鎖鍊走進花廳。
那是鎖鍊第一次帶我逛花廳。
花廳通體是玻璃,天頂啦,牆壁啦,花廳的氣息是濕潤欲滴、充滿甜蜜草香。
花廳就是永恒懸空的一滴蜜,彎折的光在其間暢遊。
他們也叫它“日光廳”。
我以為玻璃、日光和花已經夠奇,但還有更奇的——日光中央,花叢心裡,圍坐一群小人孩,黃皮膚,棕皮膚,黑皮膚。
他們外觀是貧苦人樣式,但是簇新、幹淨:是一個個剛剛拆去包裝的貧苦人,尚未被用舊。
小人孩一下子炸開,“蛙!蛙!大蛙!”他們喊,“蛤蟆!蛙人!”他們使澳門土語。
“看我給你們帶了什麼?”明娜使同一種語言發問,她快活的高音令光搖來搖去的,“一個醜八怪!” 小人孩笑啊,笑啊。
明娜教小人孩三種番話。
有時,她向他們發律令,比如一整個下午,花廳裡所有耳朵隻能聽見法蘭西話,另•些下午則隻有葡萄牙話合法。
她裝裱薄薄的詩冊送給他們。
詩句是她親筆抄寫,用一種帶臭味的特制墨。
小人孩用三種番話叫她“明娜媽媽”。
當明娜媽媽坐向花池沿、搖頭晃腦地朗誦故事時,小人孩就像香花像草甸,高高堆着,沒過她的膝頭。
我問疊亞高:下課之後,小人孩都上哪去了?疊亞高說:回去了。
我問:回去哪裡?疊亞高說:從哪來,回哪去。
等到花廳裡的光再一次漲滿,小人孩又冒出來。
他們在花廳揉捏、吮,吸那三種玻璃質地的番話。
等回到來處,陰暗背光的泥底,他們又使起澳門土語。
假如他們的衣裳終于髒舊了,明娜媽媽就會亮出一套新的,高舉着,晃。
他們則齊聲大叫"仙子娘娘”——那是他們從故事裡學的詞。
可是,他們到底從哪來?你老問這個做什麼?疊亞高說,臉色不大好看。
我的澳門土語是疊亞高教的。
疊亞高拉動鎖鍊。
走了.疊亞高催我
康樂室把這夥人統統變成螺釘。
螺釘們各個掙得一枚洞眼,洞眼輕易交換不得;他們登台入室,第一要緊事務是找準自己的洞,鑽進去,日複一日,隻管鑽進去。
不朽是:明娜和H挨得極近,融成一座平頂山,其餘人等皆是順山勢流瀉的植被、石塊、野獸;最好的柔光占有明娜,占有她無遮無攔的面龐、脖頸、胸脯;H則偏過頭,占有最深的陰影,因晦暗而可畏。
通常派給花果籃或弦樂器的一角,現在屬于馮喜。
支起蓋的大三角鋼琴摹仿遠景中的聖山。
老陳,H的心腹,以一頂百的人物(阖上眼皮仍看得見是此人絕活),坐在牆角一隻鼓凳上,扮演老樹,或一卷收攏的帷幔,标志畫面邊界。
還有個生面口番鬼,臉上敷粉,頸上搭七八條皮尺,正手舞足蹈高談闊論,一見到我,即刻滾倒在地,高呼神爺火華一家三口名号。
我草草瞟他一眼,尾随鎖鍊爬到明娜膝下,做盡忠職守的肥天使,或雕花腳凳。
交接完畢的疊亞高默默步入背景,成為樹影末梢深沉的一抹——全畫的最後一筆。
賽勒,那個番鬼裁縫,抽出皮尺中尤其軟熟的一條,抻直了,靠近我,一邊發抖,一邊低吟“乖狗狗,别害怕”給自己壯膽。
我嫌他啰嗦,伸腕輕拍他粉臉。
他尖叫,仰天跌倒,假發飛脫,又表演四腳爬行、鑽桌底、親吻巨蛙爪背等諸般把戲。
衆人歡聲笑語,康樂室名副其實。
明娜以小零食獎勵我,嘟嘴親我眼頂。
連疊亞高也笑不疊。
老陳倒是正襟危坐,紋絲不笑。
個把小時後,汗流狹背、妝容稀爛的賽勒滿載而歸,新訂單包括五件(蛙用)晨衣、一打各種花色(蛙用)紗麗和三頂(人用)女帽。
泡在稀泥裡的巨蛙真的需要晨衣和紗麗嗎?一一明娜的回答是肯定的。
當我包裹紗麗在植物園圓形地練習直立行走,明娜志得意滿昂着頭,新打的純金蛙墜子趴在她胸前輕柔起伏。
那是些特别明媚可愛的下午,夫人們閑坐藤椅喝茶,扇形椅背讓她們看着像群開屏火雞。
我有一個禮儀老師,年輕的奧莉維拉小姐,某位夫人帶來的混血姑娘,從不喝茶,甚至從不坐下。
我沿着圓形地花街磚走,時刻提防紗麗給我使絆子,也要遠離羅圈腿、外八字等有悖淑女法則的惡習。
我既要學習淑女坐姿(挺背靜坐),也要學習野獸站姿(公牛蛙防禦姿勢)。
我學習了開傘、收傘和舉傘漫步。
傘不是問題。
刀、叉、勺子也不是問題。
吃得像人和吃得像野獸我都得學。
我還得學習叼新聞紙、叼球、叼手杖、叼便鞋之類的狗把戲,但隻能用于招呼明娜和H。
假如我膽敢用這些伎倆招呼别人——哪怕隻是替疊亞高叼起一塊不慎掉落的布巾——袋鼠皮鞭的鏟形小頭就會抽向我的嘴角,飛快的兩下,足夠狠,足夠疼。
總之,好景女王按部就班地,以精神控制為主,以“小小懲罰”為輔,将我調教成一種對主子忠誠熱情、對他人冷漠傲慢的特殊生物——寵物。
有一天,主子認為我應該接受基礎的番話教育,于是我裹好紗麗,用兩條後腿走着,尾随鎖鍊走進花廳。
那是鎖鍊第一次帶我逛花廳。
花廳通體是玻璃,天頂啦,牆壁啦,花廳的氣息是濕潤欲滴、充滿甜蜜草香。
花廳就是永恒懸空的一滴蜜,彎折的光在其間暢遊。
他們也叫它“日光廳”。
我以為玻璃、日光和花已經夠奇,但還有更奇的——日光中央,花叢心裡,圍坐一群小人孩,黃皮膚,棕皮膚,黑皮膚。
他們外觀是貧苦人樣式,但是簇新、幹淨:是一個個剛剛拆去包裝的貧苦人,尚未被用舊。
小人孩一下子炸開,“蛙!蛙!大蛙!”他們喊,“蛤蟆!蛙人!”他們使澳門土語。
“看我給你們帶了什麼?”明娜使同一種語言發問,她快活的高音令光搖來搖去的,“一個醜八怪!” 小人孩笑啊,笑啊。
明娜教小人孩三種番話。
有時,她向他們發律令,比如一整個下午,花廳裡所有耳朵隻能聽見法蘭西話,另•些下午則隻有葡萄牙話合法。
她裝裱薄薄的詩冊送給他們。
詩句是她親筆抄寫,用一種帶臭味的特制墨。
小人孩用三種番話叫她“明娜媽媽”。
當明娜媽媽坐向花池沿、搖頭晃腦地朗誦故事時,小人孩就像香花像草甸,高高堆着,沒過她的膝頭。
我問疊亞高:下課之後,小人孩都上哪去了?疊亞高說:回去了。
我問:回去哪裡?疊亞高說:從哪來,回哪去。
等到花廳裡的光再一次漲滿,小人孩又冒出來。
他們在花廳揉捏、吮,吸那三種玻璃質地的番話。
等回到來處,陰暗背光的泥底,他們又使起澳門土語。
假如他們的衣裳終于髒舊了,明娜媽媽就會亮出一套新的,高舉着,晃。
他們則齊聲大叫"仙子娘娘”——那是他們從故事裡學的詞。
可是,他們到底從哪來?你老問這個做什麼?疊亞高說,臉色不大好看。
我的澳門土語是疊亞高教的。
疊亞高拉動鎖鍊。
走了.疊亞高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