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12)
關燈
小
中
大
五十六
下午,柳德米拉從供應商店回來,看到信箱裡有一封信。
爬上樓梯後她的心就跳得厲害,這下跳得更厲害了。
她手裡拿着信,走到托裡亞的房間門口,開了門,房間裡空蕩蕩:他今天也沒有回來。
柳德米拉看到是她從小就熟悉的媽媽的筆迹,便把信浏覽了一遍。
她看到葉尼娅的名字、薇拉的名字、斯皮裡多諾夫的名字,信裡卻沒有兒子的名字。
希望又退到僻靜的角落裡,但希望沒有屈服。
媽媽幾乎沒有談到自己生活的情形,隻是提到,喀山的房東太太在柳德米拉走後表現出很多令人不快的地方。
謝廖沙、薇拉和斯皮裡多諾夫還是沒有音信。
媽媽很擔心葉尼娅,看樣子,她的生活中發生了很重大的事。
葉尼娅在給媽媽的信中暗示有很不愉快的事,暗示她不得不上莫斯科去。
柳德米拉不會憂愁。
她隻會悲傷。
托裡亞,托裡亞,托裡亞。
斯皮裡多諾夫成了鳏夫……薇拉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女;謝廖沙活着嗎,是不是受了重傷躺在什麼地方的軍醫院裡?他的父親不是被槍斃,便是死在勞改營裡了,母親也死于流放中……媽媽的房子被燒毀了,現在是一個人生活,見不到兒子,也不知道孫兒的下落…… 媽媽隻字不提她在喀山的生活,沒有提到她的身體,也沒有提到房間裡是否暖和,暖氣設備是否改善了。
柳德米拉知道媽媽為什麼對這些事緘口不言,是怕她知道了難過。
柳德米拉的房子好像一下子空了,變得冷冰冰的。
就好像可怕的無形炸彈落在房子裡,把所有的東西都炸壞了,熱氣跑掉了,隻剩下一片瓦礫。
這一天她對維克托想了很多。
他們的關系已經壞了。
維克托常常對她發火,對她很冷淡,而且特别可悲的是,她對這一切也冷漠了。
她太了解他了。
從旁人看來,他很像是一個富于理想的和高尚的人。
她對人從來沒有那種詩意的、熱情洋溢的态度,可是瑪利亞卻把維克托看成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英雄,一個高尚的人、英明的人。
瑪利亞喜歡音樂,有時聽到彈鋼琴,激動得臉都發了白,維克托有時也應她的請求彈彈鋼琴。
她的天性顯然很需要有一個崇拜的對象,于是她為自己塑造了這樣一個崇高的形象,為自己臆造出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維克托。
如果瑪利亞天天注意觀察維克托的話,她會很快失望的。
柳德米拉知道,推動維克托的行動的隻是個人主義,他誰也不愛。
就是現在,她想到他和希沙科夫的沖突,在為丈夫擔心害怕的同時,也感到像往常那樣氣憤:他為了個人痛快,為了顯示自己,為了扮演保護弱者的英雄,連自己的科學、家裡人的安甯都可以犧牲。
不過昨天他在為娜佳擔心的時候,就忘記了自己的個人主義。
可是,維克托能不能忘記自己的一切不愉快的事,為托裡亞操操心呢?昨天她估計錯了。
娜佳沒有真正坦率地和她談談。
這是怎麼回事兒?是孩子氣,是偶然的,還是她命定的? 娜佳對她說了說一些同伴,她就是在這些同伴的圈子裡和那個洛莫夫認識的。
她十分詳細地說了說一些小夥子,說他們念舊詩,他們議論新藝術和舊藝術,他們對一些事抱的是蔑視和嘲笑的态度,柳德米拉覺得,對那些事是既不能蔑視,也不能嘲笑的。
娜佳很樂意回答柳德米拉的問題,而且看樣子說的也都是實話: “不,我們不喝酒,隻喝過一回,那是送一個男孩子上前方。
” “有時談談政治。
當然啦,不像報紙上那樣。
不過談得很少,大概隻有一兩次。
” 但是柳德米拉一問起洛莫夫,娜佳就很生氣地回答: “不,他不寫詩。
” “我怎麼會知道他的父親、母親是什麼人,我當然從來也沒有看到他們,這有什麼奇怪的?他從來不提爸爸,大概他覺得,他是在食品店做生意的。
” 這會怎樣呢,這是娜佳命中注定的,還是過一個月就會把一切忘得無影無蹤? 她在做飯、洗衣服的時候,都在想着媽媽,想着薇拉、葉尼娅、謝廖沙。
她給瑪利亞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沒有人接電話,又往波斯托耶夫家裡打了一個電話,保姆回答說,女主人出去買東西去了,又往房管所打了一個電話,想找一個修理工來修水龍頭,房管所的人回答說,修理工沒有來上班。
她坐下來寫信。
似乎她要寫很長的一封信,檢讨她不能為媽媽創造必要的生活條件,所以媽媽甯願一個人住在喀山。
從戰前起,柳德米拉的親戚們就不來探望和過夜了。
現在就連最親近的人也不到她在莫斯科的這套大房子裡來了。
信她也沒有寫成,隻是撕了四張紙。
這一天快下班的時候,維克托打來電話,說他一時不能回來,晚上有些技術人員要來,是他從軍工廠請來的。
“有什麼新聞嗎?”柳德米拉問道。
“噢,在這方面的新聞嗎?”他說。
“沒有,沒有什麼新聞。
” 晚上,柳德米拉又把媽媽的信看了一遍,走到窗前。
月色皎潔,大街上空空蕩蕩。
她又看到娜佳挽着那個軍人的胳膊,他們順着馬路朝家裡走着。
後來娜佳跑起來,穿軍大衣的小夥子卻站在空蕩蕩的街心裡,望着,望着。
柳德米拉這時在心裡好像把一切似乎不能結合的東西結合到一起。
這裡面有她對維克托的愛、她為他分擔的焦慮、她對他的憤恨。
還有沒有吻過姑娘的香唇就離開了人世的托裡亞,還有站在馬路上的尉官,還有,瞧,薇拉正喜氣洋洋地走上自己斯大林格勒住宅的樓梯呢,還有無家可歸的媽媽…… 她心中充滿活着的感覺,活着曾經是她唯一的歡樂和唯一可怕的痛苦。
五十七 維克托在研究所大門口碰到希沙科夫。
希沙科夫正從汽車下來。
希沙科夫掀了掀帽子打招呼,沒有表示要站下來和維克托說說話兒。
“我要倒黴了。
”維克托在心裡說。
爬上樓梯後她的心就跳得厲害,這下跳得更厲害了。
她手裡拿着信,走到托裡亞的房間門口,開了門,房間裡空蕩蕩:他今天也沒有回來。
柳德米拉看到是她從小就熟悉的媽媽的筆迹,便把信浏覽了一遍。
她看到葉尼娅的名字、薇拉的名字、斯皮裡多諾夫的名字,信裡卻沒有兒子的名字。
希望又退到僻靜的角落裡,但希望沒有屈服。
媽媽幾乎沒有談到自己生活的情形,隻是提到,喀山的房東太太在柳德米拉走後表現出很多令人不快的地方。
謝廖沙、薇拉和斯皮裡多諾夫還是沒有音信。
媽媽很擔心葉尼娅,看樣子,她的生活中發生了很重大的事。
葉尼娅在給媽媽的信中暗示有很不愉快的事,暗示她不得不上莫斯科去。
柳德米拉不會憂愁。
她隻會悲傷。
托裡亞,托裡亞,托裡亞。
斯皮裡多諾夫成了鳏夫……薇拉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女;謝廖沙活着嗎,是不是受了重傷躺在什麼地方的軍醫院裡?他的父親不是被槍斃,便是死在勞改營裡了,母親也死于流放中……媽媽的房子被燒毀了,現在是一個人生活,見不到兒子,也不知道孫兒的下落…… 媽媽隻字不提她在喀山的生活,沒有提到她的身體,也沒有提到房間裡是否暖和,暖氣設備是否改善了。
柳德米拉知道媽媽為什麼對這些事緘口不言,是怕她知道了難過。
柳德米拉的房子好像一下子空了,變得冷冰冰的。
就好像可怕的無形炸彈落在房子裡,把所有的東西都炸壞了,熱氣跑掉了,隻剩下一片瓦礫。
這一天她對維克托想了很多。
他們的關系已經壞了。
維克托常常對她發火,對她很冷淡,而且特别可悲的是,她對這一切也冷漠了。
她太了解他了。
從旁人看來,他很像是一個富于理想的和高尚的人。
她對人從來沒有那種詩意的、熱情洋溢的态度,可是瑪利亞卻把維克托看成具有自我犧牲精神的英雄,一個高尚的人、英明的人。
瑪利亞喜歡音樂,有時聽到彈鋼琴,激動得臉都發了白,維克托有時也應她的請求彈彈鋼琴。
她的天性顯然很需要有一個崇拜的對象,于是她為自己塑造了這樣一個崇高的形象,為自己臆造出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維克托。
如果瑪利亞天天注意觀察維克托的話,她會很快失望的。
柳德米拉知道,推動維克托的行動的隻是個人主義,他誰也不愛。
就是現在,她想到他和希沙科夫的沖突,在為丈夫擔心害怕的同時,也感到像往常那樣氣憤:他為了個人痛快,為了顯示自己,為了扮演保護弱者的英雄,連自己的科學、家裡人的安甯都可以犧牲。
不過昨天他在為娜佳擔心的時候,就忘記了自己的個人主義。
可是,維克托能不能忘記自己的一切不愉快的事,為托裡亞操操心呢?昨天她估計錯了。
娜佳沒有真正坦率地和她談談。
這是怎麼回事兒?是孩子氣,是偶然的,還是她命定的? 娜佳對她說了說一些同伴,她就是在這些同伴的圈子裡和那個洛莫夫認識的。
她十分詳細地說了說一些小夥子,說他們念舊詩,他們議論新藝術和舊藝術,他們對一些事抱的是蔑視和嘲笑的态度,柳德米拉覺得,對那些事是既不能蔑視,也不能嘲笑的。
娜佳很樂意回答柳德米拉的問題,而且看樣子說的也都是實話: “不,我們不喝酒,隻喝過一回,那是送一個男孩子上前方。
” “有時談談政治。
當然啦,不像報紙上那樣。
不過談得很少,大概隻有一兩次。
” 但是柳德米拉一問起洛莫夫,娜佳就很生氣地回答: “不,他不寫詩。
” “我怎麼會知道他的父親、母親是什麼人,我當然從來也沒有看到他們,這有什麼奇怪的?他從來不提爸爸,大概他覺得,他是在食品店做生意的。
” 這會怎樣呢,這是娜佳命中注定的,還是過一個月就會把一切忘得無影無蹤? 她在做飯、洗衣服的時候,都在想着媽媽,想着薇拉、葉尼娅、謝廖沙。
她給瑪利亞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沒有人接電話,又往波斯托耶夫家裡打了一個電話,保姆回答說,女主人出去買東西去了,又往房管所打了一個電話,想找一個修理工來修水龍頭,房管所的人回答說,修理工沒有來上班。
她坐下來寫信。
似乎她要寫很長的一封信,檢讨她不能為媽媽創造必要的生活條件,所以媽媽甯願一個人住在喀山。
從戰前起,柳德米拉的親戚們就不來探望和過夜了。
現在就連最親近的人也不到她在莫斯科的這套大房子裡來了。
信她也沒有寫成,隻是撕了四張紙。
這一天快下班的時候,維克托打來電話,說他一時不能回來,晚上有些技術人員要來,是他從軍工廠請來的。
“有什麼新聞嗎?”柳德米拉問道。
“噢,在這方面的新聞嗎?”他說。
“沒有,沒有什麼新聞。
” 晚上,柳德米拉又把媽媽的信看了一遍,走到窗前。
月色皎潔,大街上空空蕩蕩。
她又看到娜佳挽着那個軍人的胳膊,他們順着馬路朝家裡走着。
後來娜佳跑起來,穿軍大衣的小夥子卻站在空蕩蕩的街心裡,望着,望着。
柳德米拉這時在心裡好像把一切似乎不能結合的東西結合到一起。
這裡面有她對維克托的愛、她為他分擔的焦慮、她對他的憤恨。
還有沒有吻過姑娘的香唇就離開了人世的托裡亞,還有站在馬路上的尉官,還有,瞧,薇拉正喜氣洋洋地走上自己斯大林格勒住宅的樓梯呢,還有無家可歸的媽媽…… 她心中充滿活着的感覺,活着曾經是她唯一的歡樂和唯一可怕的痛苦。
五十七 維克托在研究所大門口碰到希沙科夫。
希沙科夫正從汽車下來。
希沙科夫掀了掀帽子打招呼,沒有表示要站下來和維克托說說話兒。
“我要倒黴了。
”維克托在心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