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13)
關燈
小
中
大
會上吊的,所以她很擔心:拿小姑娘怎麼辦呀?她已經這麼大年紀了,可不願意添麻煩。
“我用不着照應什麼人。
”她說。
她确實提心吊膽,想到哪天早晨她一起來,發現女房客上吊了,她該拿小姑娘怎麼辦呀? 她認為,女房客是被丈夫扔了,丈夫在前方另找了一個年輕的女子,所以她天天在愁思苦想。
丈夫很少給她來信,就是來了信,她也不顯得愉快。
想叫她說說心裡話是不可能的,她什麼也不說。
鄰居一些婦女也發現,老大娘的女房客是一個很古怪的女人。
老大娘跟着丈夫吃夠了苦。
丈夫又喜歡喝酒,又喜歡吵鬧。
他打起人來也不像一般人,常常用火叉或者棍子打她。
他也打女兒。
他不喝酒的時候,也不會使人快活:又小氣,又喜歡找碴兒挑毛病,像個老娘們兒一樣,盆兒碗兒的事都要管管:這又不對,那又不對。
說她做飯做得不好吃,買東西也不會買,擠牛奶也擠不好,床鋪也鋪得不整齊。
而且每說一句話都要罵娘。
他把她也教會了,她現在稍有不開心,就罵起娘來。
連她心愛的母牛也要罵。
丈夫死的時候,她一滴眼淚也沒有掉過。
他一直把她折騰到老。
拿他有什麼辦法呀,他是一個酒鬼。
他在女兒面前也不怕醜,叫人想起來都覺得難為情。
打起鼾來像打雷一樣,特别是在喝醉的時候。
她的母牛也那樣喜歡跑,簡直太喜歡跑了,一有機會就離開牛群到處跑,一個老年人要是天天跟着它跑,隻有累死。
老大娘時而傾聽隔壁的悄聲低語,時而想想自己和丈夫過的不和睦的日子,在惱恨的同時,也憐惜起丈夫。
不管怎麼說,他幹活兒還是很勞累的,工資也很低。
如果沒有奶牛,他們的日子就很不好過。
而且他死也是因為他在礦井裡吸的煤灰太多了。
這不是,她還沒有死,還活着呢。
當年他還從葉卡捷林堡給她買了一串項鍊,現在女兒還戴着呢…… 一清早,小姑娘還沒有醒,女房客便和丈夫到鄰村去買面包,在那兒可以憑軍人乘車證買到白面包。
他們手挽着手,一聲不響地走着。
要在樹林中走一公裡半,走到湖邊,再順着岸邊往前走。
積雪還沒有化盡,變成了淡藍色。
雪成為大塊的、毛邊的結晶體,呈現出湖水般的淡藍色。
在小丘的陽坡上,積雪在融化,化雪水在路邊水溝裡嘩嘩響着。
雪的亮光、水的亮光、覆蓋着薄冰的水窪的亮光照得人眼花缭亂。
亮光是那樣強烈,從亮光中穿過,就好像從密密的樹叢中穿過。
亮光又擾人,又礙事,當他們走到一個凍住的水窪上的時候,被踩疼的冰突然在陽光中閃爍起來,就好像亮光在腳下發出碎裂聲,裂成許多尖尖的、帶刺的碎光片。
亮光在路邊水溝裡流着,在有石頭攔路的地方,亮光膨脹起來,飛濺起來,發出丁丁淙淙的聲響。
春天的太陽離大地非常近了。
空氣又清冽又溫暖。
他覺得,他的嗓子本來凍壞了,喝酒燒壞了,硝煙灰塵嗆壞了,罵娘罵髒了的,現在被這亮光和天上的藍色洗幹淨了,涮幹淨了。
他們走進樹林裡,來到林邊幾棵松樹的樹蔭下。
這兒仍然有薄薄的一層雪沒有融化。
在松樹上面,幾隻松鼠在綠枝上忙活着,下面,在結了一層冰殼的雪地上,有一大片啃過的松球,還有尖牙咬下的許多碎木屑。
樹林裡十分甯靜,亮光被一層一層的松針擋住,所以沒有喧嚷,也不叮叮響,隻是小心翼翼地罩着大地。
他們依然一聲不響地走着,他們又在一起了,就因為這樣,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美好了,春天來了。
他們不約而同地站了下來。
兩隻吃得肥肥的紅腹灰雀兒停在枞樹枝上。
紅紅的肥胖的胸脯,就像在施了魔法的雪中綻開的兩朵花兒。
此時此刻的甯靜是奇異而美妙的。
在這種甯靜中,會想起去年的樹葉,想起過去的一場又一場風雨,築起又抛棄的窠巢,想起童年,想起螞蟻辛辛苦苦的勞動,想起狐狸的狡詐和鷹的強橫,想起世間萬物的互相殘殺,想起産生于同一心中又跟着這顆心死去的善與惡,想起曾經使兔子的心和樹幹都發抖的暴風雨和雷電。
在幽暗的涼蔭裡,在雪下,沉睡着逝去的生命—因為愛情而聚會時的歡樂,四月裡鳥兒的悄聲低語,初見覺得奇怪、後來逐漸習慣了的鄰居,都已成為過去。
強者和弱者、勇敢的和怯懦的、幸福的和不幸的都已沉睡。
就好比在一座不再有人住的空了的房子裡,在和死去的、永遠離開這座房子的人訣别。
但是在寒冷的樹林中比陽光明麗的平原上春意更濃。
在這甯靜的樹林裡的悲傷,也比甯靜的秋日裡的悲傷更沉重。
在這無言的靜默中,可以聽到哀悼死者的号哭和迎接新生的狂歡…… 還是黑沉和寒冷的,但是不要多久,大門和栅欄門就要打開,空蕩蕩的房子裡又要熱鬧起來,又會充滿孩子的笑聲和哭聲,又會響起女人的匆忙而動聽的腳步聲,滿懷信心的男主人就要走進房子裡來了。
他們站着,挎着面包籃子,沒有說話。
[1]席勒《菲愛斯柯》第三幕第三場的一句台詞,意思相當于中文的“狡兔死,走狗烹”。
[2]瓦圖京(1901—1944),在衛國戰争期間曾任蘇軍副總參謀長、西南方面軍司令,被稱為“閃電将軍”、“小土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朱可夫、崔可夫齊名的蘇聯将領。
[3]出自契诃夫小說《帶閣樓的房子》。
[4]本雅明是《聖經》中記載的以色列先祖雅各的小兒子。
“本雅明”一名來自希伯來語,意為“幸運之子”。
“我用不着照應什麼人。
”她說。
她确實提心吊膽,想到哪天早晨她一起來,發現女房客上吊了,她該拿小姑娘怎麼辦呀? 她認為,女房客是被丈夫扔了,丈夫在前方另找了一個年輕的女子,所以她天天在愁思苦想。
丈夫很少給她來信,就是來了信,她也不顯得愉快。
想叫她說說心裡話是不可能的,她什麼也不說。
鄰居一些婦女也發現,老大娘的女房客是一個很古怪的女人。
老大娘跟着丈夫吃夠了苦。
丈夫又喜歡喝酒,又喜歡吵鬧。
他打起人來也不像一般人,常常用火叉或者棍子打她。
他也打女兒。
他不喝酒的時候,也不會使人快活:又小氣,又喜歡找碴兒挑毛病,像個老娘們兒一樣,盆兒碗兒的事都要管管:這又不對,那又不對。
說她做飯做得不好吃,買東西也不會買,擠牛奶也擠不好,床鋪也鋪得不整齊。
而且每說一句話都要罵娘。
他把她也教會了,她現在稍有不開心,就罵起娘來。
連她心愛的母牛也要罵。
丈夫死的時候,她一滴眼淚也沒有掉過。
他一直把她折騰到老。
拿他有什麼辦法呀,他是一個酒鬼。
他在女兒面前也不怕醜,叫人想起來都覺得難為情。
打起鼾來像打雷一樣,特别是在喝醉的時候。
她的母牛也那樣喜歡跑,簡直太喜歡跑了,一有機會就離開牛群到處跑,一個老年人要是天天跟着它跑,隻有累死。
老大娘時而傾聽隔壁的悄聲低語,時而想想自己和丈夫過的不和睦的日子,在惱恨的同時,也憐惜起丈夫。
不管怎麼說,他幹活兒還是很勞累的,工資也很低。
如果沒有奶牛,他們的日子就很不好過。
而且他死也是因為他在礦井裡吸的煤灰太多了。
這不是,她還沒有死,還活着呢。
當年他還從葉卡捷林堡給她買了一串項鍊,現在女兒還戴着呢…… 一清早,小姑娘還沒有醒,女房客便和丈夫到鄰村去買面包,在那兒可以憑軍人乘車證買到白面包。
他們手挽着手,一聲不響地走着。
要在樹林中走一公裡半,走到湖邊,再順着岸邊往前走。
積雪還沒有化盡,變成了淡藍色。
雪成為大塊的、毛邊的結晶體,呈現出湖水般的淡藍色。
在小丘的陽坡上,積雪在融化,化雪水在路邊水溝裡嘩嘩響着。
雪的亮光、水的亮光、覆蓋着薄冰的水窪的亮光照得人眼花缭亂。
亮光是那樣強烈,從亮光中穿過,就好像從密密的樹叢中穿過。
亮光又擾人,又礙事,當他們走到一個凍住的水窪上的時候,被踩疼的冰突然在陽光中閃爍起來,就好像亮光在腳下發出碎裂聲,裂成許多尖尖的、帶刺的碎光片。
亮光在路邊水溝裡流着,在有石頭攔路的地方,亮光膨脹起來,飛濺起來,發出丁丁淙淙的聲響。
春天的太陽離大地非常近了。
空氣又清冽又溫暖。
他覺得,他的嗓子本來凍壞了,喝酒燒壞了,硝煙灰塵嗆壞了,罵娘罵髒了的,現在被這亮光和天上的藍色洗幹淨了,涮幹淨了。
他們走進樹林裡,來到林邊幾棵松樹的樹蔭下。
這兒仍然有薄薄的一層雪沒有融化。
在松樹上面,幾隻松鼠在綠枝上忙活着,下面,在結了一層冰殼的雪地上,有一大片啃過的松球,還有尖牙咬下的許多碎木屑。
樹林裡十分甯靜,亮光被一層一層的松針擋住,所以沒有喧嚷,也不叮叮響,隻是小心翼翼地罩着大地。
他們依然一聲不響地走着,他們又在一起了,就因為這樣,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美好了,春天來了。
他們不約而同地站了下來。
兩隻吃得肥肥的紅腹灰雀兒停在枞樹枝上。
紅紅的肥胖的胸脯,就像在施了魔法的雪中綻開的兩朵花兒。
此時此刻的甯靜是奇異而美妙的。
在這種甯靜中,會想起去年的樹葉,想起過去的一場又一場風雨,築起又抛棄的窠巢,想起童年,想起螞蟻辛辛苦苦的勞動,想起狐狸的狡詐和鷹的強橫,想起世間萬物的互相殘殺,想起産生于同一心中又跟着這顆心死去的善與惡,想起曾經使兔子的心和樹幹都發抖的暴風雨和雷電。
在幽暗的涼蔭裡,在雪下,沉睡着逝去的生命—因為愛情而聚會時的歡樂,四月裡鳥兒的悄聲低語,初見覺得奇怪、後來逐漸習慣了的鄰居,都已成為過去。
強者和弱者、勇敢的和怯懦的、幸福的和不幸的都已沉睡。
就好比在一座不再有人住的空了的房子裡,在和死去的、永遠離開這座房子的人訣别。
但是在寒冷的樹林中比陽光明麗的平原上春意更濃。
在這甯靜的樹林裡的悲傷,也比甯靜的秋日裡的悲傷更沉重。
在這無言的靜默中,可以聽到哀悼死者的号哭和迎接新生的狂歡…… 還是黑沉和寒冷的,但是不要多久,大門和栅欄門就要打開,空蕩蕩的房子裡又要熱鬧起來,又會充滿孩子的笑聲和哭聲,又會響起女人的匆忙而動聽的腳步聲,滿懷信心的男主人就要走進房子裡來了。
他們站着,挎着面包籃子,沒有說話。
[1]席勒《菲愛斯柯》第三幕第三場的一句台詞,意思相當于中文的“狡兔死,走狗烹”。
[2]瓦圖京(1901—1944),在衛國戰争期間曾任蘇軍副總參謀長、西南方面軍司令,被稱為“閃電将軍”、“小土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朱可夫、崔可夫齊名的蘇聯将領。
[3]出自契诃夫小說《帶閣樓的房子》。
[4]本雅明是《聖經》中記載的以色列先祖雅各的小兒子。
“本雅明”一名來自希伯來語,意為“幸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