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蹑賊蹤探尋詭秘

關燈
奪,終于送掉老命。

    先父見到他的時候,他已奄奄一息,重傷瀕死,臨終托以後事,即将這兩樣東西,贈予先父。

    ” “如果先父肯看上一遍,就不會慘遭……”說到傷心處,又不禁痛淚披流。

    曉梅道:“既成事實,徒悲何益,大妹正該勉節哀思,替伯父設法報仇才對。

    ”她怕再惹印天藍不快,故不用空泛言辭勸慰,而以大義相責、相激、相勉。

    印天藍忍住辛酸,道:“不錯,我要報仇,害了我的父親,毀了我的一生,此仇非報不可!隻是……”似是想到什麼,話聲截然而止。

    曉梅道:“隻是怕力量不夠?德不孤,必有鄰。

    ”印天藍愁眉盡掃,道:“我再狠,也隻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女流輩,小哥真肯幫助我?”曉梅道:“除我和大哥外,另外還有一位高人。

    ”印天藍忖思,道:“你們兄弟的同門?”曉梅道:“不,我是說霍棄惡。

    ”印天藍已有所悟,道:“小哥怎能确定那個黑衣人就是他?”曉梅道:“他還跟我說過一句話,以前怕你懷疑我從中挑你們夫妻間的感情,沒有對你說。

    ”印天藍追問道:“他還說過什麼?”曉梅道:“他說你遭遇可憐,教我好好地照應你,并且還說‘不要顧忌那個陰險狠毒的匹夫!’想想看,離開的時候,他為什麼不讓我們回頭?”印天藍強辯道:“可能是不願意洩露秘密門戶。

    ”曉梅知她迷戀自己,仍未看出自己也是女兒身,有心吐露真情,又覺時機不對,怕她受不了雙重打擊,暗暗一歎,道:“就不會怕你識出真面目?”印天藍道:“他一定連我也恨上了,怎肯再幫我的忙?”曉梅道:“大妹不能嬌情,這又不是你的錯,他怎會恨你,否則,就不會那樣關懷你了。

    這兩天的經過,如果教他知道了,你就是想攔,怕也攔不住,他非找範鳳陽結一次總賬不可。

    ”印天藍顯得很不耐煩,道:“這事以後再說,我們先談一談現在的事情好麼?”曉梅明了她接着以大小族娶和自己談論無法答應她的事,忙道:“現在的事情嘛,吃點東西睡覺,天亮走路。

    ”印天藍道:“人家要和你說點正經的事嘛。

    ”曉梅道:“難道我說的不正經?”印天藍一賭氣,從貼身處掏出一個絹包,往曉梅面前一擲,道:“拿去好好地看一看。

    ”從包裝形式,曉梅已經看出裡邊似是一本書,心裡早已料定八成是毒經,打開一看,果然不錯,道:“我不想看。

    ”印天藍一撇嘴,不以為然地說道:“我的大英雄,别裝正經了,書無正邪,亦猶武功,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關鍵在人而不在書。

    範鳳陽跟我要了多年,我都沒給他,你不想看,我卻非教你看不可,你很聰明,應該體會得出我的用意。

    ”曉梅重又包好。

    納入懷中,道:“我暫時替大妹保管好了。

    ”印天藍正色道:“小哥,你錯了。

    為這本東西,如果因為單純無力保管,我可以把它燒掉,免得夜長夢多,留為後患。

    實因裡邊有不少防毒治毒的訣竅,濟世救人實有大用,尤其是今天,對付那對惡師徒,更是少不了它。

    據聞北紀一家,半夜遭人洗劫,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我懷疑就與那對惡師徒大有關聯,你和大哥,功力精湛,容或不怕。

    象悅賓棧,馬家店,你那些知交故舊,一旦卷入旋渦,何能自保?凡事有經有權,别象大哥那樣固執,得空的時候,煉制一些成藥,備為緊急之需,免得将來後悔莫及。

    ”她說得義正辭嚴,精辟入微。

    曉梅宛如醍醐灌頂,由衷起敬道:“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大妹,你真了不起。

    ”小環重整飲食,适時送了進來。

    兩個人,一邊吃,一邊談,時而蹙眉,時而淺笑,究竟所談何事?由于談聲甚低,已無法聽到内容。

     僅知次日淩晨,關兆祥帶着一名精細站丁,冒着雪後寒風,騎馬走了,奔向了長白山。

    曉梅和印天藍。

    在關洪前導下,卻進了山口鎮,敲開一家酒館店門,進去即沒再出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行蹄印,順着山腳,往前延伸。

    兩騎人馬,銜枚疾行,不時卻在注視這行蹄印。

    這是兩道長嶺所隔成三條道路之中的北路。

    寒風卷起冰屑積雪,彌漫如霧,嚴寒之外,更給這兩騎人馬,平添了無限旅途艱辛。

     人似乎有急事,不斷用腳根磕着馬鞍,希望走快。

    馬馱着人,逆着風,阻力太大,想快也快不了。

    幸而風是一陣陣歇刮着的,否則眼都睜不開,如何能趕路!雪霧冰屑散盡,人馬的影子,已由模糊而清晰。

    人的衣着,一黑一白,馬的毛色,一紅一黑。

    白衣人書生打扮,騎在紅馬上,經積雪一襯比分外鮮明。

    黑衣人想是多年沒有梳理了,長發披拂,連鬓于腮,再經風一刮,一張國字臉,幾乎被須發完全遮住了。

     隻有兩道冷電也似的目光,不時從發隙中閃射寒芒,給予人一種冷煞的感覺。

    其實,他的年紀并不大,從細緻光潤的皮膚觀察,最多不會超過三十,隻因不修邊幅,活賽當年虬髯公,騎在馬上,反而愈見威武。

    行進中,白衣人道:“黑兄,蹄迹漸為冰屑淹沒,愈發不易辨識了。

    ”黑衣人道:“公孫兄說的是,不過,最初辨識不會大錯,小弟總認為我們上了匹夫的當。

    ”原來是公孫啟和黑衣怪人,為了急于找到曉梅和印天藍,這就難怪不顧惡劣天氣,也非急着上路不可。

     公孫啟道:“小弟也有同感……”黑衣怪人接口道:“還不回去找匹夫們要人?”公孫啟道:“不,小弟想法與黑兄不同。

    小弟長思之後,大膽作此假定。

    ”黑衣怪人道:“莫非公孫兄斷定令弟沒有落在匹夫之手?敢問判斷如何?”公孫啟道:“正反假設各一,仔細比較,正的成分居多,參場礦場,印場主年必經常往返,道路縱為大雪遮覆,亦不虞迷失,舍弟與她同行,十九必走官道,從何與匹夫們相遇?又如何會落入匹夫們的手中?”似望紅日,已上嶺巅,黑衣怪人恍然若悟,道:“官道在嶺南,我們走的是嶺北,是我們走錯了。

    ”公孫啟颔首道:“正是如此,小弟初到遼東,黑兄又多年自固山腹,隻知沿着車馬痕迹行進,無意中走上了匹夫們偷運礦金的密道,反而揭破了匹夫們的隐私,雖然略有耽誤,所得足償所失。

    ”黑衣怪人道:“反面假設又如何?”公孫啟道:“遼東除印、範、杜三家,尚未聞有第四家礦主,若然,此礦必系偷采。

    然則業主究為誰何?杜丹被擒,應非盡如上官老兒所說理由,此可疑者一也。

    杜丹否認,是否由衷?亦有待查證。

    但如果為印家産業,印場主發現雪上車馬痕迹,亦必追究。

    舍弟必同來。

    ” “但舍弟性情剛烈,疾惡如仇,如被發現三殘四絕等窮兇極惡之徒,深藏此處,必難善了。

    一經交搏,三殘四絕窮難全屍。

    黑兄親眼目睹,彼輩可有傷缺?” “彼時,杜丹猶未被擒,自無可疑蹄痕指引,甚至活石谷口秘門,亦無從窺破,黑夜至此,無宿無食,風雪拙之策。

    ”公孫啟不知尚有中路,故如此判斷。

    黑衣怪人道:“萬一被困奈何?”公孫啟斷然說道:“不瞞黑兄,設有萬一,舍弟必遭毒手,亦不可能被困,此時回頭,徒贻笑柄,亦無法查到任何證據,又奈之何?”黑衣怪人道:“蹄印已不可憑,公孫兄意下如何?”公孫啟道:“巡有可以穿越之處,折往嶺南,到達前站,真相自明,否則繞山而過,多耽誤兩三天罷了。

    ”黑衣怪人道:“但憑公孫兄,小弟沒有意見。

    ”兄弟是公孫啟的,說破嘴唇,公孫啟執意不聽,他亦無可如何!太陽愈升愈高,朔風漸次轉弱,默默前行,不禁叫聲“苦也”!人在嶺腳,仰望山高無限,曲折蜿蜒,即無漳谷可供穿越,亦不知究長幾許?兩道長嶺,雖然并行,并非等長。

     南嶺較短,約二十裡,即已勢盡,故曉梅和印天藍,中時即已走出山口。

    北嶺既長且高。

    曉梅和印天藍,行徑中路,有北嶺阻擋,所承受的風力不大,而且假鳳虛凰,一個盤算心事,一個正在熱火勁上,縱有寒風,也視為季節使然,不覺其苦。

    公孫啟和黑衣怪人,走的是北嶺北緣,直接遭受朔風侵襲,人既沒有那股熱和勁,風中卷帶着冰屑積雪,有時眼睛都睜不開,罪可就受大了。

    幸而兩個人,功力都很高,還能夠承受得了。

     馬可就不行了,尤其是黑衣怪人騎的那匹馬,身上馱着不亞一具黑金剛,蹄底下冰雪又滑,上邊重壓,底下滑溜,雙重的費力,竟是渾身汗濕,口吐白沫子,愈走愈慢,過午不久,一個失蹄,摔倒雪地上,黑衣怪人在馬将倒未倒的時候,一提缰繩,沒有挽住跌勢,業已飛身飄離馬鞍。

    馬已疲極,再加驚愕,腿上支撐乏力,這一摔很重,掙紮半天,也沒有爬起來。

    黑衣怪人見狀,皺眉說道:“公孫兄,馬已脫力,不能再騎,丢在這裡,準死無疑,令弟和印場主的事情要緊,你先走吧。

    ”公孫啟與黑衣怪人幾乎同時,甩镫離鞍,一晝夜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