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窦占龍進城
關燈
小
中
大
[1]将我拉扯大,可不是讓我去當賊的,萬一讓人拿住,辱沒了祖宗不說,豈不讓我姐姐難堪?不如到處轉轉,看看有沒有人家扔在地上不要的東西,随便撿點什麼,也足夠我們一家三口吃個一年半載的!”
窦占龍想罷多時,就在大屋中東瞧西看,見到一張古香古色的頂子床格外顯眼,形同宮殿樓閣,上下好幾層,倒挂珍珠卷簾,金鈎白紗帳,床上鋪着絲緞褥子閃緞被子。
他走到古床跟前,瞪着夜貓子眼仔細端詳,這張床像是拿一根大木頭摳出來的,不由得啧啧稱奇,他姐夫朱二面子曾跟他吹噓過,說世上頭等的木匠做出來的活叫暗榫暗卯,榫子活兒外邊貼層木皮子,不論多大的器具,打造出來如同以整木雕鑿而成,哪怕是從頭到尾一寸一寸地找,也找不出接合的痕迹,想必此床就是暗榫暗卯。
更奇的是雕工,床頂子刻着福、祿、壽三星,皆為陽刻彩繪,福星蟒袍玉帶,手執如意;祿星身穿員外服,手裡拿着個小算盤;壽星大腦門長眉毛,一手拄拐杖,一手托仙桃。
床幫、床欄和踏闆上也刻有各種人物典故,像什麼神農親口嘗百草,沉香救母劈華山,唐堯訪賢讓天下,禹王治水分江湖……最大一幅是雕刻在床頭的《郭子儀綁子見唐皇》,真可以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金銮殿上還趴着一隻禦貓,粗尾長毛,體形肥碩,腦袋又大又圓,睜一眼閉一眼,似睡非睡,似醒未醒。
窦占龍跟着朱二面子到處混,也沒少聽書看戲,認得這個典故,叫“醉打金枝”,寓意逢兇化吉,加官進爵受封賞,而那汾陽王郭子儀一生興旺安康,七子八婿圍繞膝下,盡享天倫之樂,壽至耄耋之年。
那隻禦貓也有個名目,喚作“鞭打繡球”,鞭梢似的尾巴又粗又長,能從身後甩到頭頂。
窦占龍越看越愛,不覺看入了迷,圍着頂子床轉來轉去,心說:“我是沒什麼出息,可我們老窦家祖上,哪一位不是吃過見過的大财東?誰又睡過如此奢遮的寶床?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且上去躺一躺,死也不枉了!”于是脫鞋上床,拉過閃緞被子,鑽進去躺平了,小心翼翼枕在雕花的白玉枕頭上。
窦占龍隻在家睡過土炕草席,躺到寶床上,也沒覺得多舒服,玉枕看着講究,躺上去硌得後腦勺疼,不過那緞子輕盈綿軟,蓋在身上飄飄悠悠,如同覆着一片雲彩,還隐約透着一股奇香。
他本來隻想在古床上躺一躺,卻不知不覺睡着了,恍恍惚惚做了一個夢,夢見朱二面子掙了大錢,帶着他去買來白面,蒸了一鍋饅頭、棗卷兒、糖面座兒、大發糕,竈台上呼呼冒着熱氣,窦占龍蹲在邊上用力拉風箱,好不容易蒸熟了,揭開鍋蓋顧不得燙,抓起來就往嘴裡塞……忽覺得臉上一陣濕涼,窦占龍一驚而醒,睜開眼一看,面前竟蹲着一隻髒兮兮的狸貓,貓眼有如兩盞金燈,正直勾勾盯着他看。
狸貓見他睜眼,喵嗚一聲貓叫,凄厲刺耳,聽得窦占龍汗毛直豎,徹底醒了盹兒。
他倒不怕野貓,府中空無一人,有幾隻野貓不足為奇,一骨碌身下了床,揮手去攆那隻狸貓,冷不丁覺得後頭涼飕飕的,扭頭看去,登時吓出一身冷汗,但見一個長袍高帽之人立于屋中,臉色陰沉,木雕泥塑一般,絕無半分活人氣息。
窦占龍心說:“壞了,我遇上勾死鬼了!” 2 窦占龍穩住心神,但見對方是個身材瘦削的老者,看不出到底多大歲數,佝偻着身子,頭頂高紗帽,穿一件灰袍,臉上幹癟無肉、枯紋堆疊,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子邪氣。
那隻狸貓也蹿下古床,落地悄無聲息,蹲在老者腳旁,鬼鬼祟祟地打量窦占龍。
窦占龍以為是府邸的主人回來了,那也夠要命的,自己黑天半夜摸入人家府裡,還躺在床上睡了一覺,既被主人當場拿住,豈肯輕饒了我?此刻急中生智,對着老者一揖到地:“老爺勿怪,小人路過貴寶地,本想到您家讨口熱湯,怎知府上沒人,大門也沒關,誤以為是無主的空宅,奓着膽子歇了一會兒,還望您大發慈悲放了我!” 老者低頭看看窦占龍身上挂的腰牌,陰聲陰氣地幹笑了幾聲:“進來一趟不容易,何必急着走呢?老夫腿腳不便,你先背着我走幾步。
”窦占龍猜不透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可又不敢駁了對方的面子,畢竟是自己理虧,别再來個不吃燒雞吃窩脖兒,裝作滿心歡喜,往地上一蹲,将老者背在身後。
那個老者雖然枯瘦,他也隻是氣力不足的半大孩子,背不動尚在情理之中,然而并不覺得沉重,竟似背着一捆幹草。
窦占龍越想越不對勁兒,磨磨蹭蹭走出一步,便駐足不前了。
老者冷笑着問他:“怎麼着?這就走不動了?”窦占龍苦着臉說:“我又累又餓,實在邁不開腿了。
”老者從窦占龍背上下來,繞到他前面,緩緩點了點頭:“一步就一步吧,那也不少了!我告訴你,此地名為獾子城胡三太爺府,府邸的主人是位老狐仙,乃關外各路地仙祖師,早已得成正果不在塵世了。
獾子則是狐仙的瓦匠,擅長掏洞挖坑、蓋房壘窩,因造胡三太爺府有功,得以在附近居住,受神通庇佑,躲過了被獵人捉去扒皮熬油之苦,久而久之,拖家帶口的獾子越聚越多,這才有了獾子城。
胡三太爺走後,它們一直替祖師爺守着府邸。
獾子城三十年一顯古,隻有憋寶的能找到,倘若你不是憋寶的,那定是受了憋寶的指使!” 窦占龍驚得吐出半截舌頭收不回去,合着城裡住的全是獾子?要不說一個個怪裡怪氣的,身上還有一股地洞子味兒!忙向老者求告:“您老行行好,放我出城去!”老者道:“獾子城可不是一般人進得來的,你能走到這兒,還躺在古床上睡了一覺,此等機緣非比尋常啊,你可知老夫是誰?”窦占龍暗暗琢磨,老者剛才說了,胡三太爺得道之後,留下一座無主的空宅,或是有外來的仙家,占了這個地方,便猜道:“莫非您是這府裡的主人?”老者搖了搖頭說:“我雖然久居于此,卻并非這裡的主人,你可再猜。
”窦占龍仔細端詳眼前之人,覺得他身上的衣服、頭上的冠帽,有點像床頭雕刻的郭子儀,身邊還帶着一隻貓,那金銮殿上不也有一隻禦貓嗎?于是鬥膽再猜:“瞧您的裝束打扮,該不是奪潼關收兩京,破吐蕃定回鹘,功蓋天下中興大唐,七朝的元老郭令公?”老者幹笑兩聲:“哼哼,巧言令色,還一套一套的,但你猜得不對!”說罷又往邊上一指:“看見這張六步頂子床了嗎?”窦占龍谄笑道:“不止看見了,還在上頭睡了一覺,甭提多舒坦了。
”老者說道:“算你小子有福,你且聽了,我本在西涼,佛祖挖的坑,老君扛的秧,栽樹人是呂洞賓,澆水的是李三娘。
周文王逃難到樹下,雷震子救他返故鄉。
三十六路兵馬伐西岐,安營紮寨此樹旁。
伍子胥攀住晃一晃,柳展雄吓得臉發黃。
唐僧師徒從此過,樹蔭底下乘過涼……”窦占龍吃了一驚,插口道:“那麼說……您是樹仙?”老者一擺手:“不對不對,你急什麼,聽我把話說完,姜子牙當年算一卦,斷定此樹要打床,胡三太爺套神牛,把樹拉到他府上,請來能工并巧匠,三年打成這張床!”老者連說帶比畫,唾沫星子亂飛,說書唱戲的也不如這位能鬧騰。
窦占龍一臉崇敬,拜倒在地說:“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合着您老人家是床仙!老仙爺在上,受小的一拜!”老者這才坦然承認,告訴窦占龍,他本是西涼一棵老樹,曾吸日月之精、取天地之靈,打成頂子床以來,又在胡三太爺府中得了仙氣兒,久而久之有了道行,憑借圖中郭令公的形貌顯身,自稱“林中老鬼”,擅能占蔔打卦,可謂“看乾象遍知天文,觀地理明識風水;深曉五星,決吉兇禍福如神;秘談三命,斷成敗興衰似見”! 窦占龍聽得直發蒙,不過見識再短他也悟得出來,眼前的是一位仙家。
林中老鬼又問窦占龍:“知道為什麼讓你背着老夫走幾步嗎?”窦占龍說:“您不是腿腳不利索嗎?”林中老鬼踢了踢左腿,又擡了擡右腿,問窦占龍:“拿你那對夜貓子眼瞅瞅,老夫哪條腿不利索?我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成全你,咱倆有緣,老夫得保着你榮華富貴,不過機緣有深有淺,福分有大有小。
這麼說吧,腿長在你身上,路是你自己走的,如若你背着我走出屋門,我能夠保你一世富貴;你背我走上十步,我可以保你半世富貴;結果你隻走了一步,倒讓老夫為難……”窦占龍覺得剛才自作聰明隻走了一步,結果小道上撿芝麻,大道上灑香油,做了一樁賠本的買賣,不知還能否挽回,趕忙對林中老鬼說道
他走到古床跟前,瞪着夜貓子眼仔細端詳,這張床像是拿一根大木頭摳出來的,不由得啧啧稱奇,他姐夫朱二面子曾跟他吹噓過,說世上頭等的木匠做出來的活叫暗榫暗卯,榫子活兒外邊貼層木皮子,不論多大的器具,打造出來如同以整木雕鑿而成,哪怕是從頭到尾一寸一寸地找,也找不出接合的痕迹,想必此床就是暗榫暗卯。
更奇的是雕工,床頂子刻着福、祿、壽三星,皆為陽刻彩繪,福星蟒袍玉帶,手執如意;祿星身穿員外服,手裡拿着個小算盤;壽星大腦門長眉毛,一手拄拐杖,一手托仙桃。
床幫、床欄和踏闆上也刻有各種人物典故,像什麼神農親口嘗百草,沉香救母劈華山,唐堯訪賢讓天下,禹王治水分江湖……最大一幅是雕刻在床頭的《郭子儀綁子見唐皇》,真可以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金銮殿上還趴着一隻禦貓,粗尾長毛,體形肥碩,腦袋又大又圓,睜一眼閉一眼,似睡非睡,似醒未醒。
窦占龍跟着朱二面子到處混,也沒少聽書看戲,認得這個典故,叫“醉打金枝”,寓意逢兇化吉,加官進爵受封賞,而那汾陽王郭子儀一生興旺安康,七子八婿圍繞膝下,盡享天倫之樂,壽至耄耋之年。
那隻禦貓也有個名目,喚作“鞭打繡球”,鞭梢似的尾巴又粗又長,能從身後甩到頭頂。
窦占龍越看越愛,不覺看入了迷,圍着頂子床轉來轉去,心說:“我是沒什麼出息,可我們老窦家祖上,哪一位不是吃過見過的大财東?誰又睡過如此奢遮的寶床?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且上去躺一躺,死也不枉了!”于是脫鞋上床,拉過閃緞被子,鑽進去躺平了,小心翼翼枕在雕花的白玉枕頭上。
窦占龍隻在家睡過土炕草席,躺到寶床上,也沒覺得多舒服,玉枕看着講究,躺上去硌得後腦勺疼,不過那緞子輕盈綿軟,蓋在身上飄飄悠悠,如同覆着一片雲彩,還隐約透着一股奇香。
他本來隻想在古床上躺一躺,卻不知不覺睡着了,恍恍惚惚做了一個夢,夢見朱二面子掙了大錢,帶着他去買來白面,蒸了一鍋饅頭、棗卷兒、糖面座兒、大發糕,竈台上呼呼冒着熱氣,窦占龍蹲在邊上用力拉風箱,好不容易蒸熟了,揭開鍋蓋顧不得燙,抓起來就往嘴裡塞……忽覺得臉上一陣濕涼,窦占龍一驚而醒,睜開眼一看,面前竟蹲着一隻髒兮兮的狸貓,貓眼有如兩盞金燈,正直勾勾盯着他看。
狸貓見他睜眼,喵嗚一聲貓叫,凄厲刺耳,聽得窦占龍汗毛直豎,徹底醒了盹兒。
他倒不怕野貓,府中空無一人,有幾隻野貓不足為奇,一骨碌身下了床,揮手去攆那隻狸貓,冷不丁覺得後頭涼飕飕的,扭頭看去,登時吓出一身冷汗,但見一個長袍高帽之人立于屋中,臉色陰沉,木雕泥塑一般,絕無半分活人氣息。
窦占龍心說:“壞了,我遇上勾死鬼了!” 2 窦占龍穩住心神,但見對方是個身材瘦削的老者,看不出到底多大歲數,佝偻着身子,頭頂高紗帽,穿一件灰袍,臉上幹癟無肉、枯紋堆疊,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子邪氣。
那隻狸貓也蹿下古床,落地悄無聲息,蹲在老者腳旁,鬼鬼祟祟地打量窦占龍。
窦占龍以為是府邸的主人回來了,那也夠要命的,自己黑天半夜摸入人家府裡,還躺在床上睡了一覺,既被主人當場拿住,豈肯輕饒了我?此刻急中生智,對着老者一揖到地:“老爺勿怪,小人路過貴寶地,本想到您家讨口熱湯,怎知府上沒人,大門也沒關,誤以為是無主的空宅,奓着膽子歇了一會兒,還望您大發慈悲放了我!” 老者低頭看看窦占龍身上挂的腰牌,陰聲陰氣地幹笑了幾聲:“進來一趟不容易,何必急着走呢?老夫腿腳不便,你先背着我走幾步。
”窦占龍猜不透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可又不敢駁了對方的面子,畢竟是自己理虧,别再來個不吃燒雞吃窩脖兒,裝作滿心歡喜,往地上一蹲,将老者背在身後。
那個老者雖然枯瘦,他也隻是氣力不足的半大孩子,背不動尚在情理之中,然而并不覺得沉重,竟似背着一捆幹草。
窦占龍越想越不對勁兒,磨磨蹭蹭走出一步,便駐足不前了。
老者冷笑着問他:“怎麼着?這就走不動了?”窦占龍苦着臉說:“我又累又餓,實在邁不開腿了。
”老者從窦占龍背上下來,繞到他前面,緩緩點了點頭:“一步就一步吧,那也不少了!我告訴你,此地名為獾子城胡三太爺府,府邸的主人是位老狐仙,乃關外各路地仙祖師,早已得成正果不在塵世了。
獾子則是狐仙的瓦匠,擅長掏洞挖坑、蓋房壘窩,因造胡三太爺府有功,得以在附近居住,受神通庇佑,躲過了被獵人捉去扒皮熬油之苦,久而久之,拖家帶口的獾子越聚越多,這才有了獾子城。
胡三太爺走後,它們一直替祖師爺守着府邸。
獾子城三十年一顯古,隻有憋寶的能找到,倘若你不是憋寶的,那定是受了憋寶的指使!” 窦占龍驚得吐出半截舌頭收不回去,合着城裡住的全是獾子?要不說一個個怪裡怪氣的,身上還有一股地洞子味兒!忙向老者求告:“您老行行好,放我出城去!”老者道:“獾子城可不是一般人進得來的,你能走到這兒,還躺在古床上睡了一覺,此等機緣非比尋常啊,你可知老夫是誰?”窦占龍暗暗琢磨,老者剛才說了,胡三太爺得道之後,留下一座無主的空宅,或是有外來的仙家,占了這個地方,便猜道:“莫非您是這府裡的主人?”老者搖了搖頭說:“我雖然久居于此,卻并非這裡的主人,你可再猜。
”窦占龍仔細端詳眼前之人,覺得他身上的衣服、頭上的冠帽,有點像床頭雕刻的郭子儀,身邊還帶着一隻貓,那金銮殿上不也有一隻禦貓嗎?于是鬥膽再猜:“瞧您的裝束打扮,該不是奪潼關收兩京,破吐蕃定回鹘,功蓋天下中興大唐,七朝的元老郭令公?”老者幹笑兩聲:“哼哼,巧言令色,還一套一套的,但你猜得不對!”說罷又往邊上一指:“看見這張六步頂子床了嗎?”窦占龍谄笑道:“不止看見了,還在上頭睡了一覺,甭提多舒坦了。
”老者說道:“算你小子有福,你且聽了,我本在西涼,佛祖挖的坑,老君扛的秧,栽樹人是呂洞賓,澆水的是李三娘。
周文王逃難到樹下,雷震子救他返故鄉。
三十六路兵馬伐西岐,安營紮寨此樹旁。
伍子胥攀住晃一晃,柳展雄吓得臉發黃。
唐僧師徒從此過,樹蔭底下乘過涼……”窦占龍吃了一驚,插口道:“那麼說……您是樹仙?”老者一擺手:“不對不對,你急什麼,聽我把話說完,姜子牙當年算一卦,斷定此樹要打床,胡三太爺套神牛,把樹拉到他府上,請來能工并巧匠,三年打成這張床!”老者連說帶比畫,唾沫星子亂飛,說書唱戲的也不如這位能鬧騰。
窦占龍一臉崇敬,拜倒在地說:“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合着您老人家是床仙!老仙爺在上,受小的一拜!”老者這才坦然承認,告訴窦占龍,他本是西涼一棵老樹,曾吸日月之精、取天地之靈,打成頂子床以來,又在胡三太爺府中得了仙氣兒,久而久之有了道行,憑借圖中郭令公的形貌顯身,自稱“林中老鬼”,擅能占蔔打卦,可謂“看乾象遍知天文,觀地理明識風水;深曉五星,決吉兇禍福如神;秘談三命,斷成敗興衰似見”! 窦占龍聽得直發蒙,不過見識再短他也悟得出來,眼前的是一位仙家。
林中老鬼又問窦占龍:“知道為什麼讓你背着老夫走幾步嗎?”窦占龍說:“您不是腿腳不利索嗎?”林中老鬼踢了踢左腿,又擡了擡右腿,問窦占龍:“拿你那對夜貓子眼瞅瞅,老夫哪條腿不利索?我這麼做無非是為了成全你,咱倆有緣,老夫得保着你榮華富貴,不過機緣有深有淺,福分有大有小。
這麼說吧,腿長在你身上,路是你自己走的,如若你背着我走出屋門,我能夠保你一世富貴;你背我走上十步,我可以保你半世富貴;結果你隻走了一步,倒讓老夫為難……”窦占龍覺得剛才自作聰明隻走了一步,結果小道上撿芝麻,大道上灑香油,做了一樁賠本的買賣,不知還能否挽回,趕忙對林中老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