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因機器 · 3
關燈
小
中
大
學習戰略已應用于計算機下棋的某些程序中。
計算機和人對弈或和其他計算機對弈時,這些程序确實能不斷得到改善。
盡管它們備有一個規則和戰術庫,但它們的決定程序裡也帶有一個預先納入的小小的随機趨向。
它們把以往的種種決定記錄下來,每當赢得一局時,它們就稍微增加為這局棋帶來勝利的戰術的權重,以便計算機下次再度采用同樣戰術的可能性增加一些。
預測未來的一個最有趣的方法是模拟。
一位将軍如果想知道某一項軍事計劃是否比其他可供選擇的計劃來得優越,他就面臨作出預測的問題。
天氣、部隊的士氣以及敵人可能采取的反措施都是未知數。
如果想知道這個計劃是否切實可行,一個辦法是把該計劃試行一下,看看其效果如何。
然而,要把所有想象得出的計劃都試行一下是不可取的,因為願意“為祖國”獻身的青年畢竟有限,而各種可能的計劃實在多得很。
進行與假想敵人交鋒的演習也可以考驗各種計劃的實踐性,這要比真刀真槍地幹一下好。
演習可以采取“北國”與“南國”全面交戰的方式,使用的是空炮彈。
但即使是這樣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物資。
比較節約一些的辦法是用玩具士兵和坦克在大地圖上移來移去進行演習。
近年來,計算機已肩負起大部分模拟的職能,不僅在軍事戰略方面,而且在諸如經濟學、生态學、社會學等必須對未來作出預測的一切領域。
它使用的是這樣的技術:在計算機内建立一個世界上某種事物的模型。
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揭開計算機的蓋子,就可以看到一個和模拟對象相同的微型模仿物。
在下棋的計算機裡,記憶裝置内沒有任何看得出是棋盤以及馬和卒各就各位的“形象”。
有的隻是代表棋盤以及各種棋子位置的一行行電子編碼。
對我們來說,地圖是世界某一部分的平面縮影。
在計算機裡面,地圖通常是以一系列城鎮和其他地點的名字來代表的。
每個地點附有兩個數字——它的經度和緯度。
計算機的電腦實際上如何容納它這個世界的模型是無關緊要的。
重要的是容納的形式允許它操縱這個模型進行操作和試驗,并以計算機操作員能夠理解的語言彙報運算的結果。
通過模拟技術,以模型進行的戰役可以得出勝負,模拟的班機可以飛行或墜毀,經濟政策可以帶來繁榮或崩潰。
無論模拟什麼,計算機的整個運算過程隻需實際生活中極小的一部分時間。
當然,這些反映世界的模型也有好壞之分,而且即使是上好的模型也隻能是近似的。
不管模拟得如何逼真,計算機也不能預測到将要發生的全部實際情況,但好的模拟肯定遠勝于盲目的試驗和誤差。
我們本來可以把模拟稱為代替性的“試驗和誤差”,不幸的是,這個術語早為研究老鼠心理的心理學家所優先占用了。
如果模拟是這樣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設想生存機器本該是首先發現這個辦法的,早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前,生存機器畢竟已經發明了人類工程學的許多其他方面的技術:聚焦透鏡和抛物面反射鏡、聲波的頻譜分析、伺服控制系統、聲納、輸入信息的緩沖存儲器以及其他不勝枚舉的東西,它們都有長長的名字,其具體細節這裡不必贅述。
模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說,如果你自己要作出一個困難的決定,而這個決定牽涉到一些将來的未知量,你也會進行某種形式的模拟。
你設想在你采取各種可供選擇的步驟之後将會出現的情況。
你在大腦裡建立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并不是世上萬物的縮影,它僅僅反映出依你看來是有關的範圍有限的一組實體。
你可以在心目中看到這些事物的生動形象,或者看到并操縱它們已經概念化了的形象。
無論怎樣,不會在你的大腦裡出現一個實際上占據空間的、反映你設想的事物的模型。
但和計算機一樣,你的大腦怎樣表現這個模型的細節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大腦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來預測可能發生的事物。
那些能夠模拟未來事物的生存機器,比隻會在實際的試驗和誤差的基礎上積累經驗的生存機器要棋高一籌。
問題是實際的試驗既費時又費精力,明顯的誤差常常帶來緻命的後果。
模拟則既安全又迅速。
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終于導緻了主觀意識的産生。
其所以如此,在我看來,是當代生物學所面臨的最不可思議的奧秘。
沒有理由認為電子計算機在模拟時是具有意識的,盡管我們必須承認,有朝一日它們可能具有意識。
意識之産生也許是由于大腦對世界事物的模拟已達到如此完美無缺的程度,以緻把它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
[*]顯然,一個生存機器的肢體必然是構成它所模拟的世界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假定,出于同樣的理由,模拟本身也可以視為是被模拟的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上,“自我意識”可能是另外一種說法,但我總覺
計算機和人對弈或和其他計算機對弈時,這些程序确實能不斷得到改善。
盡管它們備有一個規則和戰術庫,但它們的決定程序裡也帶有一個預先納入的小小的随機趨向。
它們把以往的種種決定記錄下來,每當赢得一局時,它們就稍微增加為這局棋帶來勝利的戰術的權重,以便計算機下次再度采用同樣戰術的可能性增加一些。
預測未來的一個最有趣的方法是模拟。
一位将軍如果想知道某一項軍事計劃是否比其他可供選擇的計劃來得優越,他就面臨作出預測的問題。
天氣、部隊的士氣以及敵人可能采取的反措施都是未知數。
如果想知道這個計劃是否切實可行,一個辦法是把該計劃試行一下,看看其效果如何。
然而,要把所有想象得出的計劃都試行一下是不可取的,因為願意“為祖國”獻身的青年畢竟有限,而各種可能的計劃實在多得很。
進行與假想敵人交鋒的演習也可以考驗各種計劃的實踐性,這要比真刀真槍地幹一下好。
演習可以采取“北國”與“南國”全面交戰的方式,使用的是空炮彈。
但即使是這樣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物資。
比較節約一些的辦法是用玩具士兵和坦克在大地圖上移來移去進行演習。
近年來,計算機已肩負起大部分模拟的職能,不僅在軍事戰略方面,而且在諸如經濟學、生态學、社會學等必須對未來作出預測的一切領域。
它使用的是這樣的技術:在計算機内建立一個世界上某種事物的模型。
這并不意味着,如果你揭開計算機的蓋子,就可以看到一個和模拟對象相同的微型模仿物。
在下棋的計算機裡,記憶裝置内沒有任何看得出是棋盤以及馬和卒各就各位的“形象”。
有的隻是代表棋盤以及各種棋子位置的一行行電子編碼。
對我們來說,地圖是世界某一部分的平面縮影。
在計算機裡面,地圖通常是以一系列城鎮和其他地點的名字來代表的。
每個地點附有兩個數字——它的經度和緯度。
計算機的電腦實際上如何容納它這個世界的模型是無關緊要的。
重要的是容納的形式允許它操縱這個模型進行操作和試驗,并以計算機操作員能夠理解的語言彙報運算的結果。
通過模拟技術,以模型進行的戰役可以得出勝負,模拟的班機可以飛行或墜毀,經濟政策可以帶來繁榮或崩潰。
無論模拟什麼,計算機的整個運算過程隻需實際生活中極小的一部分時間。
當然,這些反映世界的模型也有好壞之分,而且即使是上好的模型也隻能是近似的。
不管模拟得如何逼真,計算機也不能預測到将要發生的全部實際情況,但好的模拟肯定遠勝于盲目的試驗和誤差。
我們本來可以把模拟稱為代替性的“試驗和誤差”,不幸的是,這個術語早為研究老鼠心理的心理學家所優先占用了。
如果模拟是這樣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設想生存機器本該是首先發現這個辦法的,早在地球上出現人類以前,生存機器畢竟已經發明了人類工程學的許多其他方面的技術:聚焦透鏡和抛物面反射鏡、聲波的頻譜分析、伺服控制系統、聲納、輸入信息的緩沖存儲器以及其他不勝枚舉的東西,它們都有長長的名字,其具體細節這裡不必贅述。
模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說,如果你自己要作出一個困難的決定,而這個決定牽涉到一些将來的未知量,你也會進行某種形式的模拟。
你設想在你采取各種可供選擇的步驟之後将會出現的情況。
你在大腦裡建立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并不是世上萬物的縮影,它僅僅反映出依你看來是有關的範圍有限的一組實體。
你可以在心目中看到這些事物的生動形象,或者看到并操縱它們已經概念化了的形象。
無論怎樣,不會在你的大腦裡出現一個實際上占據空間的、反映你設想的事物的模型。
但和計算機一樣,你的大腦怎樣表現這個模型的細節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大腦可以利用這個模型來預測可能發生的事物。
那些能夠模拟未來事物的生存機器,比隻會在實際的試驗和誤差的基礎上積累經驗的生存機器要棋高一籌。
問題是實際的試驗既費時又費精力,明顯的誤差常常帶來緻命的後果。
模拟則既安全又迅速。
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終于導緻了主觀意識的産生。
其所以如此,在我看來,是當代生物學所面臨的最不可思議的奧秘。
沒有理由認為電子計算機在模拟時是具有意識的,盡管我們必須承認,有朝一日它們可能具有意識。
意識之産生也許是由于大腦對世界事物的模拟已達到如此完美無缺的程度,以緻把它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
[*]顯然,一個生存機器的肢體必然是構成它所模拟的世界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假定,出于同樣的理由,模拟本身也可以視為是被模拟的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事實上,“自我意識”可能是另外一種說法,但我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