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學生時代曾得過一次校級二等獎,獎品是一本皮質封面《聖經》。
扉頁用精緻的銅版印刷字體寫着是為了獎勵我的成就。
成就?得了第二還算是成就? 我把那本《聖經》從頭到尾認真讀了一遍,注意到聖路加教導我們要寬恕我們的敵人。
我把他的其他教誨,以及所有聖人的教誨都悉數讀完。
真的,全都讀完了。
發現沒有隻言片語講的是要寬恕我們的朋友。
八月 這是供人稍作喘息的時候。
大家可以把心中的憂懼與疑惑暫時放到一邊,盡情享受夏日的陽光雨露與新鮮空氣。
吃吃冰淇淋,品嘗紅草莓,舔舔棒棒糖,然後開懷大笑,重新找回生活的真正含義和快樂。
隻不過,在這一切歡樂之外,八月份的報紙内容真可謂糟糕透頂。
政客們和主要的政治新聞記者都休息度假去了,二線的議會記者們絞盡腦汁想要填補這個空白并借此上位,達到事業上的飛升。
所以他們不放過眼前的任何蛛絲馬迹,誓要刨根問底,挖出個究竟。
比如,周二某條消息還不過是第五版的“豆腐塊”,内容也不過是些推測猜想的泛泛之詞。
但到了周五就有可能成為頭版的長篇大論。
八月還在跑新聞的這些記者們都想要幹出一番事業,而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亨利·科林格裡奇的名譽上。
那些早就無望高升,被時間遺忘的後座議員們發現自己的名字突然榮登重要新聞,并被稱為“黨内高級官員”,而那些初涉政壇的人們則變成了“政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且,隻要他們表達的觀點有料又下流,就有時間暢所欲言,言無不盡。
關于首相不信任内閣同僚的謠言甚嚣塵上,當然報紙也大肆報道内閣成員對這位首相的不滿。
那些有足夠權威否認這些謠言的人都不知去哪兒逍遙快活了。
于是乎,沉默就被大家自動認作是官方對這些謠言的承認了。
推測與炒作愈演愈烈,漸漸變得不可控制。
瑪蒂的報道中略略提到了關于對内閣成員洩露機密進行“官方調查”的傳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快,就有人對此進行添油加醋的預測和猜想,認為秋天的時候肯定會有一次姗姗來遲的内閣重組。
威斯敏斯特周圍的傳言是,亨利·科林格裡奇的脾氣越來越古怪,盡管他現在正在千裡之外的法國戛納附近,于一處私人宅邸中度假。
八月酷熱的三伏天,就連首相的哥哥也成為洪水猛獸般新聞報道的對象。
當然他的名字主要出現在八卦專欄上。
唐甯街的新聞處電話響個不停,很多來電内容差不多,都是聽說首相越來越經常地去債主們那裡幫“親愛的老查理”救急,債主甚至包括了國稅局,請新聞處就此事發表意見和看法。
當然,唐甯街不會發表任何看法——這是私人的事情,跟官方沒有關系。
于是乎,就像對所有稀奇古怪和天馬行空的指控那樣,新聞處用官方辭令統一回答說,“不做評論”。
這四個字一出現在新聞中,就會引得無數人瞎想,“不做評論”的意思,也就是真有其事?一切都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
八月将首相與他一文不名的哥哥空前地拉近。
其實查爾斯并沒說什麼蠢話,他畢竟還是有點常識,懂得遠離麻煩。
但某家最愛煽風點火的星期日小報接到一個匿名的電話,說查爾斯住在法國波爾多郊外一家便宜的旅館。
這家報紙立刻派出一個記者前去找到查爾斯,給他灌了好多酒,想從他嘴裡套點話,并引他做出一些可以“上得了台面”的醜事。
結果事與願違,查爾斯隻是吐了一大堆東西在記者和他的筆記本上,接着就昏死過去。
記者迅速找來一個大胸妹,讓她靠在這攤呼呼大睡的爛泥身上,接着攝影師就拼命按動快門,把“查爾斯和不知名女子的溫柔一刻”記錄下來,以呈現給後世子孫和報紙的一百一十萬讀者。
“我一無所有,糟糕透頂。
”查爾斯如是說。
這個頭條标題尖叫着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接下來的文章裡就詳細報道了首相的哥哥如何窮困潦倒,在婚姻失敗,弟弟過于傑出和著名的壓力下如何瀕臨崩潰。
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甯街仍然不松口,表示“絕對不做評論”,這比平時顯得更不近情理。
報道後的第二個周末,同樣一張查爾斯酩酊大醉的照片又出現在頭版顯著位置,不過旁邊多了一張首相在法國南部舒适悠閑地度假的照片。
在英國民衆看來,首相度假的地方和身處窘境的查爾斯的栖身之所不過咫尺之遙。
兩張對比照片的含義昭然若揭,
扉頁用精緻的銅版印刷字體寫着是為了獎勵我的成就。
成就?得了第二還算是成就? 我把那本《聖經》從頭到尾認真讀了一遍,注意到聖路加教導我們要寬恕我們的敵人。
我把他的其他教誨,以及所有聖人的教誨都悉數讀完。
真的,全都讀完了。
發現沒有隻言片語講的是要寬恕我們的朋友。
八月 這是供人稍作喘息的時候。
大家可以把心中的憂懼與疑惑暫時放到一邊,盡情享受夏日的陽光雨露與新鮮空氣。
吃吃冰淇淋,品嘗紅草莓,舔舔棒棒糖,然後開懷大笑,重新找回生活的真正含義和快樂。
隻不過,在這一切歡樂之外,八月份的報紙内容真可謂糟糕透頂。
政客們和主要的政治新聞記者都休息度假去了,二線的議會記者們絞盡腦汁想要填補這個空白并借此上位,達到事業上的飛升。
所以他們不放過眼前的任何蛛絲馬迹,誓要刨根問底,挖出個究竟。
比如,周二某條消息還不過是第五版的“豆腐塊”,内容也不過是些推測猜想的泛泛之詞。
但到了周五就有可能成為頭版的長篇大論。
八月還在跑新聞的這些記者們都想要幹出一番事業,而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亨利·科林格裡奇的名譽上。
那些早就無望高升,被時間遺忘的後座議員們發現自己的名字突然榮登重要新聞,并被稱為“黨内高級官員”,而那些初涉政壇的人們則變成了“政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且,隻要他們表達的觀點有料又下流,就有時間暢所欲言,言無不盡。
關于首相不信任内閣同僚的謠言甚嚣塵上,當然報紙也大肆報道内閣成員對這位首相的不滿。
那些有足夠權威否認這些謠言的人都不知去哪兒逍遙快活了。
于是乎,沉默就被大家自動認作是官方對這些謠言的承認了。
推測與炒作愈演愈烈,漸漸變得不可控制。
瑪蒂的報道中略略提到了關于對内閣成員洩露機密進行“官方調查”的傳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很快,就有人對此進行添油加醋的預測和猜想,認為秋天的時候肯定會有一次姗姗來遲的内閣重組。
威斯敏斯特周圍的傳言是,亨利·科林格裡奇的脾氣越來越古怪,盡管他現在正在千裡之外的法國戛納附近,于一處私人宅邸中度假。
八月酷熱的三伏天,就連首相的哥哥也成為洪水猛獸般新聞報道的對象。
當然他的名字主要出現在八卦專欄上。
唐甯街的新聞處電話響個不停,很多來電内容差不多,都是聽說首相越來越經常地去債主們那裡幫“親愛的老查理”救急,債主甚至包括了國稅局,請新聞處就此事發表意見和看法。
當然,唐甯街不會發表任何看法——這是私人的事情,跟官方沒有關系。
于是乎,就像對所有稀奇古怪和天馬行空的指控那樣,新聞處用官方辭令統一回答說,“不做評論”。
這四個字一出現在新聞中,就會引得無數人瞎想,“不做評論”的意思,也就是真有其事?一切都呈現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
八月将首相與他一文不名的哥哥空前地拉近。
其實查爾斯并沒說什麼蠢話,他畢竟還是有點常識,懂得遠離麻煩。
但某家最愛煽風點火的星期日小報接到一個匿名的電話,說查爾斯住在法國波爾多郊外一家便宜的旅館。
這家報紙立刻派出一個記者前去找到查爾斯,給他灌了好多酒,想從他嘴裡套點話,并引他做出一些可以“上得了台面”的醜事。
結果事與願違,查爾斯隻是吐了一大堆東西在記者和他的筆記本上,接着就昏死過去。
記者迅速找來一個大胸妹,讓她靠在這攤呼呼大睡的爛泥身上,接着攝影師就拼命按動快門,把“查爾斯和不知名女子的溫柔一刻”記錄下來,以呈現給後世子孫和報紙的一百一十萬讀者。
“我一無所有,糟糕透頂。
”查爾斯如是說。
這個頭條标題尖叫着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接下來的文章裡就詳細報道了首相的哥哥如何窮困潦倒,在婚姻失敗,弟弟過于傑出和著名的壓力下如何瀕臨崩潰。
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甯街仍然不松口,表示“絕對不做評論”,這比平時顯得更不近情理。
報道後的第二個周末,同樣一張查爾斯酩酊大醉的照片又出現在頭版顯著位置,不過旁邊多了一張首相在法國南部舒适悠閑地度假的照片。
在英國民衆看來,首相度假的地方和身處窘境的查爾斯的栖身之所不過咫尺之遙。
兩張對比照片的含義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