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捕食者
關燈
小
中
大
狂風咆哮、暴雨如注,雨水打在小木屋的馬口鐵屋頂上,轟響聲足以緻人發瘋。
迪安娜覺得就算尖聲叫喊,她多半也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她試着嘶吼了幾聲。
确實沒錯。
她抱膝蜷坐在床上,竭力不去想它是張床。
她拉上毯子,用枕頭墊靠着牆,假裝它是張沙發之類的東西——雖不是床,也夠舒适。
在這白晃晃的轟鳴中,她覺得仿佛患了幽閉症,陷在去年冬天的黑暗中動彈不得。
她拽住襪子上腳趾戳出的洞,拿起一本書,又放下來。
已經好幾個小時,她一直想讀書,但這聲響将所有努力專注的希望徹底掀翻。
她用雙手捂住耳朵,欲減輕音量,卻從窩起的掌中聽到了另一種轟響。
那是若有節律的呼呼聲,似貝殼中的海濤聲——她還記得第一次在海灘上聆聽貝殼的情景。
她和爸爸,還有南妮,連着兩個夏天都去了弗吉尼亞海灘。
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恍若隔世。
當然,這并非海濤聲,而是她體内血液循環洶湧的搏動聲,從骨頭傳至耳膜。
迪安娜閉上雙眼,既然如今體内加設了一組動脈系統,她用力傾聽着心髒泵送血液的聲音,想找出其中的細微差異。
她渴望找到證據,但迄今為止體内的變化若隐若現,難以捕捉,就像一段思緒、一種魔力。
眼下,她隻能與魔力共生。
她将雙手從耳畔移開,雨聲似乎更洪亮了。
道道閃電映亮了窗子,沒有規律,卻穩紮穩打地一波波襲來,好似煙花。
雷鳴,她已無法聽見,但震顫從地底傳來,将鐵床的床腳震得瑟瑟發抖。
她想鑽進毯子,用枕頭蒙住腦袋,但那樣她就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張床。
孤單,還有那該死的戰栗就會找上她。
無處可逃,暴風雨愈迫愈近。
現在才下午四點,天色已暗如薄暮,且正一分一秒地漸深漸濃。
一小時前,迪安娜就斷定她此生從未見識過這片山林下這麼大的暴風雨。
那還是一小時前。
奇怪的是,她在這當口想起了收音機。
收音機無法改善任何狀況,但好歹能做個伴。
她跳了起來,走到書桌前,從最底下的抽屜裡取出小收音機。
她按下開關,貼近耳朵,卻什麼也聽不見。
她琢磨了一下,找到調音量的撥盤,擰到最大,仍然一絲刺啦的聲音都沒有。
她想到了,電池。
它閑置了這麼久,電池肯定沒電了。
她在抽屜裡猛翻,想找出電池,心裡卻清楚自己總是忘記把電池列入清單。
最後,她總算從門邊擱架上的小電筒裡取出了幾節電池。
這時,閃電驟亮,離小木屋如此之近,隔着暴雨的轟鳴她亦清楚地聽到了頭頂的爆裂聲。
閃電與雷鳴同時而至,觸手可及。
極有可能,它們劈斬了小木屋正上方山坡上的一株楊樹。
這棵樹會不會正正砸在自己身上,她很想知道。
她手指顫顫巍巍地翻過收音機,撬開後蓋,取出舊電池,放入新電池。
“正極,負極。
”她大聲說,按照正确的電極放好電池,卻根本聽不見自己的話音。
更恐怖的是,此刻四周已是墨黑一片,睜眼或閉眼毫無區别。
以前,她曾有幾次置身這樣的黑暗中,驚懼不已,分辨不出自己是否已盲。
現在她更領悟到,耳聾的情形亦是如此。
所有人都假設那是一片寂靜,但那也可能是永無止息的貫耳雷音。
她再次嘗試打開收音機。
如果将揚聲器的小孔對準一隻耳朵,捂住另一隻耳朵,她就能聽見些聲音了。
起初隻是靜電幹擾聲。
調頻、傾聽,再調頻、再傾聽,找到諾克斯維爾電台的過程單調而漫長。
但總算聽到了一陣極細微的音樂聲,她無法分辨那是何種樂音。
她等了一會兒,讓耳朵适應這聲音。
她已經很長時間未聽過鳥鳴之外的其他聲音了。
音樂,她覺得自己需要回爐重學,就像中風之後重學說話一樣。
前方有太多東西是她蒙昧無知的。
電,會在一間房子裡制造出各種各樣的輕微噪聲。
人,也會制造出各種各樣的噪聲。
懷孕和分娩,倒是最不用擔心的事。
她試圖去想南妮。
南妮那兒沒什麼好擔心的,她知道她過得怎麼樣。
為了讓自己從這高度隔絕的驚悚中脫身,她開始想象自己住在南妮·羅利家裡,那裡是真正的避風港,果園裡綠蔭蔽日,親切無比。
她盼望那種舒适,她盼望休息。
她在想象中,引領自己的思緒穿過南妮家的各個房間,出門繞過那些無比熟稔的樹木,
迪安娜覺得就算尖聲叫喊,她多半也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她試着嘶吼了幾聲。
确實沒錯。
她抱膝蜷坐在床上,竭力不去想它是張床。
她拉上毯子,用枕頭墊靠着牆,假裝它是張沙發之類的東西——雖不是床,也夠舒适。
在這白晃晃的轟鳴中,她覺得仿佛患了幽閉症,陷在去年冬天的黑暗中動彈不得。
她拽住襪子上腳趾戳出的洞,拿起一本書,又放下來。
已經好幾個小時,她一直想讀書,但這聲響将所有努力專注的希望徹底掀翻。
她用雙手捂住耳朵,欲減輕音量,卻從窩起的掌中聽到了另一種轟響。
那是若有節律的呼呼聲,似貝殼中的海濤聲——她還記得第一次在海灘上聆聽貝殼的情景。
她和爸爸,還有南妮,連着兩個夏天都去了弗吉尼亞海灘。
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恍若隔世。
當然,這并非海濤聲,而是她體内血液循環洶湧的搏動聲,從骨頭傳至耳膜。
迪安娜閉上雙眼,既然如今體内加設了一組動脈系統,她用力傾聽着心髒泵送血液的聲音,想找出其中的細微差異。
她渴望找到證據,但迄今為止體内的變化若隐若現,難以捕捉,就像一段思緒、一種魔力。
眼下,她隻能與魔力共生。
她将雙手從耳畔移開,雨聲似乎更洪亮了。
道道閃電映亮了窗子,沒有規律,卻穩紮穩打地一波波襲來,好似煙花。
雷鳴,她已無法聽見,但震顫從地底傳來,将鐵床的床腳震得瑟瑟發抖。
她想鑽進毯子,用枕頭蒙住腦袋,但那樣她就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張床。
孤單,還有那該死的戰栗就會找上她。
無處可逃,暴風雨愈迫愈近。
現在才下午四點,天色已暗如薄暮,且正一分一秒地漸深漸濃。
一小時前,迪安娜就斷定她此生從未見識過這片山林下這麼大的暴風雨。
那還是一小時前。
奇怪的是,她在這當口想起了收音機。
收音機無法改善任何狀況,但好歹能做個伴。
她跳了起來,走到書桌前,從最底下的抽屜裡取出小收音機。
她按下開關,貼近耳朵,卻什麼也聽不見。
她琢磨了一下,找到調音量的撥盤,擰到最大,仍然一絲刺啦的聲音都沒有。
她想到了,電池。
它閑置了這麼久,電池肯定沒電了。
她在抽屜裡猛翻,想找出電池,心裡卻清楚自己總是忘記把電池列入清單。
最後,她總算從門邊擱架上的小電筒裡取出了幾節電池。
這時,閃電驟亮,離小木屋如此之近,隔着暴雨的轟鳴她亦清楚地聽到了頭頂的爆裂聲。
閃電與雷鳴同時而至,觸手可及。
極有可能,它們劈斬了小木屋正上方山坡上的一株楊樹。
這棵樹會不會正正砸在自己身上,她很想知道。
她手指顫顫巍巍地翻過收音機,撬開後蓋,取出舊電池,放入新電池。
“正極,負極。
”她大聲說,按照正确的電極放好電池,卻根本聽不見自己的話音。
更恐怖的是,此刻四周已是墨黑一片,睜眼或閉眼毫無區别。
以前,她曾有幾次置身這樣的黑暗中,驚懼不已,分辨不出自己是否已盲。
現在她更領悟到,耳聾的情形亦是如此。
所有人都假設那是一片寂靜,但那也可能是永無止息的貫耳雷音。
她再次嘗試打開收音機。
如果将揚聲器的小孔對準一隻耳朵,捂住另一隻耳朵,她就能聽見些聲音了。
起初隻是靜電幹擾聲。
調頻、傾聽,再調頻、再傾聽,找到諾克斯維爾電台的過程單調而漫長。
但總算聽到了一陣極細微的音樂聲,她無法分辨那是何種樂音。
她等了一會兒,讓耳朵适應這聲音。
她已經很長時間未聽過鳥鳴之外的其他聲音了。
音樂,她覺得自己需要回爐重學,就像中風之後重學說話一樣。
前方有太多東西是她蒙昧無知的。
電,會在一間房子裡制造出各種各樣的輕微噪聲。
人,也會制造出各種各樣的噪聲。
懷孕和分娩,倒是最不用擔心的事。
她試圖去想南妮。
南妮那兒沒什麼好擔心的,她知道她過得怎麼樣。
為了讓自己從這高度隔絕的驚悚中脫身,她開始想象自己住在南妮·羅利家裡,那裡是真正的避風港,果園裡綠蔭蔽日,親切無比。
她盼望那種舒适,她盼望休息。
她在想象中,引領自己的思緒穿過南妮家的各個房間,出門繞過那些無比熟稔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