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獄友”
關燈
小
中
大
忙于生計而耽誤了接我放學。
幼兒園和小學時,看到有的小朋友滞留在學校傳達室,我就想,怎麼回事兒,爸爸上班,媽媽到哪兒去啦?幼兒園和小學離家近,母親騎自行車接送我上下學。
上幼兒園時,我出了校門,母親一定會站在學校大門左手邊第三棵梧桐樹下等我;小學時,往校門口右邊走,轉過路口,母親在路口小小的花園中間巨大的石頭前。
我從學校奔出來,遠遠地喊着媽媽奔過去,從母親手裡接過白色的小玻璃奶瓶,在母親“慢點喝慢點喝”的囑咐聲中咕咚咕咚幾口喝完,然後轉過兩三個路口(往西拐就是三個,往東拐就是兩個),在轉角的牛奶店前跳下自行車,跑進店還瓶子,再跳上自行車,和母親一起回家。
母親出家門之前,就已經熬好了稀飯,電飯煲裡米飯也好了,肉菜在爐竈旁邊一兩隻鍋裡,一兩個素菜也已經洗淨切好碼在盤子裡,隻等我放下書包洗手洗臉的工夫,母親就炒好菜開飯了。
飯後我寫作業,母親則收拾碗筷,打掃下衛生,檢查我作業,然後,洗漱休息。
日複一日,這就是我和母親的日子。
不出意料,再過四年,考個985,再次點211,平常事。
隻是,突然有一天,不等下午放學時,我就被小姨從學校直接接到了縣醫院,看得到醫院東北角低矮的太平間了,小姨才告訴我,母親離開了我們。
小姨的原話是,良良,你媽媽,不在了,心肌梗死。
那一天,看着躺在太平間存屍箱裡臉色灰白的母親,我腦子裡一片空白。
小姨搖了下我的胳膊,說,叫,叫媽媽呀。
我叫不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我什麼都說不出來。
我剛進去時,太平間一下擠滿了我進來之前看到的三五成群站在前面空地上說着什麼的人,但他們很快又出去了,我還是站着,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死去的母親,像一下子縮了水,又瘦又小,薄薄的一層,緊貼在盛放她的金屬盒子上,早晨送我去學校時穿的淺灰色運動服裡空空蕩蕩。
右手食指肚上的創可貼一頭翹了起來,左邊的嘴角上不斷冒出白色泡沫,這讓我想起酩酊時的父親。
我懷疑小姨的話有誤,母親隻是喝醉了,很多時候,爸爸喝醉了酒,就是這樣。
我看了眼小姨,小姨朝我點了下頭,乞求地盯着我,我知道她在說,叫媽媽呀。
但自始至終,我沒有叫出來。
這幾年,我一直在想,一個人活着和死去,是不是還是同一個人。
到現在也沒有想出眉目,這樣的問題對于我來說,顯然是過于深奧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母親和沒有母親的我,不一樣了。
母親在時,不用想那麼多,吃飯睡覺上學打遊戲,都是一種習慣。
每天聽着母親在餐桌上收拾早餐,我就醒了;聽着母親在衛生間洗漱,我就睡了;看着母親拿着我的試卷暗暗皺下眉頭,我就知道該加把勁兒了。
母親像太陽,我隻随着她轉動,一切都那麼簡單。
失去了母親,我的世界整個地亂了。
我整宿整宿瞪着大眼,茫然地看着天光從簾縫裡一絲一絲透進來,恍恍惚惚到了空蕩蕩的學校,才想起是周末。
不是周末的日子,看着老師一走上講台,我的眼皮就沉得擡不起來,有時候連着睡三四節課。
剛開始老師是心疼我,後來就懶得搭理我了。
成績——都來東技了,有什麼好說的呢。
我不想說我失去母親的傷痛,因為失去過的人不用說;沒有失去的人,說了,也不會懂。
“獄友”們有說有笑地從餐廳回來了,看他們歡快的笑臉,好像永遠不會有當工人的一天似的。
他們沉浸于對自己英武的想象和即将開始的軍訓新體驗,我則默默地将世界上的人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有母親的,而另一類,是沒有母親的。
他們是有母親的,而我,是沒有母親的。
所以,即使我們都一樣要在刑期結束後進入另一個刑期,他們仍然比我快樂。
你怎麼不試下?不合身明天可找戴維換。
我擡起頭,看到一張圓圓的笑臉探在我的床頭前,燈光打在後腦勺上,映得頭發微黃。
這是第一個向我表達友誼的同學,遺憾的是我一句話把本可以迅速建立起的友誼毀得一幹二淨了。
我說,用你管! 我看到床頭前的笑臉上兩隻瞳孔疾速放大後慢慢黯淡了,他甚至窘得不知道該怎麼轉過身去,就那樣在我床頭邊停留了好大工夫,直到湊到壁櫥前翻檢藏書的彭浪說,快來,快來,看看這是個什麼東西! 那隻渾身長滿腿的蚰蜒,或者說隻有兩條腿的彭浪,救了陳浩南一命。
陳浩南跑過去看了一眼,回身從他壁櫥裡撕了塊衛生紙,将手和頭都探進彭浪的壁櫥,用衛生紙墊着把蚰蜒抓了出來。
錢串子,有毒! 陳浩南大聲說着跑出宿舍,我們都知道他是去把蚰蜒往公共衛生間扔了,隻是去了很久都沒有回來。
幼兒園和小學時,看到有的小朋友滞留在學校傳達室,我就想,怎麼回事兒,爸爸上班,媽媽到哪兒去啦?幼兒園和小學離家近,母親騎自行車接送我上下學。
上幼兒園時,我出了校門,母親一定會站在學校大門左手邊第三棵梧桐樹下等我;小學時,往校門口右邊走,轉過路口,母親在路口小小的花園中間巨大的石頭前。
我從學校奔出來,遠遠地喊着媽媽奔過去,從母親手裡接過白色的小玻璃奶瓶,在母親“慢點喝慢點喝”的囑咐聲中咕咚咕咚幾口喝完,然後轉過兩三個路口(往西拐就是三個,往東拐就是兩個),在轉角的牛奶店前跳下自行車,跑進店還瓶子,再跳上自行車,和母親一起回家。
母親出家門之前,就已經熬好了稀飯,電飯煲裡米飯也好了,肉菜在爐竈旁邊一兩隻鍋裡,一兩個素菜也已經洗淨切好碼在盤子裡,隻等我放下書包洗手洗臉的工夫,母親就炒好菜開飯了。
飯後我寫作業,母親則收拾碗筷,打掃下衛生,檢查我作業,然後,洗漱休息。
日複一日,這就是我和母親的日子。
不出意料,再過四年,考個985,再次點211,平常事。
隻是,突然有一天,不等下午放學時,我就被小姨從學校直接接到了縣醫院,看得到醫院東北角低矮的太平間了,小姨才告訴我,母親離開了我們。
小姨的原話是,良良,你媽媽,不在了,心肌梗死。
那一天,看着躺在太平間存屍箱裡臉色灰白的母親,我腦子裡一片空白。
小姨搖了下我的胳膊,說,叫,叫媽媽呀。
我叫不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我什麼都說不出來。
我剛進去時,太平間一下擠滿了我進來之前看到的三五成群站在前面空地上說着什麼的人,但他們很快又出去了,我還是站着,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死去的母親,像一下子縮了水,又瘦又小,薄薄的一層,緊貼在盛放她的金屬盒子上,早晨送我去學校時穿的淺灰色運動服裡空空蕩蕩。
右手食指肚上的創可貼一頭翹了起來,左邊的嘴角上不斷冒出白色泡沫,這讓我想起酩酊時的父親。
我懷疑小姨的話有誤,母親隻是喝醉了,很多時候,爸爸喝醉了酒,就是這樣。
我看了眼小姨,小姨朝我點了下頭,乞求地盯着我,我知道她在說,叫媽媽呀。
但自始至終,我沒有叫出來。
這幾年,我一直在想,一個人活着和死去,是不是還是同一個人。
到現在也沒有想出眉目,這樣的問題對于我來說,顯然是過于深奧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母親和沒有母親的我,不一樣了。
母親在時,不用想那麼多,吃飯睡覺上學打遊戲,都是一種習慣。
每天聽着母親在餐桌上收拾早餐,我就醒了;聽着母親在衛生間洗漱,我就睡了;看着母親拿着我的試卷暗暗皺下眉頭,我就知道該加把勁兒了。
母親像太陽,我隻随着她轉動,一切都那麼簡單。
失去了母親,我的世界整個地亂了。
我整宿整宿瞪着大眼,茫然地看着天光從簾縫裡一絲一絲透進來,恍恍惚惚到了空蕩蕩的學校,才想起是周末。
不是周末的日子,看着老師一走上講台,我的眼皮就沉得擡不起來,有時候連着睡三四節課。
剛開始老師是心疼我,後來就懶得搭理我了。
成績——都來東技了,有什麼好說的呢。
我不想說我失去母親的傷痛,因為失去過的人不用說;沒有失去的人,說了,也不會懂。
“獄友”們有說有笑地從餐廳回來了,看他們歡快的笑臉,好像永遠不會有當工人的一天似的。
他們沉浸于對自己英武的想象和即将開始的軍訓新體驗,我則默默地将世界上的人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有母親的,而另一類,是沒有母親的。
他們是有母親的,而我,是沒有母親的。
所以,即使我們都一樣要在刑期結束後進入另一個刑期,他們仍然比我快樂。
你怎麼不試下?不合身明天可找戴維換。
我擡起頭,看到一張圓圓的笑臉探在我的床頭前,燈光打在後腦勺上,映得頭發微黃。
這是第一個向我表達友誼的同學,遺憾的是我一句話把本可以迅速建立起的友誼毀得一幹二淨了。
我說,用你管! 我看到床頭前的笑臉上兩隻瞳孔疾速放大後慢慢黯淡了,他甚至窘得不知道該怎麼轉過身去,就那樣在我床頭邊停留了好大工夫,直到湊到壁櫥前翻檢藏書的彭浪說,快來,快來,看看這是個什麼東西! 那隻渾身長滿腿的蚰蜒,或者說隻有兩條腿的彭浪,救了陳浩南一命。
陳浩南跑過去看了一眼,回身從他壁櫥裡撕了塊衛生紙,将手和頭都探進彭浪的壁櫥,用衛生紙墊着把蚰蜒抓了出來。
錢串子,有毒! 陳浩南大聲說着跑出宿舍,我們都知道他是去把蚰蜒往公共衛生間扔了,隻是去了很久都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