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繁榮的派系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一月十二日,在市區Q飯店的太平苑舉行了“加賀裕史郎先生八十壽辰暨GREEN制藥公司創立五十周年慶祝大會”。
應邀出席的來賓有國會議員、厚生省事務次官、大學校長、銀行董事長、保險公司總經理、醫師聯盟理事、藥品工業會理事等政界、财界、學界、醫藥界的頭面人物,與會者逾兩千人。
該慶祝會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加賀裕史郎壽辰與GREEN制藥同慶,當然,GREEN制藥方面因此受益不菲。
GREEN制藥的目的無疑是向外界彰顯本公司與稱霸整個醫藥行業的日本醫師聯盟前會長、顧問加賀先生之間的密切關系。
GREEN制藥會長真藤誠一在慶祝會開始時的緻辭中這樣說道:“我公司從創立之初就承蒙加賀先生大力支持,沒有先生,就沒有我公司今天的繁榮。
我公司能夠在戰後的混亂時期作為日本複興的先行者應運而生,這完全是加賀先生不吝賜教的結果。
先生的恩德将永遠銘刻在我公司的創業史上。
” 在日本制藥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大日本制藥的曆史最為悠久,已經創立一百周年。
但GREEN制藥是戰後創立的第一家制藥公司。
的确正如真藤會長所言,如果沒有加賀裕史郎的鼎力相助,是注定無法在食不果腹的時代開辦公司的。
因此,這次聚會,較之GBEEN制藥的五十周年慶,加賀裕史郎八十壽辰慶的氣氛更為濃重。
來賓們紛紛向加賀表示祝賀,而在諸多的祝詞中,移植學會理事的祝詞特别引人注目,他說:“有加賀先生的支持,就意味着内髒移植法将獲通過。
” 目前,該法案的制定剛剛進入最後階段,他的發言有些言之過早,但是仍然赢得了全場的一片喝彩。
緊接着,GREEN制藥的江民社長快速登上講台,他向衆人宣稱,最近開發成功的免疫抑制劑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獨占鼈頭,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常免疫抑制劑本身的用量有限,并無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提升企業形象具有無可估量的效果。
那些前來采訪的記者對其中詳情不甚了解,都把江民社長的發言一一做了記錄,這就足以證明其宣傳效應。
淺見光彥也混在一幫記者當中。
他搬來一個腳蹬兒大小的馬梯,爬上去騎在上面,用望遠鏡頭追拍着加賀裕史郎的身影。
那些靠近加賀的人也被一一攝入了鏡頭。
大多數來賓都是男性,其中各行業幹部級别的人物尤為引人注目。
稍稍年輕的一撥人是醫師和政府官員,女性也大多在這個年齡層,年輕女性可以說全是禮儀小姐。
把鏡頭拉近,從取景器中觀察到的加賀顯得很年輕,完全不像是八十歲的老人,這讓淺見頗感意外。
加賀面色紅潤,目光炯炯,滔滔不絕,指手畫腳,無論哪方面都透着“現職”的銳氣。
加賀的家人也參加了慶祝會。
其長子和次子均為醫學博士,長子已經在K大學擔任外科主任,長女是GREEN制藥的常務董事,次女嫁給了厚生省一位精英人物。
加賀膝下孫子孫女共有十五個,其中兩名孫子都是未來的醫生,兩名孫女分别嫁給了政治家和銀行家的公子。
加賀還已經有了兩個曾孫。
他的子孫們各自建立的人脈關系又無限延展,從目前的勢頭來看,加賀家族的繁榮似乎完全有保障延續到數代以後。
在靠近加賀身邊的來賓中,還有議員和厚生省事務次官等平時經常在報刊電視上露面的人物。
他們對加賀恭敬有加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對他表示祝賀,從他們的态度可以推斷,加賀的巨大影響不僅遍及業界,而且在政界也頗具威力。
淺見很想設法接近加賀直接對其進行采訪,然而總有數位來賓簇擁在他的周圍,一名保镖模樣的漢子也目光警惕地形影不離,因此一直沒有機會。
宴會進入高xdx潮。
飯店的服務員送來了賀電,主持人在講台上一一宣布。
首先是厚生大臣發來的賀電,照例是些對加賀的八十大壽表示祝賀的話。
“下面是加賀先生的原籍山口縣長門市市長湯本聰一先生的賀電,市長在賀電中說‘向加賀裕史郎先生的八十大壽表示衷心的祝賀,并祝加賀先生寶刀不老,再創輝煌,同時以一日三秋之感期待着加賀醫學研究所早日成立!’。
” 台下頓時掌聲雷動。
主持人對“加賀醫學研究所”做的補充說明可以說完全是畫蛇添足。
加賀計劃向有關團體募集資金,把冠以自己名字的設施建于長門市,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此事在座各位都十分清楚。
因為基本上并不是心甘情願捐款,所以衆人都半似破罐子破摔地發出了歡呼聲。
主持人從一杏電報中取出一封醒目的。
“我再給大家宣讀一位。
這封電報來自楊木縣知事石森……先生。
電報中說:‘恭祝加賀裕史郎先生八十壽辰。
先生自足尾銅礦時期就與本縣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作為本縣一介縣民,我謹向先生表示熱烈的祝賀!’我想請教先生,賀電中提到的足尾銅礦時期是……”主持人向加賀投以探詢的目光,對此,加賀不快地揮了揮右手,意即“此事免提”,可是主持人卻不解其意,仍然伸長脖子做詢問狀,一時間雙方僵持住了。
加賀對旁邊的入耳語了幾句,旁邊那人立刻跑近主持人嘀咕了幾句,主持人便不得要領地沒頭沒腦地匆匆收尾:“以上是今天收到的賀電。
請各位繼續交談對于加賀剛才的反應,淺見看得真真切切,甚至沒有漏掉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
據他觀察,加賀臉上明顯流露出不快、厭惡、甚至輕微的恐懼之色。
“可是……”淺見頓生疑窦。
闆木縣知事怎麼會了解足尾銅礦時期的加賀呢? 在加賀的履曆中,足尾銅礦時期這部分是個空白,這是迄今為止的調查結果。
可以說,除了那本名冊以外恐怕再沒有有關足尾銅礦的記載。
哎?剛才說到石森—— 他突然想起剛才在不經意中隐約聽主持人提到石森。
淺見急忙向已經下場的主持人方向追去。
主持人讪讪地正要離開。
淺見從後面叫住他:“對不起,請問一下闆木縣知事叫什麼名字來着?” 主持人不情願地打開賀電。
“晤……叫石森……裡織。
” “是叫裡織嗎?” “對……埃這倒是像個女人的名字。
”主持人有些納悶。
“請給我看一下。
” 淺見微微點頭緻謝,從主持人手裡接過賀電。
電報裝在賀電專用的大封套裡,略顯誇張。
正在此時,一隻手從旁邊伸過來搶走了賀電。
淺見回頭一看,好像就是剛才站在加賀近旁的那位男子。
此人年約四十左右,身材健碩高大,看起來不像是秘書而像是保镖。
“這封賀電我可以拿走嗎?”他用威吓的聲音對主持人說,眼睛卻嚴厲地盯着淺見。
“請請,您拿去吧:” 主持人把剩下的一杏賀電都交給了對方。
男子接過賀電,轉身問淺見:“你是?……”“我是記者。
” “是哪家報社的?” “不,我是自由撰稿人。
” “晤,自由撰稿人也進來了?那,你剛才找他幹什麼?” “我沒聽清傷木縣知事的名字,想問問他。
他說叫石森裡織。
我剛才正跟主持人說這像是個女人的名字。
” “是嗎?” 他迅速收起懷疑的目光,一聲不吭地扭頭而去。
稍頃,一位客人湊近主持人說: “剛才的賀電裡提到的損木縣知事并不姓石森。
” “哦,是嗎?可是電報裡明明寫着石森裡織呀,對吧?”主持人說罷向淺見求證。
“是的,我也看到了。
” “這就怪了。
能給我看一下嗎?” 客人請求道。
當他得知電報已交給加賀的秘書後,似乎顯得有點失望,随即穿過人群返回原來的方向。
“石森裡織”終于出現了!淺見有些暗自興奮。
賀電的用意明顯是在威脅加賀。
“我知道你的過去”這層含義在加賀看來無疑已經超過了令人不快的程度。
盡管如此,使用“幀木縣知事”的名義這一招還是相當聰明的。
這類賀電基本上都是直接交給本人,不在現場介紹。
主持人僅從厚厚的賀電中抽出三份在現場宣讀,而選擇大臣、市長、知事的賀電宣讀,這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
而且賀電内容也别無奇特之處,假如不知道足尾時期的“秘密”,就不會把這當回事兒。
但是,有這麼多記者參加,其中也許不乏對“足尾銅礦時期”感興趣的人,正因如此,該電報才具有足以讓加賀心驚膽戰的效果。
淺見之後也一直在注意觀察加賀,然而,并沒有一個記者模樣的人接近加賀。
當然,因為加賀身邊有貼身保镖,一旦有人想接近他,立刻就會被驅散,而現場并未發生類似情況。
難道沒有人對“足尾銅礦時期”感興趣嗎? 這很出乎意外。
難道在場的記者都是所謂“禦用記者”,隻會寫些為加賀塗脂抹粉、溜須拍馬的報道嗎? 面對那些絡繹不絕地前來道賀的賓客,加賀裕史郎始終笑容滿面,洋洋自得。
目睹此情此景,淺見怒氣漸生。
他不僅生加賀的氣,而且為那些漫不經心地似乎隻為參加宴會而來的記者同仁們的遲鈍生氣。
淺見從馬梯上下來,徑直朝加賀走去。
距離約有三十米,他從那些在酒精作用下高聲交談的賓客中間艱難穿行。
就在即将接近的時候,保镖察覺了,不過此時的淺見已經站在加賀的面前。
“先生,所謂足尾銅礦時期是指什麼時候呢?” 淺見從脖子上取下相機,準備好采訪本和鉛筆,俨然一名采訪記者。
笑意從加賀臉上退去,隻剩下一張醜陋的老頭的臉。
“幹什麼,你?” 加賀厲聲說道,然後對保镖使了個眼色。
“你找不自在!”保镖一把揪住淺見的胳膊。
淺見不顧一切地追問道: “還是指戰争期間的強制勞動時期嗎?” 加賀站在離淺見約一米遠處,雙唇緊閉,狠狠地盯着對方。
“您當初與龍滿浩三是什麼關系?” 保镖一直抓着淺見的胳膊,他隻有把上半身往外奔,以更加接近加賀。
就在這時,加賀伸手朝淺見胸口擊來,力量之大完全不像一個八十歲的老人。
“那種事兒,我怎麼知道:”說罷轉身穿過人群揚長而去。
淺見端起照相機對準其後背。
“不準拍照!” 保镖伸手搶奪相機。
盡管淺見被揪住的胳膊更加有力了,但是他已經沒有心思拍加賀,也無意追趕加賀了。
他已經親眼見證了加賀的惶惶不安,這已經足夠。
但是,在保镖看來,事情肯定不能就此了結。
他依然一手揪住淺見的胳膊,一手抓住照相機,就像拽狗脖頸上的輪環似的把他往門外拉。
假如沒有其他賓客在場,那樣子似乎會當場把他勒死。
但是仍然有幾位客人察覺事情不妙,他們不明究理地目送二人離去。
出了會場,來到放置接待桌的入口一側,保镖這才放開淺見。
四周不時有人來往,他大概不會太動粗吧。
“你叫什麼名字?” 保镖以警察的口吻盤問道,也許他曾經幹過警察。
“你叫什麼名字?” 淺見不甘示弱地反問道。
“我……你别問我,你是什麼人?把你的名片給我看看!” “我沒帶名片。
我叫田口信雄。
” “田口……什麼?” 保镖霎時間面露畏怯,但很快做出一副嚴厲的神情以掩飾
應邀出席的來賓有國會議員、厚生省事務次官、大學校長、銀行董事長、保險公司總經理、醫師聯盟理事、藥品工業會理事等政界、财界、學界、醫藥界的頭面人物,與會者逾兩千人。
該慶祝會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加賀裕史郎壽辰與GREEN制藥同慶,當然,GREEN制藥方面因此受益不菲。
GREEN制藥的目的無疑是向外界彰顯本公司與稱霸整個醫藥行業的日本醫師聯盟前會長、顧問加賀先生之間的密切關系。
GREEN制藥會長真藤誠一在慶祝會開始時的緻辭中這樣說道:“我公司從創立之初就承蒙加賀先生大力支持,沒有先生,就沒有我公司今天的繁榮。
我公司能夠在戰後的混亂時期作為日本複興的先行者應運而生,這完全是加賀先生不吝賜教的結果。
先生的恩德将永遠銘刻在我公司的創業史上。
” 在日本制藥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大日本制藥的曆史最為悠久,已經創立一百周年。
但GREEN制藥是戰後創立的第一家制藥公司。
的确正如真藤會長所言,如果沒有加賀裕史郎的鼎力相助,是注定無法在食不果腹的時代開辦公司的。
因此,這次聚會,較之GBEEN制藥的五十周年慶,加賀裕史郎八十壽辰慶的氣氛更為濃重。
來賓們紛紛向加賀表示祝賀,而在諸多的祝詞中,移植學會理事的祝詞特别引人注目,他說:“有加賀先生的支持,就意味着内髒移植法将獲通過。
” 目前,該法案的制定剛剛進入最後階段,他的發言有些言之過早,但是仍然赢得了全場的一片喝彩。
緊接着,GREEN制藥的江民社長快速登上講台,他向衆人宣稱,最近開發成功的免疫抑制劑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獨占鼈頭,幾乎占據了整個市常免疫抑制劑本身的用量有限,并無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提升企業形象具有無可估量的效果。
那些前來采訪的記者對其中詳情不甚了解,都把江民社長的發言一一做了記錄,這就足以證明其宣傳效應。
淺見光彥也混在一幫記者當中。
他搬來一個腳蹬兒大小的馬梯,爬上去騎在上面,用望遠鏡頭追拍着加賀裕史郎的身影。
那些靠近加賀的人也被一一攝入了鏡頭。
大多數來賓都是男性,其中各行業幹部級别的人物尤為引人注目。
稍稍年輕的一撥人是醫師和政府官員,女性也大多在這個年齡層,年輕女性可以說全是禮儀小姐。
把鏡頭拉近,從取景器中觀察到的加賀顯得很年輕,完全不像是八十歲的老人,這讓淺見頗感意外。
加賀面色紅潤,目光炯炯,滔滔不絕,指手畫腳,無論哪方面都透着“現職”的銳氣。
加賀的家人也參加了慶祝會。
其長子和次子均為醫學博士,長子已經在K大學擔任外科主任,長女是GREEN制藥的常務董事,次女嫁給了厚生省一位精英人物。
加賀膝下孫子孫女共有十五個,其中兩名孫子都是未來的醫生,兩名孫女分别嫁給了政治家和銀行家的公子。
加賀還已經有了兩個曾孫。
他的子孫們各自建立的人脈關系又無限延展,從目前的勢頭來看,加賀家族的繁榮似乎完全有保障延續到數代以後。
在靠近加賀身邊的來賓中,還有議員和厚生省事務次官等平時經常在報刊電視上露面的人物。
他們對加賀恭敬有加恐怕不僅僅是為了對他表示祝賀,從他們的态度可以推斷,加賀的巨大影響不僅遍及業界,而且在政界也頗具威力。
淺見很想設法接近加賀直接對其進行采訪,然而總有數位來賓簇擁在他的周圍,一名保镖模樣的漢子也目光警惕地形影不離,因此一直沒有機會。
宴會進入高xdx潮。
飯店的服務員送來了賀電,主持人在講台上一一宣布。
首先是厚生大臣發來的賀電,照例是些對加賀的八十大壽表示祝賀的話。
“下面是加賀先生的原籍山口縣長門市市長湯本聰一先生的賀電,市長在賀電中說‘向加賀裕史郎先生的八十大壽表示衷心的祝賀,并祝加賀先生寶刀不老,再創輝煌,同時以一日三秋之感期待着加賀醫學研究所早日成立!’。
” 台下頓時掌聲雷動。
主持人對“加賀醫學研究所”做的補充說明可以說完全是畫蛇添足。
加賀計劃向有關團體募集資金,把冠以自己名字的設施建于長門市,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此事在座各位都十分清楚。
因為基本上并不是心甘情願捐款,所以衆人都半似破罐子破摔地發出了歡呼聲。
主持人從一杏電報中取出一封醒目的。
“我再給大家宣讀一位。
這封電報來自楊木縣知事石森……先生。
電報中說:‘恭祝加賀裕史郎先生八十壽辰。
先生自足尾銅礦時期就與本縣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作為本縣一介縣民,我謹向先生表示熱烈的祝賀!’我想請教先生,賀電中提到的足尾銅礦時期是……”主持人向加賀投以探詢的目光,對此,加賀不快地揮了揮右手,意即“此事免提”,可是主持人卻不解其意,仍然伸長脖子做詢問狀,一時間雙方僵持住了。
加賀對旁邊的入耳語了幾句,旁邊那人立刻跑近主持人嘀咕了幾句,主持人便不得要領地沒頭沒腦地匆匆收尾:“以上是今天收到的賀電。
請各位繼續交談對于加賀剛才的反應,淺見看得真真切切,甚至沒有漏掉面部表情的細微變化。
據他觀察,加賀臉上明顯流露出不快、厭惡、甚至輕微的恐懼之色。
“可是……”淺見頓生疑窦。
闆木縣知事怎麼會了解足尾銅礦時期的加賀呢? 在加賀的履曆中,足尾銅礦時期這部分是個空白,這是迄今為止的調查結果。
可以說,除了那本名冊以外恐怕再沒有有關足尾銅礦的記載。
哎?剛才說到石森—— 他突然想起剛才在不經意中隐約聽主持人提到石森。
淺見急忙向已經下場的主持人方向追去。
主持人讪讪地正要離開。
淺見從後面叫住他:“對不起,請問一下闆木縣知事叫什麼名字來着?” 主持人不情願地打開賀電。
“晤……叫石森……裡織。
” “是叫裡織嗎?” “對……埃這倒是像個女人的名字。
”主持人有些納悶。
“請給我看一下。
” 淺見微微點頭緻謝,從主持人手裡接過賀電。
電報裝在賀電專用的大封套裡,略顯誇張。
正在此時,一隻手從旁邊伸過來搶走了賀電。
淺見回頭一看,好像就是剛才站在加賀近旁的那位男子。
此人年約四十左右,身材健碩高大,看起來不像是秘書而像是保镖。
“這封賀電我可以拿走嗎?”他用威吓的聲音對主持人說,眼睛卻嚴厲地盯着淺見。
“請請,您拿去吧:” 主持人把剩下的一杏賀電都交給了對方。
男子接過賀電,轉身問淺見:“你是?……”“我是記者。
” “是哪家報社的?” “不,我是自由撰稿人。
” “晤,自由撰稿人也進來了?那,你剛才找他幹什麼?” “我沒聽清傷木縣知事的名字,想問問他。
他說叫石森裡織。
我剛才正跟主持人說這像是個女人的名字。
” “是嗎?” 他迅速收起懷疑的目光,一聲不吭地扭頭而去。
稍頃,一位客人湊近主持人說: “剛才的賀電裡提到的損木縣知事并不姓石森。
” “哦,是嗎?可是電報裡明明寫着石森裡織呀,對吧?”主持人說罷向淺見求證。
“是的,我也看到了。
” “這就怪了。
能給我看一下嗎?” 客人請求道。
當他得知電報已交給加賀的秘書後,似乎顯得有點失望,随即穿過人群返回原來的方向。
“石森裡織”終于出現了!淺見有些暗自興奮。
賀電的用意明顯是在威脅加賀。
“我知道你的過去”這層含義在加賀看來無疑已經超過了令人不快的程度。
盡管如此,使用“幀木縣知事”的名義這一招還是相當聰明的。
這類賀電基本上都是直接交給本人,不在現場介紹。
主持人僅從厚厚的賀電中抽出三份在現場宣讀,而選擇大臣、市長、知事的賀電宣讀,這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
而且賀電内容也别無奇特之處,假如不知道足尾時期的“秘密”,就不會把這當回事兒。
但是,有這麼多記者參加,其中也許不乏對“足尾銅礦時期”感興趣的人,正因如此,該電報才具有足以讓加賀心驚膽戰的效果。
淺見之後也一直在注意觀察加賀,然而,并沒有一個記者模樣的人接近加賀。
當然,因為加賀身邊有貼身保镖,一旦有人想接近他,立刻就會被驅散,而現場并未發生類似情況。
難道沒有人對“足尾銅礦時期”感興趣嗎? 這很出乎意外。
難道在場的記者都是所謂“禦用記者”,隻會寫些為加賀塗脂抹粉、溜須拍馬的報道嗎? 面對那些絡繹不絕地前來道賀的賓客,加賀裕史郎始終笑容滿面,洋洋自得。
目睹此情此景,淺見怒氣漸生。
他不僅生加賀的氣,而且為那些漫不經心地似乎隻為參加宴會而來的記者同仁們的遲鈍生氣。
淺見從馬梯上下來,徑直朝加賀走去。
距離約有三十米,他從那些在酒精作用下高聲交談的賓客中間艱難穿行。
就在即将接近的時候,保镖察覺了,不過此時的淺見已經站在加賀的面前。
“先生,所謂足尾銅礦時期是指什麼時候呢?” 淺見從脖子上取下相機,準備好采訪本和鉛筆,俨然一名采訪記者。
笑意從加賀臉上退去,隻剩下一張醜陋的老頭的臉。
“幹什麼,你?” 加賀厲聲說道,然後對保镖使了個眼色。
“你找不自在!”保镖一把揪住淺見的胳膊。
淺見不顧一切地追問道: “還是指戰争期間的強制勞動時期嗎?” 加賀站在離淺見約一米遠處,雙唇緊閉,狠狠地盯着對方。
“您當初與龍滿浩三是什麼關系?” 保镖一直抓着淺見的胳膊,他隻有把上半身往外奔,以更加接近加賀。
就在這時,加賀伸手朝淺見胸口擊來,力量之大完全不像一個八十歲的老人。
“那種事兒,我怎麼知道:”說罷轉身穿過人群揚長而去。
淺見端起照相機對準其後背。
“不準拍照!” 保镖伸手搶奪相機。
盡管淺見被揪住的胳膊更加有力了,但是他已經沒有心思拍加賀,也無意追趕加賀了。
他已經親眼見證了加賀的惶惶不安,這已經足夠。
但是,在保镖看來,事情肯定不能就此了結。
他依然一手揪住淺見的胳膊,一手抓住照相機,就像拽狗脖頸上的輪環似的把他往門外拉。
假如沒有其他賓客在場,那樣子似乎會當場把他勒死。
但是仍然有幾位客人察覺事情不妙,他們不明究理地目送二人離去。
出了會場,來到放置接待桌的入口一側,保镖這才放開淺見。
四周不時有人來往,他大概不會太動粗吧。
“你叫什麼名字?” 保镖以警察的口吻盤問道,也許他曾經幹過警察。
“你叫什麼名字?” 淺見不甘示弱地反問道。
“我……你别問我,你是什麼人?把你的名片給我看看!” “我沒帶名片。
我叫田口信雄。
” “田口……什麼?” 保镖霎時間面露畏怯,但很快做出一副嚴厲的神情以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