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交鋒

關燈
阻攔或是反對,有時甚至暗許甚至慫恿,幾次内部會議上都把這一事件說成是市委抓反腐敗工作的一大成就,在這種情況下,雙陽市湧現出一個舉報前任市長的小高xdx潮,從市委市政府領導成員到下屬部門乃至普通幹部群衆,都有人或寫信或面談,反映郭斧的種種違法亂紀行為;其次,案件被省裡接管過去後,成立專案組時,指定由程可帷參加,孟憲梁當即表示不滿,認為應當由雙陽市委來主導案件查辦工作,至少雙陽市委應當全面介入其中,而他本來應該知道,按照管理權限,對郭斧這一級幹部涉案問題的清查,市委是不能過問的。

    郭斧“雙規”期間,雙陽市不時有人透過各種渠道要求檢察院快些結案,法院盡快審理,其熱心程度令人難以理解;第三,南芳提供的那些緻命證據,雖然後來王琮餘出面做了佐證,但郭斧對絕大部分舉報堅決予以否認,認為有人在栽贓陷害,他不承認認識南芳這個人,也寫出長長的辯護書,但檢察機關卻不予采信,他要求向上級申訴,也無人給他代轉。

    王琮餘本是郭斧一手提拔起來的,此前與郭斧一家走動很勤,他在舉報老領導問題上的過分積極也令人費解。

     這種種反常現象引起程可帷的思考。

    多年的辦案經驗告訴他,不找到何廣慧和南芳這兩個至關重要的當事人,案件就難于厘清,因而就無法定性。

    他把自己的意見向專案組做了闡述,不料卻未獲支持,辦案人員反而有意無意開始對他也封鎖信息,以至将郭斧交付審判,他事先竟然不知道!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程可帷才确信,這起案件,并不像最初自己想象得那麼簡單,裡面肯定有隐情,而且掌控着這些隐情的力量又很強大,要想滌清蒙在這上面的迷霧,隻能另辟蹊徑,依靠上級力量來撥亂反正。

     與任天嘉商量後,兩人都認為王琮餘是個關鍵人物,無論何廣慧還是南芳,沒有其他人比他更應該了解詳情。

    于是,程可帷親自打電話,把王琮餘請到紀委來。

     雖然被稱為政壇“滾刀肉”,進到紀委,而且是紀委書記親自找談話,王琮餘還是有些心裡沒底。

    他想推诿,但程可帷不給他空子鑽,果斷命令他先放下手頭工作;他給穆有仁打電話讨主意,穆有仁也摸不清頭腦,沒法幫他的忙。

    硬着頭皮坐在沙發上,他心裡砰砰直打鼓。

     程可帷态度很親切,問題卻單刀直入,一下子就捅到要害:“軌道工程公司經營兩年多,你一直沒見過南芳的面?” 王琮餘搖頭:“從來沒見過,隻是接過她兩次電話。

    ” 程可帷抓住話頭,追問:“接過她兩次電話!你是說,這個人肯定存在?” “應該是有這個人吧?不然這個名下的工資都落到誰的手裡了?” 程可帷又問:“我感到奇怪的是,你是總經理,一個公關部主任,不經你同意,她能當上嗎?” 王琮餘說:“她是何廣慧推薦來的,對外聯系交涉溝通這攤子業務都是何廣慧分管,所以她直接對何廣慧負責。

    何廣慧是港商,又是合作方之一,他提出的人選,我不好過分幹涉。

    ” “既然這樣,她給你來過兩次電話,是為了什麼事?” “都是為活動經費的事,她說疏通上面的關系,需要用錢。

    ” 程可帷漫應一聲,好似自言自語地說:“這麼說,你已經确定這個叫南芳的女人是軌道工程公司名冊上的人,而且确實存在?” “是這樣的,因為公司的工資簿上有她的名字。

    ” 程可帷話鋒一轉:“可是過去你出具的材料一直說,不能确定有這麼個人存在,因為你和她從來沒有過接觸。

    現在你想起來她是給你來過電話的,是吧?” 王琮餘頓了頓,解釋說:“對外交往這些事,一般都是何廣慧在會上提出設想,他經常說,南芳如何如何,打通了哪些環節,攻下了哪個部委,我基本上不怎麼過問,所以對這個人沒有印象。

    這段時間認真回憶了一下,似乎有過兩次電話接觸,不過對方自報是南芳,我也不能确認;她要錢,我就讓她直接找何總,就是這麼個情況。

    ” “你一定注意到她是用的什麼電話吧?” “好象都是在外地,不是在雙陽市。

    ” 程可帷追問道:“她不在雙陽市,也從來沒到軌道公司上過班,按說接觸不到公司的文件資料吧?” “這個不好說,”王琮餘遲疑地說,“我不清楚她與何廣慧的關系到什麼程度,如果真有許多公關事務要靠她做,何廣慧是會給她提供必要的材料的。

    ” “那麼你從電話裡能夠得出一個什麼印象,比方說,你想象中的南芳會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琮餘翻翻眼皮,邊想邊說:“應該是……年紀不會太大,說話很快,像個辦事利落的人。

    ” 程可帷想,這種似是而非的回答對理清疑團沒有多大用處,便沒再往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