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喜舍
關燈
小
中
大
,似有無限冤情。
烤乳豬按照廣東人的習慣,一隻完整的小豬卧在大盤子裡,眼睛部位裝了小燈泡,通上電,咧着嘴笑的仔豬,亮出血紅的目光炯炯,留言裡出現了差評:殘忍!素菜館裡的敗類!這很明顯了,有人在惡搞她的店。
她想不出誰會懷有這麼深的惡意。
嫉妒的同行嗎?素食生意本身市場很小,就算競争激烈,恐怕還沒到你死我活的分上。
她辭過後廚一個小夥子,起因是他老在上班時間用手機打遊戲,誤過幾次事,她批評了他幾句,年輕人火氣大,當場就脫了工服甩在竈台上,老子不幹了。
那段時間老有客人預訂了座位又臨時放鴿子,她就懷疑是他搞的鬼,不過也沒有證據。
聽其他同事說,他好像去了深圳,投奔一個在華強北的老表。
另外有嫌疑的就是房東,廚房通風改造的問題一直沒徹底解決,他們有過幾次不太愉快的溝通,房東是個老北京,在事業單位上班,看起來算個體面人,不至于玩陰的,不過也不好說,畢竟這種作惡成本很低。
她隻能想辦法去找大衆點評申訴,要求他們在後台删除不實照片,她問他們,能否查看到發布照片者的IP地址,大衆點評的回複無懈可擊,充滿了政治正确:對不起,除非有公安司法部門授權調查,否則我們有義務對用戶身份信息保密。
這件事情本身給她帶來的憤怒感,進而被一種她什麼都做不了的憤怒所代替,她站在明處,而對手是看不見的。
阿晏用那個最常見的說法開解自己,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拖到低水平的戰鬥中去。
“狗咬了人一口,難道人要再咬狗一口嗎?”但這種說法充滿邏輯缺陷,人不能咬狗,但人如果拿不出任何措施,就等于白白給狗咬了一口,狗失去約束,下次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咬人。
她有時無法理解這種恕道。
蓮荷清宴推出之後很受歡迎,來嘗新的客人很多,餐廳陳設也應季地改成了荷花主題,十天之後,店長李曉娜在手機上給阿晏看了一條公衆号推送,那是雍和宮附近一家規模很大的素菜館,也在推他們的夏日特色菜,“夏令清補名醫食療方”,照片裡的大部分菜,都跟慈雲喜舍荷花宴裡的菜品如出一轍。
阿晏想來想去,要麼是别家餐廳的廚師來慈雲喜舍吃飯,按味索骥,自己悟出了食譜,對有經驗的廚師來說,這不算太難的事,要麼就是慈雲喜舍的廚師,把他們的菜譜外洩了。
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陳方奎,因為幾乎所有的新菜都是他研發的,對工序食材最為了解。
他手下那些年輕廚師,未必每道菜的做法都掌握。
而且陳師傅在素食圈浸淫多年,跟同行很熟,有人找上門來,許之以利,要求傳幾道時新菜,也屬正常。
雍和宮店跟慈雲喜舍壓根不在一個區,如果不是微信朋友圈轉來轉去,可能就相安無事,不會知道。
對葷食餐廳來說,除了那種主打創新菜概念菜的,普通餐廳彼此之間“撞菜”,實在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酸菜魚好賣,家家餐廳都做酸菜魚,麻辣小龍蝦紅火,大家又一窩蜂地加賣麻辣小龍蝦。
就像粵菜餐廳都有鹵水拼盤深井燒鵝白灼芥蘭、本幫菜館子都有四喜烤麸糟小黃魚腌笃鮮一樣,同款競争,方顯滋味正宗價格公道。
但是高級素食餐廳不是這樣,素食餐廳在食材口味上的選擇餘地太小,要吸引客人,拼的就是功夫。
加上素食餐廳大多走健康養生路線,講究“不時不食”,菜單常常随四季更換,菜品得不斷花樣翻新,不能隻是幾道寡淡的綠葉菜豆制品羅漢齋賣來賣去,主廚不斷創新,做出獨特的菜品來極為關鍵。
剛剛興起用Pad代替紙質菜譜點菜的時候,很多高檔素菜餐廳第一時間就換了Pad點菜,就是看中Pad修改起來簡單容易,無須重新印制菜單。
餐廳推出新菜,或者因為進到了某樣時鮮或珍稀食材,可以臨時“加戲”、“改戲”。
高端素菜餐廳,都有自己核心競争力的主廚,不會貿然去别家抄菜,但是另外一些規模較大、能夠跑量的素菜館,就不會在菜品研發上頭下這麼多功夫,也不會花很高的薪水去延請所謂名廚。
阿晏性子直,與其猜來猜去,不如把陳師傅叫來,把手機遞給他看,直接問他:這怎麼回事? 陳方奎眼睛瞪得老大:怎麼回事?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不是你把配方傳出去的? 不是我把配方傳出去的。
兩個人句型訓練一樣說來說去,陳師傅一口咬定,不關他的事,阿晏揮揮手,也就不再多說了。
秀樹很久都沒來慈雲喜舍了,聽說忙得腳不沾地,剛剛又在天津和上海各接了一個公共項目,成了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那天破天荒地給阿晏打了一個電話,問她知道不知道日本有個天婦羅之神。
阿晏說,天婦羅之神不知道,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倒是常常聽見說的。
“這就對了,天婦羅之神跟壽司之神齊名,還有鳗魚之神,在日本大名鼎鼎,三人合稱‘江戶前料理三神’,這個天婦羅之神下周要來北京,問我有沒有什麼值得一試的餐廳,我就推薦了慈雲喜舍。
” “是嘛?那太好了,我們一定拿出平生絕學招待他。
”阿晏笑了起來。
秀樹說,他跟這位天婦羅之神,頗有些舊交情,所以他特意央了老先生,到慈雲喜舍也露一手,現場展示一下天婦羅絕活,算是相互交流吧。
“他們很嚴格,不可能輕易傳授,不過現場做一次,站在旁邊看的廚師如果靈光的話,或許能學到個七八成,訣竅主要是火候和面衣的配比,你讓廚師事先準備一下。
你知道,在日本,由于土地稀缺,我們把蔬菜看得比海鮮要金貴,很多蔬菜都可以用天婦羅的方式來料理,特别适合素食餐廳。
” 阿晏驚訝極了,這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難為秀樹竟然這樣想着她,她心裡一甜,不知道怎麼表達才好。
“你不用謝我,其實一直是我要謝你,您是我的福星,我在中國有一點起步,全是托了您的福。
”電話裡的秀樹聽起來又像一個日本人了。
“不瞞您說,我本來想着,等我賺到在中國的第一桶金,我就拿出一定比例出來參股慈雲喜舍,算作我的報答。
但現在店裡生意一直往上走,再這麼做就不合适了,簡直像要占便宜了。
” 接連幾天都沒睡好,晚上,阿晏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狀态中,她作為嘉賓去參加某個活動,但是活動的地點分明是在北京頤和園裡。
一進公園,就驚訝地看見陳重,已經先來一步了。
他也是嘉賓嗎?她看着他,好久不見,竟然有點陌生,新理了平頭,露出臉部的線條,鬓角和下巴的骨骼,第一時間不敢相認。
負責接待的活動方把他們倆讓到休息區,就告辭了,阿晏松了口氣,她不知道要跟陳重聊什麼,就抓拿起旁邊一本書來看,周圍都是舊書,她拿到的這一本,牛皮的封面,書脊上竟然鑲着西洋老珍珠,翻開來一看,是一本手繪《聖經》,花體字母,四周畫滿了描金的紋樣。
這時候陳重突然站起來,說,“已動”。
然後就快步地離開了,阿晏追了出去,看見一個知客僧也在氣喘籲籲地追陳重,追上他之後,塞給他某樣東西,然後又折返回來,往阿晏的手裡也塞了一樣東西。
阿晏拿起一看,是半個被剖開的鈴铛,中間依然懸有鈴舌,鈴铛外面刻了一個字,“鵲”。
她心想,不知道塞給陳重的是不是也是半個鈴铛呢,讓我來搖一搖鈴,看他是否回應。
于是她搖動手裡的鈴铛,鈴铛發出洪鐘大呂一般的聲響,把她驚得醒了過來。
她不知道這個夢是什麼意思,但是再睡不着了,在床上翻來覆去,烙大餅似的耗到天亮,起來去店裡。
她想到一個解決陳方奎事情的點子,陳師傅是個能人,店裡正是要用他的時候,何況她也沒證據。
靜姑婆把店留給她的時候,她很怵自己不懂餐飲,沒想到開店會碰到的問題,幾乎都跟餐飲沒關系,都是人。
如果當時不是她遭遇個人生活的停擺,她怎麼可能答應接手這麼一個店鋪,換了城市,換了職業,換了航道和思維方式。
這時候她看見一隻通體漆黑的大鳥,好像昏了頭,跌跌撞撞地,走在快車道上,鳥的模樣很奇怪,身體胖胖的,既不是烏鴉,也不是八哥。
這時還是清晨,馬路上車輛不多,阿晏心裡一動,快步向路中間走去,想要抓住那隻鳥。
一輛汽車開過來,那隻鳥左顧右盼,也沒有要避讓的意思,司機下了車,手腳很快,一把薅住那隻鳥。
阿晏有點悻悻地,上去對司機說:你把這隻鳥給我吧。
司機是個中年男人,着急上班,他看看阿晏,也沒說什麼,就把鳥遞給她,開車走了。
阿晏用兩隻手捧住黑鳥看了看,看不出它哪裡受了傷,這鳥可能是養熟了的,并不怕人,恹恹地趴在阿晏臂彎裡頭。
她就帶着它,一路走到慈雲喜舍。
店裡的員工已經在忙早市,阿晏讓小沈想辦法找個籠子來放鳥,再弄點清水和小米喂它,小沈去了半天,回來拿了一隻廚房裝菜的大竹籃,把黑鳥放了進去,上面找塊闆子蓋上。
好多人跑來看鳥,你一言我一語的,也說不出這是什麼品種,鳥窩在籠子裡不動,隻有頭轉來轉去,啜了幾口清水,對小米碰都不碰。
上午阿晏要跟司務去大宗采購,以往這種時候都是阿晏開車,但今天她沒睡夠,頭昏昏沉沉,眼皮亂跳,就讓司務開車,自己在副駕駛上閉閉眼睛。
車剛開到望京附近,突然砰的一聲巨響,還來不及看清,一樁巨大的東西迎頭撞過來,車窗玻璃被砸得粉碎,車頂也凹下去一截,司機一瞬間踩了急刹車,他們倆向前重重地一沖,安全氣囊像棉花爆炸一樣膨開了。
阿晏一覺睡醒了似的,腦子裡突然格外清晰,她看見司務滿頭是血,趕緊下車,從另一邊把他扶出來,幸好車門沒有變形,還能打開。
她問司務,你沒事吧? 司務搖搖頭,這時他們已經緩過神來了,看見對面車道,一輛面包車側身翻在地上,前方斜停了一輛白色轎車,幾截護欄被沖得歪七扭八,應該是面包車為了避讓白車猛打了一把方向,速度沒下來,撞倒了護欄,其中一截護欄被撞飛,砸向他們的車頂。
交通癱瘓了,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不一會兒,警察到了,救護車也開過來。
對面的司機,據說剛跑完長途,疲勞駕駛,傷得比較嚴重。
司務和阿晏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目測有一點皮外傷,不過也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車子已經沒法開了,得找拖車公司拖走,然後再找保險公司理賠,阿晏想想就頭大。
這截鐵欄杆,看起來得有一二百斤,劈頭砸過來沒有死傷,警察敲着本子對她說,“你們真是命大。
” 輕微腦震蕩,醫生開了一些消炎和鎮靜的藥物,讓他們倆挂水,司務的創面處理過了,看着挺吓人,其實清洗了之後幾處傷口都不深,無須縫針。
阿晏驚魂甫定,挂水的時候,她想起昨天那個夢,忍不住給陳重打了個電話,想告訴他車禍的事情,這是他們離婚以後她第一次主動給陳重打電話。
陳重的聲音聽起來鼻音特别濃重,他告訴阿晏,自己發燒了,三十九度多,也在石家莊的人民醫院挂水。
他們聊了一會兒,她沒想到他們終于還可以這樣平靜地說說話。
挂完水她本來應該回家休息的,但她心神不定,還是去了店裡,小沈一看到她就迎上來:“晏姐,你沒事吧?那隻鳥死了。
” 她們說不上來鳥是什麼時候死的,當時店裡事情多,忙完已經是下午兩點過了,再去看鳥,鳥在籃子裡一動不動,怕是來的時候就已經受了傷。
下午店裡客人不多,晚市之前,服務員和廚師都可以休息一下,聽歌,聊天,拿着手機打遊戲。
她把陳方奎喊來,請他坐下喝茶。
陳師傅不知道又要對什麼口供,表情一度生硬。
她先跟陳方奎說了天婦羅大神要來店裡吃飯,并且要交流絕活的事,讓陳師傅做好準備。
接着又說,她想好了,既然那麼多人想學慈雲喜舍的菜,她也不怕分享,打算從這個月開始,在店裡開一個素食班,公開教。
主婦和同行都可以來學,每個月兩次課程,每次教一道慈雲喜舍的素食料理,就利用下午茶的時段,對店裡生意影響也不大。
“客人來學是全免費的,包括上課用到的食材,都是我們供給。
你負責教課,我給你發獎金。
對外宣傳推廣,既打慈雲喜舍的招牌,也打你陳師傅的招牌,我要把你打造成素食界的網紅名廚。
” 熱烘烘的太陽轉向西邊,有光照進來的時候真好,她覺得自己開始有點像靜姑婆了。
她希望靜姑婆此刻就在這裡,設計這個透明屋頂的時候,她想到靜姑婆在房間裡追着太陽曬的最後時光,腦子裡靈機一動,如果把屋頂全部掀掉,太陽不就到處都是了嗎?
烤乳豬按照廣東人的習慣,一隻完整的小豬卧在大盤子裡,眼睛部位裝了小燈泡,通上電,咧着嘴笑的仔豬,亮出血紅的目光炯炯,留言裡出現了差評:殘忍!素菜館裡的敗類!這很明顯了,有人在惡搞她的店。
她想不出誰會懷有這麼深的惡意。
嫉妒的同行嗎?素食生意本身市場很小,就算競争激烈,恐怕還沒到你死我活的分上。
她辭過後廚一個小夥子,起因是他老在上班時間用手機打遊戲,誤過幾次事,她批評了他幾句,年輕人火氣大,當場就脫了工服甩在竈台上,老子不幹了。
那段時間老有客人預訂了座位又臨時放鴿子,她就懷疑是他搞的鬼,不過也沒有證據。
聽其他同事說,他好像去了深圳,投奔一個在華強北的老表。
另外有嫌疑的就是房東,廚房通風改造的問題一直沒徹底解決,他們有過幾次不太愉快的溝通,房東是個老北京,在事業單位上班,看起來算個體面人,不至于玩陰的,不過也不好說,畢竟這種作惡成本很低。
她隻能想辦法去找大衆點評申訴,要求他們在後台删除不實照片,她問他們,能否查看到發布照片者的IP地址,大衆點評的回複無懈可擊,充滿了政治正确:對不起,除非有公安司法部門授權調查,否則我們有義務對用戶身份信息保密。
這件事情本身給她帶來的憤怒感,進而被一種她什麼都做不了的憤怒所代替,她站在明處,而對手是看不見的。
阿晏用那個最常見的說法開解自己,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拖到低水平的戰鬥中去。
“狗咬了人一口,難道人要再咬狗一口嗎?”但這種說法充滿邏輯缺陷,人不能咬狗,但人如果拿不出任何措施,就等于白白給狗咬了一口,狗失去約束,下次會更加肆無忌憚地咬人。
她有時無法理解這種恕道。
蓮荷清宴推出之後很受歡迎,來嘗新的客人很多,餐廳陳設也應季地改成了荷花主題,十天之後,店長李曉娜在手機上給阿晏看了一條公衆号推送,那是雍和宮附近一家規模很大的素菜館,也在推他們的夏日特色菜,“夏令清補名醫食療方”,照片裡的大部分菜,都跟慈雲喜舍荷花宴裡的菜品如出一轍。
阿晏想來想去,要麼是别家餐廳的廚師來慈雲喜舍吃飯,按味索骥,自己悟出了食譜,對有經驗的廚師來說,這不算太難的事,要麼就是慈雲喜舍的廚師,把他們的菜譜外洩了。
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陳方奎,因為幾乎所有的新菜都是他研發的,對工序食材最為了解。
他手下那些年輕廚師,未必每道菜的做法都掌握。
而且陳師傅在素食圈浸淫多年,跟同行很熟,有人找上門來,許之以利,要求傳幾道時新菜,也屬正常。
雍和宮店跟慈雲喜舍壓根不在一個區,如果不是微信朋友圈轉來轉去,可能就相安無事,不會知道。
對葷食餐廳來說,除了那種主打創新菜概念菜的,普通餐廳彼此之間“撞菜”,實在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酸菜魚好賣,家家餐廳都做酸菜魚,麻辣小龍蝦紅火,大家又一窩蜂地加賣麻辣小龍蝦。
就像粵菜餐廳都有鹵水拼盤深井燒鵝白灼芥蘭、本幫菜館子都有四喜烤麸糟小黃魚腌笃鮮一樣,同款競争,方顯滋味正宗價格公道。
但是高級素食餐廳不是這樣,素食餐廳在食材口味上的選擇餘地太小,要吸引客人,拼的就是功夫。
加上素食餐廳大多走健康養生路線,講究“不時不食”,菜單常常随四季更換,菜品得不斷花樣翻新,不能隻是幾道寡淡的綠葉菜豆制品羅漢齋賣來賣去,主廚不斷創新,做出獨特的菜品來極為關鍵。
剛剛興起用Pad代替紙質菜譜點菜的時候,很多高檔素菜餐廳第一時間就換了Pad點菜,就是看中Pad修改起來簡單容易,無須重新印制菜單。
餐廳推出新菜,或者因為進到了某樣時鮮或珍稀食材,可以臨時“加戲”、“改戲”。
高端素菜餐廳,都有自己核心競争力的主廚,不會貿然去别家抄菜,但是另外一些規模較大、能夠跑量的素菜館,就不會在菜品研發上頭下這麼多功夫,也不會花很高的薪水去延請所謂名廚。
阿晏性子直,與其猜來猜去,不如把陳師傅叫來,把手機遞給他看,直接問他:這怎麼回事? 陳方奎眼睛瞪得老大:怎麼回事?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不是你把配方傳出去的? 不是我把配方傳出去的。
兩個人句型訓練一樣說來說去,陳師傅一口咬定,不關他的事,阿晏揮揮手,也就不再多說了。
秀樹很久都沒來慈雲喜舍了,聽說忙得腳不沾地,剛剛又在天津和上海各接了一個公共項目,成了炙手可熱的新銳設計師,那天破天荒地給阿晏打了一個電話,問她知道不知道日本有個天婦羅之神。
阿晏說,天婦羅之神不知道,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倒是常常聽見說的。
“這就對了,天婦羅之神跟壽司之神齊名,還有鳗魚之神,在日本大名鼎鼎,三人合稱‘江戶前料理三神’,這個天婦羅之神下周要來北京,問我有沒有什麼值得一試的餐廳,我就推薦了慈雲喜舍。
” “是嘛?那太好了,我們一定拿出平生絕學招待他。
”阿晏笑了起來。
秀樹說,他跟這位天婦羅之神,頗有些舊交情,所以他特意央了老先生,到慈雲喜舍也露一手,現場展示一下天婦羅絕活,算是相互交流吧。
“他們很嚴格,不可能輕易傳授,不過現場做一次,站在旁邊看的廚師如果靈光的話,或許能學到個七八成,訣竅主要是火候和面衣的配比,你讓廚師事先準備一下。
你知道,在日本,由于土地稀缺,我們把蔬菜看得比海鮮要金貴,很多蔬菜都可以用天婦羅的方式來料理,特别适合素食餐廳。
” 阿晏驚訝極了,這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難為秀樹竟然這樣想着她,她心裡一甜,不知道怎麼表達才好。
“你不用謝我,其實一直是我要謝你,您是我的福星,我在中國有一點起步,全是托了您的福。
”電話裡的秀樹聽起來又像一個日本人了。
“不瞞您說,我本來想着,等我賺到在中國的第一桶金,我就拿出一定比例出來參股慈雲喜舍,算作我的報答。
但現在店裡生意一直往上走,再這麼做就不合适了,簡直像要占便宜了。
” 接連幾天都沒睡好,晚上,阿晏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狀态中,她作為嘉賓去參加某個活動,但是活動的地點分明是在北京頤和園裡。
一進公園,就驚訝地看見陳重,已經先來一步了。
他也是嘉賓嗎?她看着他,好久不見,竟然有點陌生,新理了平頭,露出臉部的線條,鬓角和下巴的骨骼,第一時間不敢相認。
負責接待的活動方把他們倆讓到休息區,就告辭了,阿晏松了口氣,她不知道要跟陳重聊什麼,就抓拿起旁邊一本書來看,周圍都是舊書,她拿到的這一本,牛皮的封面,書脊上竟然鑲着西洋老珍珠,翻開來一看,是一本手繪《聖經》,花體字母,四周畫滿了描金的紋樣。
這時候陳重突然站起來,說,“已動”。
然後就快步地離開了,阿晏追了出去,看見一個知客僧也在氣喘籲籲地追陳重,追上他之後,塞給他某樣東西,然後又折返回來,往阿晏的手裡也塞了一樣東西。
阿晏拿起一看,是半個被剖開的鈴铛,中間依然懸有鈴舌,鈴铛外面刻了一個字,“鵲”。
她心想,不知道塞給陳重的是不是也是半個鈴铛呢,讓我來搖一搖鈴,看他是否回應。
于是她搖動手裡的鈴铛,鈴铛發出洪鐘大呂一般的聲響,把她驚得醒了過來。
她不知道這個夢是什麼意思,但是再睡不着了,在床上翻來覆去,烙大餅似的耗到天亮,起來去店裡。
她想到一個解決陳方奎事情的點子,陳師傅是個能人,店裡正是要用他的時候,何況她也沒證據。
靜姑婆把店留給她的時候,她很怵自己不懂餐飲,沒想到開店會碰到的問題,幾乎都跟餐飲沒關系,都是人。
如果當時不是她遭遇個人生活的停擺,她怎麼可能答應接手這麼一個店鋪,換了城市,換了職業,換了航道和思維方式。
這時候她看見一隻通體漆黑的大鳥,好像昏了頭,跌跌撞撞地,走在快車道上,鳥的模樣很奇怪,身體胖胖的,既不是烏鴉,也不是八哥。
這時還是清晨,馬路上車輛不多,阿晏心裡一動,快步向路中間走去,想要抓住那隻鳥。
一輛汽車開過來,那隻鳥左顧右盼,也沒有要避讓的意思,司機下了車,手腳很快,一把薅住那隻鳥。
阿晏有點悻悻地,上去對司機說:你把這隻鳥給我吧。
司機是個中年男人,着急上班,他看看阿晏,也沒說什麼,就把鳥遞給她,開車走了。
阿晏用兩隻手捧住黑鳥看了看,看不出它哪裡受了傷,這鳥可能是養熟了的,并不怕人,恹恹地趴在阿晏臂彎裡頭。
她就帶着它,一路走到慈雲喜舍。
店裡的員工已經在忙早市,阿晏讓小沈想辦法找個籠子來放鳥,再弄點清水和小米喂它,小沈去了半天,回來拿了一隻廚房裝菜的大竹籃,把黑鳥放了進去,上面找塊闆子蓋上。
好多人跑來看鳥,你一言我一語的,也說不出這是什麼品種,鳥窩在籠子裡不動,隻有頭轉來轉去,啜了幾口清水,對小米碰都不碰。
上午阿晏要跟司務去大宗采購,以往這種時候都是阿晏開車,但今天她沒睡夠,頭昏昏沉沉,眼皮亂跳,就讓司務開車,自己在副駕駛上閉閉眼睛。
車剛開到望京附近,突然砰的一聲巨響,還來不及看清,一樁巨大的東西迎頭撞過來,車窗玻璃被砸得粉碎,車頂也凹下去一截,司機一瞬間踩了急刹車,他們倆向前重重地一沖,安全氣囊像棉花爆炸一樣膨開了。
阿晏一覺睡醒了似的,腦子裡突然格外清晰,她看見司務滿頭是血,趕緊下車,從另一邊把他扶出來,幸好車門沒有變形,還能打開。
她問司務,你沒事吧? 司務搖搖頭,這時他們已經緩過神來了,看見對面車道,一輛面包車側身翻在地上,前方斜停了一輛白色轎車,幾截護欄被沖得歪七扭八,應該是面包車為了避讓白車猛打了一把方向,速度沒下來,撞倒了護欄,其中一截護欄被撞飛,砸向他們的車頂。
交通癱瘓了,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鬧的人,不一會兒,警察到了,救護車也開過來。
對面的司機,據說剛跑完長途,疲勞駕駛,傷得比較嚴重。
司務和阿晏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目測有一點皮外傷,不過也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車子已經沒法開了,得找拖車公司拖走,然後再找保險公司理賠,阿晏想想就頭大。
這截鐵欄杆,看起來得有一二百斤,劈頭砸過來沒有死傷,警察敲着本子對她說,“你們真是命大。
” 輕微腦震蕩,醫生開了一些消炎和鎮靜的藥物,讓他們倆挂水,司務的創面處理過了,看着挺吓人,其實清洗了之後幾處傷口都不深,無須縫針。
阿晏驚魂甫定,挂水的時候,她想起昨天那個夢,忍不住給陳重打了個電話,想告訴他車禍的事情,這是他們離婚以後她第一次主動給陳重打電話。
陳重的聲音聽起來鼻音特别濃重,他告訴阿晏,自己發燒了,三十九度多,也在石家莊的人民醫院挂水。
他們聊了一會兒,她沒想到他們終于還可以這樣平靜地說說話。
挂完水她本來應該回家休息的,但她心神不定,還是去了店裡,小沈一看到她就迎上來:“晏姐,你沒事吧?那隻鳥死了。
” 她們說不上來鳥是什麼時候死的,當時店裡事情多,忙完已經是下午兩點過了,再去看鳥,鳥在籃子裡一動不動,怕是來的時候就已經受了傷。
下午店裡客人不多,晚市之前,服務員和廚師都可以休息一下,聽歌,聊天,拿着手機打遊戲。
她把陳方奎喊來,請他坐下喝茶。
陳師傅不知道又要對什麼口供,表情一度生硬。
她先跟陳方奎說了天婦羅大神要來店裡吃飯,并且要交流絕活的事,讓陳師傅做好準備。
接着又說,她想好了,既然那麼多人想學慈雲喜舍的菜,她也不怕分享,打算從這個月開始,在店裡開一個素食班,公開教。
主婦和同行都可以來學,每個月兩次課程,每次教一道慈雲喜舍的素食料理,就利用下午茶的時段,對店裡生意影響也不大。
“客人來學是全免費的,包括上課用到的食材,都是我們供給。
你負責教課,我給你發獎金。
對外宣傳推廣,既打慈雲喜舍的招牌,也打你陳師傅的招牌,我要把你打造成素食界的網紅名廚。
” 熱烘烘的太陽轉向西邊,有光照進來的時候真好,她覺得自己開始有點像靜姑婆了。
她希望靜姑婆此刻就在這裡,設計這個透明屋頂的時候,她想到靜姑婆在房間裡追着太陽曬的最後時光,腦子裡靈機一動,如果把屋頂全部掀掉,太陽不就到處都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