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4)
關燈
小
中
大
有用心的小善良。
可以叫做無意識的善良。
是宗教的善和社會的善之外的善良。
但是,我們隻要一想就可以看出來,這種無意識的、個人間的、偶然性的善良是永恒不滅的。
這種善良可以施于一切生物,甚至一隻老鼠,一根樹枝都可以受到這種善的恩澤—有時行人會忽然站下來,扶一扶受傷的樹枝,讓它更容易重新長到樹幹上。
在可怖的時代,在以國家民族光榮為名義、以對全世界行善為名義而進行瘋狂殘殺的時候,在人已經不像人,而隻是像樹枝一樣蕩來蕩去,又像一塊塊石頭填進山溝和土坑的時候,就是在這種可怖和瘋狂的時代,這種沒有用心的、可憐的、像鐳粒子一樣分散在生活中的善良也沒有消失。
有一些德國兵來到村子裡。
昨天在路上有兩名德國兵被打死。
晚上把一些婦女趕出去,叫她們在樹林邊挖坑。
有幾名士兵住到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家裡。
她的丈夫被帶到警察所去了,那裡還關着二十個農民。
她一夜沒有睡,德國兵在地下室裡搜到一筐雞蛋和一瓶蜂蜜,他們自己生起爐子,炒雞蛋,喝酒。
有一個年紀大些的吹起口琴,其餘的人又跺腳又唱歌。
他們對女房東連看也不看,好像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貓。
早晨,天亮了,他們開始檢查自己的槍。
那個年紀大些的士兵很笨拙地拉了一下槍機,一顆子彈打進自己的肚子裡。
大家一齊叫起來,亂成一片。
幾個德國兵草草地給他包紮了一下,就把他放到床上。
接着他們都被叫走了。
他們臨走向女房東打了打手勢,叫她照應受傷的德國兵。
女房東看到,要把他掐死不費吹灰之力。
他一會兒嘟哝,一會兒閉上眼睛,又哭又咂吧嘴。
後來忽然睜開眼睛,很清楚地說:“媽媽,給我水。
”女房東說:“哼,你這該死的東西,把你掐死才好呢。
”可是她還是給他端來了水。
他抓住她的手,叫她把他扶起來,因為血堵得他不能喘氣。
她把他扶起來,他用兩手勾住她的脖子,支撐着身子。
這時村子裡響起一片槍聲,她吓得直打哆嗦。
後來她說起當時的情形,但是誰也無法理解,她也無法解釋。
這是一種善良。
有一則寓言說一個修士讓蛇在懷裡暖和身子,就是指責這種善良沒有意義。
這種善良,就好比愛惜咬死小孩的毒狼蛛。
這是一種不理智的、有害的、荒唐的善良! 人們樂于援引寓言中的例證,記住這種沒有意義的善良帶來的(和可能帶來的)害處。
不必害怕!如果怕這種善良,就好比一條淡水魚偶然從河裡來到水鹹的大海裡,感到害怕。
沒有意義的善良有時給社會、階級、民族、國家造成的害處,與天生善良的人發出的光相比,是會黯然失色的。
這種沒有意義的善良正是人的人性,它就是人和其他一切的區别,它就是人的精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它說明,生存并不就是惡。
這種善良是沒有言語、沒有用心的。
它是本能的。
是盲目的。
一旦耶稣教把它變為教堂神甫的教義,它就變得暗淡了,種子就變成了空殼。
當善良沒有言語、沒有心思、沒有用意的時候,當善良隐藏在人心裡的時候,當善良沒有成為傳教士的武器和商品,當礦金沒有煉成神的金币的時候,善良是有生命力的。
它就像生活一樣實實在在。
就連耶稣的說教,也使善良失去其生命力。
善良的生命力在人心的不言不語中。
但是,我懷疑人類的善,也懷疑善良。
我很惋惜它沒有生命力!它既然沒有什麼感染力,又有什麼好處呢? 我以為,它沒有生命力。
美好而又沒有生命力,簡直就像露水。
怎麼能不使它枯死,不使它丢失,而使它變得有力呢?教會就是使它枯死了,将它丢失了。
當善良不是什麼力量的時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隻要人想把善良變為力量,它就失去本色,就會暗淡,失去光彩,消失。
現在我看到惡的真正力量。
天國是空的。
地上隻有人。
拿什麼來撲滅惡呢?拿人類的善良,拿這樣幾滴露水?但是要知道,這種火用所有的海洋裡的水和所有雲層的水都是撲不滅的,從福音書的時代直到今天的鋼鐵時代所彙集起來的一點點可憐的露水也撲不滅…… 我再也不相信能夠在上帝身上、在自然界找到善,就這樣,我再也不相信善良。
但是,法西斯的黑暗在我面前暴露得越多,越廣,我就越加看清:人性總是存在的,是泯滅不了的,即使在浸透了血的黃土的旁邊,在毒氣室的門口。
我在地獄裡鍛煉了信心。
我的信心是從焚屍爐裡出來的,是穿過了毒氣室的水泥牆的。
我看出來,不是人在同惡的鬥争中軟弱無力,是強大的惡在同人的鬥争中軟弱無力。
毫無意義的善良永遠不滅的秘密,就在于它的無力。
這種善良是不可戰勝的。
這種善良越傻,無力,沒有意義,就越是巨大。
惡對它無可奈何。
聖人、傳教士、宗教改革家、首領、領袖,在它面前無可奈何。
它是一種不看什麼、不說什麼的愛,是人的本義。
人類的曆史不是善極力要戰勝惡的搏鬥,人類的曆史是巨大的惡極力要輾碎人性的種子的搏鬥。
但是,如果人性就是現在仍沒有被摧殘殆盡的話,那麼,惡已經不可能取得勝利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看完之後,半閉起眼睛,坐了好幾分鐘。
是的,這是一個受了震動的人寫的。
一個可憐的靈魂的悲劇! 這個蔫了的人竟說,天國是空的……他把人生看作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争。
到末了他玩弄起舊的鈴铛,玩弄起老奶奶的善良,還打算用灌腸的噴嘴撲滅世界的大火。
這一切多麼無聊呀! 莫斯托夫斯科伊望着隔離室的灰牆,想起了天藍色的安樂椅,想起他和利斯的談話,感到十分沉重。
頭并不難受,是心裡難過起來,呼吸也困難了。
看樣子,他懷疑伊康尼科夫,是錯了。
這個呆子寫的東西,不僅引起他的鄙視,也引起夜裡和他談話的那個讨厭的家夥的鄙視。
他又想了想自己對切爾涅佐夫的感覺,想了想利斯談到這一類人時鄙夷和仇恨的口氣。
他的模模糊糊的苦惱似乎比肉體的痛苦更使他難受。
十七 謝廖沙·沙波什尼科夫指着背囊旁邊磚堆上的一本書,說: “你看過嗎?” “看了好幾遍啦。
” “喜歡嗎?” “我更喜歡狄更斯。
” “嘿,狄更斯。
”他用譏笑的、傲慢的口氣說。
“你喜歡《巴馬修道院》嗎?” “不怎麼喜歡。
”他想了想,回答說。
又補充道:“今天我要跟步兵一起把旁邊一座小屋的德國佬打出去。
”他看到她的目光,又說:“當然,是格列科夫的命令。
” “别的迫擊炮手呢,琴佐夫呢?” “他們不去,就我一個去。
”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
“他老是纏着你嗎?” 她點了點頭。
“你怎麼樣?” “你知道嘛。
” “我覺得,我今天可能被打死。
” “為什麼叫你跟步兵一起去?你是迫擊炮手啊。
” “為什麼他要把你留在這兒?報話機已經打成碎片。
早就該把你送回團裡去,上左岸去。
你在這兒無事可幹,成了流浪女了。
” “不過咱們可以天天見面呀。
” 他擺了擺手,就走開了。
卡佳向周圍看了看。
彭丘克在二樓望着,笑着。
顯然,謝廖沙也看到了彭丘克,所以突然走開了。
德軍用大炮轟這座樓房,一直轟到黃昏時候。
有三個人受輕傷,有一段内牆倒塌下來,把地下室的出口堵住了。
大家把出口處打通,一顆炮彈又炸倒一段牆,地下室出口又被堵住,大家又開始挖。
安齊費羅夫朝灰塵飛揚的幽暗處瞅了瞅,問道: “喂,報話員同志,您活着嗎?” “是的。
”卡佳在幽暗處回答說。
她打了一個噴嚏,啐o一口紅色的痰。
“祝您健康。
”一名工兵說。
等到天黑下來,德軍打出照明彈,用機槍掃射起來,有幾架轟炸機飛來,扔下爆破彈。
誰也沒有睡覺。
格列科夫親自打起機槍,步兵有兩次大聲罵着娘,用工兵的鍬掩護着臉,
可以叫做無意識的善良。
是宗教的善和社會的善之外的善良。
但是,我們隻要一想就可以看出來,這種無意識的、個人間的、偶然性的善良是永恒不滅的。
這種善良可以施于一切生物,甚至一隻老鼠,一根樹枝都可以受到這種善的恩澤—有時行人會忽然站下來,扶一扶受傷的樹枝,讓它更容易重新長到樹幹上。
在可怖的時代,在以國家民族光榮為名義、以對全世界行善為名義而進行瘋狂殘殺的時候,在人已經不像人,而隻是像樹枝一樣蕩來蕩去,又像一塊塊石頭填進山溝和土坑的時候,就是在這種可怖和瘋狂的時代,這種沒有用心的、可憐的、像鐳粒子一樣分散在生活中的善良也沒有消失。
有一些德國兵來到村子裡。
昨天在路上有兩名德國兵被打死。
晚上把一些婦女趕出去,叫她們在樹林邊挖坑。
有幾名士兵住到一個上了年紀的女人家裡。
她的丈夫被帶到警察所去了,那裡還關着二十個農民。
她一夜沒有睡,德國兵在地下室裡搜到一筐雞蛋和一瓶蜂蜜,他們自己生起爐子,炒雞蛋,喝酒。
有一個年紀大些的吹起口琴,其餘的人又跺腳又唱歌。
他們對女房東連看也不看,好像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貓。
早晨,天亮了,他們開始檢查自己的槍。
那個年紀大些的士兵很笨拙地拉了一下槍機,一顆子彈打進自己的肚子裡。
大家一齊叫起來,亂成一片。
幾個德國兵草草地給他包紮了一下,就把他放到床上。
接着他們都被叫走了。
他們臨走向女房東打了打手勢,叫她照應受傷的德國兵。
女房東看到,要把他掐死不費吹灰之力。
他一會兒嘟哝,一會兒閉上眼睛,又哭又咂吧嘴。
後來忽然睜開眼睛,很清楚地說:“媽媽,給我水。
”女房東說:“哼,你這該死的東西,把你掐死才好呢。
”可是她還是給他端來了水。
他抓住她的手,叫她把他扶起來,因為血堵得他不能喘氣。
她把他扶起來,他用兩手勾住她的脖子,支撐着身子。
這時村子裡響起一片槍聲,她吓得直打哆嗦。
後來她說起當時的情形,但是誰也無法理解,她也無法解釋。
這是一種善良。
有一則寓言說一個修士讓蛇在懷裡暖和身子,就是指責這種善良沒有意義。
這種善良,就好比愛惜咬死小孩的毒狼蛛。
這是一種不理智的、有害的、荒唐的善良! 人們樂于援引寓言中的例證,記住這種沒有意義的善良帶來的(和可能帶來的)害處。
不必害怕!如果怕這種善良,就好比一條淡水魚偶然從河裡來到水鹹的大海裡,感到害怕。
沒有意義的善良有時給社會、階級、民族、國家造成的害處,與天生善良的人發出的光相比,是會黯然失色的。
這種沒有意義的善良正是人的人性,它就是人和其他一切的區别,它就是人的精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它說明,生存并不就是惡。
這種善良是沒有言語、沒有用心的。
它是本能的。
是盲目的。
一旦耶稣教把它變為教堂神甫的教義,它就變得暗淡了,種子就變成了空殼。
當善良沒有言語、沒有心思、沒有用意的時候,當善良隐藏在人心裡的時候,當善良沒有成為傳教士的武器和商品,當礦金沒有煉成神的金币的時候,善良是有生命力的。
它就像生活一樣實實在在。
就連耶稣的說教,也使善良失去其生命力。
善良的生命力在人心的不言不語中。
但是,我懷疑人類的善,也懷疑善良。
我很惋惜它沒有生命力!它既然沒有什麼感染力,又有什麼好處呢? 我以為,它沒有生命力。
美好而又沒有生命力,簡直就像露水。
怎麼能不使它枯死,不使它丢失,而使它變得有力呢?教會就是使它枯死了,将它丢失了。
當善良不是什麼力量的時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隻要人想把善良變為力量,它就失去本色,就會暗淡,失去光彩,消失。
現在我看到惡的真正力量。
天國是空的。
地上隻有人。
拿什麼來撲滅惡呢?拿人類的善良,拿這樣幾滴露水?但是要知道,這種火用所有的海洋裡的水和所有雲層的水都是撲不滅的,從福音書的時代直到今天的鋼鐵時代所彙集起來的一點點可憐的露水也撲不滅…… 我再也不相信能夠在上帝身上、在自然界找到善,就這樣,我再也不相信善良。
但是,法西斯的黑暗在我面前暴露得越多,越廣,我就越加看清:人性總是存在的,是泯滅不了的,即使在浸透了血的黃土的旁邊,在毒氣室的門口。
我在地獄裡鍛煉了信心。
我的信心是從焚屍爐裡出來的,是穿過了毒氣室的水泥牆的。
我看出來,不是人在同惡的鬥争中軟弱無力,是強大的惡在同人的鬥争中軟弱無力。
毫無意義的善良永遠不滅的秘密,就在于它的無力。
這種善良是不可戰勝的。
這種善良越傻,無力,沒有意義,就越是巨大。
惡對它無可奈何。
聖人、傳教士、宗教改革家、首領、領袖,在它面前無可奈何。
它是一種不看什麼、不說什麼的愛,是人的本義。
人類的曆史不是善極力要戰勝惡的搏鬥,人類的曆史是巨大的惡極力要輾碎人性的種子的搏鬥。
但是,如果人性就是現在仍沒有被摧殘殆盡的話,那麼,惡已經不可能取得勝利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看完之後,半閉起眼睛,坐了好幾分鐘。
是的,這是一個受了震動的人寫的。
一個可憐的靈魂的悲劇! 這個蔫了的人竟說,天國是空的……他把人生看作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争。
到末了他玩弄起舊的鈴铛,玩弄起老奶奶的善良,還打算用灌腸的噴嘴撲滅世界的大火。
這一切多麼無聊呀! 莫斯托夫斯科伊望着隔離室的灰牆,想起了天藍色的安樂椅,想起他和利斯的談話,感到十分沉重。
頭并不難受,是心裡難過起來,呼吸也困難了。
看樣子,他懷疑伊康尼科夫,是錯了。
這個呆子寫的東西,不僅引起他的鄙視,也引起夜裡和他談話的那個讨厭的家夥的鄙視。
他又想了想自己對切爾涅佐夫的感覺,想了想利斯談到這一類人時鄙夷和仇恨的口氣。
他的模模糊糊的苦惱似乎比肉體的痛苦更使他難受。
十七 謝廖沙·沙波什尼科夫指着背囊旁邊磚堆上的一本書,說: “你看過嗎?” “看了好幾遍啦。
” “喜歡嗎?” “我更喜歡狄更斯。
” “嘿,狄更斯。
”他用譏笑的、傲慢的口氣說。
“你喜歡《巴馬修道院》嗎?” “不怎麼喜歡。
”他想了想,回答說。
又補充道:“今天我要跟步兵一起把旁邊一座小屋的德國佬打出去。
”他看到她的目光,又說:“當然,是格列科夫的命令。
” “别的迫擊炮手呢,琴佐夫呢?” “他們不去,就我一個去。
”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
“他老是纏着你嗎?” 她點了點頭。
“你怎麼樣?” “你知道嘛。
” “我覺得,我今天可能被打死。
” “為什麼叫你跟步兵一起去?你是迫擊炮手啊。
” “為什麼他要把你留在這兒?報話機已經打成碎片。
早就該把你送回團裡去,上左岸去。
你在這兒無事可幹,成了流浪女了。
” “不過咱們可以天天見面呀。
” 他擺了擺手,就走開了。
卡佳向周圍看了看。
彭丘克在二樓望着,笑着。
顯然,謝廖沙也看到了彭丘克,所以突然走開了。
德軍用大炮轟這座樓房,一直轟到黃昏時候。
有三個人受輕傷,有一段内牆倒塌下來,把地下室的出口堵住了。
大家把出口處打通,一顆炮彈又炸倒一段牆,地下室出口又被堵住,大家又開始挖。
安齊費羅夫朝灰塵飛揚的幽暗處瞅了瞅,問道: “喂,報話員同志,您活着嗎?” “是的。
”卡佳在幽暗處回答說。
她打了一個噴嚏,啐o一口紅色的痰。
“祝您健康。
”一名工兵說。
等到天黑下來,德軍打出照明彈,用機槍掃射起來,有幾架轟炸機飛來,扔下爆破彈。
誰也沒有睡覺。
格列科夫親自打起機槍,步兵有兩次大聲罵着娘,用工兵的鍬掩護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