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捕食者
關燈
小
中
大
三伏天。
迪安娜坐在鐵杉叢林裡新修好的橋上,神經質地揪扯着一塊松木闆前端的木刺,一根又一根,扔進水中,百無聊賴地聽着一群紅尾鵟在空中厲聲相呼。
有時候,這些鳥兒鑽入頭頂樹冠,她便能在腳下的水面上看見它們稍縱即逝的倒影。
她從後褲兜抽出一塊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汗珠,在額頭上留下一道灰塵與鋸屑的污痕。
三伏天裡,鷹會眼瞎,老話都這麼說。
她爸爸的說法卻截然不同:夏天的炎熱并不會讓鳥兒看不見東西。
而是時值八月,它們要把幼鳥推出鳥巢,就這麼回事兒。
鳥爸鳥媽看似發瘋似的飛來飛去,不停鑽入樹梢,是為了避開已長大的幼鳥跟班,不聽它們嗷嗷待哺的叫喚聲,好讓它們靠自己去捕食。
她爸爸并不知道有羽翼豐滿這個詞,但他知道這個詞兒所描述的情狀。
他以前總是對她說:要看仔細。
如果一句話聽上去不像真的,那就不是真的。
人們說的話都是有理由的,但話語本身表達的不一定是他們心裡想的。
迪安娜實在沒法決定自己今天該幹什麼。
反正,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她沉下心來。
她修完了橋,還清走了那兩棵倒下的攔路大樹,他們就地将其砍作一堆木柴,用獨輪車足足裝了四車,一路上推運回了小木屋。
她清走了野草,使得上山小徑最陡峭的部分險況稍減。
她還在山脊上遇見了一對徒步客夫妻。
他們年紀輕輕,滿身塵土,卻為這世界、也為彼此歡欣鼓舞。
他們取道阿巴拉契亞山道而來,計劃今年夏天徒步走完從緬因州到佐治亞州的整條阿巴拉契亞步道,他們迫不及待地這麼告訴她。
兩人走了這麼遠,各自穿壞了一雙靴子,盼望着在往南繼續進發之前,在弗吉尼亞的大馬士革補給地能收到其中一位的母親寄來的包裹,裡面會有新的靴子。
他們謝了謝迪安娜,感謝她将西布倫縣的叢林小道維護得這麼好——好像她是專為他倆而做的。
不管怎麼說,這倒正好回答了這個夏天一直困擾她的兩個問題中的一個。
當她注視着這對套着肥大斑斓短褲的夫婦遠行而去的背影,心裡琢磨着,有個媽媽在你靴子穿壞的時候寄雙新的過來,是種什麼感覺。
又或者,和一個人結伴遠足數百英裡,知道腳下的路通往何處,也知道還要走多遠,這又是種什麼感覺。
此刻,他正坐在門廊上的綠椅子上,讀她的論文。
她很緊張。
上一次這麼緊張,還是那次畢業論文答辯當天,答辯完後,答辯委員會的老師讓她去走廊等待結果,他們要對她的論文進行商讨的時候。
空氣太潮濕了,蘊積着一場暴風雨。
或許這也是讓紅尾鵟如此躁動的另一個原因。
她不希望風暴來襲之時,自己仍在山下。
自上山當差以來,隻有兩次,她在野外迎頭趕上了雷雨天氣。
一次,她鑽入了大栗樹的樹洞裡避雨(那時,栗樹仍是她獨享的巢穴);另一次,她盡可能找了個海拔最低的地方,縮在一棵鐵杉樹下避雨。
她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那兩次實在是讓她很狼狽。
他說她怕打雷确實沒說錯。
她不怕蛇,但打雷會吓得她動彈不得。
就是怕,沒什麼理由。
她從小就怕很響的聲音,要她開槍,她會先出一身冷汗,就算隻是對着籬笆上的罐頭射擊也一樣。
下暴雨的時候,爸爸總會坐下來陪着她。
埃迪也會這樣,幾乎如出一轍,雖然她沒提過半個字。
他會摩挲她的後背,她則躺在床上,用枕頭蒙住腦袋,大聲數算閃電和轟隆聲的間隔。
每秒五分之一英裡。
她常想,如果他不是這樣,她反而可以輕松許多。
如果他沒有在某些夜晚或淩晨,突然變得真心實意、溫柔體貼,如此出乎意料,如此傾心付出,那真的會好很多。
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做了什麼、意味着什麼。
等到讀完那本承載了她的知識和信仰的論文之後,她
迪安娜坐在鐵杉叢林裡新修好的橋上,神經質地揪扯着一塊松木闆前端的木刺,一根又一根,扔進水中,百無聊賴地聽着一群紅尾鵟在空中厲聲相呼。
有時候,這些鳥兒鑽入頭頂樹冠,她便能在腳下的水面上看見它們稍縱即逝的倒影。
她從後褲兜抽出一塊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汗珠,在額頭上留下一道灰塵與鋸屑的污痕。
三伏天裡,鷹會眼瞎,老話都這麼說。
她爸爸的說法卻截然不同:夏天的炎熱并不會讓鳥兒看不見東西。
而是時值八月,它們要把幼鳥推出鳥巢,就這麼回事兒。
鳥爸鳥媽看似發瘋似的飛來飛去,不停鑽入樹梢,是為了避開已長大的幼鳥跟班,不聽它們嗷嗷待哺的叫喚聲,好讓它們靠自己去捕食。
她爸爸并不知道有羽翼豐滿這個詞,但他知道這個詞兒所描述的情狀。
他以前總是對她說:要看仔細。
如果一句話聽上去不像真的,那就不是真的。
人們說的話都是有理由的,但話語本身表達的不一定是他們心裡想的。
迪安娜實在沒法決定自己今天該幹什麼。
反正,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她沉下心來。
她修完了橋,還清走了那兩棵倒下的攔路大樹,他們就地将其砍作一堆木柴,用獨輪車足足裝了四車,一路上推運回了小木屋。
她清走了野草,使得上山小徑最陡峭的部分險況稍減。
她還在山脊上遇見了一對徒步客夫妻。
他們年紀輕輕,滿身塵土,卻為這世界、也為彼此歡欣鼓舞。
他們取道阿巴拉契亞山道而來,計劃今年夏天徒步走完從緬因州到佐治亞州的整條阿巴拉契亞步道,他們迫不及待地這麼告訴她。
兩人走了這麼遠,各自穿壞了一雙靴子,盼望着在往南繼續進發之前,在弗吉尼亞的大馬士革補給地能收到其中一位的母親寄來的包裹,裡面會有新的靴子。
他們謝了謝迪安娜,感謝她将西布倫縣的叢林小道維護得這麼好——好像她是專為他倆而做的。
不管怎麼說,這倒正好回答了這個夏天一直困擾她的兩個問題中的一個。
當她注視着這對套着肥大斑斓短褲的夫婦遠行而去的背影,心裡琢磨着,有個媽媽在你靴子穿壞的時候寄雙新的過來,是種什麼感覺。
又或者,和一個人結伴遠足數百英裡,知道腳下的路通往何處,也知道還要走多遠,這又是種什麼感覺。
此刻,他正坐在門廊上的綠椅子上,讀她的論文。
她很緊張。
上一次這麼緊張,還是那次畢業論文答辯當天,答辯完後,答辯委員會的老師讓她去走廊等待結果,他們要對她的論文進行商讨的時候。
空氣太潮濕了,蘊積着一場暴風雨。
或許這也是讓紅尾鵟如此躁動的另一個原因。
她不希望風暴來襲之時,自己仍在山下。
自上山當差以來,隻有兩次,她在野外迎頭趕上了雷雨天氣。
一次,她鑽入了大栗樹的樹洞裡避雨(那時,栗樹仍是她獨享的巢穴);另一次,她盡可能找了個海拔最低的地方,縮在一棵鐵杉樹下避雨。
她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那兩次實在是讓她很狼狽。
他說她怕打雷确實沒說錯。
她不怕蛇,但打雷會吓得她動彈不得。
就是怕,沒什麼理由。
她從小就怕很響的聲音,要她開槍,她會先出一身冷汗,就算隻是對着籬笆上的罐頭射擊也一樣。
下暴雨的時候,爸爸總會坐下來陪着她。
埃迪也會這樣,幾乎如出一轍,雖然她沒提過半個字。
他會摩挲她的後背,她則躺在床上,用枕頭蒙住腦袋,大聲數算閃電和轟隆聲的間隔。
每秒五分之一英裡。
她常想,如果他不是這樣,她反而可以輕松許多。
如果他沒有在某些夜晚或淩晨,突然變得真心實意、溫柔體貼,如此出乎意料,如此傾心付出,那真的會好很多。
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做了什麼、意味着什麼。
等到讀完那本承載了她的知識和信仰的論文之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