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牲。
他端詳着他的手,心想如果他獨自用膳,現在大概快吃完了;他馬上可以騰出身子來工作了。
是的,他想,這種應酬簡直是可怕地浪費時間。
孩子們還在陸續走進餐廳。
“我希望你們中間随便哪一個上樓到羅傑的房間去一趟,”拉姆齊夫人說。
和另外那件事——工作——相比,這一切顯得多麼瑣碎、多麼膩味,他想。
想到這兒,他坐着用手指像擂鼓一般不耐煩地彈着桌子,他本來可以——他的工作概況在頭腦裡一閃而過。
真是多麼浪費時間啊!然而,他想,她是我最老的朋友之一。
我對她有着忠誠的友誼。
可是現在,此時此刻,她的存在對于他毫無意義;她的美貌對他毫無意義;她和她的幼子坐在窗前——毫無意義,毫無意義。
他隻希望獨自一個,可以拿起那本書來閱讀。
他感到很不自在;他覺得自己太無情義,竟然會坐在她身旁而對她無動于衷。
事實上,這是因為他不喜歡家庭生活。
正是在這種情境之中,你會自問:一個人為什麼而生活。
你會自問:一個人為什麼要煞費苦心組織家庭,使人類的種族得以延續?這真是如此令人向往的嗎?作為一個種族,我們是有吸引力的嗎?并不十分吸引人,他想,這時他望了一眼那些頗不整潔的孩子們。
他最喜歡的那個小孩,凱姆,已經上床了,他猜想。
愚蠢的問題,無聊的問題;如果你在專心緻志地工作,你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人生是這樣的嗎?人生是那樣的嗎?你從來沒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但是,剛才他在這兒向自己提出了這種問題。
這是因為拉姆齊夫人剛才正在吩咐仆人,也因為拉姆齊夫人聽說凱麗·曼甯還活着感到多麼驚訝,這使他想起友誼,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誼,也是多麼脆弱。
朋友們漂泊離散、互相疏遠。
他再一次責備自己。
他正坐在拉姆齊夫人身旁,卻沒一句話要和她說。
“非常抱歉,”拉姆齊夫人終于回過頭來對他說。
他感到生硬而枯燥,就像一雙濕透之後又風幹了的皮靴,很難把腳伸進去。
但是,他還得硬着頭皮把腳塞進去。
他非得敷衍幾句不可。
除非他說話非常小心,否則她會發現他無情無義,對她毫不關心,而那決不是令人愉快的,他想。
因此,他向她側過身去,彬彬有禮地俯首傾聽。
“您在這嘈雜的場所進餐,一定覺得很讨厭吧,”拉姆齊夫人用法語說。
當她感到心煩意亂之時,她就利用她的社交風度。
就像在會議上發生争執之時,主席為了達到團結一緻的目的,就建議大家都說法語。
可能這是蹩腳的法語,說得詞不達意,盡管如此,隻要大家都說法語,就會産生某種秩序和一緻。
班克斯先生也用法語回答:“不,一點兒也不。
”塔斯萊先生對法語一竅不通,即使他們說的隻是幾個單音節的詞兒他也聽不懂,但他馬上猜到他們并不真誠,不過是互相敷衍而已。
拉姆齊這一家人盡說些廢話,他想;他很高興抓住這個新鮮的事例大做文章,他要把它記錄下來,将來有一天,他要在幾位朋友面前大聲朗讀。
在那兒,在一個大家直言無忌的小圈子裡,他要把“和拉姆齊一家待在一起的日子”還有他們所說的廢話,諷刺挖苦地描述一番。
他将要說:這種生活值得一試;但是下不為例。
他将要說:那些女人簡直把人給煩死了。
當然,拉姆齊先生娶了一位漂亮的夫人,生了八個孩子,看上去有個美滿家庭。
但是,此時此刻,他悶坐在一個空着的座位旁邊,一切都化為烏有,那美滿家庭的幻形也四分五裂了。
塔斯萊覺得心裡很不舒暢,甚至在肉體上也是如此。
他希望有人能給他個機會,讓他表現自己。
他的欲望是如此迫切,使他在椅子裡坐不安穩;他瞧瞧這個,又望望那個,想要插嘴參加他們的談話,但他剛開口想要說話,又馬上閉上了嘴。
他們正在讨論漁業問題。
他們為什麼不來咨詢他的意見?他們又懂得什麼漁業? 莉麗·布裡斯庫對塔斯萊的心情了如指掌。
坐在他的對面,難道她還看不出他那種難以抑制的沖動?就像在一張X光照片上,透過血肉之軀的迷霧,看清了埋藏在深處的肋骨和腿骨,她看到了那個年輕人想要表現自己的渴望——那層薄薄的迷霧,就是掩蓋在他想要插嘴說話的狂熱渴望之上的傳統習俗。
但是,她那中國式的小眼珠兒往上一轉,想起了他如何譏笑婦女“不能繪畫,不能寫作”,她就想:我為什麼要幫助他從壓抑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呢? 她知道有這麼一套行為的準則,(也許是)它的第七條說,遇到這種情況,一位婦女,不論她的職業地位如何,她有義務去幫助對面那位青年男子,使他能夠顯示出那像肋骨和腿骨一般深藏不露的虛榮心,滿足他要求表現自己的迫切欲望;她用老處女公平合理的态度來考慮問題,覺得這好比他們男性的确有責任來幫助我們女性,假如地下鐵道爆炸起火的話,那末,她想,我肯定會盼望塔斯萊先生來救我出去。
但是,她想,如果我們雙方都不願助對方一臂之力,又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因此,她坐在那兒默然微笑。
“你明兒不打算到燈塔去吧,莉麗,”拉姆齊夫人說。
“你還記得可憐的林格萊先生吧,他曾周遊世界十多次,但他告訴我,他從未像我丈夫帶他到燈塔去那一次那麼難受過。
那次他暈船可厲害啦。
塔斯萊先生,你是個不怕暈船的好水手嗎?”她問道。
塔斯萊先生掄起了大錘,把它高高舉起在空中;但是,當錘子落下來時,他心裡明白,不能用那樣的家夥去拍那隻蝴蝶,于是他隻說了一句話:他從來不暈船。
但是,在這一句話中,充滿了火藥一般的爆炸力,它說明了他的祖父是個打魚的;他的父親是個藥劑師;他全靠自力更生,奮鬥成功;他為此感到驕傲;他是查爾士·塔斯萊——似乎在座諸公誰也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但有朝一日,它會家喻戶曉的。
他皺眉蹙額,面有愠色。
他幾乎要可憐那些溫和的、有教養的人物,有朝一日,他們會像一捆捆的羊毛和一桶桶的蘋果那樣,被他體内的炸藥炸毀,飛到半空中去。
“您願意陪我一塊兒去嗎,塔斯萊先生?”莉麗匆忙而和氣地問道。
因為,如果拉姆齊夫人對她說,實際上她也确實這麼說:“親愛的,我要葬身火海啦。
除非你給眼前的痛苦澆上一些止痛的香膏,對那小夥子說上幾句好話,人生的航船就要觸礁了——真的,現在我就聽見那咬牙切齒和痛苦呻吟的聲音。
我的神經就像小提琴的弦線一樣緊緊地繃着,隻要再碰一下,它們就要斷裂啦,”當拉姆齊夫人說出這些話(她的目光向她表達了這些話語),莉麗·布裡斯庫當然就不得不又一次放棄那個實驗——她本來想試試,對那個小夥子不客氣會産生什麼後果——而對他以禮相待了。
他正确無誤地判斷出她心情的轉變——現在她對他很友好——他就從他那種妄自尊大的心理狀态中解脫了出來。
他告訴她,在嬰兒時期,他如何被人從船上抛到水中,他父親如何用一根帶鈎的船篙把他鈎了上來,這樣他就學會了遊泳。
他有一位叔叔在蘇格蘭海岸的一處礁石上管理燈塔,他說。
他曾經和這位叔叔一塊兒遇到過暴風雨的襲擊。
正是在大家談話間歇之時,他大聲地說出了這番話。
當他說到他和叔叔在燈塔裡遇到暴風雨的時候,他們都不得不側耳傾聽。
談話的氣氛就這樣順利地轉變了,莉麗感覺到拉姆齊夫人向她射來感激的目光(因為拉姆齊夫人現在可以放心地自己去和别人談一會兒了)。
啊,她想,為了博得您的感激和贊許,我還有什麼代價沒有付出呢?但是,她剛才可不是真誠的。
她剛才玩了那司空見慣的把戲——客客氣氣地敷衍别人。
她永遠不會理解他。
他也永遠不會理解她。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如此,她想,尤其是男女之間(也許班克斯先生是例外)隔閡最深。
毫無疑問,這些關系是極端虛僞的,她想。
後來她一眼看見那隻鹽瓶,是她把它放在那兒以便提醒自己,使她想起第二天早晨她将要把那棵樹向畫面的中央移動,想到翌晨繪畫之樂,她的興緻就高起來了,她對塔斯萊先生所說的話高聲大笑。
如果他高興的話,就讓他講一整夜也不妨。
“他們要那些守望者在燈塔上逗留多久?”她問道。
他回答了她。
他的知識驚人地淵博。
他對她十分感激,他喜歡和她談話,他開始有點怡然自得了。
既然如此,拉姆齊夫人想,現在她可以重新返回那片夢境,那個虛幻而迷人的地方——二十年前在瑪羅的曼甯家的客廳——在那兒,你悠悠晃晃、無憂無慮地走動,因為你不必為将來擔憂。
她知道他們的遭遇如何,她也知道她本人的經曆又是怎樣。
這就像重讀一本好書,她已經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如何,因為這都是發生在二十年前的事情;而生命之流,甚至就從這張餐桌上像小瀑布一般傾瀉不息,在不知何處,它的源頭密封着,像湖水一般靜止地儲存在它的堤岸之間。
他說他們造了個彈子房——這可能嗎?威廉願意繼續談談曼甯一家的近況嗎?她很想要他談談。
但是,不——為了某種原因,他沒有心情再談下去了。
她試着引他開口。
他毫無反應。
她不能勉強他。
她失望了。
“那些孩子們可真丢人,”她歎了口氣說道。
他卻說,遵守時間這種次要的美德,是要到年齡較大一些才能獲得的。
“要是果真如此,那就還算不錯,”拉姆齊夫人隻是在盡力找些話說,免得冷場,同時她想,威廉怎麼變得像老處女一般拘謹啦。
他意識到自己無情無義,意識到她希望談一些更為親切的話題,但他目前沒有心情來奉陪,他覺得生活很不如意,他局促不安地坐在那兒,等待着什麼。
也許其他人在談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在談些什麼? 他們正在說,今年魚汛不旺;漁民們正在往别處遷移。
他們正在談論工資和失業。
那個小夥子在痛罵政府。
威廉·班克斯心裡想:既然談論私人生活使人局促不安,抓住一個這類話題,聽他們講講“目前政府最臭名遠揚的法令之一”,倒也不失為一種解脫。
莉麗在聽,拉姆齊夫人也在聽,大家都在傾聽,但都已經聽膩了。
莉麗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班克斯先生也有同感。
拉姆齊夫人把圍巾往身上一披,她也覺得若有所失。
他們大家一面側耳傾聽,一面卻在心裡想:“求求老天爺,可别讓我内心的真實思想暴露出來。
”他們人人都在思忖:“别人談到政府關于漁民的法令,都感到怒不可遏、義憤填膺,而我卻無動于衷。
”班克斯先生瞅着塔斯萊先生,他想,也許這就是那個人物。
人們總是在期待着這樣的人物出現。
機會總是有的。
在任何時候,這種領袖人物總會脫穎而出;那種天才人物,在政治和其他方面都有一手。
也許,他将和我們這些保守的老古董極其難以相處,班克斯先生想道。
他在思考之時盡可能留有餘地,因為,他通過某種奇特的官能感覺到,正如通過他脊椎中的神經感覺到,那小夥子心懷妒忌、憤世嫉俗,一半是為了他自己,也許更有可能一半是為了他的工作、他的觀點、他的科學;因此,他的言論既非完全開誠布公,
他端詳着他的手,心想如果他獨自用膳,現在大概快吃完了;他馬上可以騰出身子來工作了。
是的,他想,這種應酬簡直是可怕地浪費時間。
孩子們還在陸續走進餐廳。
“我希望你們中間随便哪一個上樓到羅傑的房間去一趟,”拉姆齊夫人說。
和另外那件事——工作——相比,這一切顯得多麼瑣碎、多麼膩味,他想。
想到這兒,他坐着用手指像擂鼓一般不耐煩地彈着桌子,他本來可以——他的工作概況在頭腦裡一閃而過。
真是多麼浪費時間啊!然而,他想,她是我最老的朋友之一。
我對她有着忠誠的友誼。
可是現在,此時此刻,她的存在對于他毫無意義;她的美貌對他毫無意義;她和她的幼子坐在窗前——毫無意義,毫無意義。
他隻希望獨自一個,可以拿起那本書來閱讀。
他感到很不自在;他覺得自己太無情義,竟然會坐在她身旁而對她無動于衷。
事實上,這是因為他不喜歡家庭生活。
正是在這種情境之中,你會自問:一個人為什麼而生活。
你會自問:一個人為什麼要煞費苦心組織家庭,使人類的種族得以延續?這真是如此令人向往的嗎?作為一個種族,我們是有吸引力的嗎?并不十分吸引人,他想,這時他望了一眼那些頗不整潔的孩子們。
他最喜歡的那個小孩,凱姆,已經上床了,他猜想。
愚蠢的問題,無聊的問題;如果你在專心緻志地工作,你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人生是這樣的嗎?人生是那樣的嗎?你從來沒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但是,剛才他在這兒向自己提出了這種問題。
這是因為拉姆齊夫人剛才正在吩咐仆人,也因為拉姆齊夫人聽說凱麗·曼甯還活着感到多麼驚訝,這使他想起友誼,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誼,也是多麼脆弱。
朋友們漂泊離散、互相疏遠。
他再一次責備自己。
他正坐在拉姆齊夫人身旁,卻沒一句話要和她說。
“非常抱歉,”拉姆齊夫人終于回過頭來對他說。
他感到生硬而枯燥,就像一雙濕透之後又風幹了的皮靴,很難把腳伸進去。
但是,他還得硬着頭皮把腳塞進去。
他非得敷衍幾句不可。
除非他說話非常小心,否則她會發現他無情無義,對她毫不關心,而那決不是令人愉快的,他想。
因此,他向她側過身去,彬彬有禮地俯首傾聽。
“您在這嘈雜的場所進餐,一定覺得很讨厭吧,”拉姆齊夫人用法語說。
當她感到心煩意亂之時,她就利用她的社交風度。
就像在會議上發生争執之時,主席為了達到團結一緻的目的,就建議大家都說法語。
可能這是蹩腳的法語,說得詞不達意,盡管如此,隻要大家都說法語,就會産生某種秩序和一緻。
班克斯先生也用法語回答:“不,一點兒也不。
”塔斯萊先生對法語一竅不通,即使他們說的隻是幾個單音節的詞兒他也聽不懂,但他馬上猜到他們并不真誠,不過是互相敷衍而已。
拉姆齊這一家人盡說些廢話,他想;他很高興抓住這個新鮮的事例大做文章,他要把它記錄下來,将來有一天,他要在幾位朋友面前大聲朗讀。
在那兒,在一個大家直言無忌的小圈子裡,他要把“和拉姆齊一家待在一起的日子”還有他們所說的廢話,諷刺挖苦地描述一番。
他将要說:這種生活值得一試;但是下不為例。
他将要說:那些女人簡直把人給煩死了。
當然,拉姆齊先生娶了一位漂亮的夫人,生了八個孩子,看上去有個美滿家庭。
但是,此時此刻,他悶坐在一個空着的座位旁邊,一切都化為烏有,那美滿家庭的幻形也四分五裂了。
塔斯萊覺得心裡很不舒暢,甚至在肉體上也是如此。
他希望有人能給他個機會,讓他表現自己。
他的欲望是如此迫切,使他在椅子裡坐不安穩;他瞧瞧這個,又望望那個,想要插嘴參加他們的談話,但他剛開口想要說話,又馬上閉上了嘴。
他們正在讨論漁業問題。
他們為什麼不來咨詢他的意見?他們又懂得什麼漁業? 莉麗·布裡斯庫對塔斯萊的心情了如指掌。
坐在他的對面,難道她還看不出他那種難以抑制的沖動?就像在一張X光照片上,透過血肉之軀的迷霧,看清了埋藏在深處的肋骨和腿骨,她看到了那個年輕人想要表現自己的渴望——那層薄薄的迷霧,就是掩蓋在他想要插嘴說話的狂熱渴望之上的傳統習俗。
但是,她那中國式的小眼珠兒往上一轉,想起了他如何譏笑婦女“不能繪畫,不能寫作”,她就想:我為什麼要幫助他從壓抑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呢? 她知道有這麼一套行為的準則,(也許是)它的第七條說,遇到這種情況,一位婦女,不論她的職業地位如何,她有義務去幫助對面那位青年男子,使他能夠顯示出那像肋骨和腿骨一般深藏不露的虛榮心,滿足他要求表現自己的迫切欲望;她用老處女公平合理的态度來考慮問題,覺得這好比他們男性的确有責任來幫助我們女性,假如地下鐵道爆炸起火的話,那末,她想,我肯定會盼望塔斯萊先生來救我出去。
但是,她想,如果我們雙方都不願助對方一臂之力,又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因此,她坐在那兒默然微笑。
“你明兒不打算到燈塔去吧,莉麗,”拉姆齊夫人說。
“你還記得可憐的林格萊先生吧,他曾周遊世界十多次,但他告訴我,他從未像我丈夫帶他到燈塔去那一次那麼難受過。
那次他暈船可厲害啦。
塔斯萊先生,你是個不怕暈船的好水手嗎?”她問道。
塔斯萊先生掄起了大錘,把它高高舉起在空中;但是,當錘子落下來時,他心裡明白,不能用那樣的家夥去拍那隻蝴蝶,于是他隻說了一句話:他從來不暈船。
但是,在這一句話中,充滿了火藥一般的爆炸力,它說明了他的祖父是個打魚的;他的父親是個藥劑師;他全靠自力更生,奮鬥成功;他為此感到驕傲;他是查爾士·塔斯萊——似乎在座諸公誰也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但有朝一日,它會家喻戶曉的。
他皺眉蹙額,面有愠色。
他幾乎要可憐那些溫和的、有教養的人物,有朝一日,他們會像一捆捆的羊毛和一桶桶的蘋果那樣,被他體内的炸藥炸毀,飛到半空中去。
“您願意陪我一塊兒去嗎,塔斯萊先生?”莉麗匆忙而和氣地問道。
因為,如果拉姆齊夫人對她說,實際上她也确實這麼說:“親愛的,我要葬身火海啦。
除非你給眼前的痛苦澆上一些止痛的香膏,對那小夥子說上幾句好話,人生的航船就要觸礁了——真的,現在我就聽見那咬牙切齒和痛苦呻吟的聲音。
我的神經就像小提琴的弦線一樣緊緊地繃着,隻要再碰一下,它們就要斷裂啦,”當拉姆齊夫人說出這些話(她的目光向她表達了這些話語),莉麗·布裡斯庫當然就不得不又一次放棄那個實驗——她本來想試試,對那個小夥子不客氣會産生什麼後果——而對他以禮相待了。
他正确無誤地判斷出她心情的轉變——現在她對他很友好——他就從他那種妄自尊大的心理狀态中解脫了出來。
他告訴她,在嬰兒時期,他如何被人從船上抛到水中,他父親如何用一根帶鈎的船篙把他鈎了上來,這樣他就學會了遊泳。
他有一位叔叔在蘇格蘭海岸的一處礁石上管理燈塔,他說。
他曾經和這位叔叔一塊兒遇到過暴風雨的襲擊。
正是在大家談話間歇之時,他大聲地說出了這番話。
當他說到他和叔叔在燈塔裡遇到暴風雨的時候,他們都不得不側耳傾聽。
談話的氣氛就這樣順利地轉變了,莉麗感覺到拉姆齊夫人向她射來感激的目光(因為拉姆齊夫人現在可以放心地自己去和别人談一會兒了)。
啊,她想,為了博得您的感激和贊許,我還有什麼代價沒有付出呢?但是,她剛才可不是真誠的。
她剛才玩了那司空見慣的把戲——客客氣氣地敷衍别人。
她永遠不會理解他。
他也永遠不會理解她。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如此,她想,尤其是男女之間(也許班克斯先生是例外)隔閡最深。
毫無疑問,這些關系是極端虛僞的,她想。
後來她一眼看見那隻鹽瓶,是她把它放在那兒以便提醒自己,使她想起第二天早晨她将要把那棵樹向畫面的中央移動,想到翌晨繪畫之樂,她的興緻就高起來了,她對塔斯萊先生所說的話高聲大笑。
如果他高興的話,就讓他講一整夜也不妨。
“他們要那些守望者在燈塔上逗留多久?”她問道。
他回答了她。
他的知識驚人地淵博。
他對她十分感激,他喜歡和她談話,他開始有點怡然自得了。
既然如此,拉姆齊夫人想,現在她可以重新返回那片夢境,那個虛幻而迷人的地方——二十年前在瑪羅的曼甯家的客廳——在那兒,你悠悠晃晃、無憂無慮地走動,因為你不必為将來擔憂。
她知道他們的遭遇如何,她也知道她本人的經曆又是怎樣。
這就像重讀一本好書,她已經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如何,因為這都是發生在二十年前的事情;而生命之流,甚至就從這張餐桌上像小瀑布一般傾瀉不息,在不知何處,它的源頭密封着,像湖水一般靜止地儲存在它的堤岸之間。
他說他們造了個彈子房——這可能嗎?威廉願意繼續談談曼甯一家的近況嗎?她很想要他談談。
但是,不——為了某種原因,他沒有心情再談下去了。
她試着引他開口。
他毫無反應。
她不能勉強他。
她失望了。
“那些孩子們可真丢人,”她歎了口氣說道。
他卻說,遵守時間這種次要的美德,是要到年齡較大一些才能獲得的。
“要是果真如此,那就還算不錯,”拉姆齊夫人隻是在盡力找些話說,免得冷場,同時她想,威廉怎麼變得像老處女一般拘謹啦。
他意識到自己無情無義,意識到她希望談一些更為親切的話題,但他目前沒有心情來奉陪,他覺得生活很不如意,他局促不安地坐在那兒,等待着什麼。
也許其他人在談一些有趣的事情?他們在談些什麼? 他們正在說,今年魚汛不旺;漁民們正在往别處遷移。
他們正在談論工資和失業。
那個小夥子在痛罵政府。
威廉·班克斯心裡想:既然談論私人生活使人局促不安,抓住一個這類話題,聽他們講講“目前政府最臭名遠揚的法令之一”,倒也不失為一種解脫。
莉麗在聽,拉姆齊夫人也在聽,大家都在傾聽,但都已經聽膩了。
莉麗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班克斯先生也有同感。
拉姆齊夫人把圍巾往身上一披,她也覺得若有所失。
他們大家一面側耳傾聽,一面卻在心裡想:“求求老天爺,可别讓我内心的真實思想暴露出來。
”他們人人都在思忖:“别人談到政府關于漁民的法令,都感到怒不可遏、義憤填膺,而我卻無動于衷。
”班克斯先生瞅着塔斯萊先生,他想,也許這就是那個人物。
人們總是在期待着這樣的人物出現。
機會總是有的。
在任何時候,這種領袖人物總會脫穎而出;那種天才人物,在政治和其他方面都有一手。
也許,他将和我們這些保守的老古董極其難以相處,班克斯先生想道。
他在思考之時盡可能留有餘地,因為,他通過某種奇特的官能感覺到,正如通過他脊椎中的神經感覺到,那小夥子心懷妒忌、憤世嫉俗,一半是為了他自己,也許更有可能一半是為了他的工作、他的觀點、他的科學;因此,他的言論既非完全開誠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