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窦占龍看戲
關燈
小
中
大
,有人給沏上一壺茉莉花茶,黑白瓜子、鹽炒小花生、松子核桃仁,各式各樣的小點心,外帶着幹果蜜餞,擺了一大桌子。
等飛來鳳挑簾登台,他剛呷了一口熱茶,拿眼往台上一瞥,隻這一眼,竟似中了邪,騰地一下挺直腰闆兒,不錯眼珠盯着台上,就見小角兒飛來鳳:戴一頂翡翠冠百鳥朝鳳,插一支碧玉簪北鬥七星,瓜子臉高鼻梁櫻桃小口,含秋水一雙杏眼柳葉眉彎,耳垂下丁零當啷八寶玉墜,粉撲撲面似桃花三月鮮,珍珠衫鹦哥綠似露未露,琵琶襟蝴蝶領四角包雲,黃絲帶綠宮裙疊成百褶,蓮花步紅繡鞋若隐若現,也不高也不矮腰如弱柳,一不黑二不白紅粉佳人,走三步抵得上黃金萬兩,笑一笑也能夠傾國傾城,甩水袖真如同仙子下凡,又好比美嫦娥離了廣寒。
白臉狼隻看了一眼,就讓飛來鳳撩撥得百爪撓心,如坐針氈,眼珠子好懸沒瞪出來,此人雖已六旬開外,但是腰不弓、背不駝、耳不聾、眼不花,色心更是不減反增,比當年的勁頭兒還大,立馬叫來戲園子管事的,給飛來鳳上了八幅紅幛,挂在戲台矮欄上。
那是用紅絲織成的幛子,類似娶媳婦兒時挂的喜幛,連工帶料值不了幾個錢,但是舊時戲園子裡有規矩,一幅紅幛十兩銀子,戲園子跟台上的角兒分賬,有四六開的,也有三七開的,角兒越紅,分到手的銀子越多。
除了一樓的池座,二樓包廂裡看戲的人分坐在戲台三面,就在白臉狼對面的包廂裡坐着一位,長得黑不溜秋,窄腦門細脖子,隻有一隻眼,穿得卻挺闊,觍着臉不可一世。
白臉狼的紅幛剛挂上去,這位也出手了,一口氣兒挂了十二幅紅幛。
白臉狼不認得此人,其實他來到口北頭一天,窦占龍便得到了消息,安排朱二面子天天在戲園子等着,隻要白臉狼一到,便在一旁推波助瀾,跟他比着砸錢捧角兒,不過千萬别給他惹毛了。
白臉狼财大氣粗,又是頭一次花錢捧飛來鳳,怎肯讓别人搶了風頭?送紅幛不過瘾,讓跟班兒的直接拿銀子往台上扔,扔銀子不解恨,又扔珠串、玉佩,什麼值錢扔什麼。
朱二面子心裡偷着樂:“你個老不死的跟我較勁?跟我比闊?你橫是不知道,我扔出去多少錢,過後還能拿回來,你扔的錢也得歸我,因為戲園子是我們家開的!”但他臉上不敢帶出來,裝作着急上火,撸胳膊挽袖子,一邊叫着好,一邊往台上扔銀子。
你也扔我也扔,不過銀子有分量,誰出門也不能随身帶着千八百斤的,銀票又太輕,扔不到戲台上,那可就便宜頭幾排聽戲的了。
扔到最後,白臉狼惱羞成怒,口北雖不比關東山,可是憑着自己的名号,誰敢這麼栽他?當場一擡手攥住刀鞘,啪地一下拍在八仙桌上,惡狠狠地瞪了朱二面子一眼。
他這一輩子殺人如麻,眼中兩道兇光射過來,登時吓得朱二面子心寒膽裂,屁滾尿流地跑了出去。
等到散了戲,白臉狼急不可耐跑到後台,點手叫來班主,掏出一錠金子拍在桌子上,當着一衆人等,就要把飛來鳳帶走,其實以往他不這樣,畢竟是窯子裡的常客,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來捧戲子無非是附庸風雅、調風弄月,今兒個送紅幛,明兒個送花籃兒,後天送對稚雞翎,再往後胭脂水粉、金钗玉佩,慢慢花着錢,哄得小角兒服服帖帖,主動投懷送抱,玩的是這個勁兒。
可是這一次不同,一是飛來鳳長得太俊了,燎得他欲火中燒,再者是剛才朱二面子那一出兒,掃了他的興,所以閑話不提,直接砸錢要人。
班主見來者不善,點頭哈腰緊着作揖:“大爺大爺,您聽我說,我們這位角兒啊,有點小脾氣,不……不陪客。
”白臉狼兇相畢露:“大爺我賞了那麼多錢,這點面子都不給?”班主吓了一哆嗦,求告道:“大爺,您可不能亂來,這不合規矩啊。
”白臉狼怒道:“什麼規矩?白爺我就是規矩!”班主苦苦求告:“您看您,也賴我們沒本事,戲班子二十多張嘴,全指着飛來鳳,要是讓您帶走了,傳出去我們不成窯子了?今後還怎麼唱戲啊?”白臉狼冷笑道:“裝他娘的什麼大瓣蒜,一個戲子半個娼,就沖那個小娘兒們的騷樣,說不陪客你糊弄鬼呢?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又不是黃花大閨女,嫌錢少是怎麼着?開個價,她敢張嘴,我就敢接着!”說完又掏出一錠金子甩了過去。
班主也是見錢眼開的主兒,雙手接住金子,低聲說道:“我是真不敢駁您的面子,可台底下都是看戲的座兒,人多眼雜,傳揚出去,明兒個可就沒人看戲了,您開開恩,怎麼着也得給我們留條活路啊。
”畢竟是在口北,白臉狼不可能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搶人,忍着脾氣退了一步:“臘月二十三那天大爺我做壽,要辦堂會,你們整個戲班子都得給我到,一個也不能少,倘若是給臉不要,你們今後就甭想再唱戲了!”班主見眼前有了退身步兒,趕緊應承道:“是是是,白爺您放心,到時候準得讓飛來鳳多敬您幾杯長壽酒!” 書中暗表:白臉狼出身草莽,打小沒爹沒娘,哪有什麼生辰八字?之所以給自己定在臘月二十三過壽,皆因他當年在這一天血洗窦家莊,挖走了窦敬山埋下的六缸金子,從此脫窮胎、換貴骨,搖身一變,當上了在關外呼風喚雨的白家大爺,娶妻納妾生兒養女,堪稱兩世為人。
每年臘月二十三,白臉狼都會在口北山莊中大擺壽宴,手底下的老兄弟、小崽子,全來給他拜壽。
有财有勢的大戶做壽,唱堂會必不可少,白臉狼也不例外,一定要找當地最有名的戲班子來助興,一是為了擺闊,二是圖個熱鬧。
窦占龍吃準了這一點,精心設下一套連環計,先砸重金捧紅唱戲的飛來鳳,又讓朱二面子從中攪局,再讓班主咬死了不放人,一步一步地引着白臉狼來點堂會。
他和三個山匪,還有朱二面子,準備跟着戲班子混入山莊,在壽宴上攪鬧一場! 4 閑言少叙,等到臘月二十三正日子,白臉狼在口北的山莊中到處張燈結彩,上下人等均已準備妥當。
場院中有磚石壘砌的戲台,比不了戲園子裡那般齊整,可也不賴,灰泥砂漿抹得又平整又光亮,底下是通膛的大竈,近似取暖的火炕,四梁八柱撐頂,上面滾垅卷脊,兩側棉布的幔帳直垂地面,擋住了寒風。
台口正中懸挂黑底金字匾額,上書“别有洞天”四個大字。
整個戲台後倚山牆,倒座一溜兒瓦房,進門居中一間堂屋,迎面幾磴台階,直通上場門、下場門,兩側貫通六間小屋,可在唱戲之時充當後台,屋内燈燭通明,鏡子、臉盆、梳妝台,該有的全有了。
台前搭了一個大暖棚,入口是紅黃兩色的喜慶牌坊,棚内挂着彩繪八扇屏,一扇一個典故,周圍放置炭火盆,茶桌、闆凳擺得整整齊齊,頭一排正中間設一把金圈太師椅,上邊鋪着豹子皮。
壽堂設在正房正廳,地貼猩紅氈,堂列孔雀屏,寶燈高懸,朱彩重結,迎面挂着壽字中堂,兩端對聯無外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熟詞熟句,幾案上擺着純金的壽星佬、青玉雕的麻姑上壽,另有蠟扡、壽燭,地上放蒲團,供小輩兒孫及一衆下人給白臉狼磕頭之用。
有專門打關外帶來的廚子,殺牛宰羊,備足了山珍海味,壽面、壽桃、壽糕,各色點心是一樣不少。
但是隻請跟随白臉狼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替他盯着參幫銀爐的大小把頭,不請口北當地的賓客,也不對外聲張,因為強龍不壓地頭蛇,口北不比關東山,這是八大皇商和鎖家門丐幫的天下,該收斂的也得收斂,該打點的還得打點。
另有一節,他們這夥烏合之衆湊在一處鬥酒,肯定是滿嘴的黑話,再一喝多了,更免不了翻翻舊賬,賣弄些個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手段,外人在場多有不便。
窦占龍的戲班子雇了幾輛馬車,拉着行頭銮儀、刀槍把子、文武場面,一大早頂着門到了山莊。
仆人将他們引至後台,請頭角兒飛來鳳到裡間屋,沏上一壺好茶,端上四碟小點心,又幫着跟包的把戲箱擡進來打開。
其餘衆人有條不紊,列出盔頭、衣靠、靴子、髯口、車旗轎、刀槍架,逐一擺設勾臉所用的銅鏡、色盒、色筆、粉囊,有道是“早扮三光,晚扮三慌”,登台的戲子們趕早不趕晚,勾臉、勒頭、穿胖襖,蹬好了厚底兒,再穿上蟒,能扮的就扮上,餘下的髯口、靠旗、刀槍、馬鞭之類的,可以等臨上場再帶,分别找不礙事的地方,壓腿下腰吊嗓子,班主帶着人在前邊裝台搭景,文武場面調好了絲弦,讓小徒弟蹲在一旁盯着,自去一旁歇息。
倒不是怕偷,舊時戲班子裡的規矩太多,開戲之前不許扒拉弦兒、呱嗒闆兒,否則台上容易忘詞兒。
另外戲箱也得找專人看着,尤其是大衣箱,不許任何人倚靠,更不準坐在上邊,因為裡邊擱着祖師爺的神位,坐上去是大不敬,但唯獨唱醜角兒的這位可以坐,按照舊時的規矩,戲班子裡的“醜兒”地位最高,有個吵架拌嘴、馬勺碰鍋沿兒什麼的,均由他出頭了事。
窦占龍等人暗藏利刃,外邊罩上粗布棉袍,壓低了氈帽檐充作雜役,跟着戲班子一通忙活,晌午時分,山莊之内大排酒宴,後廚的大師傅、小夥計忙得四腳朝天,前墩後墩一齊上陣,竈上炒勺來回翻,口蘑肥雞、鹵煮寒鴨、鍋燒鲇魚、醋熘肉片、扒肘子條、四喜丸子盛在花瓷大海碗裡,中間一盆八鮮鹵,一盆壽面,白家上下人等,不分主仆貴賤,連同賀壽的賓客,全吃一樣的。
單獨給戲班子的藝人在後台擺了幾桌酒菜,這個行當講究飽吹餓唱,那些吹奏笙箫管笛的,必須吃飽喝足,吹起來才有底氣,唱戲的要氣沉丹田,吃得太多橫在肚子裡礙事,堵着聲音出不來,上台之前得少吃,這叫“肚餓嗓寬”。
吃什麼也得注意,太涼太熱的不能吃,以防激着嗓子;太鹹太甜的不能吃,容易齁着嗓子;太油膩的不能吃,怕把嗓子糊上;太硬的不能吃,免得紮了嗓子,總之是該在意的全得在意到了。
戲班子怎麼吃有規矩,白府的人可沒講究,大多是土匪草寇出身,一上來還有個人模樣,提起杯來恭祝白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幾杯馬尿灌下去,一個個的原形畢露,撸胳膊挽袖子,蹬桌子踩闆凳,劃拳行令、淫詞浪曲,鬧了個烏煙瘴氣。
白府衆人一直吃到下半晌,酒足飯飽,吉時将至,該準備祭祖了。
仍跟往年一樣,各房妻小、閑雜人等各回各屋,把門關嚴實了,聽見什麼響動也不許出來。
白臉狼移步正堂,吩咐四個貼身的啞巴仆人,帶來一個由他點名的小妾。
說是祭祖,實為祭刀。
白臉狼一輩子榮華富貴,皆拜那口寶刀所賜,因此每年做壽之前,他必然先祭寶刀。
祭刀沒有不見血的,殺雞宰羊可不夠瞧,他得殺個活人! 白臉狼落草為寇之前,窮得叮當響,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孤身一人住在一間八下子漏風的破廟裡,指着偷雞摸狗勉強過活。
有一次來了個過路的老頭兒,背着一口帶封條的長刀,到破廟裡尋宿。
白臉狼也沒在意,破廟又不是他家的,有過路的、讨飯的進來對付一宿,那是再平常不過了,誰都不用跟誰打招呼。
怎知道當天晚上,他夢見廟中趴着一頭惡狼,讓封條困着一動也不能動,直到半夜被一泡尿憋醒了,借着破屋頂上透下來的月光,隻看見那個老頭兒睡在牆根兒底,哪有什麼惡狼?白臉狼心思一動,估摸着這是一口寶刀,悄悄搬上一塊大石頭,哐當一下,砸得老頭兒腦漿迸裂,随後扯去了封條,将寶刀據為己有,從此成了嘯聚山林的強盜。
殺的人越多,他的刀越鋒利。
當年他在關外一刀削下賽妲己的人頭,憑着一股子殺氣,率手下血洗窦家大院,搶去六缸金子,從此發了迹,所以他祭一次刀,就得殺自己一個小老婆。
白臉狼貪淫好色,身邊妻妾成群,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娶過多少,走到一處看見誰家的女眷好,也不管有主兒沒主兒,搶過來這就是自己媳婦兒,借人家的屋子當時就入“洞房”,順着他的掏二兩銀子做聘禮,牙蹦半個“不”字,當場就是一刀。
内宅中的女人多了,吃飽喝足沒事幹,免不了鈎心鬥角,找碴兒的、鬧事的、打架的、傳閑話嚼老婆舌頭的,成天是雞飛狗跳,攪得他心煩意亂。
白臉狼的眼裡揉不下沙子,更不懂得憐香惜玉,誰惹惱了他,翻臉比翻書還快,于是立下一個規矩:凡是他的小老婆,誰犯了過錯,他看誰不順眼,娶到家後悔了,或是懷不上他的狼崽子,便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從中挑一個祭刀,對外隻說是當着祖宗的面執行家法,将不守婦道的妻妾掃地出門,再不準回來了。
一家子人蒙在鼓裡,誰也不許問,也沒人敢問,心裡頭可沒有不嘀咕的,府裡風言風語從沒斷過。
書不贅言,隻說四個啞仆領命,帶着那個小妾來到壽堂。
白臉狼早已穿戴齊整,頭戴貂皮暖帽,皮袍外罩着一件紅馬褂,上繡團花壽字,身披大紅鬥篷,腳蹬青緞子面鑲如意皮條的薄底翹頭尖靴。
那小妾穿一身鹦哥綠棉褲棉襖,臉上的脂粉得有半寸厚,慣常在後宅甩閑話、罵閑街、打便宜人兒,勁頭兒大極了,此刻卻是神色惶恐,跪在當場全身發抖,不等她開口說話,就被四個啞仆用麻繩綁了,嘴裡塞上破布頭。
再看白臉狼,小心翼翼摘下寶刀,雙手捧着,恭恭敬敬擺在供桌的刀架之上。
他一輩子刀不離身,不論行走坐卧,騎馬走路背在身後,坐着握在手中,躺着壓在枕下,一年到頭僅這一時片刻,将寶刀供在桌上。
四個啞仆自知主子要殺人,唯恐被刀風帶着,遠遠地躲到牆邊垂手而立。
白臉狼橫眉立目,指着小妾的鼻子一通訓斥,說她吃裡爬外,挑撥是非,不守婦人的本分,外鬼好拿,家賊難防,怪老子瞎了眼,娶了你這麼個倒黴娘兒們!白布做棉襖——反正全是他的理兒,越說越上火,随手扽出小妾口中的破布,厲聲喝問:“你還有何話講?”小妾止不住地哆嗦,淚珠兒撲簌撲簌往下掉,縱有一肚子委屈,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白臉狼數落完了,氣也出了,轉身焚上一炷香,插在香爐裡,二目微合,口中念念有詞,撩前襟下跪,磕頭叩拜寶刀,然後緩緩起身,取下供在刀架上的寶刀。
等他再一回身,一張猙獰的臉上已經布滿了殺機,左手握着刀鞘,右手去拔寶刀,可是人有失手、馬有失蹄,連拔了三下,竟沒拔出刀來。
小妾吓得花容失色,連聲驚呼:“老爺饒命……老爺饒命!”四個啞仆口不能言,心下也覺得蹊跷,他們多曾看主子殺人,哪一次不是手起刀落身首兩分?這一次的刀怎麼出不了鞘呢? 白臉狼也發慌,打他落草為寇以來,吃肉興許咬着過舌頭,拔刀殺人可沒失過手,
等飛來鳳挑簾登台,他剛呷了一口熱茶,拿眼往台上一瞥,隻這一眼,竟似中了邪,騰地一下挺直腰闆兒,不錯眼珠盯着台上,就見小角兒飛來鳳:戴一頂翡翠冠百鳥朝鳳,插一支碧玉簪北鬥七星,瓜子臉高鼻梁櫻桃小口,含秋水一雙杏眼柳葉眉彎,耳垂下丁零當啷八寶玉墜,粉撲撲面似桃花三月鮮,珍珠衫鹦哥綠似露未露,琵琶襟蝴蝶領四角包雲,黃絲帶綠宮裙疊成百褶,蓮花步紅繡鞋若隐若現,也不高也不矮腰如弱柳,一不黑二不白紅粉佳人,走三步抵得上黃金萬兩,笑一笑也能夠傾國傾城,甩水袖真如同仙子下凡,又好比美嫦娥離了廣寒。
白臉狼隻看了一眼,就讓飛來鳳撩撥得百爪撓心,如坐針氈,眼珠子好懸沒瞪出來,此人雖已六旬開外,但是腰不弓、背不駝、耳不聾、眼不花,色心更是不減反增,比當年的勁頭兒還大,立馬叫來戲園子管事的,給飛來鳳上了八幅紅幛,挂在戲台矮欄上。
那是用紅絲織成的幛子,類似娶媳婦兒時挂的喜幛,連工帶料值不了幾個錢,但是舊時戲園子裡有規矩,一幅紅幛十兩銀子,戲園子跟台上的角兒分賬,有四六開的,也有三七開的,角兒越紅,分到手的銀子越多。
除了一樓的池座,二樓包廂裡看戲的人分坐在戲台三面,就在白臉狼對面的包廂裡坐着一位,長得黑不溜秋,窄腦門細脖子,隻有一隻眼,穿得卻挺闊,觍着臉不可一世。
白臉狼的紅幛剛挂上去,這位也出手了,一口氣兒挂了十二幅紅幛。
白臉狼不認得此人,其實他來到口北頭一天,窦占龍便得到了消息,安排朱二面子天天在戲園子等着,隻要白臉狼一到,便在一旁推波助瀾,跟他比着砸錢捧角兒,不過千萬别給他惹毛了。
白臉狼财大氣粗,又是頭一次花錢捧飛來鳳,怎肯讓别人搶了風頭?送紅幛不過瘾,讓跟班兒的直接拿銀子往台上扔,扔銀子不解恨,又扔珠串、玉佩,什麼值錢扔什麼。
朱二面子心裡偷着樂:“你個老不死的跟我較勁?跟我比闊?你橫是不知道,我扔出去多少錢,過後還能拿回來,你扔的錢也得歸我,因為戲園子是我們家開的!”但他臉上不敢帶出來,裝作着急上火,撸胳膊挽袖子,一邊叫着好,一邊往台上扔銀子。
你也扔我也扔,不過銀子有分量,誰出門也不能随身帶着千八百斤的,銀票又太輕,扔不到戲台上,那可就便宜頭幾排聽戲的了。
扔到最後,白臉狼惱羞成怒,口北雖不比關東山,可是憑着自己的名号,誰敢這麼栽他?當場一擡手攥住刀鞘,啪地一下拍在八仙桌上,惡狠狠地瞪了朱二面子一眼。
他這一輩子殺人如麻,眼中兩道兇光射過來,登時吓得朱二面子心寒膽裂,屁滾尿流地跑了出去。
等到散了戲,白臉狼急不可耐跑到後台,點手叫來班主,掏出一錠金子拍在桌子上,當着一衆人等,就要把飛來鳳帶走,其實以往他不這樣,畢竟是窯子裡的常客,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來捧戲子無非是附庸風雅、調風弄月,今兒個送紅幛,明兒個送花籃兒,後天送對稚雞翎,再往後胭脂水粉、金钗玉佩,慢慢花着錢,哄得小角兒服服帖帖,主動投懷送抱,玩的是這個勁兒。
可是這一次不同,一是飛來鳳長得太俊了,燎得他欲火中燒,再者是剛才朱二面子那一出兒,掃了他的興,所以閑話不提,直接砸錢要人。
班主見來者不善,點頭哈腰緊着作揖:“大爺大爺,您聽我說,我們這位角兒啊,有點小脾氣,不……不陪客。
”白臉狼兇相畢露:“大爺我賞了那麼多錢,這點面子都不給?”班主吓了一哆嗦,求告道:“大爺,您可不能亂來,這不合規矩啊。
”白臉狼怒道:“什麼規矩?白爺我就是規矩!”班主苦苦求告:“您看您,也賴我們沒本事,戲班子二十多張嘴,全指着飛來鳳,要是讓您帶走了,傳出去我們不成窯子了?今後還怎麼唱戲啊?”白臉狼冷笑道:“裝他娘的什麼大瓣蒜,一個戲子半個娼,就沖那個小娘兒們的騷樣,說不陪客你糊弄鬼呢?當了婊子還想立牌坊?又不是黃花大閨女,嫌錢少是怎麼着?開個價,她敢張嘴,我就敢接着!”說完又掏出一錠金子甩了過去。
班主也是見錢眼開的主兒,雙手接住金子,低聲說道:“我是真不敢駁您的面子,可台底下都是看戲的座兒,人多眼雜,傳揚出去,明兒個可就沒人看戲了,您開開恩,怎麼着也得給我們留條活路啊。
”畢竟是在口北,白臉狼不可能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搶人,忍着脾氣退了一步:“臘月二十三那天大爺我做壽,要辦堂會,你們整個戲班子都得給我到,一個也不能少,倘若是給臉不要,你們今後就甭想再唱戲了!”班主見眼前有了退身步兒,趕緊應承道:“是是是,白爺您放心,到時候準得讓飛來鳳多敬您幾杯長壽酒!” 書中暗表:白臉狼出身草莽,打小沒爹沒娘,哪有什麼生辰八字?之所以給自己定在臘月二十三過壽,皆因他當年在這一天血洗窦家莊,挖走了窦敬山埋下的六缸金子,從此脫窮胎、換貴骨,搖身一變,當上了在關外呼風喚雨的白家大爺,娶妻納妾生兒養女,堪稱兩世為人。
每年臘月二十三,白臉狼都會在口北山莊中大擺壽宴,手底下的老兄弟、小崽子,全來給他拜壽。
有财有勢的大戶做壽,唱堂會必不可少,白臉狼也不例外,一定要找當地最有名的戲班子來助興,一是為了擺闊,二是圖個熱鬧。
窦占龍吃準了這一點,精心設下一套連環計,先砸重金捧紅唱戲的飛來鳳,又讓朱二面子從中攪局,再讓班主咬死了不放人,一步一步地引着白臉狼來點堂會。
他和三個山匪,還有朱二面子,準備跟着戲班子混入山莊,在壽宴上攪鬧一場! 4 閑言少叙,等到臘月二十三正日子,白臉狼在口北的山莊中到處張燈結彩,上下人等均已準備妥當。
場院中有磚石壘砌的戲台,比不了戲園子裡那般齊整,可也不賴,灰泥砂漿抹得又平整又光亮,底下是通膛的大竈,近似取暖的火炕,四梁八柱撐頂,上面滾垅卷脊,兩側棉布的幔帳直垂地面,擋住了寒風。
台口正中懸挂黑底金字匾額,上書“别有洞天”四個大字。
整個戲台後倚山牆,倒座一溜兒瓦房,進門居中一間堂屋,迎面幾磴台階,直通上場門、下場門,兩側貫通六間小屋,可在唱戲之時充當後台,屋内燈燭通明,鏡子、臉盆、梳妝台,該有的全有了。
台前搭了一個大暖棚,入口是紅黃兩色的喜慶牌坊,棚内挂着彩繪八扇屏,一扇一個典故,周圍放置炭火盆,茶桌、闆凳擺得整整齊齊,頭一排正中間設一把金圈太師椅,上邊鋪着豹子皮。
壽堂設在正房正廳,地貼猩紅氈,堂列孔雀屏,寶燈高懸,朱彩重結,迎面挂着壽字中堂,兩端對聯無外乎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熟詞熟句,幾案上擺着純金的壽星佬、青玉雕的麻姑上壽,另有蠟扡、壽燭,地上放蒲團,供小輩兒孫及一衆下人給白臉狼磕頭之用。
有專門打關外帶來的廚子,殺牛宰羊,備足了山珍海味,壽面、壽桃、壽糕,各色點心是一樣不少。
但是隻請跟随白臉狼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替他盯着參幫銀爐的大小把頭,不請口北當地的賓客,也不對外聲張,因為強龍不壓地頭蛇,口北不比關東山,這是八大皇商和鎖家門丐幫的天下,該收斂的也得收斂,該打點的還得打點。
另有一節,他們這夥烏合之衆湊在一處鬥酒,肯定是滿嘴的黑話,再一喝多了,更免不了翻翻舊賬,賣弄些個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手段,外人在場多有不便。
窦占龍的戲班子雇了幾輛馬車,拉着行頭銮儀、刀槍把子、文武場面,一大早頂着門到了山莊。
仆人将他們引至後台,請頭角兒飛來鳳到裡間屋,沏上一壺好茶,端上四碟小點心,又幫着跟包的把戲箱擡進來打開。
其餘衆人有條不紊,列出盔頭、衣靠、靴子、髯口、車旗轎、刀槍架,逐一擺設勾臉所用的銅鏡、色盒、色筆、粉囊,有道是“早扮三光,晚扮三慌”,登台的戲子們趕早不趕晚,勾臉、勒頭、穿胖襖,蹬好了厚底兒,再穿上蟒,能扮的就扮上,餘下的髯口、靠旗、刀槍、馬鞭之類的,可以等臨上場再帶,分别找不礙事的地方,壓腿下腰吊嗓子,班主帶着人在前邊裝台搭景,文武場面調好了絲弦,讓小徒弟蹲在一旁盯着,自去一旁歇息。
倒不是怕偷,舊時戲班子裡的規矩太多,開戲之前不許扒拉弦兒、呱嗒闆兒,否則台上容易忘詞兒。
另外戲箱也得找專人看着,尤其是大衣箱,不許任何人倚靠,更不準坐在上邊,因為裡邊擱着祖師爺的神位,坐上去是大不敬,但唯獨唱醜角兒的這位可以坐,按照舊時的規矩,戲班子裡的“醜兒”地位最高,有個吵架拌嘴、馬勺碰鍋沿兒什麼的,均由他出頭了事。
窦占龍等人暗藏利刃,外邊罩上粗布棉袍,壓低了氈帽檐充作雜役,跟着戲班子一通忙活,晌午時分,山莊之内大排酒宴,後廚的大師傅、小夥計忙得四腳朝天,前墩後墩一齊上陣,竈上炒勺來回翻,口蘑肥雞、鹵煮寒鴨、鍋燒鲇魚、醋熘肉片、扒肘子條、四喜丸子盛在花瓷大海碗裡,中間一盆八鮮鹵,一盆壽面,白家上下人等,不分主仆貴賤,連同賀壽的賓客,全吃一樣的。
單獨給戲班子的藝人在後台擺了幾桌酒菜,這個行當講究飽吹餓唱,那些吹奏笙箫管笛的,必須吃飽喝足,吹起來才有底氣,唱戲的要氣沉丹田,吃得太多橫在肚子裡礙事,堵着聲音出不來,上台之前得少吃,這叫“肚餓嗓寬”。
吃什麼也得注意,太涼太熱的不能吃,以防激着嗓子;太鹹太甜的不能吃,容易齁着嗓子;太油膩的不能吃,怕把嗓子糊上;太硬的不能吃,免得紮了嗓子,總之是該在意的全得在意到了。
戲班子怎麼吃有規矩,白府的人可沒講究,大多是土匪草寇出身,一上來還有個人模樣,提起杯來恭祝白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幾杯馬尿灌下去,一個個的原形畢露,撸胳膊挽袖子,蹬桌子踩闆凳,劃拳行令、淫詞浪曲,鬧了個烏煙瘴氣。
白府衆人一直吃到下半晌,酒足飯飽,吉時将至,該準備祭祖了。
仍跟往年一樣,各房妻小、閑雜人等各回各屋,把門關嚴實了,聽見什麼響動也不許出來。
白臉狼移步正堂,吩咐四個貼身的啞巴仆人,帶來一個由他點名的小妾。
說是祭祖,實為祭刀。
白臉狼一輩子榮華富貴,皆拜那口寶刀所賜,因此每年做壽之前,他必然先祭寶刀。
祭刀沒有不見血的,殺雞宰羊可不夠瞧,他得殺個活人! 白臉狼落草為寇之前,窮得叮當響,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孤身一人住在一間八下子漏風的破廟裡,指着偷雞摸狗勉強過活。
有一次來了個過路的老頭兒,背着一口帶封條的長刀,到破廟裡尋宿。
白臉狼也沒在意,破廟又不是他家的,有過路的、讨飯的進來對付一宿,那是再平常不過了,誰都不用跟誰打招呼。
怎知道當天晚上,他夢見廟中趴着一頭惡狼,讓封條困着一動也不能動,直到半夜被一泡尿憋醒了,借着破屋頂上透下來的月光,隻看見那個老頭兒睡在牆根兒底,哪有什麼惡狼?白臉狼心思一動,估摸着這是一口寶刀,悄悄搬上一塊大石頭,哐當一下,砸得老頭兒腦漿迸裂,随後扯去了封條,将寶刀據為己有,從此成了嘯聚山林的強盜。
殺的人越多,他的刀越鋒利。
當年他在關外一刀削下賽妲己的人頭,憑着一股子殺氣,率手下血洗窦家大院,搶去六缸金子,從此發了迹,所以他祭一次刀,就得殺自己一個小老婆。
白臉狼貪淫好色,身邊妻妾成群,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娶過多少,走到一處看見誰家的女眷好,也不管有主兒沒主兒,搶過來這就是自己媳婦兒,借人家的屋子當時就入“洞房”,順着他的掏二兩銀子做聘禮,牙蹦半個“不”字,當場就是一刀。
内宅中的女人多了,吃飽喝足沒事幹,免不了鈎心鬥角,找碴兒的、鬧事的、打架的、傳閑話嚼老婆舌頭的,成天是雞飛狗跳,攪得他心煩意亂。
白臉狼的眼裡揉不下沙子,更不懂得憐香惜玉,誰惹惱了他,翻臉比翻書還快,于是立下一個規矩:凡是他的小老婆,誰犯了過錯,他看誰不順眼,娶到家後悔了,或是懷不上他的狼崽子,便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從中挑一個祭刀,對外隻說是當着祖宗的面執行家法,将不守婦道的妻妾掃地出門,再不準回來了。
一家子人蒙在鼓裡,誰也不許問,也沒人敢問,心裡頭可沒有不嘀咕的,府裡風言風語從沒斷過。
書不贅言,隻說四個啞仆領命,帶着那個小妾來到壽堂。
白臉狼早已穿戴齊整,頭戴貂皮暖帽,皮袍外罩着一件紅馬褂,上繡團花壽字,身披大紅鬥篷,腳蹬青緞子面鑲如意皮條的薄底翹頭尖靴。
那小妾穿一身鹦哥綠棉褲棉襖,臉上的脂粉得有半寸厚,慣常在後宅甩閑話、罵閑街、打便宜人兒,勁頭兒大極了,此刻卻是神色惶恐,跪在當場全身發抖,不等她開口說話,就被四個啞仆用麻繩綁了,嘴裡塞上破布頭。
再看白臉狼,小心翼翼摘下寶刀,雙手捧着,恭恭敬敬擺在供桌的刀架之上。
他一輩子刀不離身,不論行走坐卧,騎馬走路背在身後,坐着握在手中,躺着壓在枕下,一年到頭僅這一時片刻,将寶刀供在桌上。
四個啞仆自知主子要殺人,唯恐被刀風帶着,遠遠地躲到牆邊垂手而立。
白臉狼橫眉立目,指着小妾的鼻子一通訓斥,說她吃裡爬外,挑撥是非,不守婦人的本分,外鬼好拿,家賊難防,怪老子瞎了眼,娶了你這麼個倒黴娘兒們!白布做棉襖——反正全是他的理兒,越說越上火,随手扽出小妾口中的破布,厲聲喝問:“你還有何話講?”小妾止不住地哆嗦,淚珠兒撲簌撲簌往下掉,縱有一肚子委屈,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白臉狼數落完了,氣也出了,轉身焚上一炷香,插在香爐裡,二目微合,口中念念有詞,撩前襟下跪,磕頭叩拜寶刀,然後緩緩起身,取下供在刀架上的寶刀。
等他再一回身,一張猙獰的臉上已經布滿了殺機,左手握着刀鞘,右手去拔寶刀,可是人有失手、馬有失蹄,連拔了三下,竟沒拔出刀來。
小妾吓得花容失色,連聲驚呼:“老爺饒命……老爺饒命!”四個啞仆口不能言,心下也覺得蹊跷,他們多曾看主子殺人,哪一次不是手起刀落身首兩分?這一次的刀怎麼出不了鞘呢? 白臉狼也發慌,打他落草為寇以來,吃肉興許咬着過舌頭,拔刀殺人可沒失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