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要表白
關燈
小
中
大
地,專家樓,世界技能培訓中心,都是相關專業的學生論證、設計,并參與施工的;農建系的三處種植實驗基地,完全是學生在管理;我們學生管理運營的面點房、理發室、照相館、熟食店、服裝加工廠、電腦耗材和文具店等等,不但滿足學院内部需求,有一些還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更讓我驚奇的是,我們的烹饪專業的學長們,陸續在東城區七個大的農貿市場開設了店面,并且經營良好,盡管發起的初衷不是為利潤,而是為了練兵。
這一天,我因為購買鉛筆和尺子,耽誤了一兩節晚自習,卻誤打誤撞感受到了東技生機勃勃的生命力。
當然,當時隻是想,原來這個學校,還這麼厲害。
啊,剛來的同學,那也聽聽,一起聽聽,很快就輪到你們啦。
我一進門時,把我叫住問了我的姓名和班級後讓我一起聽聽的這個人,穿着一身藏藍色短袖T恤和黑色運動鞋,和我印象中應該是襯衣皮鞋的系主任一點也不相符。
一連好幾天時間,我都在想,但願他沒有認出我就是彙報演出時糗大了的那個學生。
聽了好半天,我才弄明白會議的主題,是校内超市受網絡購物平台的沖擊,連續三個月利潤已經不足以抵付工作人員的助學補助金。
後來我聽說,這個會議,是院長因事誤了食堂晚餐,來買方便面時發現好多貨架都空了,迅速叫來相關的老師和學生臨時開的一個會。
我在當天的筆記裡,記錄了秦院長提出的兩個問題:一是網絡平台送貨再快,有我們校内配送快嗎?二是我們有沒有力量,開發一款校内購物APP? 兩周後,負責超市的師生用一款東技“小獅哥”APP回答了秦院長的問題。
一個多月後,我們每兩座相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中間,都裝置好了“小獅哥”語音點購機。
最初,裝置比較簡陋,九十厘米高的柱狀機器還是鋁制外殼,焊接處還挺毛糙,觸屏還是黑白的,人機交互的小音箱和麥克風還分在柱頭的兩側。
到這年入冬的第一場雪前,就換了銀橙拼色的新型智能機器,不鏽鋼烤漆外殼、集成彩色電子屏和語音交互系統,旁邊設置了以單号為取貨憑證的存件箱,想買的東西,上課前下樓時在點購機上下單,用校園卡支付,記下四位數單号,下課時就可以取出由“小獅哥”們投遞進存件箱中的物品啦。
後來,本市的好幾家醫院采購了我們的設備,作為住院部試用的院内餐飲點購系統。
意外的是,在三年後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在住院部全面裝設,很好地解決了嚴格的防疫制度要求下,住院病人及陪護不能自由進出各自病區時,餐飲和生活物品購買和配送問題。
我們把這個看作是我們學院對本地社會服務的意外貢獻。
當然,那一晚,我沒想這麼多,以我的經驗,也想不了這麼多。
我隻是覺得好玩,想不到這麼多地方都是學生在經營,心裡馬上躍躍欲試。
也許,經營兩個字,意味着賺錢;賺錢,意味着成就感。
這種轉了幾個彎的成就感,讓我在會後主動給值班的學長留下了班級姓名,和基本不在我手機裡的号碼,表示了想要參與的意願。
我很快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見證了“小獅哥”的誕生發展,并且從中獲得了極大的主人翁感和自信。
但對那段時間的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在以志願者身份(因為我們新生班級按規定還未到全面參與校園管理的值月工作中的時間)參與超市經營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了姚曼老師。
回望那個秋日午後,空氣中漲滿菊花的清苦,錦葵在漸涼的秋風中泛起濃重茁壯的墨綠。
我們四個值班的“小獅哥”在超市前的空地上,往兩輛電動三輪車裡分放師生們點購的貨物。
本來,這批十二點過後點購的貨物,我們可以下午下課後送達各處收件箱,但我們還是想不耽誤上課的情況下,提高一下速度。
那天,我本來負責東片區的配送,因為方平在旁邊念叨單子時讓我聽到了姚曼的名字,我立即提出和他交換任務。
我破例打了姚曼老師的手機(本來按照規定,我們隻是把貨品放收件箱就好啦,沒有額外送貨上門的責任,即使她是老師;但是,也沒規定不能送上去)。
一接通電話,我不等她說話,就快速說姚老師您點的貨品我幫您送到辦公室還是教室? 貨品?姚曼老師頓了一下,緊接着“啊”了一聲,說,啊,還能送上來,太好啦,我在303,語教組辦公室。
姚曼老師不在教室讓我非常失望,但認識了她的班主任,也總算是離她近了一步吧。
何況,姚曼老師曾經是戴維的妻子呀,看戴維家奶奶的樣子,很為戴維的離婚、她失去了個好兒媳婦傷心。
我壓抑不住地興奮着,在姚曼老師辦公樓和教學樓中間的路口調轉方向,擰着車把加快速度奔到了她辦公樓下,然後搬着盛放着兩支獅王牙膏、兩包共四斤重的玉米幹面條、兩闆1号電池、一袋六個裝的大發面饅頭的箱子,噌噌幾步蹿到她所在的三樓,敲開303的門。
開門的是個年輕女老師,後來我知道她叫莊春青,這個老師因為當時正在請姚曼老師坐在她座位上,幫她修改學院将要舉行的“我為人師”全校教師演講比賽的稿件,讓我誤以為那是姚曼老師的辦公桌,從而把她誤扯進戴維和姚曼老師兩個人中間,鬧了大笑話。
我放下東西,請姚曼老師驗收,姚曼老師說,看你們這勁頭也不會錯的,然後連聲感謝我,并站起來往外送我。
我連聲說留步,卻在走出門口時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回頭問姚
更讓我驚奇的是,我們的烹饪專業的學長們,陸續在東城區七個大的農貿市場開設了店面,并且經營良好,盡管發起的初衷不是為利潤,而是為了練兵。
這一天,我因為購買鉛筆和尺子,耽誤了一兩節晚自習,卻誤打誤撞感受到了東技生機勃勃的生命力。
當然,當時隻是想,原來這個學校,還這麼厲害。
啊,剛來的同學,那也聽聽,一起聽聽,很快就輪到你們啦。
我一進門時,把我叫住問了我的姓名和班級後讓我一起聽聽的這個人,穿着一身藏藍色短袖T恤和黑色運動鞋,和我印象中應該是襯衣皮鞋的系主任一點也不相符。
一連好幾天時間,我都在想,但願他沒有認出我就是彙報演出時糗大了的那個學生。
聽了好半天,我才弄明白會議的主題,是校内超市受網絡購物平台的沖擊,連續三個月利潤已經不足以抵付工作人員的助學補助金。
後來我聽說,這個會議,是院長因事誤了食堂晚餐,來買方便面時發現好多貨架都空了,迅速叫來相關的老師和學生臨時開的一個會。
我在當天的筆記裡,記錄了秦院長提出的兩個問題:一是網絡平台送貨再快,有我們校内配送快嗎?二是我們有沒有力量,開發一款校内購物APP? 兩周後,負責超市的師生用一款東技“小獅哥”APP回答了秦院長的問題。
一個多月後,我們每兩座相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中間,都裝置好了“小獅哥”語音點購機。
最初,裝置比較簡陋,九十厘米高的柱狀機器還是鋁制外殼,焊接處還挺毛糙,觸屏還是黑白的,人機交互的小音箱和麥克風還分在柱頭的兩側。
到這年入冬的第一場雪前,就換了銀橙拼色的新型智能機器,不鏽鋼烤漆外殼、集成彩色電子屏和語音交互系統,旁邊設置了以單号為取貨憑證的存件箱,想買的東西,上課前下樓時在點購機上下單,用校園卡支付,記下四位數單号,下課時就可以取出由“小獅哥”們投遞進存件箱中的物品啦。
後來,本市的好幾家醫院采購了我們的設備,作為住院部試用的院内餐飲點購系統。
意外的是,在三年後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在住院部全面裝設,很好地解決了嚴格的防疫制度要求下,住院病人及陪護不能自由進出各自病區時,餐飲和生活物品購買和配送問題。
我們把這個看作是我們學院對本地社會服務的意外貢獻。
當然,那一晚,我沒想這麼多,以我的經驗,也想不了這麼多。
我隻是覺得好玩,想不到這麼多地方都是學生在經營,心裡馬上躍躍欲試。
也許,經營兩個字,意味着賺錢;賺錢,意味着成就感。
這種轉了幾個彎的成就感,讓我在會後主動給值班的學長留下了班級姓名,和基本不在我手機裡的号碼,表示了想要參與的意願。
我很快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見證了“小獅哥”的誕生發展,并且從中獲得了極大的主人翁感和自信。
但對那段時間的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在以志願者身份(因為我們新生班級按規定還未到全面參與校園管理的值月工作中的時間)參與超市經營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了姚曼老師。
回望那個秋日午後,空氣中漲滿菊花的清苦,錦葵在漸涼的秋風中泛起濃重茁壯的墨綠。
我們四個值班的“小獅哥”在超市前的空地上,往兩輛電動三輪車裡分放師生們點購的貨物。
本來,這批十二點過後點購的貨物,我們可以下午下課後送達各處收件箱,但我們還是想不耽誤上課的情況下,提高一下速度。
那天,我本來負責東片區的配送,因為方平在旁邊念叨單子時讓我聽到了姚曼的名字,我立即提出和他交換任務。
我破例打了姚曼老師的手機(本來按照規定,我們隻是把貨品放收件箱就好啦,沒有額外送貨上門的責任,即使她是老師;但是,也沒規定不能送上去)。
一接通電話,我不等她說話,就快速說姚老師您點的貨品我幫您送到辦公室還是教室? 貨品?姚曼老師頓了一下,緊接着“啊”了一聲,說,啊,還能送上來,太好啦,我在303,語教組辦公室。
姚曼老師不在教室讓我非常失望,但認識了她的班主任,也總算是離她近了一步吧。
何況,姚曼老師曾經是戴維的妻子呀,看戴維家奶奶的樣子,很為戴維的離婚、她失去了個好兒媳婦傷心。
我壓抑不住地興奮着,在姚曼老師辦公樓和教學樓中間的路口調轉方向,擰着車把加快速度奔到了她辦公樓下,然後搬着盛放着兩支獅王牙膏、兩包共四斤重的玉米幹面條、兩闆1号電池、一袋六個裝的大發面饅頭的箱子,噌噌幾步蹿到她所在的三樓,敲開303的門。
開門的是個年輕女老師,後來我知道她叫莊春青,這個老師因為當時正在請姚曼老師坐在她座位上,幫她修改學院将要舉行的“我為人師”全校教師演講比賽的稿件,讓我誤以為那是姚曼老師的辦公桌,從而把她誤扯進戴維和姚曼老師兩個人中間,鬧了大笑話。
我放下東西,請姚曼老師驗收,姚曼老師說,看你們這勁頭也不會錯的,然後連聲感謝我,并站起來往外送我。
我連聲說留步,卻在走出門口時不知哪裡來的勇氣,回頭問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