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搜兇窟曆經兇險

關燈
暢心舒。

    反正這次來,已準備硬幹,故也不再隐秘行蹤。

    大約走了半個時辰,估計已該到達杜家參場。

    但展望前途,廣闊視界中,何嘗有場房的影子?金星石停步說道:“就手下人描述的形勢,參場就在這附近,怎麼看不見啊?”雷登道:“也許在低窪處,再往前找找看。

    ”八魔早年全都來過,但那是遊覽性質,僅及天池而止。

    天池以東,以迄白頭山,可就沒人到過了。

    地形究竟是什麼樣子,全不知道,是以沒人接話。

    又前進裡把路,上了一個小山頭,金星石看了看前邊又回顧一下來路,道:“諸兄請看,松柏環烘中,雙舉對峙,渾似兩座高塔處,杜家參場就在那下邊,我們走過了頭。

    ”鄭七循着手勢望去,道:“來時路徑略微偏南,近了樹木又多,這還是在白天,陰山三友是夜裡來的,說不定迷了路。

    長白山除了人參,也産木材,直古未開的原始森林,随處可見,看準方向,别再重蹈前轍!”回到适才起步處,金星石登高眺望一陣,指着一條小道,慎重說道:“從這條小道斜奔西北,大緻不錯,諸兄記準方向,慢一點走,不會再錯。

    ”此處已接近白頭山,人迹罕至,哪裡來的小道?金星石手指處,隻是山壁較為狹長,較為突出的一段,積雪依然,未經踐踏過,看來像是一條小道罷了。

     好在諸魔也已記清,方向大緻沒錯。

    八魔慎重舉步,魚貫而行,不敢走散。

    循路至一谷口,赫然發現一塊揭示牌,白底紅字,鮮明奪目,上邊隻有三個大字,寫的是:“絕魔谷!”谷寬數裡,松柏密布,枝幹參天,似未經采伐。

     金星石凝注多時,松柏中山峰隐約,似有若無,皺眉說道:“杜家參場據報建在空曠之處,料必在谷那端,我們繞過去看一看。

    ”深覺谷中隐含殺機,望而卻步。

    他現在是頭領,他不敢進去,其餘幾個老魔,一個比一個奸猾,自更不願意冒這無謂的險。

    正待轉身,谷中突然傳出一陣悶雷似的聲響。

    驚惶回顧,一陣煙霧轉身,蓦聽青面鬼王李玉話聲道:“五行迷蹤,端的高明,日月雙璧,有德者居之,陰山兄弟仍願一試機緣,再行相見。

    ”另一清朗話聲道:“執迷不悟,誠堪浩歎,貴友現在左邊谷口相候,拜煩寄語,事不可再,期前再來,便無如此僥幸了!”煙霧斂,景物畢現,陰山三鬼,狼狽從林緣出現。

    鄭七揚聲喊道:“李賢弟,我們全在此處。

    ”李玉聞聲,擡頭發現幾魔,偕同兩個拜弟,匆忙奔了過來。

    金星石悄聲問道:“三位受驚了,适才對話何人?”李玉道:“聞聲而不見人,年紀似乎不大,不知是誰。

    ”金星石甚是不安,道:“聲音是否近似公孫弟兄?”李玉尚未啟齒,谷底已經傳來清晰話聲道:“井底之蛙,所見何其淺薄?本公子杜丹,如念在你那顆狗頭,已經是别人的定貨,馬上就要你好看,還不快滾!”金星石色厲内荏道:“乳毛未褪,也敢猖狂!月魄追魂與印家賤婢,是否息隐爾處?”杜丹聲音道:“老匹夫聽清,本公子一向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年前無故淩辱,猶未還以顔色,此刻一再窺探參場,是否欺我年輕?也罷,捉住你,交給公孫兄弟祭靈,也是一樣!” 語畢。

    煙風閃變,雷聲隐約,已向谷口湧來!李玉急道:“快走!”群魔本已心怯,聞催愈覺驚慌,急循原路侖惶遁走!另一女聲笑道:“經此一吓,老魔狗膽已破,再不敢輕視你我,今後可以高枕無憂了。

    ”杜丹聲音道:“虛張聲勢,可一而不可再,如被老魔識出,大禍立至,待蘭老回來,我們非得好好地用番功夫不可。

    ”話聲至此而止,敢情這套法寶,是蘭娘布置的,臨時授以操縱運用之方,不足久恃,而諸小各有所司,又未聚在一起,老魔如非心虛,林中三人,實甚危險!經過這一次虛聲恫吓,再加上陰山三鬼,為了遮醜,形容得又誇大了一點,老少諸魔,果然沒敢再來。

    這并不是說,他們真的怕了。

     至寶當前,他們怎肯知難而退!相反的,也正因這一吓,迫使諸魔,不得不改弦更張,另籌更為毒辣及更有把握的緻勝之策。

    短暫的四五天,已經無暇分心旁務。

     在敵對雙方,加緊準備之中,旁徨的群雄,得到另一個有力的鼓舞,浩浩蕩蕩,竟已湧上長白山。

    二月十三日,傍晚時分,杜家參場設在山麓的第一站,結夥來了兩百多号人。

    站門外的揭示牌上,張貼着一則啟事,言簡意駭,寫的是:“印範兩家争端,原與本場無涉,第念身為地主,同屬武林一脈,不忍眼見兇危,默不一言。

    自古宴無好宴,會無好會。

     至望同道,三省斯語,至此回頭,以免波及,實所幸盼。

    山上夜寒風勁,本站基于道義,提供一夜食宿,願者請進,不用之處,尤望見諒。

    ” “參場主人杜丹謹啟” 不列二十句話,一眼即可看清。

    群雄刹那看畢,其中一人道:“無獨有偶,揍他一頓。

    ”說這話的人是蕭天,不知有何用意?二百多号人,雖是說說笑笑,一起來的,卻不是一路。

    就目前形勢,大緻區分,可分兩路: 一路是朝陽牧場的父子兵,以劉永泰為人用意單純,是來調解紛争。

    自然,本請道義,以尊長兼媒人的身份,也有義務查明是非。

    這路父子兵,部份帶傷,路上料已出過事。

     另一路,是以蕭天和賀剛為首的群雄,人數比劉永泰的父子兵多三倍,份外卻相當這邊心裡各懷鬼胎,目前的結合,也是暫時性的,一旦遇事,怕也很難之緻。

    現在,蕭天一倡議,群雄自無不附合。

    于是一窩蜂也似的,湧進杜家參場第一站。

     負責接待的,是個中年人,姓管名烈,四十歲上下,很透着精明幹練。

    他問好幾路負責人,先分房子,杜丹有參場,也有木場,現成的材料,因陋就簡,大大小小,釘了不少床,光闆床,沒鋪蓋,不過,有煤,有柴,可以生火取暖。

     酒飯也很簡單,八個人一桌,四大盤,一大碗,熏、煮、蒸、腌卻很豐富可口。

    飯後一壺茶,不夠,自己燒,銅壺茶葉,準備的都很齊全。

    兩百多人,沒有那麼大的飯廳,院子裡又冷,是以都分别開到各自的房間裡去。

    對于幾個負責人,管烈單獨開了一桌,招待他們。

    席間,又再重申杜丹的意思,勸告群雄,及早回頭,勿涉兇險。

    自然,他也知道,群雄已經上了山,是不到黃河,不會死心的。

    劉永泰更即席表明了他的立場和來意。

     管烈肅然起敬道:“原來是劉前輩,在下失敬了,現在雙方已成水火,勢難并立,前輩一番苦心,隻怕很難化解得了。

    ”劉永泰道:“老弟這麼說,料必熟知内情,到底誰是誰非?能否據實相告。

    ”管烈道:“在下自蒙杜場主見重,即被委此間掌管發貨,從未下過山,所知恐怕還不及前輩多,不過有一件事,外邊的人知道的不多,在下卻幸而與聞,雖與目前的紛急,沒有直接關系,前輩倒不妨作個參考。

    ”劉永泰急問道:“到底是件什麼事?”管烈瞟了一眼賀剛,道:“本場場主杜公子,年前曾被範大場主,綁架過一次,幸遇高人搭救,僥幸得保生命,便已是遍體鱗傷,現在連家都不敢再回去了!”劉永泰朝賀剛問道:“總管知道這件事麼?”他和賀剛是在臨江縣客棧裡遇到的,曾經交談過,是以知道賀剛的身份。

    賀剛道:“有,不過,是非卻不像管兄形容的那麼不近人情。

    事情是由于杜公子先劫敝場貨車,殺死護車人員而起,敝場亦派人去請杜公子洽商善後,又被打傷,惹翻礦場主管,瞞着敝場場主,私下裡幹的,事後還受了敝場場主一頓責備。

    管兄不常下山,聽信杜公子一面之辭,難免就大有出入了。

    ”管烈含笑問道:“賀兄料必也知道敝場主因何劫車,何不也向劉前輩說個明白。

    ”賀剛道:“事無不可對人言,這也不是什麼見不得天日的。

    ”接着,他極不心願地,隻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把截留礦工的事件,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

    當然,他不會用“截留”字樣,而說是高價雇用,滿口苦衷,一如年前上官逸對公孫啟解釋的口吻。

    管烈怎能任他斷章取義,曲解事實,立予反擊,道:“姑不論高價雇用,或是強迫截留,十年以來,這上千礦工,音訊斷絕,宛如失蹤。

    誰無父母?誰無妻子?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