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7)
關燈
小
中
大
也好。
” 她想得出神了。
在迷迷糊糊的狀态中繼續同兒子說話,責備他寫信寫得那樣短。
她漸漸清醒,給兒子拉了拉被風吹到一邊去的頭巾。
她跟兒子兩個人在一起,誰也不打攪他們,多麼好呀。
誰也不喜歡他,都說他不漂亮:嘴唇又厚,又往上翻。
都說他行動古怪,動不動就生氣,發火。
同樣,誰也不喜歡她,家裡人光看她的缺點……我的可憐的孩子,我的腼腆的、不漂亮的好兒子呀……隻有他喜歡我,現在,在這黑夜裡,在墳地上,隻有他和她在一起,他再也不離開她,等她成了一個沒人要的老婆子,他還會愛她……他是一個多麼不圓滑的人啊。
從來不要求什麼,又羞怯,又可笑;一位女教師說,他在學校裡成了取笑的對象;大家逗他,捉弄他,他就像小孩子一樣哭起來。
托裡亞呀,托裡亞,可别丢下我一個人。
後來,天亮了。
伏爾加彼岸的草原上升起冷冷的紅光。
汽車吼叫着從大路上駛過。
精神狂亂的狀态過去了。
她坐在兒子墳前。
兒子的身體被黃土埋了。
兒子沒有了。
她看到自己肮髒的手指,看到鋪在地上的頭巾,她的兩腿麻木了,覺得她的臉也弄髒了。
她的喉嚨裡發癢。
她對一切都冷漠了。
如果有人告訴她,說戰争結束了,說她的女兒死了,她會無動于衷。
如果旁邊有一杯熱牛奶,有一塊熱面包,她連動都不會動,手也不會伸一下。
她坐在地上,既不操心,又無思慮。
一切都無所謂,什麼都不需要。
隻有不肯休歇的痛苦緊壓着她的心,沖打着她的兩邊鬓角。
醫院裡的人、穿白衣的醫生說起托裡亞的事,她看到他們那張開又合上的嘴,卻沒有聽見他們說的是什麼。
地上有一封信,是從大衣口袋裡掉出來的,是軍醫院給她的那一封,她也不想撿起來,抖一抖上面的灰土。
她無意識地想起,托裡亞兩歲的時候,蹒跚地追趕在地上跳來跳去的蟋蟀,耐心地、毫不洩氣地跟在蟋蟀後面走來走去;又想起她沒有問護士,托裡亞在生命的最後一天,在手術前的那個早晨是怎樣躺着的,是側着身,還是仰着。
她看到了晨光,她不可能看不到啊。
忽然她想起:托裡亞滿三歲了,那天晚上家裡人吃着甜點心,托裡亞還問: “媽媽,為什麼天黑了?今天是生日呀。
” 她看到樹枝,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光滑的石頭墓碑,看到寫着兒子姓名的膠合闆,字有大有小,稀密不勻。
她沒有想法,她沒有心思了。
她什麼也沒有了。
她站起身來,撿起那封信,用麻木的手抖了抖大衣上的小土塊,又拍了拍,擦了皮鞋,拿起頭巾,抖了老半天,一直抖到頭巾又成了白的。
她把頭巾系在頭上,用頭巾邊兒擦了擦眉毛上的灰土,擦去嘴上和下巴上的血。
她朝墳地大門口走去,不回頭,不慢也不快。
三十四 回到喀山以後,柳德米拉就漸漸消痩,越來越像她學生時代照的相片。
她上供應商店買東西,燒飯,生爐子,擦地闆,洗衣服。
她覺得秋天的日子太長,怎麼也沒辦法打發過去。
從薩拉托夫回來的那一天,她就向家裡人說了這次外出的情形,說了她想過自己有一些對不起家裡人的地方,說了她去軍醫院的情形,又把包着兒子被炮彈片炸碎的血衣的小包打了開來。
在她說這些事的時候,弗拉基米羅芙娜在重重地喘氣,娜佳在哭,維克托的手發抖,他都無力端起桌上的茶杯。
這時來看她的瑪利亞的臉也變得煞白煞白的,嘴巴半張着,眼睛裡也出現了痛苦的神情。
隻有柳德米拉平靜地說着,兩隻發亮的藍眼睛睜得大大的。
她一向是個十分喜歡争論的人,現在她跟誰也不争論了。
以前如果有人說怎樣可以到車站去,柳德米拉就會又生氣又着急地擡起杠來,說根本不是走那幾條街,也不是坐那幾路電車。
有一次維克托問她: “柳德米拉,每天夜裡你是在和誰說話?” 她說: “我不知道,也許是做夢。
” 他再也沒有問她,但是他對嶽母說,柳德米拉幾乎每夜都要打開箱子,把被子鋪在角落裡一張沙發上,心事重重地在小聲說話。
“我有這樣一種感覺:白天她跟我、跟娜佳、跟您在一起,似乎是在夢裡;到夜裡她說起話來就有了精神,就像戰前一樣,”他說,“我覺得她好像病了,漸漸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 “我不知道,”亞曆山德拉·弗拉基米羅芙娜說,“我們都在受苦。
都一樣,又各有不同。
” 他們的談話被敲門聲打斷。
維克托站起身來。
但柳德米拉在廚房裡高聲說: “我去開。
” 家裡人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但卻發現,柳德米拉從薩拉托夫回來以後,每天都有好幾次去翻信箱,看有沒有信來。
每當有人來敲門,她都要急急忙忙去開門。
現在,又聽到她急匆匆的、幾乎是在跑的腳步聲,維克托和嶽母交換了一下眼色。
他們聽到柳德米拉很生氣的聲音: “沒有,今天什麼也沒有,你們别總來,兩天前我已經給你們半公斤面包了。
” 三十五
” 她想得出神了。
在迷迷糊糊的狀态中繼續同兒子說話,責備他寫信寫得那樣短。
她漸漸清醒,給兒子拉了拉被風吹到一邊去的頭巾。
她跟兒子兩個人在一起,誰也不打攪他們,多麼好呀。
誰也不喜歡他,都說他不漂亮:嘴唇又厚,又往上翻。
都說他行動古怪,動不動就生氣,發火。
同樣,誰也不喜歡她,家裡人光看她的缺點……我的可憐的孩子,我的腼腆的、不漂亮的好兒子呀……隻有他喜歡我,現在,在這黑夜裡,在墳地上,隻有他和她在一起,他再也不離開她,等她成了一個沒人要的老婆子,他還會愛她……他是一個多麼不圓滑的人啊。
從來不要求什麼,又羞怯,又可笑;一位女教師說,他在學校裡成了取笑的對象;大家逗他,捉弄他,他就像小孩子一樣哭起來。
托裡亞呀,托裡亞,可别丢下我一個人。
後來,天亮了。
伏爾加彼岸的草原上升起冷冷的紅光。
汽車吼叫着從大路上駛過。
精神狂亂的狀态過去了。
她坐在兒子墳前。
兒子的身體被黃土埋了。
兒子沒有了。
她看到自己肮髒的手指,看到鋪在地上的頭巾,她的兩腿麻木了,覺得她的臉也弄髒了。
她的喉嚨裡發癢。
她對一切都冷漠了。
如果有人告訴她,說戰争結束了,說她的女兒死了,她會無動于衷。
如果旁邊有一杯熱牛奶,有一塊熱面包,她連動都不會動,手也不會伸一下。
她坐在地上,既不操心,又無思慮。
一切都無所謂,什麼都不需要。
隻有不肯休歇的痛苦緊壓着她的心,沖打着她的兩邊鬓角。
醫院裡的人、穿白衣的醫生說起托裡亞的事,她看到他們那張開又合上的嘴,卻沒有聽見他們說的是什麼。
地上有一封信,是從大衣口袋裡掉出來的,是軍醫院給她的那一封,她也不想撿起來,抖一抖上面的灰土。
她無意識地想起,托裡亞兩歲的時候,蹒跚地追趕在地上跳來跳去的蟋蟀,耐心地、毫不洩氣地跟在蟋蟀後面走來走去;又想起她沒有問護士,托裡亞在生命的最後一天,在手術前的那個早晨是怎樣躺着的,是側着身,還是仰着。
她看到了晨光,她不可能看不到啊。
忽然她想起:托裡亞滿三歲了,那天晚上家裡人吃着甜點心,托裡亞還問: “媽媽,為什麼天黑了?今天是生日呀。
” 她看到樹枝,看到在陽光下閃亮的光滑的石頭墓碑,看到寫着兒子姓名的膠合闆,字有大有小,稀密不勻。
她沒有想法,她沒有心思了。
她什麼也沒有了。
她站起身來,撿起那封信,用麻木的手抖了抖大衣上的小土塊,又拍了拍,擦了皮鞋,拿起頭巾,抖了老半天,一直抖到頭巾又成了白的。
她把頭巾系在頭上,用頭巾邊兒擦了擦眉毛上的灰土,擦去嘴上和下巴上的血。
她朝墳地大門口走去,不回頭,不慢也不快。
三十四 回到喀山以後,柳德米拉就漸漸消痩,越來越像她學生時代照的相片。
她上供應商店買東西,燒飯,生爐子,擦地闆,洗衣服。
她覺得秋天的日子太長,怎麼也沒辦法打發過去。
從薩拉托夫回來的那一天,她就向家裡人說了這次外出的情形,說了她想過自己有一些對不起家裡人的地方,說了她去軍醫院的情形,又把包着兒子被炮彈片炸碎的血衣的小包打了開來。
在她說這些事的時候,弗拉基米羅芙娜在重重地喘氣,娜佳在哭,維克托的手發抖,他都無力端起桌上的茶杯。
這時來看她的瑪利亞的臉也變得煞白煞白的,嘴巴半張着,眼睛裡也出現了痛苦的神情。
隻有柳德米拉平靜地說着,兩隻發亮的藍眼睛睜得大大的。
她一向是個十分喜歡争論的人,現在她跟誰也不争論了。
以前如果有人說怎樣可以到車站去,柳德米拉就會又生氣又着急地擡起杠來,說根本不是走那幾條街,也不是坐那幾路電車。
有一次維克托問她: “柳德米拉,每天夜裡你是在和誰說話?” 她說: “我不知道,也許是做夢。
” 他再也沒有問她,但是他對嶽母說,柳德米拉幾乎每夜都要打開箱子,把被子鋪在角落裡一張沙發上,心事重重地在小聲說話。
“我有這樣一種感覺:白天她跟我、跟娜佳、跟您在一起,似乎是在夢裡;到夜裡她說起話來就有了精神,就像戰前一樣,”他說,“我覺得她好像病了,漸漸變成另外一個人了。
” “我不知道,”亞曆山德拉·弗拉基米羅芙娜說,“我們都在受苦。
都一樣,又各有不同。
” 他們的談話被敲門聲打斷。
維克托站起身來。
但柳德米拉在廚房裡高聲說: “我去開。
” 家裡人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但卻發現,柳德米拉從薩拉托夫回來以後,每天都有好幾次去翻信箱,看有沒有信來。
每當有人來敲門,她都要急急忙忙去開門。
現在,又聽到她急匆匆的、幾乎是在跑的腳步聲,維克托和嶽母交換了一下眼色。
他們聽到柳德米拉很生氣的聲音: “沒有,今天什麼也沒有,你們别總來,兩天前我已經給你們半公斤面包了。
” 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