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和往常一樣,莉麗想,總有什麼事情恰恰要在這個時候去做,這是拉姆齊夫人出于她個人的原因決定立刻要辦的事兒,至于其他人,可以站在四周講講笑話,就像現在這樣,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到吸煙室、客廳或頂樓的房間裡去。
莉麗看着拉姆齊夫人,在人聲嘈雜之中,夫人挽着敏泰的手臂,她忽然想到:“對,是該辦那件事兒的時候了。
”于是,她帶着一種神秘的神情,馬上走開,獨自去辦她的事情了。
她一走開,一種分崩離析的過程就開始了;他們猶豫了片刻,大家分道揚镳,班克斯先生挽住查爾士·塔斯萊的胳膊,離開餐廳,到平台上去了結他們在晚餐桌上開始的關于政治問題的讨論,這樣,他們就改變了這個黃昏的整個平衡,使重心落在一個不同的方向,莉麗看見他們走開去,聽到關于工黨政策的一言半語,似乎覺得他們倆登上了輪船的駕駛台,正在判明他們的方向;從詩歌轉向政治的這個變化,給她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班克斯先生和查爾士·塔斯萊就這樣走開了,這時,其他人站在那兒,瞧着拉姆齊夫人在燈光中走上樓去。
莉麗猜不透:她如此匆忙,是到哪裡去? 她并不是匆匆忙忙地奔跑;實際上,她走得相當慢。
在談了這麼多話之後,她覺得很想靜靜地伫立片刻,并且把一件關系重大的、特殊的事情挑選出來、分解出來、分離出來,去掉所有的感情因素和夾七雜八的成分,把它放在她的面前,把它帶到她為了判斷此事而設的内心法庭上,法官們坐在那兒審議:它的品質優劣、是非曲直究竟如何?我們這些人将往何處去?等等。
在那件事情所引起的震驚之後,她又恢複了常态,相當無意識地、不恰當地借助窗外那些榆樹的枝桠來穩定她的心境。
她的世界在變化之中;而那些樹枝是靜止不動的。
那件事情給了她一種動蕩的感覺。
一切都必須井然有序。
她必須把各種事情都安排妥當,她想。
她不知不覺地贊許那些榆樹的莊嚴肅穆。
現在一陣風把它們的樹枝盡量向上托起(像一條船在風浪中昂起了船頭)。
在刮風了(她伫立片刻,凝視窗外)。
風兒吹過,在樹葉之間,偶爾露出一顆星星;而那些星星本身,似乎也在搖晃,投射出光芒,在樹葉之間空隙的邊緣閃爍。
是的,此事已成定局,大功告成;而當一切都已完成,它就會變得莊嚴肅穆。
現在她想起了它,丢開了閑言碎語和感情因素,它似乎一向就是如此,隻是現在它被顯示了出來,這就使一切都變得穩定了。
她想,他們還會繼續生活下去,不論他們活多久,他們會回到這個夜晚、這輪明月、這陣清風、這幢房屋中來,也将回到她的身邊。
這使她感到不勝榮幸,這是她最容易受人恭維奉承之處;她想,不論他們活多久,這一切會在他們心頭缭繞,她總會被他們銘記心中;還有這個、這個、這個,她一邊想,一邊笑,一邊上樓,一邊深情地注視樓梯平台上的沙發(她母親的遺物)、搖椅(她父親的遺物)和那張希布裡堤群島的地圖。
所有這一切,都将在保羅和敏泰的生命中複活。
“雷萊夫婦”——她把這個新的稱呼揣摩一番;她的手放在育兒室門的把手上,她覺得,那種出自真情的與别人感情上的交流,似乎使分隔人們心靈的牆壁變得非常稀薄(這是一種寬慰和幸福的感覺),實際上一切都已經彙合成同一股溪流,這些桌、椅、地圖是她的,也是他們的,是誰的都無關緊要,當她死去的時候,保羅和敏泰會繼續生活下去。
她穩穩地旋轉門上的把手,以免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她走進了育兒室,稍稍撅起嘴唇,好像在提醒自己,不可大聲說話。
但她一進屋去,馬上很不高興地發現,她的預防措施全都是不必要的。
孩子們還沒有睡。
這真叫人生氣。
瑪德蕾特要更加留神一點才好。
詹姆斯完全清醒,凱姆坐得筆直,瑪德蕾特赤着腳還沒上床,已經快要十一點了,他們還在說話。
這是怎麼回事兒?肯定又是那隻可怕的野豬頭顱在作怪。
她早就吩咐過瑪德蕾特把它拿走,但她顯然已經忘了,因此,現在凱姆和詹姆斯都醒着,他們正在争論,他們應該早在一個小時之前就進入夢鄉了。
愛德華叫什麼鬼迷了心竅,竟把這可怕的頭顱送給孩子們?她也真傻,就讓他們把它釘在牆上。
它釘得十分結實,瑪德蕾特說,它在房間裡,凱姆就睡不着;要是她碰它一下,詹姆斯就尖聲喊叫。
凱姆該睡覺了(那頭顱上有很大的角,凱姆說)——睡着了會夢見很多美麗可愛的地方,拉姆齊夫人一邊說一邊在她的床邊坐下。
凱姆說,她看見房間裡到處都是野豬的角。
這話不假。
隻要他們點着一盞燈(詹姆斯沒燈睡不着),總會有一些影子投射出來。
“可是,凱姆,你想一想,它隻是一頭老豬,”拉姆齊夫人說,“一頭很好的黑豬,就像農場裡的那些豬一樣。
”但是,凱姆認為,這是個可怕的東西,它的影子分散開來,
莉麗看着拉姆齊夫人,在人聲嘈雜之中,夫人挽着敏泰的手臂,她忽然想到:“對,是該辦那件事兒的時候了。
”于是,她帶着一種神秘的神情,馬上走開,獨自去辦她的事情了。
她一走開,一種分崩離析的過程就開始了;他們猶豫了片刻,大家分道揚镳,班克斯先生挽住查爾士·塔斯萊的胳膊,離開餐廳,到平台上去了結他們在晚餐桌上開始的關于政治問題的讨論,這樣,他們就改變了這個黃昏的整個平衡,使重心落在一個不同的方向,莉麗看見他們走開去,聽到關于工黨政策的一言半語,似乎覺得他們倆登上了輪船的駕駛台,正在判明他們的方向;從詩歌轉向政治的這個變化,給她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班克斯先生和查爾士·塔斯萊就這樣走開了,這時,其他人站在那兒,瞧着拉姆齊夫人在燈光中走上樓去。
莉麗猜不透:她如此匆忙,是到哪裡去? 她并不是匆匆忙忙地奔跑;實際上,她走得相當慢。
在談了這麼多話之後,她覺得很想靜靜地伫立片刻,并且把一件關系重大的、特殊的事情挑選出來、分解出來、分離出來,去掉所有的感情因素和夾七雜八的成分,把它放在她的面前,把它帶到她為了判斷此事而設的内心法庭上,法官們坐在那兒審議:它的品質優劣、是非曲直究竟如何?我們這些人将往何處去?等等。
在那件事情所引起的震驚之後,她又恢複了常态,相當無意識地、不恰當地借助窗外那些榆樹的枝桠來穩定她的心境。
她的世界在變化之中;而那些樹枝是靜止不動的。
那件事情給了她一種動蕩的感覺。
一切都必須井然有序。
她必須把各種事情都安排妥當,她想。
她不知不覺地贊許那些榆樹的莊嚴肅穆。
現在一陣風把它們的樹枝盡量向上托起(像一條船在風浪中昂起了船頭)。
在刮風了(她伫立片刻,凝視窗外)。
風兒吹過,在樹葉之間,偶爾露出一顆星星;而那些星星本身,似乎也在搖晃,投射出光芒,在樹葉之間空隙的邊緣閃爍。
是的,此事已成定局,大功告成;而當一切都已完成,它就會變得莊嚴肅穆。
現在她想起了它,丢開了閑言碎語和感情因素,它似乎一向就是如此,隻是現在它被顯示了出來,這就使一切都變得穩定了。
她想,他們還會繼續生活下去,不論他們活多久,他們會回到這個夜晚、這輪明月、這陣清風、這幢房屋中來,也将回到她的身邊。
這使她感到不勝榮幸,這是她最容易受人恭維奉承之處;她想,不論他們活多久,這一切會在他們心頭缭繞,她總會被他們銘記心中;還有這個、這個、這個,她一邊想,一邊笑,一邊上樓,一邊深情地注視樓梯平台上的沙發(她母親的遺物)、搖椅(她父親的遺物)和那張希布裡堤群島的地圖。
所有這一切,都将在保羅和敏泰的生命中複活。
“雷萊夫婦”——她把這個新的稱呼揣摩一番;她的手放在育兒室門的把手上,她覺得,那種出自真情的與别人感情上的交流,似乎使分隔人們心靈的牆壁變得非常稀薄(這是一種寬慰和幸福的感覺),實際上一切都已經彙合成同一股溪流,這些桌、椅、地圖是她的,也是他們的,是誰的都無關緊要,當她死去的時候,保羅和敏泰會繼續生活下去。
她穩穩地旋轉門上的把手,以免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她走進了育兒室,稍稍撅起嘴唇,好像在提醒自己,不可大聲說話。
但她一進屋去,馬上很不高興地發現,她的預防措施全都是不必要的。
孩子們還沒有睡。
這真叫人生氣。
瑪德蕾特要更加留神一點才好。
詹姆斯完全清醒,凱姆坐得筆直,瑪德蕾特赤着腳還沒上床,已經快要十一點了,他們還在說話。
這是怎麼回事兒?肯定又是那隻可怕的野豬頭顱在作怪。
她早就吩咐過瑪德蕾特把它拿走,但她顯然已經忘了,因此,現在凱姆和詹姆斯都醒着,他們正在争論,他們應該早在一個小時之前就進入夢鄉了。
愛德華叫什麼鬼迷了心竅,竟把這可怕的頭顱送給孩子們?她也真傻,就讓他們把它釘在牆上。
它釘得十分結實,瑪德蕾特說,它在房間裡,凱姆就睡不着;要是她碰它一下,詹姆斯就尖聲喊叫。
凱姆該睡覺了(那頭顱上有很大的角,凱姆說)——睡着了會夢見很多美麗可愛的地方,拉姆齊夫人一邊說一邊在她的床邊坐下。
凱姆說,她看見房間裡到處都是野豬的角。
這話不假。
隻要他們點着一盞燈(詹姆斯沒燈睡不着),總會有一些影子投射出來。
“可是,凱姆,你想一想,它隻是一頭老豬,”拉姆齊夫人說,“一頭很好的黑豬,就像農場裡的那些豬一樣。
”但是,凱姆認為,這是個可怕的東西,它的影子分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