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關燈
1.名字 喬·布萊恩特在迎接自己兒子出生的時候,已經為他想好了名字。

     那是1978年,喬·布萊恩特還在NBA費城76人隊打球,因為他的幽默和随和,總會帶給人們歡笑,所以他的綽号叫作JellyBean,是甜豆的意思。

    [最新電子書免費分享社群,群主V信1107308023添加備注電子書] 當時他的妻子帕梅拉懷上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在此期間,兩人特别喜歡到費城當地的一家餐廳吃日式料理,其中一道牛排的名字叫作“Kobe(神戶的意思)”,為了紀念這段甜蜜的時光,兩人約定,将來孩子的名字就叫“Kobe”。

     美國人起名字一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受法律承認的教名,第二部分類似昵稱,一般都與自己的親戚有關,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名字直接取給孩子,而第三部分則是代代相傳的姓。

    于是,1978年8月23日出生的小布萊恩特便有了一個看起來有些随意的全名: KobeBeanBryant。

     2.失意的父親 這一年的4月9日,NBA常規賽的收官日,發生了史上最為慘烈的得分王之争。

     在先結束的比賽中,擁有“天行者”稱号的大衛·湯普森在代表掘金隊對陣活塞隊的比賽中砍下73分(當時單場第四高分),将自己的場均得分拉到27.15分。

    這就意味着馬刺隊的“冰人”喬治·格文需要在接下來對陣爵士隊的比賽中至少拿到58分,才能獲得這個賽季的得分王。

     掘金隊的比賽結束後,正在午睡的喬治·格文被電話鈴吵醒,緊接着,幾乎他認識的所有記者都打來電話,告訴他,湯普森拿了驚人的73分,你的得分王堪憂了。

    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格文在前6投全失的情況下,上半場就得到53分,其中第二節的33分破了當時的曆史單節得分紀錄,最終得到63分,以場均0.5分的優勢榮獲1978—1979賽季的NBA得分王。

     然而,這一切都與喬·布萊恩特無關。

    他有着一個幸福的家庭。

    美麗的深愛着他的妻子帕梅拉,他們兩個從小在費城的街區長大,在讀高中時戀愛,在上大學時結婚,生育了兩個可愛的女兒,莎莉亞和莎娅,馬上還要有一個兒子。

    但在NBA,喬是一個并不成功的角色球員。

     1975年,喬在選秀首輪被金州勇士隊選中,因為不想去遙遠的西部打球,喬迫使勇士隊将他交易到家鄉費城76人隊,并簽下了一份當時算是天價的合同。

    雖然擁有着過人的身體天賦,但他的張揚浮華的球風在當時卻并不被認可。

    喬的籃球理念是享受樂趣,他覺得既然受到觀衆的喜愛,那麼花哨的運球和精彩的進球是回饋觀衆最好的方式。

    但這并不是教練和總經理想要的,他們更希望看到一個球員可以為球隊帶來勝利。

     所以,隊友們叫他“JellyBean”,甜豆的另外一層含義大概便是因為喬不喜歡防守。

    也因此,導緻他的籃球生涯一直處在颠沛流離的狀态。

    他的教練德爾·哈裡斯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喬的風格超越了那個年代,“喬可以做出任何動作,他的傳球技術在全聯盟僅遜色于‘魔術師’,但他生來應該在禁區裡謀食,而不是去打控球後衛。

    ”超前并不是好事,很多時候,意味着不适合。

     相比之下,湖人的名宿,被作為NBA的logo的傑裡·韋斯特對喬的評價更為中肯:“他不愛幹髒活,不注意技術細節,天賦再高,也不能更進一步。

    他生來隻為表演,而不是求勝。

    ” 1979年,在兒子出生不久,喬結束了自己在費城的4年時光,被交易到聖疊戈快船隊,在那裡經曆了職業生涯最好的賽季,場均可以得到11.6分,5.4個籃闆球。

     父親是兒子的一面鏡子,還在蹒跚學步的小科比在這時便與籃球結緣。

    這個小家夥的身上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他喜歡看電視裡的籃球比賽,剛滿3歲,就穿上帕梅拉為他做的印有喬号碼的球衣,手上拿個籃球,将沙發和桌子當作防守者,學着父親的動作将它們全部過掉,每當喬投進一個球,他便會将自己手中的球投進塑料袋。

     一次,喬帶科比去快船隊的訓練場,剛剛3歲的小科比告訴身邊的人們,自己要成為一名NBA球星,這讓快船隊隊員們哄堂大笑。

    這一切,喬都看在眼裡,作為父親的直覺告訴他,這孩子對籃球的熱愛仿佛與生俱來,一旦看到籃球,眼睛中就會貫注神采,他從模仿父親的動作開始,逐漸從一隻球中找到樂趣,對于别的孩子來說,籃球可能是個有趣的玩具,但對于小科比,那其中似乎有種别樣的情愫…… 1982年,喬被交易到休斯敦火箭隊。

    1983年冬,科比4歲,父母安排他去休斯敦當地一家空手道館學習,不久,他便晉升為黃帶。

    有一天,老師要科比對抗一個茶帶選手,要知道,茶帶比黃帶足足高出五個等級,幾乎是入段前的最高級别。

    科比内心十分膽怯,不情願地向老師哭訴:“他們又高又壯,比我強太多了。

    ” 老師卻并不理會,依然堅持讓科比去打。

    科比無奈地戴上護具,走入選手們圍成的圈子。

    結果,幼小的科比被打得很慘,不過,他也打倒了對手。

    這件事對科比影響很深,後來科比回憶道:“我當時非常恐懼,但結束之後我想,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樣糟糕。

    那之後我懂得了,你總是先看到最壞的一面,事實上,你不需要畏懼。

    ” 喬在休斯敦經曆了短暫的一個賽季,合同結束後,不好的消息傳來——沒有一支球隊喜歡他浮誇的球風。

    這意味着,他8年的NBA生涯畫上了句号。

     這一年喬30歲,很多職業球員在這個年紀迎來自己的巅峰,而他卻已賦閑在家一年有餘。

    年富力強的喬當然不甘心就此告别自己所熱愛的籃球運動,更何況還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撫養。

    喬是個非常顧家的男人,多年前,他決定提前結束大學學業,成為職業球員,便是因為當時在費城的父母生活拮據,他曾說:“當你的父母經濟遇到困難時,你就要和他們一起承擔起家的責任。

    ” 這時,喬的好友,曾做過球員的電視解說員索尼·希爾給了他一個建議,“甜豆,離開這裡,去歐洲吧。

    在那兒,人們會欣賞你的。

    ” 喬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遠赴歐洲,延續他的籃球夢,帶着妻子帕梅拉和三個孩子,8歲的莎莉亞、7歲的莎娅以及6歲的科比。

     3.初到亞平甯 裡耶蒂,位于意大利拉齊奧大區,是裡耶蒂省的首府,距離首都羅馬80公裡。

     經驗老到的裡耶蒂隊球探伊塔洛·迪法齊一得到喬·布萊恩特計劃到歐洲打球的消息,腦子裡就飛快地轉起了生意經。

    為了表示誠意,他提前訂下機票,邀請喬來意大利試訓。

     一下飛機,喬便與裡耶蒂隊會合,并參加了球隊的熱身賽。

    雖然剛剛經曆了長途飛行,但喬的表現沒有讓迪法齊失望,他在場上幾乎無所不能,可以在任何位置将球投進,坐在看台上,迪法齊的助手帕斯庫埃蒂驚訝得一直沒有合攏嘴,時不時贊歎道:我的媽呀,這是現象級的表演。

     是的,現象級。

    湖人隊的冠軍教頭保羅·韋斯特海德曾說過,“假如25歲的喬和25歲的科比打一場一對一的比賽,我不敢确定黑曼巴一定會赢。

    ”别忘了,喬曾經隔扣過賈巴爾。

     在美國不得志的喬僅僅通過一次熱身賽便讓意大利人瘋狂,在下場休息的時候,有其他球探盯上他,并上前套近乎,這當然逃不過迪法齊的目光,事實上,他的目光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喬,他飛快地跑下看台,用粗暴的裡耶蒂方言将“入侵者”趕走。

     為了順利完成簽約,迪法齊告誡裡耶蒂隊的管理層,“不管什麼理由,誰都不能進入布萊恩特先生的房間,也不能讓他接聽任何電話!” 耶蒂塞巴斯提亞尼俱樂部并沒有強大的财力支持,如果讓喬接觸到其他俱樂部,很可能會放掉這條大魚。

    最終,在迪法齊的精明和努力下,喬很愉快地在4萬美金的合約上簽了字。

     一個風趣幽默又技藝超群的美國人,不遠萬裡來到意大利打球,這個消息很快便傳遍裡耶蒂,這個隻有16萬人口的小鎮。

     浪漫熱情的意大利人對于新鮮事物永遠充滿了好奇心,街頭巷尾流傳開各種關于喬的故事,比如喬喜歡跑車,俱樂部的主席又是車行的老闆,于是送給喬一輛寶馬,結果因為不懂意大利語,喬把柴油聽成汽油,于是這輛全新的寶馬沒跑幾公裡便宣布報廢。

    俱樂部隻好又送了喬一輛新的。

     再比如喬的妻子,美貌的模特帕梅拉。

    雖然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依然擁有着高挑勻稱的身材,黝黑濃密的長發,臉上永遠畫着精緻的妝容,舉止永遠端莊優雅,更重要的是,這個女人有着一種不服輸的讓人敬畏的氣質,這讓她變得更加超凡脫俗。

    在她第一次踏上裡耶蒂的街道時,這座古城的男人和女人們發現,她比傳說中的更美,美得驚豔,于是人們叫她“黑皮膚的阿弗洛狄忒”,并為她起了一個昵稱:帕姆。

     從此,布萊恩特一家成為塞巴斯提亞尼主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帕姆總會提前幾分鐘到球場,牽着小科比和兩個女兒。

    在觀衆的眼裡,她的出場就像是模特在走T台,所迸發的氣場讓人難以抗拒,隻能屏息欣賞,在幾秒鐘的寂靜之後,全場會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和贊歎。

     喬的兒子,淘氣的科比,常常會在比賽間隙跑到球場上,學着球員們的動作,投籃、拍球,于是在比賽重新開始的時候,你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迪法齊撅着屁股喊球場上的小孩兒下來,然後無奈地看着看台上的帕梅拉,引得觀衆陣陣哄笑。

     裡耶蒂人習慣稱呼這個愛籃球的搗蛋鬼為“小東西”,那時“小東西”的運球已相當漂亮,他對每一個人都說:“我将來要去NBA打球。

    ” 人們對此不置可否,因為在意大利人的眼裡,他的父親已足夠偉大,他是球場上的王者,在這裡那個不愛防守的甜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無與倫比的喬”。

    人們很難想象這個投籃都碰不到籃筐的小家夥會變得和他父親一樣優秀。

     6歲那年的聖誕節,科比收到了一個特别的禮物,回憶起這個禮物,科比說:“6歲時的聖誕禮物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那是一個NBA官方用球。

    收到禮物後,我連睡覺都會抱着它。

    我敢肯定地說,這就是愛。

    ” 人挪死,樹挪活,喬·布萊恩特在亞平甯半島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俱樂部為他專門租下了位于馬利亞尼大街33号的雙層别墅,底層為客廳,二層為卧室,帕梅拉最喜愛的是臨街的小花園,用木栅欄圍着,生活因此甯靜而精緻。

     4.童年 很多年以後,在繁華璀璨的洛杉矶,科比·布萊恩特依然會回想起在裡耶蒂的那段時光。

     那時候,日子過得很慢,地中海的陽光斜斜照在古老的石闆路上,人們面帶笑容,熱情友善。

    走在街上,可以聽到教堂緩緩的鐘聲,可以不帶一分錢,總會有人邀請布萊恩特一家去自己家裡做客,咖啡館、餐廳都為他們免單,有的蛋糕店還會主動送蛋糕給孩子們。

    甚至有鄰居因為争着邀請喬和帕姆而發生口角。

    總之,在裡耶蒂,“無與倫比的喬”和“黑皮膚的阿弗洛狄忒”是這座古城的寵兒。

     老球探迪法齊和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常常會開車帶着布萊恩特一家四處轉轉,為他們講解意大利人的生活。

    他代表俱樂部為喬的兒女們安排學校,因為裡耶蒂沒有英語教學的學校,所以建議姐弟三人去羅馬的美國學校上學,俱樂部可以安排司機接送。

    帕梅拉拒絕了這個建議,思想開放、性格要強的帕梅拉覺得既來之,則安之,來到意大利還要延續美國人的生活,實在太好笑了。

    更何況,她也不希望年幼的孩子每天奔波一百多公裡去上學。

     就這樣,科比、莎莉亞和莎娅被安排在裡耶蒂的古利耶摩·馬爾科尼小學學習。

    孩子們的語言天賦很快便展現出來,不久便擔任起喬和帕梅拉的意大利語老師,這讓布萊恩特夫婦對當時的決定倍感欣慰,一家人很快擺脫了初到異國他鄉的不适,融入這裡的生活。

     小科比從小目睹了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