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8)
關燈
小
中
大
,有時對克雷莫夫有很大的吸引力。
但是,這秘藏的問題一說出來,克雷莫夫就覺得有惡意和敵意,就想把格列科夫壓倒和制服。
如果必要的話,他還會毫不猶豫地把格列科夫槍斃。
普裡亞欣卻用官腔官調的冷漠語調說話,他代表國家又談完成計劃的百分比,又談糧食交售,又談各種各樣的任務。
克雷莫夫聽到這官氣十足的、毫無熱誠的話,見到說這話的官氣十足、毫無熱誠的人,一向十分反感,十分讨厭,但是他和這些人步調一緻,他們現在是他的上級同志。
列甯的事業造就了斯大林,列甯的事業通過這些人,通過國家得到體現。
克雷莫夫願意毫不猶豫地為這事業的榮譽獻出自己的生命。
就連老布爾什維克莫斯托夫斯科伊也不例外。
他從來沒有為他相信忠于革命的一些人說過話,沒有維護過他們。
他什麼也不說。
他究竟為什麼不說話呢? 再拿那個誠實可愛的小夥子科洛斯科夫來說。
他是高級新聞訓練班的學員,克雷莫夫當時給他們講過課。
科洛斯科夫是從農村裡來的,他對克雷莫夫說了不少集體化的情況,說區裡有些壞蛋,看中了誰家的房子或者果園就把誰劃成富農。
他說到農村的饑餓,說到怎樣殘忍地把所有的糧食全部弄走,一粒不剩……他說起農村裡一個很好的老頭子,為了救活老伴和小孫女,自己走上絕路,他說到這裡還哭了。
可是不久克雷莫夫就在牆報上看到科洛斯科夫寫的文章,說富農把糧食埋到地裡,說富農對新生政權懷着刻骨的仇恨。
這個真正動情地哭過的科洛斯科夫為什麼這樣寫?莫斯托夫斯科伊為什麼不說話?難道僅僅因為膽小怕事?克雷莫夫有多少次心口不一啊。
但是當他說和寫的時候,卻覺得他正是這樣想的,他也相信他說的正是他所想的。
有時候他對自己說:“有什麼辦法呢,這是革命需要的呀。
” 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過,有過,什麼都有過。
克雷莫夫沒有好好維護自己的朋友,盡管他相信他們是無罪的。
有時他不說話,有時他說幾句含含糊糊的話,有時更壞些:他說話,而且說的不是含糊話。
有時把他傳到黨委去,到區委,到市委,到州委,有時把他傳到保安機關,向他詢問他熟悉的一些人、一些黨員的情況。
他從來沒有誣陷過朋友,從來不曾诽謗什麼人,他沒有寫過密報,沒有告過人…… 且住,格列科夫呢?格列科夫是敵人。
對待敵人克雷莫夫是從來不客氣的,從來不憐憫的。
但是為什麼他和被鎮壓的同志的家屬們斷絕關系呢?他不再上他們家去,不再給他們打電話;不過,他在大街上遇到被鎮壓的同志家裡的人,從來不曾轉到另一邊人行道上去,而是依然和他們打招呼。
可是更有一些不同的人,這些人通常是老婦人,家庭女工,黨外的平民,常常通過他們往勞改營裡送東西,從勞改營裡發出來的信也寫他們的地址,他們不知為什麼卻不怕。
有時這些老婦人,這些家庭女工和沒有文化的保姆,充滿了宗教觀念,她們收養被捕的父母留下的孤兒,免得這些孩子進收容所和保育院。
可是黨員們卻害怕沾到這些孤兒,就像怕火一樣。
難道這些老婦人,這些平民,這些沒有文化的保姆比列甯式的布爾什維克莫斯托夫斯科伊和克雷莫夫更清白,更有骨氣? 人能夠戰勝恐怖,所以小孩子能夠在黑暗中走路,士兵能夠投入戰鬥,一個小夥子可以前進,可以在高空跳傘。
可是有一種恐怖卻很特殊,很厲害,千千萬萬人都不能戰勝這種恐怖;這就是在莫斯科的灰暗的冬日天空,用不祥的、變幻莫測的紅色字母寫出的恐怖—國家恐怖…… 不對,不對!恐怖本身不能起這樣大的作用。
革命的目的以道德的名義擺脫了道德,借口為了未來,證明今天的僞君子、告密者、兩面三刀的人是正确的,還要宣傳,為什麼一個人為了人民的幸福應該把無罪的人推入陷坑。
這股勢力叫人不要理睬進入勞改營的人的孩子,也是以革命的名義。
這股勢力還在說,如果一個妻子不揭發自己的清白無辜的丈夫,就必須離開孩子,在勞改營裡關十年,這都是革命的需要。
革命的勢力與死亡的恐怖、對刑訊的恐懼、感受到遠方勞改營氣息的人的痛苦結成了聯盟。
以前人們走向革命的時候,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監獄、苦役、成年累月的流浪和無家可歸、斷頭台。
而現在最糟糕、最令人不安的是,為了換取對革命的忠誠,換取對偉大目标的信仰,今天要付出的是優厚的待遇、克裡姆林宮的酒宴、人民委員的任命書、專用汽車、療養證、國際車廂。
“尼古拉,你沒有睡嗎?”斯皮裡多諾夫在黑暗中問道。
克雷莫夫回答說: “差不多睡着啦,正要睡呢。
” “噢,對不起,我不打攪你了。
” 四十 自從那天夜裡把莫斯托夫斯科伊傳去和黨衛軍少校利斯談過話之後,又是一個多星期過去了。
忐忑不安的等待和緊張變成了難以承受的苦惱。
莫斯托夫斯科伊有時候覺得,朋友和敵人永遠把他忘記了,朋友和敵人都認為他已經成了一個無用的、老糊塗的老頭子,成了稻草人,成了廢物。
一個晴和的早晨,一名黨衛軍看守帶他去洗澡。
這一次這名看守沒有進澡堂,而是坐在台階上,把槍放在旁邊,抽起煙來。
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照在身上很暖和,這名士兵當然不願意到潮濕的澡堂裡去。
管澡堂的一名戰俘走到莫斯托夫斯科伊跟前。
“您好,親愛的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
” 莫斯托夫斯科伊驚愕得叫了起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穿着制服上衣、戴着勤務臂章、手裡晃悠着抹布的旅政委奧西波夫。
他們擁抱在一起。
奧西波夫急急忙忙地說: “我在澡堂裡弄到這點兒差事,現在去替換固定的清潔工,我想和您見見面。
科季科夫、将軍、茲拉托克雷列茨都叫我問候您。
您先說說您的情況,您身體怎麼樣,他們想要您怎樣?您一面脫衣服,一面說。
” 莫斯托夫斯科伊把那天夜裡傳他去談話的情形說了說。
奧西波夫用凸出的黑眼睛看着他,說: “他們想勸誘您,真是妄想。
” “為什麼呢?什麼目的?目的何在?” “可能他們想搜集曆史方面的資料,想評價黨的創始人和領袖,也許,他們想找材料發表什麼宣言、文告、公開信。
” “這種打算永遠不能得逞。
”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
” “他們的打算永遠不會得逞,癡心妄想。
”莫斯托夫斯科伊又說了一遍,然後問道:“您說說,你們怎麼樣?” 奧西波夫小聲說: “比預料的情況要好些。
最要緊的是,已經和在工廠裡工作的人取得了聯系,已經開始向我們輸送武器,有自動步槍,有手榴彈。
有人把零件送來,夜裡我們進行裝配。
當然,目前數量還有限。
” “這是葉爾紹夫安排的,他真有兩下子!”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他脫去襯衣,看了看自己的胸膛,看到自己的衰老,很懊惱、難過地搖了搖頭。
奧西波夫說: “您是黨的老同志,我應該告訴您:葉爾紹夫已經不在咱們的集中營裡了。
” “什麼,怎麼不在了?” “把他送走了,送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去了。
” “你們怎麼了?”莫斯托夫斯科伊叫起來。
“他是個出色的小夥子呀。
” “他就是到了布痕瓦爾德,依然可以是出色的小夥子。
” “這究竟怎麼搞的,為什麼會出這種事?” 奧西波夫陰沉地說: “在領導人員中很快就出現了分裂。
許多人自發地傾向葉爾紹夫,這就沖昏了他的頭腦。
他怎麼也不服從領導核心的指揮。
他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一個異己分子。
情況越來越混亂。
地下工作的第一訓條就是鐵的紀律。
可是我們卻出現了兩個核心:一個黨的核心,一個黨外核心。
我們讨論了情況,通過了決議。
一位在辦公室工作的捷克同志把他的卡片放進為布痕瓦爾德挑出來的一部案卷裡,這樣就很自然地把他列入了名單。
” “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這是共産黨員一緻通過的決議。
”奧西波夫說。
他穿着自己的寒碜的衣服站在莫斯托夫斯科伊面前,手裡拿着抹布,神氣又嚴肅,又堅定,相信自己絕對正确,相信自己的權力比上帝的權力更大、更威嚴,更有權将他所從事的事業提交人類命運的最高法官。
而脫得光光的、瘦瘦的老頭子,偉大的黨的創始人之一,坐在那裡,把兩個瘦瘦的、幹癟的肩膀聳得高高的,頭垂得低低的,一聲不響。
他眼前又浮現出那一夜在利斯的辦公室裡的情景。
他又覺得十分可怕:難道利斯說的不是假話,難道他真的沒有什麼秘密的憲兵式的目的,真的是想和他談談?他挺起腰來,又像往常那樣,像十年前集體化時期那樣,像當年把他年輕時的同志一個個送上斷頭台的政治恐怖時期那樣,說: “我作為一名黨員,服從這一決議,承認這一決議。
” 他從放在闆凳上的上衣裡子裡抽出幾片紙,這是他草拟的傳單。
忽然在他眼前浮現出伊康尼科夫的臉,他那像牛眼一樣的眼睛,莫斯托夫斯科伊又想聽聽這個又傻又善良的教士的聲音。
“我想問問伊康尼科夫的情形,”莫斯托夫斯科伊說,“那位捷克同志沒有把他的卡片塞進那裡面去吧?” “那個老傻子,您說的那個膿包嗎?他被處決了。
他拒絕上工,不肯去修殺人集中營。
凱澤奉命把他槍斃了。
” 這天夜裡,在集中營的棚屋的一面面牆上,貼了不少莫斯托夫斯科伊拟定的有關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傳單。
但是,這秘藏的問題一說出來,克雷莫夫就覺得有惡意和敵意,就想把格列科夫壓倒和制服。
如果必要的話,他還會毫不猶豫地把格列科夫槍斃。
普裡亞欣卻用官腔官調的冷漠語調說話,他代表國家又談完成計劃的百分比,又談糧食交售,又談各種各樣的任務。
克雷莫夫聽到這官氣十足的、毫無熱誠的話,見到說這話的官氣十足、毫無熱誠的人,一向十分反感,十分讨厭,但是他和這些人步調一緻,他們現在是他的上級同志。
列甯的事業造就了斯大林,列甯的事業通過這些人,通過國家得到體現。
克雷莫夫願意毫不猶豫地為這事業的榮譽獻出自己的生命。
就連老布爾什維克莫斯托夫斯科伊也不例外。
他從來沒有為他相信忠于革命的一些人說過話,沒有維護過他們。
他什麼也不說。
他究竟為什麼不說話呢? 再拿那個誠實可愛的小夥子科洛斯科夫來說。
他是高級新聞訓練班的學員,克雷莫夫當時給他們講過課。
科洛斯科夫是從農村裡來的,他對克雷莫夫說了不少集體化的情況,說區裡有些壞蛋,看中了誰家的房子或者果園就把誰劃成富農。
他說到農村的饑餓,說到怎樣殘忍地把所有的糧食全部弄走,一粒不剩……他說起農村裡一個很好的老頭子,為了救活老伴和小孫女,自己走上絕路,他說到這裡還哭了。
可是不久克雷莫夫就在牆報上看到科洛斯科夫寫的文章,說富農把糧食埋到地裡,說富農對新生政權懷着刻骨的仇恨。
這個真正動情地哭過的科洛斯科夫為什麼這樣寫?莫斯托夫斯科伊為什麼不說話?難道僅僅因為膽小怕事?克雷莫夫有多少次心口不一啊。
但是當他說和寫的時候,卻覺得他正是這樣想的,他也相信他說的正是他所想的。
有時候他對自己說:“有什麼辦法呢,這是革命需要的呀。
” 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過,有過,什麼都有過。
克雷莫夫沒有好好維護自己的朋友,盡管他相信他們是無罪的。
有時他不說話,有時他說幾句含含糊糊的話,有時更壞些:他說話,而且說的不是含糊話。
有時把他傳到黨委去,到區委,到市委,到州委,有時把他傳到保安機關,向他詢問他熟悉的一些人、一些黨員的情況。
他從來沒有誣陷過朋友,從來不曾诽謗什麼人,他沒有寫過密報,沒有告過人…… 且住,格列科夫呢?格列科夫是敵人。
對待敵人克雷莫夫是從來不客氣的,從來不憐憫的。
但是為什麼他和被鎮壓的同志的家屬們斷絕關系呢?他不再上他們家去,不再給他們打電話;不過,他在大街上遇到被鎮壓的同志家裡的人,從來不曾轉到另一邊人行道上去,而是依然和他們打招呼。
可是更有一些不同的人,這些人通常是老婦人,家庭女工,黨外的平民,常常通過他們往勞改營裡送東西,從勞改營裡發出來的信也寫他們的地址,他們不知為什麼卻不怕。
有時這些老婦人,這些家庭女工和沒有文化的保姆,充滿了宗教觀念,她們收養被捕的父母留下的孤兒,免得這些孩子進收容所和保育院。
可是黨員們卻害怕沾到這些孤兒,就像怕火一樣。
難道這些老婦人,這些平民,這些沒有文化的保姆比列甯式的布爾什維克莫斯托夫斯科伊和克雷莫夫更清白,更有骨氣? 人能夠戰勝恐怖,所以小孩子能夠在黑暗中走路,士兵能夠投入戰鬥,一個小夥子可以前進,可以在高空跳傘。
可是有一種恐怖卻很特殊,很厲害,千千萬萬人都不能戰勝這種恐怖;這就是在莫斯科的灰暗的冬日天空,用不祥的、變幻莫測的紅色字母寫出的恐怖—國家恐怖…… 不對,不對!恐怖本身不能起這樣大的作用。
革命的目的以道德的名義擺脫了道德,借口為了未來,證明今天的僞君子、告密者、兩面三刀的人是正确的,還要宣傳,為什麼一個人為了人民的幸福應該把無罪的人推入陷坑。
這股勢力叫人不要理睬進入勞改營的人的孩子,也是以革命的名義。
這股勢力還在說,如果一個妻子不揭發自己的清白無辜的丈夫,就必須離開孩子,在勞改營裡關十年,這都是革命的需要。
革命的勢力與死亡的恐怖、對刑訊的恐懼、感受到遠方勞改營氣息的人的痛苦結成了聯盟。
以前人們走向革命的時候,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監獄、苦役、成年累月的流浪和無家可歸、斷頭台。
而現在最糟糕、最令人不安的是,為了換取對革命的忠誠,換取對偉大目标的信仰,今天要付出的是優厚的待遇、克裡姆林宮的酒宴、人民委員的任命書、專用汽車、療養證、國際車廂。
“尼古拉,你沒有睡嗎?”斯皮裡多諾夫在黑暗中問道。
克雷莫夫回答說: “差不多睡着啦,正要睡呢。
” “噢,對不起,我不打攪你了。
” 四十 自從那天夜裡把莫斯托夫斯科伊傳去和黨衛軍少校利斯談過話之後,又是一個多星期過去了。
忐忑不安的等待和緊張變成了難以承受的苦惱。
莫斯托夫斯科伊有時候覺得,朋友和敵人永遠把他忘記了,朋友和敵人都認為他已經成了一個無用的、老糊塗的老頭子,成了稻草人,成了廢物。
一個晴和的早晨,一名黨衛軍看守帶他去洗澡。
這一次這名看守沒有進澡堂,而是坐在台階上,把槍放在旁邊,抽起煙來。
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照在身上很暖和,這名士兵當然不願意到潮濕的澡堂裡去。
管澡堂的一名戰俘走到莫斯托夫斯科伊跟前。
“您好,親愛的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
” 莫斯托夫斯科伊驚愕得叫了起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穿着制服上衣、戴着勤務臂章、手裡晃悠着抹布的旅政委奧西波夫。
他們擁抱在一起。
奧西波夫急急忙忙地說: “我在澡堂裡弄到這點兒差事,現在去替換固定的清潔工,我想和您見見面。
科季科夫、将軍、茲拉托克雷列茨都叫我問候您。
您先說說您的情況,您身體怎麼樣,他們想要您怎樣?您一面脫衣服,一面說。
” 莫斯托夫斯科伊把那天夜裡傳他去談話的情形說了說。
奧西波夫用凸出的黑眼睛看着他,說: “他們想勸誘您,真是妄想。
” “為什麼呢?什麼目的?目的何在?” “可能他們想搜集曆史方面的資料,想評價黨的創始人和領袖,也許,他們想找材料發表什麼宣言、文告、公開信。
” “這種打算永遠不能得逞。
”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
” “他們的打算永遠不會得逞,癡心妄想。
”莫斯托夫斯科伊又說了一遍,然後問道:“您說說,你們怎麼樣?” 奧西波夫小聲說: “比預料的情況要好些。
最要緊的是,已經和在工廠裡工作的人取得了聯系,已經開始向我們輸送武器,有自動步槍,有手榴彈。
有人把零件送來,夜裡我們進行裝配。
當然,目前數量還有限。
” “這是葉爾紹夫安排的,他真有兩下子!”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他脫去襯衣,看了看自己的胸膛,看到自己的衰老,很懊惱、難過地搖了搖頭。
奧西波夫說: “您是黨的老同志,我應該告訴您:葉爾紹夫已經不在咱們的集中營裡了。
” “什麼,怎麼不在了?” “把他送走了,送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去了。
” “你們怎麼了?”莫斯托夫斯科伊叫起來。
“他是個出色的小夥子呀。
” “他就是到了布痕瓦爾德,依然可以是出色的小夥子。
” “這究竟怎麼搞的,為什麼會出這種事?” 奧西波夫陰沉地說: “在領導人員中很快就出現了分裂。
許多人自發地傾向葉爾紹夫,這就沖昏了他的頭腦。
他怎麼也不服從領導核心的指揮。
他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一個異己分子。
情況越來越混亂。
地下工作的第一訓條就是鐵的紀律。
可是我們卻出現了兩個核心:一個黨的核心,一個黨外核心。
我們讨論了情況,通過了決議。
一位在辦公室工作的捷克同志把他的卡片放進為布痕瓦爾德挑出來的一部案卷裡,這樣就很自然地把他列入了名單。
” “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說。
“這是共産黨員一緻通過的決議。
”奧西波夫說。
他穿着自己的寒碜的衣服站在莫斯托夫斯科伊面前,手裡拿着抹布,神氣又嚴肅,又堅定,相信自己絕對正确,相信自己的權力比上帝的權力更大、更威嚴,更有權将他所從事的事業提交人類命運的最高法官。
而脫得光光的、瘦瘦的老頭子,偉大的黨的創始人之一,坐在那裡,把兩個瘦瘦的、幹癟的肩膀聳得高高的,頭垂得低低的,一聲不響。
他眼前又浮現出那一夜在利斯的辦公室裡的情景。
他又覺得十分可怕:難道利斯說的不是假話,難道他真的沒有什麼秘密的憲兵式的目的,真的是想和他談談?他挺起腰來,又像往常那樣,像十年前集體化時期那樣,像當年把他年輕時的同志一個個送上斷頭台的政治恐怖時期那樣,說: “我作為一名黨員,服從這一決議,承認這一決議。
” 他從放在闆凳上的上衣裡子裡抽出幾片紙,這是他草拟的傳單。
忽然在他眼前浮現出伊康尼科夫的臉,他那像牛眼一樣的眼睛,莫斯托夫斯科伊又想聽聽這個又傻又善良的教士的聲音。
“我想問問伊康尼科夫的情形,”莫斯托夫斯科伊說,“那位捷克同志沒有把他的卡片塞進那裡面去吧?” “那個老傻子,您說的那個膿包嗎?他被處決了。
他拒絕上工,不肯去修殺人集中營。
凱澤奉命把他槍斃了。
” 這天夜裡,在集中營的棚屋的一面面牆上,貼了不少莫斯托夫斯科伊拟定的有關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