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窦占龍買驢
關燈
小
中
大
還有一小碟臭豆腐。
兩口子又搬出半壇子燒酒,四個人圍坐一張炕桌上吃飯。
二兩銀子換一桌子豆腐宴可是綽綽有餘,賣豆腐大哥卻耷拉着腦袋愁眉不展,他媳婦兒也是一張苦瓜臉拉得老長。
窦占龍沒說什麼,朱二面子不高興了,撂下手中筷子,嘬着牙花子問道:“我是短了你的酒錢,還是短了你飯錢?你瞧你們兩口子這滿臉的苦相,夠他媽十五個人瞧半個月的,怎麼着?嫌爺吃得多是嗎?”賣豆腐大哥強顔歡笑:“不是不是,你們給的隻多不少,要不是二位來了,我夫妻倆哪舍得這麼吃喝。
”朱二面子大惑不解:“就這一桌子豆腐還叫舍得吃?你們兩口子死眉塌眼的給誰看呢?”賣豆腐大哥歎了口氣:“啊喲,跟你們沒關聯,是讓驢鬧的!”朱二面子一愣,以為是說窦占龍騎來的那頭灰驢,他如今跟着财主,底氣也足了:“你也忒小氣了,一頭驢吃得了多少豆子?你隻管敞開了喂,明天我們再多給你銀子!” 賣豆腐大哥連連擺手:“你别多心,怪我沒說明白,我可不是說你們那頭驢。
你也曉得,豆腐坊少不了拉磨的驢,前一陣子,我們家那頭老驢死了,我在牲口場上相中一頭驢,脊背一條線,腚錘似鴨蛋,一身黑毛賽緞面,方圓百裡,何曾見過這麼好的牲口?我以為遇上寶,一咬牙掏二十兩銀子買回來,指望它多幹活兒。
頭幾日好得很,歡歡實實地拉磨,一踩一個坑,轉磨不用鞭子趕,不套籠頭也不偷嘴,一麻袋圓鼓實墩的黃豆,一晌午就給你磨完了。
我們夫妻倆拿它當寶貝疙瘩,天天下半晌放它出去,在漫窪野地裡撒歡打滾兒,回來給它洗刷得幹幹淨淨,再拿一笸籮高粱拌黑豆,提一桶清清涼涼的井水,伺候它吃飽飲足,臨熄燈前還額外多加一頓草料。
怎知過了沒多久,那天早上,我去給它添料,卻見它周身上下濕答答的,鼻孔中呼呼喘着粗氣,腰也塌了,站都站不穩了。
鄉下骟牲口的慣會給牲口瞧病,請人家來看過,沒瞧出個所以然,還白送了二斤豆腐。
此後一個多月,天天如此,這驢累得幹不了活兒,油緞似的一身黑毛也擀氈了,兩眼無精打采,耳朵都快立不起來了。
可把我們急壞了,越琢磨越奇怪,有心夜裡出去瞧瞧,您猜怎麼,驢沒了!院牆也攔不住,鬼知道它怎麼跑出去的!我夫妻倆找了大半宿,到處尋不見,可到天亮之前,它又自己溜達回來了。
白天拉不了磨,吃得可比過去還多!” 朱二面子幸災樂禍地說:“驢跟人一個德行,肯定是半夜跑出去會母驢了,夜夜不閑着,洩了元氣,能不累嗎?”賣豆腐大哥聽完更愁了:“我也是這麼合計的,可又掐不準這畜生幾時去幾時來,攔也攔不住,照這麼下去……隻能牽去下湯鍋了!” 窦占龍從頭聽到尾,眨巴眨巴夜貓子眼,一句話也沒說。
當天夜裡,他和朱二面子住在西屋,側卧在炕上假寐。
待到夜靜人深,朱二面子早已鼾聲如雷。
窦占龍悄默聲地蹬鞋下炕,從屋子裡溜出去,蹑手蹑腳來到屋後的驢棚,但見那頭驢,粉鼻子粉眼四隻白蹄子,支棱着兩隻長耳朵,渾身黑毛,脖子上挂着一串亮晶晶的銅鈴,竟是窦老台的黑驢!當年他和窦老台騎着黑驢去縣城,一晃過去了那麼多年,黑驢齒口未變,也沒見老。
黑驢也似認得窦占龍,沖他打了個響鼻,不住地點頭。
窦占龍心裡有數了,這是一頭寶驢,半夜跑出去必有蹊跷,當即蹲在一旁守着。
約莫三更前後,黑驢将頭晃了幾晃,甩脫了缰繩,轉出驢棚,縱身躍過籬笆牆。
說來可怪,如若是隻狸貓,慣于蹿高縱矮,越牆而過如履平地,可誰見過驢會這一手兒?窦占龍卻不以為怪,推開院門追了上去。
黑驢順着土道,嗒嗒嗒一個勁兒往前跑,窦占龍緊着在後頭攆,追出二裡地,進了一片荒墳。
黑驢突然不跑了,搖晃着腦袋,一圈一圈地原地打轉,如同拉扯着一個看不見的沉重磨盤,嘴裡頭吭哧吭哧的,顯得格外吃力,圍着這條磨道,在地上踩出一圈驢蹄子印,地底下随之傳出轟隆隆的響動。
黑驢往左轉了幾十圈,又往右轉了幾十圈,直累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渾身冒熱氣,到最後精疲力竭,再也轉不動了,這才掉頭往豆腐坊走。
窦占龍點上煙袋鍋子,一邊噴雲吐霧,一邊盯着黑驢打轉的地方瞅,看罷多時,斷定了墳中有寶,而且快被黑驢拉上來了! 窦占龍并未草率行事,回到借宿的豆腐坊,進屋躺到炕上蒙頭大睡。
轉天一大早,豆腐坊兩口子端出豆漿、豆腐腦兒、過了油的豆餅子,招呼他們吃早飯。
朱二面子胡亂吃了幾口,抱怨豆腐坊夥食不行,上頓豆腐下頓豆腐,非吃軟了腿不可,吵吵嚷嚷地要走。
窦占龍讓他别急,去到院子裡,叫住賣豆腐大哥:“今兒早上我見着您家的驢了,我也是莊戶人出身,沒少跟牲口打交道,說句不該說的,您這頭黑驢已經拉胯了,指不定哪天就完了。
”賣豆腐大哥唉聲歎氣:“合該我倒黴,驢要是死了,二十兩銀子可就打了水漂。
有道是‘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我五更起三更睡,做點小買賣糊口,得賣多少豆腐才能掙二十兩銀子?”憋寶的不能胡說八道,以免出口成谶,窦占龍也恐失言招禍,事先拟定了一套說辭:“我瞧出來了,您是夠為難的,可也巧了,我認得此驢,當初是我一位故交的坐騎,沒拴住跑了,估計是落在牲口販子手中,又讓您買了。
我這個人念着舊交,不忍見此驢下了湯鍋。
咱這麼着行不行,您不是二十兩銀子買的嗎?我也拿二十兩銀子,您把這頭驢讓給我,牽出您的豆腐店大門,不論它是死是活,均由我來兜底。
”賣豆腐大哥高興得直搓手:“我沒聽錯啊?你真要出二十兩買這頭黑驢?那你可是行善積德了,往後還得發大财!”窦占龍怕他反悔,立馬取出銀子拱手奉上:“我借您吉言了!”又額外給錢,買了兩麻袋喂牲口的高粱拌黑豆,招呼朱二面子,一人牽上一頭驢出了村子。
書中代言:窦占龍乃天津衛四大奇人之一,騎着黑驢走南闖北,總是以十幾二十倍的價錢,買下老百姓家中用不上的破東爛西。
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就說窦占龍是給窮人送錢的财神爺。
實則不然,勾取天靈地寶,沒有寶引子不成,窦占龍一雙夜貓子眼,能夠目識百寶,又長了兩個拿寶的龍爪子,别人看不上的破東爛西,落到他手上卻有大用。
閑話不提,隻說窦占龍身上埋着鼈寶,黑驢也把他當主人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朱二面子可看不過去了:“舍哥兒,我這當姐夫的得說你兩句了,不是我鹹吃蘿蔔淡操心,二十兩銀子,就買這麼一頭破驢?心善咱也不能這麼糟蹋銀子啊,這一次就這麼着了,往後我可得替你管着錢!”窦占龍也不隐瞞:“你沒瞧出來嗎?這是窦家莊老饞痨騎的那頭黑驢。
”朱二面子眯縫着一隻眼,使勁看了半天:“老饞痨死了多少年了?驢比他活得還長?”窦占龍道:“此驢非比尋常,它能識寶。
”朱二面子大惑不解:“聽說過憋寶的人,可沒聽說過識寶的驢。
”窦占龍嘿嘿一笑:“好戲還在後頭,你不必多問,有你開眼的時候!” 二人暫住到河邊一個廢磚窯中,給黑驢飲足了水喂飽了料,踏踏實實歇了一天。
夜半三更,黑驢仍去那片荒墳轉磨,累得呼哧帶喘,渾身是汗,直到再也轉不動了,這才掉頭折返。
窦占龍和朱二面子由始至終跟在後頭,一連七八天,窦占龍倒不覺得困乏,可把朱二面子熬得夠嗆,鼻翅兒也扇了,耳朵邊兒也幹了,下巴都耷拉了,看着比那頭黑驢還慘,再也沒心思說風涼話了。
直到這一天半夜,黑驢轉來轉去,累得兩肋直呼扇,但見那片空地上,隐隐約約透出一道道金光,窦占龍覺得差不多了,低聲告訴朱二面子:“墳中埋着個金碾子,正是我要找的那件地寶,一挖就沒了,隻有讓識寶的黑驢,接連拉上七七四十九天,方可拽出金碾子……”話沒說完,忽聽轟隆隆一聲響,黑驢從地底下拉出一個閃閃發光的金碾子,僅僅海碗大小。
朱二面子大失所望:“這也忒小了!”窦占龍沒吭聲,疾走幾步,上前拿了金碾子,放入憋寶的褡裢。
至于他心裡怎麼想的,下一步怎麼走,到了口北如何布置?如何去殺白臉狼?不僅不能跟朱二面子說,跟誰他也不能說,其一是怕合夥之人有二心,再一個憋寶為鬼神所忌,一旦讓它們聽了去,免不了使壞作梗,因此一言不發,隻是心中暗暗得意:“天助我得了金碾子,外帶着一頭寶驢,真可謂如虎添翼,去口北殺白臉狼,又多了三分把握,不過單有金碾子可不夠,至少還得再找一件鎮物,方可破了白臉狼的寶刀!” 3 窦占龍和朱二面子一人騎着一頭驢,連夜來到蘇州城下,等到天亮,早放行人,由打西南角的盤門入城。
城中水路縱橫,舟楫繁忙,人随水走。
一早上天陰雨濕,男子頭戴鬥笠,女子打着花綢傘。
一座座雕欄玉砌的拱橋、古樸簡約的石闆橋連通着河道,望不盡的彌蒙煙柳,屋頂、樹梢、花草上到處汪着水珠,橫鋪的石闆路上,也積着薄薄的雨水。
兩人在沿河小巷的一家客棧落腳,花木扶疏的園子,白石鬥奇,綠竹婆娑,當中矗立着一幢樓閣。
店夥計将驢牽到後院牲口棚,又引着兩人來到樓上天字一号客房,裡外間的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
蘇州手藝人獨具匠心,屋内的桌凳幾架、盤匣煙具、提籃鏡箱,件件古雅隽美,色澤光潤渾厚。
推開窗子往樓下看,低欄曲檻,亭台潇灑,水光倒影之間,襯托着江南獨有的深邃氣韻。
窦占龍放下行李,安頓已畢,帶着朱二面子穿街過巷,走馬觀花。
蘇州城裡好吃的、好玩的去處太多了,街上有的是茶樓酒肆,耳畔傳來彈詞評話,唱的是《三笑姻緣》《珍珠塔》《白蛇傳》。
二人遊罷了虎丘,來到松鶴樓吃飯,正宗的蘇幫菜,芙蓉莼菜、雪花蟹鬥、蘇扇菜心、蟠桃蝦仁、鳳尾拌龍、香炸雙味……朱二面子挨着個點了一遍,吩咐夥計打了一壺江南的三白酒。
北方飯館子量大實惠,好吃多給,蘇州菜選料上乘,刀工細緻,火候恰到好處,更講究“少吃多滋味兒”,飲不求解渴,食不求果腹,碟碗内的點綴比主菜還多,隻為讓食客有所回味,下次還想再來。
窦占龍沒動筷子,朱二面子自顧自地悶頭吃喝,頃刻間碟幹碗淨,仍是意猶未盡,酒喝着也不合口味。
付了賬出來,又在街邊找了個賣馄饨、豆腐花的小吃攤,攤主拿一柄銅片般的淺勺,撇兩勺嫩豆腐,放入熱湯中一燙,連湯帶豆腐盛進粗瓷淺碗,撒上些蝦皮、肉松、紫菜,點幾滴辣椒油,這就算一碗。
再看那小馄饨,也盛在清湯寡水的淺碗中,半透明的馄饨皮比紙片還薄,隐約可見内餡兒的一點粉紅,湯上撒一層蝦子。
朱二面子一口氣吃了七八碗,仍嫌不夠,倒是出了一身大汗。
另覓一個小攤,買了一隻叫花雞,狼吞虎咽地扔進肚子,這才心滿意足,算是吃了一頓整樁飯。
窦占龍顧不上搭理朱二面子,瞪着夜貓子眼四處踅摸。
最後在鬧中取靜的一條巷子裡,找到一座前門臨街、後牆靠河的大宅院,但見粉牆黛瓦,飛檐出甍,磚雕的門樓玲珑秀美,上刻“鴻鹄淩雲”四個大字,兩扇黑漆木門關得嚴絲合縫。
窦占龍蹲在路邊抽了一袋煙,又找周圍的打聽了一番,得知宅子的主人姓沈,是蘇州城數一數二的茶商,生意遍及各省,尤其在
兩口子又搬出半壇子燒酒,四個人圍坐一張炕桌上吃飯。
二兩銀子換一桌子豆腐宴可是綽綽有餘,賣豆腐大哥卻耷拉着腦袋愁眉不展,他媳婦兒也是一張苦瓜臉拉得老長。
窦占龍沒說什麼,朱二面子不高興了,撂下手中筷子,嘬着牙花子問道:“我是短了你的酒錢,還是短了你飯錢?你瞧你們兩口子這滿臉的苦相,夠他媽十五個人瞧半個月的,怎麼着?嫌爺吃得多是嗎?”賣豆腐大哥強顔歡笑:“不是不是,你們給的隻多不少,要不是二位來了,我夫妻倆哪舍得這麼吃喝。
”朱二面子大惑不解:“就這一桌子豆腐還叫舍得吃?你們兩口子死眉塌眼的給誰看呢?”賣豆腐大哥歎了口氣:“啊喲,跟你們沒關聯,是讓驢鬧的!”朱二面子一愣,以為是說窦占龍騎來的那頭灰驢,他如今跟着财主,底氣也足了:“你也忒小氣了,一頭驢吃得了多少豆子?你隻管敞開了喂,明天我們再多給你銀子!” 賣豆腐大哥連連擺手:“你别多心,怪我沒說明白,我可不是說你們那頭驢。
你也曉得,豆腐坊少不了拉磨的驢,前一陣子,我們家那頭老驢死了,我在牲口場上相中一頭驢,脊背一條線,腚錘似鴨蛋,一身黑毛賽緞面,方圓百裡,何曾見過這麼好的牲口?我以為遇上寶,一咬牙掏二十兩銀子買回來,指望它多幹活兒。
頭幾日好得很,歡歡實實地拉磨,一踩一個坑,轉磨不用鞭子趕,不套籠頭也不偷嘴,一麻袋圓鼓實墩的黃豆,一晌午就給你磨完了。
我們夫妻倆拿它當寶貝疙瘩,天天下半晌放它出去,在漫窪野地裡撒歡打滾兒,回來給它洗刷得幹幹淨淨,再拿一笸籮高粱拌黑豆,提一桶清清涼涼的井水,伺候它吃飽飲足,臨熄燈前還額外多加一頓草料。
怎知過了沒多久,那天早上,我去給它添料,卻見它周身上下濕答答的,鼻孔中呼呼喘着粗氣,腰也塌了,站都站不穩了。
鄉下骟牲口的慣會給牲口瞧病,請人家來看過,沒瞧出個所以然,還白送了二斤豆腐。
此後一個多月,天天如此,這驢累得幹不了活兒,油緞似的一身黑毛也擀氈了,兩眼無精打采,耳朵都快立不起來了。
可把我們急壞了,越琢磨越奇怪,有心夜裡出去瞧瞧,您猜怎麼,驢沒了!院牆也攔不住,鬼知道它怎麼跑出去的!我夫妻倆找了大半宿,到處尋不見,可到天亮之前,它又自己溜達回來了。
白天拉不了磨,吃得可比過去還多!” 朱二面子幸災樂禍地說:“驢跟人一個德行,肯定是半夜跑出去會母驢了,夜夜不閑着,洩了元氣,能不累嗎?”賣豆腐大哥聽完更愁了:“我也是這麼合計的,可又掐不準這畜生幾時去幾時來,攔也攔不住,照這麼下去……隻能牽去下湯鍋了!” 窦占龍從頭聽到尾,眨巴眨巴夜貓子眼,一句話也沒說。
當天夜裡,他和朱二面子住在西屋,側卧在炕上假寐。
待到夜靜人深,朱二面子早已鼾聲如雷。
窦占龍悄默聲地蹬鞋下炕,從屋子裡溜出去,蹑手蹑腳來到屋後的驢棚,但見那頭驢,粉鼻子粉眼四隻白蹄子,支棱着兩隻長耳朵,渾身黑毛,脖子上挂着一串亮晶晶的銅鈴,竟是窦老台的黑驢!當年他和窦老台騎着黑驢去縣城,一晃過去了那麼多年,黑驢齒口未變,也沒見老。
黑驢也似認得窦占龍,沖他打了個響鼻,不住地點頭。
窦占龍心裡有數了,這是一頭寶驢,半夜跑出去必有蹊跷,當即蹲在一旁守着。
約莫三更前後,黑驢将頭晃了幾晃,甩脫了缰繩,轉出驢棚,縱身躍過籬笆牆。
說來可怪,如若是隻狸貓,慣于蹿高縱矮,越牆而過如履平地,可誰見過驢會這一手兒?窦占龍卻不以為怪,推開院門追了上去。
黑驢順着土道,嗒嗒嗒一個勁兒往前跑,窦占龍緊着在後頭攆,追出二裡地,進了一片荒墳。
黑驢突然不跑了,搖晃着腦袋,一圈一圈地原地打轉,如同拉扯着一個看不見的沉重磨盤,嘴裡頭吭哧吭哧的,顯得格外吃力,圍着這條磨道,在地上踩出一圈驢蹄子印,地底下随之傳出轟隆隆的響動。
黑驢往左轉了幾十圈,又往右轉了幾十圈,直累得氣喘籲籲,大汗淋漓,渾身冒熱氣,到最後精疲力竭,再也轉不動了,這才掉頭往豆腐坊走。
窦占龍點上煙袋鍋子,一邊噴雲吐霧,一邊盯着黑驢打轉的地方瞅,看罷多時,斷定了墳中有寶,而且快被黑驢拉上來了! 窦占龍并未草率行事,回到借宿的豆腐坊,進屋躺到炕上蒙頭大睡。
轉天一大早,豆腐坊兩口子端出豆漿、豆腐腦兒、過了油的豆餅子,招呼他們吃早飯。
朱二面子胡亂吃了幾口,抱怨豆腐坊夥食不行,上頓豆腐下頓豆腐,非吃軟了腿不可,吵吵嚷嚷地要走。
窦占龍讓他别急,去到院子裡,叫住賣豆腐大哥:“今兒早上我見着您家的驢了,我也是莊戶人出身,沒少跟牲口打交道,說句不該說的,您這頭黑驢已經拉胯了,指不定哪天就完了。
”賣豆腐大哥唉聲歎氣:“合該我倒黴,驢要是死了,二十兩銀子可就打了水漂。
有道是‘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賣豆腐’,我五更起三更睡,做點小買賣糊口,得賣多少豆腐才能掙二十兩銀子?”憋寶的不能胡說八道,以免出口成谶,窦占龍也恐失言招禍,事先拟定了一套說辭:“我瞧出來了,您是夠為難的,可也巧了,我認得此驢,當初是我一位故交的坐騎,沒拴住跑了,估計是落在牲口販子手中,又讓您買了。
我這個人念着舊交,不忍見此驢下了湯鍋。
咱這麼着行不行,您不是二十兩銀子買的嗎?我也拿二十兩銀子,您把這頭驢讓給我,牽出您的豆腐店大門,不論它是死是活,均由我來兜底。
”賣豆腐大哥高興得直搓手:“我沒聽錯啊?你真要出二十兩買這頭黑驢?那你可是行善積德了,往後還得發大财!”窦占龍怕他反悔,立馬取出銀子拱手奉上:“我借您吉言了!”又額外給錢,買了兩麻袋喂牲口的高粱拌黑豆,招呼朱二面子,一人牽上一頭驢出了村子。
書中代言:窦占龍乃天津衛四大奇人之一,騎着黑驢走南闖北,總是以十幾二十倍的價錢,買下老百姓家中用不上的破東爛西。
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就說窦占龍是給窮人送錢的财神爺。
實則不然,勾取天靈地寶,沒有寶引子不成,窦占龍一雙夜貓子眼,能夠目識百寶,又長了兩個拿寶的龍爪子,别人看不上的破東爛西,落到他手上卻有大用。
閑話不提,隻說窦占龍身上埋着鼈寶,黑驢也把他當主人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朱二面子可看不過去了:“舍哥兒,我這當姐夫的得說你兩句了,不是我鹹吃蘿蔔淡操心,二十兩銀子,就買這麼一頭破驢?心善咱也不能這麼糟蹋銀子啊,這一次就這麼着了,往後我可得替你管着錢!”窦占龍也不隐瞞:“你沒瞧出來嗎?這是窦家莊老饞痨騎的那頭黑驢。
”朱二面子眯縫着一隻眼,使勁看了半天:“老饞痨死了多少年了?驢比他活得還長?”窦占龍道:“此驢非比尋常,它能識寶。
”朱二面子大惑不解:“聽說過憋寶的人,可沒聽說過識寶的驢。
”窦占龍嘿嘿一笑:“好戲還在後頭,你不必多問,有你開眼的時候!” 二人暫住到河邊一個廢磚窯中,給黑驢飲足了水喂飽了料,踏踏實實歇了一天。
夜半三更,黑驢仍去那片荒墳轉磨,累得呼哧帶喘,渾身是汗,直到再也轉不動了,這才掉頭折返。
窦占龍和朱二面子由始至終跟在後頭,一連七八天,窦占龍倒不覺得困乏,可把朱二面子熬得夠嗆,鼻翅兒也扇了,耳朵邊兒也幹了,下巴都耷拉了,看着比那頭黑驢還慘,再也沒心思說風涼話了。
直到這一天半夜,黑驢轉來轉去,累得兩肋直呼扇,但見那片空地上,隐隐約約透出一道道金光,窦占龍覺得差不多了,低聲告訴朱二面子:“墳中埋着個金碾子,正是我要找的那件地寶,一挖就沒了,隻有讓識寶的黑驢,接連拉上七七四十九天,方可拽出金碾子……”話沒說完,忽聽轟隆隆一聲響,黑驢從地底下拉出一個閃閃發光的金碾子,僅僅海碗大小。
朱二面子大失所望:“這也忒小了!”窦占龍沒吭聲,疾走幾步,上前拿了金碾子,放入憋寶的褡裢。
至于他心裡怎麼想的,下一步怎麼走,到了口北如何布置?如何去殺白臉狼?不僅不能跟朱二面子說,跟誰他也不能說,其一是怕合夥之人有二心,再一個憋寶為鬼神所忌,一旦讓它們聽了去,免不了使壞作梗,因此一言不發,隻是心中暗暗得意:“天助我得了金碾子,外帶着一頭寶驢,真可謂如虎添翼,去口北殺白臉狼,又多了三分把握,不過單有金碾子可不夠,至少還得再找一件鎮物,方可破了白臉狼的寶刀!” 3 窦占龍和朱二面子一人騎着一頭驢,連夜來到蘇州城下,等到天亮,早放行人,由打西南角的盤門入城。
城中水路縱橫,舟楫繁忙,人随水走。
一早上天陰雨濕,男子頭戴鬥笠,女子打着花綢傘。
一座座雕欄玉砌的拱橋、古樸簡約的石闆橋連通着河道,望不盡的彌蒙煙柳,屋頂、樹梢、花草上到處汪着水珠,橫鋪的石闆路上,也積着薄薄的雨水。
兩人在沿河小巷的一家客棧落腳,花木扶疏的園子,白石鬥奇,綠竹婆娑,當中矗立着一幢樓閣。
店夥計将驢牽到後院牲口棚,又引着兩人來到樓上天字一号客房,裡外間的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條。
蘇州手藝人獨具匠心,屋内的桌凳幾架、盤匣煙具、提籃鏡箱,件件古雅隽美,色澤光潤渾厚。
推開窗子往樓下看,低欄曲檻,亭台潇灑,水光倒影之間,襯托着江南獨有的深邃氣韻。
窦占龍放下行李,安頓已畢,帶着朱二面子穿街過巷,走馬觀花。
蘇州城裡好吃的、好玩的去處太多了,街上有的是茶樓酒肆,耳畔傳來彈詞評話,唱的是《三笑姻緣》《珍珠塔》《白蛇傳》。
二人遊罷了虎丘,來到松鶴樓吃飯,正宗的蘇幫菜,芙蓉莼菜、雪花蟹鬥、蘇扇菜心、蟠桃蝦仁、鳳尾拌龍、香炸雙味……朱二面子挨着個點了一遍,吩咐夥計打了一壺江南的三白酒。
北方飯館子量大實惠,好吃多給,蘇州菜選料上乘,刀工細緻,火候恰到好處,更講究“少吃多滋味兒”,飲不求解渴,食不求果腹,碟碗内的點綴比主菜還多,隻為讓食客有所回味,下次還想再來。
窦占龍沒動筷子,朱二面子自顧自地悶頭吃喝,頃刻間碟幹碗淨,仍是意猶未盡,酒喝着也不合口味。
付了賬出來,又在街邊找了個賣馄饨、豆腐花的小吃攤,攤主拿一柄銅片般的淺勺,撇兩勺嫩豆腐,放入熱湯中一燙,連湯帶豆腐盛進粗瓷淺碗,撒上些蝦皮、肉松、紫菜,點幾滴辣椒油,這就算一碗。
再看那小馄饨,也盛在清湯寡水的淺碗中,半透明的馄饨皮比紙片還薄,隐約可見内餡兒的一點粉紅,湯上撒一層蝦子。
朱二面子一口氣吃了七八碗,仍嫌不夠,倒是出了一身大汗。
另覓一個小攤,買了一隻叫花雞,狼吞虎咽地扔進肚子,這才心滿意足,算是吃了一頓整樁飯。
窦占龍顧不上搭理朱二面子,瞪着夜貓子眼四處踅摸。
最後在鬧中取靜的一條巷子裡,找到一座前門臨街、後牆靠河的大宅院,但見粉牆黛瓦,飛檐出甍,磚雕的門樓玲珑秀美,上刻“鴻鹄淩雲”四個大字,兩扇黑漆木門關得嚴絲合縫。
窦占龍蹲在路邊抽了一袋煙,又找周圍的打聽了一番,得知宅子的主人姓沈,是蘇州城數一數二的茶商,生意遍及各省,尤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