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哭泣的遺骨
關燈
小
中
大
名譽罪被起訴。
“告訴你,内髒器官移植法進展非常順利,根據目前的狀況,明年夏天之前有望獲得通過。
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你所說的有需要就有供給的理論非常正确,因為有患者需要移植内髒器官,所以就需要内髒器官的提供者,這是事實,同時,腦死亡有望在法律上得到認可這也是事實。
我們不能無視有些患者為了做内髒移植手術而遠赴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的現實,社會上始終存在需要與供給,而社會不就是因此才得以發展和進步的嗎? “并非上帝的普通人擅自進人人的死亡領域,這也許的确有些狂妄,但是,那又怎麼樣呢?腦死亡者遲早都是一死,那麼讓他們獻出寶貴的活着的内髒器官有什麼錯?” “你是說遲早都是死?” 淺見凝視着江藤鲨魚般的眼睛,突然悲哀起來:“如果說遲早都是死,那每個人都一樣,我和你總有一天也都會死的,接受内髒移植的患者也會死的。
那麼那些被稱為“圓木”的犧牲了的中國人也都是被當做遲早會死的物體獻給了醫學的進步嗎?就算因事故或腦出血而處于所謂腦死亡狀态,那麼視他們為遲早會死的物體而棄之不管是否就是正确的道德呢?我無法判斷。
但是,比起這個問題來,我更關心有沒有挽救腦死亡的辦法,哪怕是無望的努力,我堅持認為救治到最後才符合真正意義上的醫學道德。
” “行了,别說了!” 江藤再次說。
他背過身去,從座椅上站起來。
“我的意思是說跟你進行沒有結果的争論也無濟于事。
你走吧!你最好放明白點,你無禮的言行将受到應有的處置!” “要殺害我嗎?像龍滿和田口一樣?” “什麼?……” 轉回身來的江藤與淺見雙雙坐在座椅上互相對視着。
淺見照例最後一個吃早餐。
他坐在餐桌邊,給面包片塗抹着黃油。
須美子一邊往茶杯裡摻紅茶一邊擔心地說:“先生說讓你一會兒去一下書房。
” “晤,哥哥他……哦,原來今天是禮拜六啊!” 淺見故作輕松的樣子,他知道一大早把自己叫到書房裡去事情也許非同小可。
“少爺,您不是又做什麼事了吧?” “唉唉,什麼叫又啊!還是顧着點你的荷包蛋吧,别煎糊了!” 就算須美子不說,淺見心裡也有數。
他硬着頭皮走進書房,哥哥看上去果然情緒欠佳。
“光彥,究竟出了什麼事?”哥哥一見兄弟劈頭就問。
“哈?怎麼啦?沒頭沒腦的:” “厚生省次官給我打了電話,譏諷地指責我說你弟弟好像行動怪異知道嗎?聽說你跑到H醫大的教授先生那裡胡說八道了一通?” 去找江藤教授是昨天的事,而對方這麼快就弄清了自己的來曆,并查明自己是警視廳刑偵局淺見局長的胞弟,還驚動了厚生省的次官,可見對手的确非常人可比。
“哦,那件事呀,我隻是采訪了一下第一權威人士,想聽聽他對腦死亡問題和内髒移植問題的看法。
” “恐怕不止這些吧?我聽說你對教授先生說了些相當無禮的話。
” “那是江藤教授誤會了。
我隻不過就将腦死亡認定為人的死亡這一問題詢問了他的道德觀。
假如被問到道德問題而不愉快那是他的不對呀。
” “喂,光彥……” 陽一郎身子微微前傾,有些擔心地端詳着淺見。
“你該不會是把前些日子說超過的加賀裕史郎參與731一事又舊話重提了吧?” “是的,提起過。
有人質疑那些曾經實施非人道行徑的醫學家以及受到過這種危險思想薰染并繼承其衣缽的人究競有沒有資格對人的死亡方面的問題奢談道德。
我隻是想聽聽教授對此有什麼看法。
” “你真這麼問了?” “晤。
” 兄弟倆互相凝視着對方,哥哥長歎了口氣。
“你真是糟糕!你明明知道江藤恰恰受過那種薰染,所以故意那麼說的。
” “怎麼說呢?隻是泛泛而論啦!” “你撒謊!”陽一郎苦笑道,“你的目的是什麼?一定不是一般的采訪或者故意氣氣人家而已。
你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淺見避開哥哥的視線,沉默了片刻。
面前的這個人既是自己的親人,又是統管全國刑事的機關的頂尖人物,他不能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GREEN制藥的兩名職員先後被殺事件哥哥你是知道的吧?” “喔,當然聽說了。
” “圍繞這個事件進行追溯,結果就牽涉到了加賀裕史郎。
恰恰在這時候,前次說到的足尾銅礦的資料浮出水面,動機便一目了然了。
在被害的龍滿智仁手裡有證明這幫人犯罪行徑的證據,他利用這些證據要求加賀負道義上的責任。
大概可以這樣推測吧。
“對于加賀而言,一旦足尾銅礦的舊惡被披露,對他應該将是一個威脅,731部隊之事就更是如此。
因為他在日本醫學界說一不二的地位以及目前正準備在山口縣長門市創建的加賀醫學研究所将全部告吹,還必須退出腦死亡臨時調查委員會和移植學會,而且也許還會極大地影響到内髒移植法的建上上。
“這麼說,你認為那個事件是加賀所為?” “大概是吧。
雖然不會是加賀本人親自下手,但是可以認為是加賀授意他人所為。
” “按你的行事原則,你心裡一定清楚兇手是誰吧?” “晤。
一個是叫岡溝孝志的,是加賀的秘書兼司機,再一個就是H醫大的教授江藤薰。
不過,我想江藤隻是一個教唆犯或者幫忙轉移屍體的同案犯。
” “真沒想到礙…” 陽一郎抿嘴望着弟弟那充滿自信的臉孔。
“你就那麼肯定嗎?” “作為情況證據,我以為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但是物證卻一無所有。
哪怕是對龍滿手頭的證據略知一二,也可以對犯罪動機更加清楚,也就可以對那幫人進行追查了。
” “警方的調查進展如何?” “哈哈哈!真沒想到刑偵局長會對警方的調查問題不恥下問埃”“别諷刺我啦!” 淺見遭到厲聲批評,連忙說了聲“對不起”。
“我已經向警方做了某種程度的情況說明。
但是也許是加賀強大的影響力的阻礙吧,警方從上到下似乎都有些縮手縮腳。
倒也是,如果把731部隊公開化,必定會對外交等各方面産生不良影響,所以,豈止警方,恐怕政府也不願意輕易觸動吧。
” 淺見竭盡譏諷地望了眼哥哥,因為陽一郎自己也曾說過“别惹731”。
刑偵局長不耐煩地搖了搖頭,然後說: “那是兩碼事,如果你說的都是事實,那麼對殺人事件進行嚴肅的調查應該是警察的本分。
調查現場究竟在猶豫什麼呢?” “那好,你們警視廳有沒有要調查當局手下留情或者做過什麼特别指示?” “這還用說嗎?至少我這兒沒有接到任何指示。
” “警察與急救醫療現場或者法醫等因為事件或事故而往來密切,所以就算不說他們之間串通一氣,多少留點情面也不奇怪吧。
” “那不可能!”陽一郎口氣十分堅決,但随即又改口道:“怎麼可以那樣!” “那,江藤教授是不是說要告我诽謗名譽罪呢?” “那到沒有,隻是厚生省次官提醒我說如果今後再行無禮将會酌情處置。
” “酌情處置是怎麼處置呢?不管對我做何處置,我都……”淺見本來想說“在所不惜”,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恍然大悟,原來厚生省次官所說的“處置”不是針對淺見光彥這樣弱不禁風之輩,而是針對警視廳刑偵局局長而言,諸如“這會影響你的前途喚”之類。
“……我認為我沒做錯什麼,但是事實上我們這些人再怎麼賣力,隻要沒有物證,就不能貿然行動。
即使您不說,我也打算收手的。
” “對啊,這就對了!其他的事就交給警方處理吧!” “我會的。
隻是,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
” “什麼事?” “岡溝說‘加賀先生有思于我’,這個‘恩’究竟是什麼恩呢?還有,同樣的話,我想江藤也會說。
如果僅僅是接受點兒薰陶什麼的,不可能去做殺人的幫兇。
一個呢,大概是承諾他當加賀醫學研究所的所長,另外會不會是被對方抓住了什麼進退兩難的把柄呢?這是警方很容易查清的事情,一旦查清請務必告訴我一聲。
” “應該可以吧,”陽一郎點點頭,“但是,先把話說在頭裡,不要随便使用‘殺人幫兇’這種武斷的說法。
一旦有了先人為主的觀點,就會看不見本來應該看得見的東西。
假如不堅持退後一步客觀地看待事物,那可是會栽跟頭的噢!” “我明白了。
” 淺見最後口服心服地低下了頭。
步出書房通過客廳時,雪江從開着的拉門那邊搭汕道:“為什麼事兒挨罵了?” “沒,沒有挨罵呀:隻是問了問媒體最近的動向。
” “你沒說實話。
來,過來坐坐!” “這……” 淺見悶悶不樂地走進客廳。
雪江正在插花。
她背對着壁龛,面前擺放着好些花插和花卉,令這個二十平米的客廳的一半無法下腳。
每周一次把家裡的花這樣重新插一遍成了雪江的重要工作。
淺見以逛夜市般地架勢與母親面對面坐下來。
“山橘配朱砂根,哦,這種白色的花是叫山茶花嗎?給人感覺好像隆冬快到了。
” “喲,光彥也懂插花呀?” 雪江停下手裡的活計,以異樣的眼光打量着自己的小兒于。
“這不是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了嗎?” 淺見是在逗母親開心,其實他剛才烤面包的時候在廚房門口看見了花店的送貨單。
“你也應該學學茶道或者花道什麼的,這樣也會多一份沉穩,還可以以此與姑娘們交往,說不定還可以因此喜結良緣哩!” “您說得對,這倒是個好主意。
” “哼,我知道你壓根兒就沒這個心思。
不過,你什麼時候想學了我來教你,反正我現在的徒弟隻有和子和須美兩個人。
” “那到時候就拜托您啦!” 他站起身,六個并排的花插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才發現,這六隻花瓶都差不多。
是哪裡出的濑戶瓷?” “瞧你說的,濑戶瓷不就是濑戶出的瓷器嗎?這是荻燒瓷,是秋市的瓷器。
你爸爸很喜歡荻燒瓷,每次去那邊出差都買給我,所以咱家的花插全是荻燒瓷。
這個顔色不錯吧?很穩重。
” “真的!這是叫曙光色吧,怪溫馨的顔色。
” 這麼說着,淺見心裡湧起一陣煩躁和不安。
這是在有所迷失的時候産生的一種郁郁不樂的感覺。
他走到起居室的電話旁。
“哎呀,是淺見哪!”常隆寺的住持照例大聲應道:“天氣越來越冷了,自打上次見面以後,你身體還好吧?” 他那無憂無慮的聲音仿佛處于遠離事件的世界,真令人羨慕。
“恕我冒昧,我跟您打聽件事。
您上次不是說龍滿的骨灰盒是上等瓷器嗎?” “對啊!拿它當骨灰盒真可惜……咳!這麼說對遺骨不太恭敬。
不過,那可真是上等的瓷器啊!” “那個壇子會不會是荻燒瓷?” “唉,是啊是啊!就是荻燒瓷。
說是淺褐色吧又略帶橙黃色,表面有些像酒窩一樣的小坑。
我想是的。
” “果然是礙…” “這有什麼問題嗎?” “晤,我這才悟出住持您所說的‘把樹藏在森林中’這句話是多麼寶貴的意見。
” “哦,那個呀,那可是自古傳下來的說法喔!” “但是,凡人往往容易忘記。
總之,非常感謝您!” 淺見道過謝便挂斷了電話。
佛殿四周的銀杏亮麗的金黃色葉子點綴着晴空。
從餐館的窗口望出去,有三三兩兩的人在撿拾白果。
幸得提前入店,青木美佳到來時,店内已經客滿,店外的人行道上還有幾個人在候座。
“對不起,我來晚了,星期一有點兒忙。
” 她氣喘籲籲地為自己辯解。
淺見早已吃光了蛋卷米飯,剛剛要了一杯咖啡。
美佳笑他說“又是蛋卷米飯啊,”然後自己要了份牛肉餅套餐。
“淺見你果然還是來了啊!這麼說,你是真的想喜美惠啦?” 美佳一本正經地說。
“哈哈哈!這話聽起來好像我在暗戀她似的。
” “不過,喜美惠肯定會很高興的。
她要是知道你來,一定會過來的。
” “先别說這個。
這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個茶碗嗎?” 淺見指着放在美佳膝蓋上的包袱催問道。
“是的,就是它。
” 美佳鄭重其事地捧起包在方巾裡的盒子遞給淺見。
淺見接過盒子放在桌上,然後拘謹地解開方巾。
盒蓋上用毛筆書寫着“茶碗”二字。
打開盒蓋,便露出了包在黃布裡的茶碗。
就手感而言,好像是沒使用轉盤而直接用手捏成的,所以其形狀顯得有些柔弱無力。
茶碗上的釉透着荻燒瓷特有的沉穩。
“是荻燒瓷吧?” 淺見多少有些感慨地說。
“喲,你還挺在行的嘛!不愧是淺見啊!我什麼都不懂,說是濑戶瓷,媽媽還笑我哩!” “哈哈哈!濑戶瓷是在濑戶燒制的嘛!咳,我也不太清楚。
它們的價值我也完全不懂。
” “聽我母親講,這種瓷器做工非常考究,售價也相當貴。
” 美佳模仿電視上古董鑒定家的口氣說道。
“會不會是喜美惠自己做的呢?” 淺見懷着一線希望看了看盒蓋的背面,隻見上面寫着“源秀作”三個字,這好像是個男性的名字。
淺見的咖啡上來了,稍後美佳的牛肉餅套餐也端了上來。
美佳毫不顧忌淺見的視線,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望着這個在商業城市生活了十幾年的大阪女性狼吞虎咽的樣子,淺見有些目眩。
“可是,喜美惠為什麼不直接把茶碗寄給你呢?” 美佳邊用餐巾輕輕拭着嘴角,邊不解地說。
“她大概是想試探我吧。
” “哎,是試探你的愛情嗎?” “哈哈哈:怎麼會……” 淺見笑了,美佳卻一本正經。
“那是試探什麼?” “喜美惠不是說過看我能理解她到何種程度嗎?” “晤……憑你來取這隻茶碗就能明白嗎?” “對,能明白。
” “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秘……密:” 淺見故弄玄虛地說,而美佳卻頓時露出孤獨的神情。
與前次一樣,淺見在新幹線的小郡站租了輛車。
從小郡到秋市幾乎是直線向北,雖然路況有些不太好,但是來往車輛很少。
路程大約不到五十公裡,夕陽尚未完全隐沒就到了頹市市内。
頹市是個小城,也許是因為正值華燈初上時刻吧,除了幾處觀光點和市中心的極少部分外,不知為什麼總有些哀傷落寞之感。
淺見在飯店要了個廉價的房間,然後就上街散步了。
好歹算是來到了須市,可是除了看地圖之外,根本不辨東西。
荻燒瓷的店鋪和作坊比想像的多,到處都懸挂着招牌。
不過,真正的制陶所或稱“窯”的地方卻在别處,這些店鋪好像都隻銷售成品。
天乍黑,幾乎所有的店鋪就開始關門謝客,“源秀”在哪裡根本無從了解。
淺見深知商業競争的忌諱,故而沒好意思打聽,他決定把這一切都留到明天去做。
在離飯店不遠處,有一家穆斯林漢堡店。
在東京,這種店很熱鬧,攜家帶口的或年輕人總是絡繹不絕,可是淺見卻不知為何從未光顧過。
他記得須美子曾當禮物買回來給大家吃過,味道很好,所以他一直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要親自去試試。
淺見望了望四周,宛如一個擺脫警察跟蹤的逃亡者一樣迅速進了店。
因為是出門在外,而且隔着玻璃看見店内坐着一對看似中年夫婦的顧客,所以也就膽壯了起來。
店内雖不太寬敞,但白木桌椅清爽潔淨,令人頓生好感。
此外,價格不貴也令他很滿意。
總之這是一次寒酸的旅行。
他要了一份“穆斯林炸雞”、一份“魚肉漢堡”、一份“濃湯”、一杯“冰茶”,一幹日圓還有找零,且分量很足,更何況與須美子當初買的一樣好吃,這就更令他感慨。
在偌大的日本用同樣的方法做出同樣的味道,真是不容易啊! 店員麻利的動作也令人頗有好感。
見一個年輕女店員手頭空下來了,淺見便在紙上寫下“源秀”二字,問她知不知道有這麼個陶藝店。
“是店名嗎?店名沒有,人名我倒認識一個。
” “哦,你認識?” 淺見有些驚喜,他隻是随便打聽一下而已,完全沒指望會有結果。
“他是個很有名的人嗎?” “這個說不好,不過經常到我們店裡來,因為我們老闆是他的崇拜者。
那邊放的瓷器就是源秀的作品呐!” 随着她指示的方向看去,那裡豎着一個陳列架,架上擺放着一件大個兒的“作品”。
說是茶碗吧.又比茶碗大,不像是花瓶,也不像是一般的瓷壇、總之是一件用途不明的荻燒瓷。
一聽是源秀的作品,就覺得與喜美惠所贈茶碗的風格有相似之處。
“源秀先生的工作室或者說他的作坊在哪裡呢?” “聽說是往越濱方向走,進山不久就是。
我不太清楚,我們老闆很熟。
” 越濱是JR山陰幹線從頹市往前數的第二站。
“你們老闆在嗎?” “現在不在,明天一早會來的。
” “
“告訴你,内髒器官移植法進展非常順利,根據目前的狀況,明年夏天之前有望獲得通過。
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你所說的有需要就有供給的理論非常正确,因為有患者需要移植内髒器官,所以就需要内髒器官的提供者,這是事實,同時,腦死亡有望在法律上得到認可這也是事實。
我們不能無視有些患者為了做内髒移植手術而遠赴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的現實,社會上始終存在需要與供給,而社會不就是因此才得以發展和進步的嗎? “并非上帝的普通人擅自進人人的死亡領域,這也許的确有些狂妄,但是,那又怎麼樣呢?腦死亡者遲早都是一死,那麼讓他們獻出寶貴的活着的内髒器官有什麼錯?” “你是說遲早都是死?” 淺見凝視着江藤鲨魚般的眼睛,突然悲哀起來:“如果說遲早都是死,那每個人都一樣,我和你總有一天也都會死的,接受内髒移植的患者也會死的。
那麼那些被稱為“圓木”的犧牲了的中國人也都是被當做遲早會死的物體獻給了醫學的進步嗎?就算因事故或腦出血而處于所謂腦死亡狀态,那麼視他們為遲早會死的物體而棄之不管是否就是正确的道德呢?我無法判斷。
但是,比起這個問題來,我更關心有沒有挽救腦死亡的辦法,哪怕是無望的努力,我堅持認為救治到最後才符合真正意義上的醫學道德。
” “行了,别說了!” 江藤再次說。
他背過身去,從座椅上站起來。
“我的意思是說跟你進行沒有結果的争論也無濟于事。
你走吧!你最好放明白點,你無禮的言行将受到應有的處置!” “要殺害我嗎?像龍滿和田口一樣?” “什麼?……” 轉回身來的江藤與淺見雙雙坐在座椅上互相對視着。
淺見照例最後一個吃早餐。
他坐在餐桌邊,給面包片塗抹着黃油。
須美子一邊往茶杯裡摻紅茶一邊擔心地說:“先生說讓你一會兒去一下書房。
” “晤,哥哥他……哦,原來今天是禮拜六啊!” 淺見故作輕松的樣子,他知道一大早把自己叫到書房裡去事情也許非同小可。
“少爺,您不是又做什麼事了吧?” “唉唉,什麼叫又啊!還是顧着點你的荷包蛋吧,别煎糊了!” 就算須美子不說,淺見心裡也有數。
他硬着頭皮走進書房,哥哥看上去果然情緒欠佳。
“光彥,究竟出了什麼事?”哥哥一見兄弟劈頭就問。
“哈?怎麼啦?沒頭沒腦的:” “厚生省次官給我打了電話,譏諷地指責我說你弟弟好像行動怪異知道嗎?聽說你跑到H醫大的教授先生那裡胡說八道了一通?” 去找江藤教授是昨天的事,而對方這麼快就弄清了自己的來曆,并查明自己是警視廳刑偵局淺見局長的胞弟,還驚動了厚生省的次官,可見對手的确非常人可比。
“哦,那件事呀,我隻是采訪了一下第一權威人士,想聽聽他對腦死亡問題和内髒移植問題的看法。
” “恐怕不止這些吧?我聽說你對教授先生說了些相當無禮的話。
” “那是江藤教授誤會了。
我隻不過就将腦死亡認定為人的死亡這一問題詢問了他的道德觀。
假如被問到道德問題而不愉快那是他的不對呀。
” “喂,光彥……” 陽一郎身子微微前傾,有些擔心地端詳着淺見。
“你該不會是把前些日子說超過的加賀裕史郎參與731一事又舊話重提了吧?” “是的,提起過。
有人質疑那些曾經實施非人道行徑的醫學家以及受到過這種危險思想薰染并繼承其衣缽的人究競有沒有資格對人的死亡方面的問題奢談道德。
我隻是想聽聽教授對此有什麼看法。
” “你真這麼問了?” “晤。
” 兄弟倆互相凝視着對方,哥哥長歎了口氣。
“你真是糟糕!你明明知道江藤恰恰受過那種薰染,所以故意那麼說的。
” “怎麼說呢?隻是泛泛而論啦!” “你撒謊!”陽一郎苦笑道,“你的目的是什麼?一定不是一般的采訪或者故意氣氣人家而已。
你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淺見避開哥哥的視線,沉默了片刻。
面前的這個人既是自己的親人,又是統管全國刑事的機關的頂尖人物,他不能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GREEN制藥的兩名職員先後被殺事件哥哥你是知道的吧?” “喔,當然聽說了。
” “圍繞這個事件進行追溯,結果就牽涉到了加賀裕史郎。
恰恰在這時候,前次說到的足尾銅礦的資料浮出水面,動機便一目了然了。
在被害的龍滿智仁手裡有證明這幫人犯罪行徑的證據,他利用這些證據要求加賀負道義上的責任。
大概可以這樣推測吧。
“對于加賀而言,一旦足尾銅礦的舊惡被披露,對他應該将是一個威脅,731部隊之事就更是如此。
因為他在日本醫學界說一不二的地位以及目前正準備在山口縣長門市創建的加賀醫學研究所将全部告吹,還必須退出腦死亡臨時調查委員會和移植學會,而且也許還會極大地影響到内髒移植法的建上上。
“這麼說,你認為那個事件是加賀所為?” “大概是吧。
雖然不會是加賀本人親自下手,但是可以認為是加賀授意他人所為。
” “按你的行事原則,你心裡一定清楚兇手是誰吧?” “晤。
一個是叫岡溝孝志的,是加賀的秘書兼司機,再一個就是H醫大的教授江藤薰。
不過,我想江藤隻是一個教唆犯或者幫忙轉移屍體的同案犯。
” “真沒想到礙…” 陽一郎抿嘴望着弟弟那充滿自信的臉孔。
“你就那麼肯定嗎?” “作為情況證據,我以為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但是物證卻一無所有。
哪怕是對龍滿手頭的證據略知一二,也可以對犯罪動機更加清楚,也就可以對那幫人進行追查了。
” “警方的調查進展如何?” “哈哈哈!真沒想到刑偵局長會對警方的調查問題不恥下問埃”“别諷刺我啦!” 淺見遭到厲聲批評,連忙說了聲“對不起”。
“我已經向警方做了某種程度的情況說明。
但是也許是加賀強大的影響力的阻礙吧,警方從上到下似乎都有些縮手縮腳。
倒也是,如果把731部隊公開化,必定會對外交等各方面産生不良影響,所以,豈止警方,恐怕政府也不願意輕易觸動吧。
” 淺見竭盡譏諷地望了眼哥哥,因為陽一郎自己也曾說過“别惹731”。
刑偵局長不耐煩地搖了搖頭,然後說: “那是兩碼事,如果你說的都是事實,那麼對殺人事件進行嚴肅的調查應該是警察的本分。
調查現場究竟在猶豫什麼呢?” “那好,你們警視廳有沒有要調查當局手下留情或者做過什麼特别指示?” “這還用說嗎?至少我這兒沒有接到任何指示。
” “警察與急救醫療現場或者法醫等因為事件或事故而往來密切,所以就算不說他們之間串通一氣,多少留點情面也不奇怪吧。
” “那不可能!”陽一郎口氣十分堅決,但随即又改口道:“怎麼可以那樣!” “那,江藤教授是不是說要告我诽謗名譽罪呢?” “那到沒有,隻是厚生省次官提醒我說如果今後再行無禮将會酌情處置。
” “酌情處置是怎麼處置呢?不管對我做何處置,我都……”淺見本來想說“在所不惜”,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恍然大悟,原來厚生省次官所說的“處置”不是針對淺見光彥這樣弱不禁風之輩,而是針對警視廳刑偵局局長而言,諸如“這會影響你的前途喚”之類。
“……我認為我沒做錯什麼,但是事實上我們這些人再怎麼賣力,隻要沒有物證,就不能貿然行動。
即使您不說,我也打算收手的。
” “對啊,這就對了!其他的事就交給警方處理吧!” “我會的。
隻是,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
” “什麼事?” “岡溝說‘加賀先生有思于我’,這個‘恩’究竟是什麼恩呢?還有,同樣的話,我想江藤也會說。
如果僅僅是接受點兒薰陶什麼的,不可能去做殺人的幫兇。
一個呢,大概是承諾他當加賀醫學研究所的所長,另外會不會是被對方抓住了什麼進退兩難的把柄呢?這是警方很容易查清的事情,一旦查清請務必告訴我一聲。
” “應該可以吧,”陽一郎點點頭,“但是,先把話說在頭裡,不要随便使用‘殺人幫兇’這種武斷的說法。
一旦有了先人為主的觀點,就會看不見本來應該看得見的東西。
假如不堅持退後一步客觀地看待事物,那可是會栽跟頭的噢!” “我明白了。
” 淺見最後口服心服地低下了頭。
步出書房通過客廳時,雪江從開着的拉門那邊搭汕道:“為什麼事兒挨罵了?” “沒,沒有挨罵呀:隻是問了問媒體最近的動向。
” “你沒說實話。
來,過來坐坐!” “這……” 淺見悶悶不樂地走進客廳。
雪江正在插花。
她背對着壁龛,面前擺放着好些花插和花卉,令這個二十平米的客廳的一半無法下腳。
每周一次把家裡的花這樣重新插一遍成了雪江的重要工作。
淺見以逛夜市般地架勢與母親面對面坐下來。
“山橘配朱砂根,哦,這種白色的花是叫山茶花嗎?給人感覺好像隆冬快到了。
” “喲,光彥也懂插花呀?” 雪江停下手裡的活計,以異樣的眼光打量着自己的小兒于。
“這不是耳濡目染自然就學會了嗎?” 淺見是在逗母親開心,其實他剛才烤面包的時候在廚房門口看見了花店的送貨單。
“你也應該學學茶道或者花道什麼的,這樣也會多一份沉穩,還可以以此與姑娘們交往,說不定還可以因此喜結良緣哩!” “您說得對,這倒是個好主意。
” “哼,我知道你壓根兒就沒這個心思。
不過,你什麼時候想學了我來教你,反正我現在的徒弟隻有和子和須美兩個人。
” “那到時候就拜托您啦!” 他站起身,六個并排的花插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才發現,這六隻花瓶都差不多。
是哪裡出的濑戶瓷?” “瞧你說的,濑戶瓷不就是濑戶出的瓷器嗎?這是荻燒瓷,是秋市的瓷器。
你爸爸很喜歡荻燒瓷,每次去那邊出差都買給我,所以咱家的花插全是荻燒瓷。
這個顔色不錯吧?很穩重。
” “真的!這是叫曙光色吧,怪溫馨的顔色。
” 這麼說着,淺見心裡湧起一陣煩躁和不安。
這是在有所迷失的時候産生的一種郁郁不樂的感覺。
他走到起居室的電話旁。
“哎呀,是淺見哪!”常隆寺的住持照例大聲應道:“天氣越來越冷了,自打上次見面以後,你身體還好吧?” 他那無憂無慮的聲音仿佛處于遠離事件的世界,真令人羨慕。
“恕我冒昧,我跟您打聽件事。
您上次不是說龍滿的骨灰盒是上等瓷器嗎?” “對啊!拿它當骨灰盒真可惜……咳!這麼說對遺骨不太恭敬。
不過,那可真是上等的瓷器啊!” “那個壇子會不會是荻燒瓷?” “唉,是啊是啊!就是荻燒瓷。
說是淺褐色吧又略帶橙黃色,表面有些像酒窩一樣的小坑。
我想是的。
” “果然是礙…” “這有什麼問題嗎?” “晤,我這才悟出住持您所說的‘把樹藏在森林中’這句話是多麼寶貴的意見。
” “哦,那個呀,那可是自古傳下來的說法喔!” “但是,凡人往往容易忘記。
總之,非常感謝您!” 淺見道過謝便挂斷了電話。
佛殿四周的銀杏亮麗的金黃色葉子點綴着晴空。
從餐館的窗口望出去,有三三兩兩的人在撿拾白果。
幸得提前入店,青木美佳到來時,店内已經客滿,店外的人行道上還有幾個人在候座。
“對不起,我來晚了,星期一有點兒忙。
” 她氣喘籲籲地為自己辯解。
淺見早已吃光了蛋卷米飯,剛剛要了一杯咖啡。
美佳笑他說“又是蛋卷米飯啊,”然後自己要了份牛肉餅套餐。
“淺見你果然還是來了啊!這麼說,你是真的想喜美惠啦?” 美佳一本正經地說。
“哈哈哈!這話聽起來好像我在暗戀她似的。
” “不過,喜美惠肯定會很高興的。
她要是知道你來,一定會過來的。
” “先别說這個。
這就是你上次說的那個茶碗嗎?” 淺見指着放在美佳膝蓋上的包袱催問道。
“是的,就是它。
” 美佳鄭重其事地捧起包在方巾裡的盒子遞給淺見。
淺見接過盒子放在桌上,然後拘謹地解開方巾。
盒蓋上用毛筆書寫着“茶碗”二字。
打開盒蓋,便露出了包在黃布裡的茶碗。
就手感而言,好像是沒使用轉盤而直接用手捏成的,所以其形狀顯得有些柔弱無力。
茶碗上的釉透着荻燒瓷特有的沉穩。
“是荻燒瓷吧?” 淺見多少有些感慨地說。
“喲,你還挺在行的嘛!不愧是淺見啊!我什麼都不懂,說是濑戶瓷,媽媽還笑我哩!” “哈哈哈!濑戶瓷是在濑戶燒制的嘛!咳,我也不太清楚。
它們的價值我也完全不懂。
” “聽我母親講,這種瓷器做工非常考究,售價也相當貴。
” 美佳模仿電視上古董鑒定家的口氣說道。
“會不會是喜美惠自己做的呢?” 淺見懷着一線希望看了看盒蓋的背面,隻見上面寫着“源秀作”三個字,這好像是個男性的名字。
淺見的咖啡上來了,稍後美佳的牛肉餅套餐也端了上來。
美佳毫不顧忌淺見的視線,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望着這個在商業城市生活了十幾年的大阪女性狼吞虎咽的樣子,淺見有些目眩。
“可是,喜美惠為什麼不直接把茶碗寄給你呢?” 美佳邊用餐巾輕輕拭着嘴角,邊不解地說。
“她大概是想試探我吧。
” “哎,是試探你的愛情嗎?” “哈哈哈:怎麼會……” 淺見笑了,美佳卻一本正經。
“那是試探什麼?” “喜美惠不是說過看我能理解她到何種程度嗎?” “晤……憑你來取這隻茶碗就能明白嗎?” “對,能明白。
” “為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秘……密:” 淺見故弄玄虛地說,而美佳卻頓時露出孤獨的神情。
與前次一樣,淺見在新幹線的小郡站租了輛車。
從小郡到秋市幾乎是直線向北,雖然路況有些不太好,但是來往車輛很少。
路程大約不到五十公裡,夕陽尚未完全隐沒就到了頹市市内。
頹市是個小城,也許是因為正值華燈初上時刻吧,除了幾處觀光點和市中心的極少部分外,不知為什麼總有些哀傷落寞之感。
淺見在飯店要了個廉價的房間,然後就上街散步了。
好歹算是來到了須市,可是除了看地圖之外,根本不辨東西。
荻燒瓷的店鋪和作坊比想像的多,到處都懸挂着招牌。
不過,真正的制陶所或稱“窯”的地方卻在别處,這些店鋪好像都隻銷售成品。
天乍黑,幾乎所有的店鋪就開始關門謝客,“源秀”在哪裡根本無從了解。
淺見深知商業競争的忌諱,故而沒好意思打聽,他決定把這一切都留到明天去做。
在離飯店不遠處,有一家穆斯林漢堡店。
在東京,這種店很熱鬧,攜家帶口的或年輕人總是絡繹不絕,可是淺見卻不知為何從未光顧過。
他記得須美子曾當禮物買回來給大家吃過,味道很好,所以他一直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要親自去試試。
淺見望了望四周,宛如一個擺脫警察跟蹤的逃亡者一樣迅速進了店。
因為是出門在外,而且隔着玻璃看見店内坐着一對看似中年夫婦的顧客,所以也就膽壯了起來。
店内雖不太寬敞,但白木桌椅清爽潔淨,令人頓生好感。
此外,價格不貴也令他很滿意。
總之這是一次寒酸的旅行。
他要了一份“穆斯林炸雞”、一份“魚肉漢堡”、一份“濃湯”、一杯“冰茶”,一幹日圓還有找零,且分量很足,更何況與須美子當初買的一樣好吃,這就更令他感慨。
在偌大的日本用同樣的方法做出同樣的味道,真是不容易啊! 店員麻利的動作也令人頗有好感。
見一個年輕女店員手頭空下來了,淺見便在紙上寫下“源秀”二字,問她知不知道有這麼個陶藝店。
“是店名嗎?店名沒有,人名我倒認識一個。
” “哦,你認識?” 淺見有些驚喜,他隻是随便打聽一下而已,完全沒指望會有結果。
“他是個很有名的人嗎?” “這個說不好,不過經常到我們店裡來,因為我們老闆是他的崇拜者。
那邊放的瓷器就是源秀的作品呐!” 随着她指示的方向看去,那裡豎着一個陳列架,架上擺放着一件大個兒的“作品”。
說是茶碗吧.又比茶碗大,不像是花瓶,也不像是一般的瓷壇、總之是一件用途不明的荻燒瓷。
一聽是源秀的作品,就覺得與喜美惠所贈茶碗的風格有相似之處。
“源秀先生的工作室或者說他的作坊在哪裡呢?” “聽說是往越濱方向走,進山不久就是。
我不太清楚,我們老闆很熟。
” 越濱是JR山陰幹線從頹市往前數的第二站。
“你們老闆在嗎?” “現在不在,明天一早會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