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天

關燈
事。

     可是,無論我走到哪裡,不管是普拉多大道、麗池公園,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公共場所,都有個人一直尾随着我,他那炯炯有神的銳利目光似乎能直透我的心靈,讀出我所有的心事。

    在這個人堅持不懈的注視下,我陷入極大的不安。

     族長沉思不語,看起來仿佛在忘情地回想往事。

    就在此時,有人來禀告我們,晚餐已準備就緒,于是,族長把後面的故事留到次日。

     *** [1]原注:費贊(Fezzan)是現利比亞的一個地區。

     [2]譯注:阿蒙綠洲(Oasisd'Ammon),利比亞中部一綠洲的舊稱,現稱錫烏拉綠洲(OasisdeSyouah)。

     [3]譯注:即天然蘇打。

     [4]譯注:盧克索為埃及古城,位于南部尼羅河東岸,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而著稱。

     [5]原注:“哈伊克”(Haïk)是某些婦女用來裹身體的呢料。

     [6]原注:哈基姆·阿姆爾—阿拉(Al-Hakimbi-Amr-Allah),在位時間996-1021年,他想把自己伊斯瑪儀派的信仰強加給遜尼派的國民。

    穆罕默德·伊本·伊斯瑪伊爾·達拉齊(MohammedibnIsmaïlAl-Darazi),約1020年去世,他傳播哈基姆是神的化身的學說,他的弟子後來在叙利亞取他名字的詞源創立了德魯茲派。

     [7]原注:馬斯喀特的伊瑪目:公元7世紀中葉起,阿曼與哈瓦利吉派(伊斯蘭教的“清教徒”派,他們認為,不順從他們嚴格的清規戒律的人都不是真正的穆斯林)結盟;公元750年,哈瓦利吉派分支伊巴德派在阿曼選出了他們的伊瑪目。

    17世紀中葉,在将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趕出阿曼沿海并赢得政治獨立後,馬斯喀特的一代代伊瑪目不斷擴張統治,并于1741年采用了蘇丹的稱号。

     [8]譯注:希拉斯(Chiras)是最早入侵波斯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城市。

     [9]原注:薩非王朝是于1502-1736年間統治波斯的王朝。

     [10]原注:耶西迪人是信仰中混合了古波斯拜火教、亞述人多神教以及一些借用自猶太教、基督教聶斯脫裡派和伊斯蘭教宗教元素的宗教派别(他們的一個教義是未來為堕天使撒旦平反)。

    但此處作者似應指一個什葉派的分支教派。

     [11]原注:穆塔瓦裡(Mutawali,阿拉伯語意為“負……責任的”),多個什葉派分支教派使用的名稱(如某些伊斯瑪儀派教派和阿拉維教派)。

     [12]譯注:帕爾米拉是現叙利亞境内的著名古城。

     [13]譯注:位于貝魯特東北約85公裡處的貝卡谷地,巴勒貝克城意即“太陽城”。

    公元前64年,巴勒貝克被羅馬征服。

    此後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著名的宗教建築群,巴勒貝克成為羅馬帝國的聖地。

     [14]原注:歐麥爾·伊本·哈塔蔔(OmaribnAl-Khattah),第二任哈裡發:什葉派痛恨前三任哈裡發,在他們看來,這三人篡奪了第四任哈裡發阿裡的權位,但他們尤其痛恨歐麥爾,因為他是穆阿維葉·伊本·艾比·蘇富揚關系最近的親戚,穆阿維葉是阿裡的仇敵,也是倭馬亞王朝的創始人。

     [15]原注:侯賽因(626-680)是阿裡的次子,也是第三代伊瑪目,他在卡爾巴拉被刺殺,後來什葉派會在阿舒拉節紀念這一事件。

     [16]譯注:舊地區名,指現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

     [17]譯注:多瑙河支流,現為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的界河。

     [18]原注:這裡指的明顯是彼得羅瓦拉丁戰役(1716年8月5日),薩瓦的歐根親王擊潰了一支由首相阿裡指揮的15萬人的土耳其大軍,阿裡本人也受了緻命傷(不過,既然故事講述的年份是1739年,那麼,利百加當時的年紀顯然要比第九天、第十四天中所描述的大得多)。

     [19]原注: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