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驟然巨變

關燈
雖然剛到二月中旬,可氣溫還是太高了。

    最近連續幾天,白天都有十五六度。

     這樣說來,滑雪場有可能雪量不足,或許不去滑雪是對的。

     即便如此,省吾還是有些無法釋懷。

     本來這個周末預定要去上越滑雪。

    可是詩織忽然說有朋友邀請她去沖繩,被迫取消了。

    連飯店都定了呢。

    省吾有些不高興。

    可詩織說中學時最要好的三個朋友能夠湊到一起,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去。

    省吾隻好勉強同意。

    不過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如果是以前,隻要省吾約她,哪怕有天大的事,她都會欣然同意,可是這次卻選擇朋友而拒絕自己,這是為什麼?省吾不禁問了一句:“都是女的?”“當然了。

    ”詩織說。

    她回答得如此幹脆,省吾也放心了。

    但詩織沒有把和自己一起去旅行的事放在心上,讓他有點不舒服。

     是不是以前黏在一起的時間太長了?白天在醫院自不用說。

    晚上也一起過,再加上周末又在一起,當然可能有些厭倦。

     這樣說來,和年齡相仿的同性朋友去旅行可能也不壞。

    雖說這樣說給自己聽,可還是有些想不通。

     “不久我也會厭倦吧……” 省吾忽然這樣想,但并不是看到什麼苗頭。

    隻是有時在診所要求她幹什麼,她會說“不行”。

    雖說有些事情的确無法做到,可是以前她從來沒有這樣直來直去地違逆自己。

     這些都是因為在一起時間太長,變得任性了吧。

    他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看了一下窗外,午後的陽光明媚耀眼。

     省吾想到在這種陽光下,詩織正在沖繩暢遊,而自己卻被孤零零地留下來,這份寂寞無法言表。

     百無聊賴地來到客廳,孩子們已經出門了,桌子上有一張“我去阿佐谷了”的留言條。

    妻子的母親住在阿佐谷,昨天晚上好像提過這件事。

    不過妻子最近常常隻給他留個字條就出門。

     “真是個薄情的家夥。

    ”省吾憤憤地說了一句,像是在發洩,又确認了一下确實沒有人在,便溜進了妻子的房間。

     上次寫到要和文化中心教室的老師一起去吃飯,不知道後來怎麼樣了。

     一邊是詩織的事,一邊是妻子的動向,兩邊都放心不下啊。

     1月28日(星期日)22:30 從老師那來了第一封郵件。

     “前天,在相隔二十年後又能遇到你,真是太高興了。

    你比學生時代成熟了許多,充滿了成熟女性的魅力,非常期待能再見到你。

    ”老師這樣寫道,最後畫了一個笑臉。

     真沒想到老師會給我發郵件,我高興得有些手舞足蹈。

     我立刻給老師回了郵件。

    “上次多謝老師的款待。

    能和您見面,我也非常高興,讓我想起了學生時代那段美好的時光,真是令人懷念。

    期待下次還能見面。

    ” 不過郵件發出去後,就立刻想起老師應該是有妻子的,多少有些擔心,不知會不會被他太太發現,并懷疑起老師來呢?但這樣的内容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吧?我隻能說給自己聽,讓自己放心。

    不過,我還是第一次給異性發這樣的郵件。

     如果這封郵件被丈夫看到了會怎麼樣?這樣的擔心一瞬間從腦中掠過。

    但丈夫發給女朋友的郵件用詞要肉麻得多,和這個可是無法相比的。

    他哪有資格說我呢。

     2月2日(星期五)24:00 今天又和老師一起去吃飯了。

    提前用郵件約定之後,直接去了上次去過的餐廳,老師已經先到了,在窗邊的座位上等我。

     我們看到對方,互相做了個手勢。

    老師很高興地說“太好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第二次見面,所以各自點了自己喜歡的菜,吃飯的話題自然進入了《源氏物語》。

     老師問我:“在這本小說裡,你最欣賞的女人是誰?” “應該是六條禦息所。

    ”我回答說,“她是名門閨秀,也有教養,從外表看來也是最漂亮的,不過源氏為什麼沒有傾心于她呢?” 對于我的問題,老師輕輕地點了一下頭,回答說:“應該還是床笫之間不和諧吧……” “床笫之間不和諧”。

    這個教授作為學者,竟然能說出這種下流的話。

     而且竟然還是對剛來聽他課的有夫之婦…… 妻子是什麼反應呢?我又産生了興趣。

     “不過,因為那種事就……” 我不假思索地嘀咕了一句,又問道:“那樣說來,源氏不就是個好色之徒了嗎?所以他會為夕顔那樣身份低下的女人神魂颠倒,對吧?” 老師趕忙否定:“不是不是,也不僅如此。

    一般來說男性都有‘下方志向’。

    ” “下方志向?”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多少有些困惑不解。

    老師解釋給我聽。

     “一般來說,比起有教養、自尊心太強、在一起有壓力的女性,男性更會被溫順、直率、在一起輕松的女性吸引。

    ” 聽了老師的話,我不由得想起丈夫的事。

    丈夫一直不肯對詩織放手,是不是就是因為床笫間的百轉回腸,而且也因為她一直尊敬我丈夫,對我丈夫很溫順吧。

     即使如此,床笫間和諧與否竟會決定愛情的深淺,這再一次讓我感到驚訝。

     這樣說來,我們夫妻之間的愛情難道就無法複蘇了嗎? 我茫然若失地看着窗外,老師又問:“你不欣賞紫上嗎?” “當然,紫上也是非常優秀的,不過……” 的确,源氏好像是愛着紫上,可是同時他還和其他女人有關系。

    想到這些,就讓人無法理解。

     “源氏真的愛紫上嗎?好像有點不太現實……” “為什麼?”老師反問道。

     “源氏是從紫上小的時候就開始花時間培養她,終于把她培養成一位理想的女性了。

    不過看到源氏對那麼多女人見異思遷,不禁讓人覺得他已漸漸對她厭倦,隻是因為惰性才和她在一起的……” 我一邊回答,一邊又想到了丈夫,老師卻立即否定:“不是。

    ” 一邊說源氏的見異思遷,一邊想起丈夫,真不愧是我妻子。

     不過自己被比作源氏,還挺讓人受用。

     對于我的“源氏最終還是對紫上感到厭倦了吧”這個結論,老師明确地不同意。

     “無論源氏如何見異思遷,他都沒有減少過對紫上的愛。

    雖說不會像剛開始時那樣轟轟烈烈,那麼充滿激情,可是他自始至終都保持着對紫上那份深深的情感。

    因為對他來說,紫上是唯一的、沒有人可代替的情人。

    ” “唯一的、沒有人可替代的”,這對于老師來說是指他的愛人吧。

    正想着,老師繼續說道:“證據就是紫上去世以後,源氏一下子老了很多,形同行屍走肉。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源氏是比誰都愛紫上了吧。

    ” “可是為什麼源氏有這樣的佳人在身邊,還會到外面四處尋花問柳呢?” 嘴裡說着《源氏物語》的事,腦子裡卻把我和丈夫的事重疊在一起。

    老師聽了我的提問,苦笑了一下。

     “這個……隻是因為源氏是個男人吧。

    ”老師輕輕地搪塞着,“聽上去或許有點像借口,但男人是一種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的生物,無論怎麼深愛着一位女子,還是會對新人感到好奇。

    ” 丈夫對那個女人的感情也是這樣吧。

     “那可就太自私了。

    ”我一不小心擡高了聲調。

    老師忙做了個手勢,示意我别着急,聽他繼續說下去。

     “話是這樣說,可這是男人的本能啊。

    ”老師又接着說,“實際上我也愛着我的妻子,而且信賴她。

    不過出于本能,有時還是會對夢幻般的女子動心。

    ” “老師喜歡的是像夕顔那樣年輕可愛的女人嗎?”我問道。

     “不是,是空蟬。

    ”老師回答說。

     我記得空蟬好像是一位賢淑守貞、自尊心很強的女人,她一直固執地拒絕源氏的追求。

    正這麼想着,老師看着我的臉說:“因為你是一位美麗的有夫之婦。

    ” “老師您淨說怪話。

    她其實并不漂亮哦。

    ” 老師立刻說“是嗎,被你戳穿了”,還撓着頭。

    兩個人同時笑起來。

     老師雖然身材魁梧,卻有淘氣可愛的一面。

     用《源氏物語》來解釋男人在感情上的喜新厭舊,這可真是一位風流教授。

     可是說“喜歡身為有夫之婦的空蟬”,然後提到有夫之婦,這不是在勾引我妻子嗎?妻子還那樣開心地笑,有些太得意忘形了。

     2月3日(星期六)23:00 自從上回和老師見面之後,不自覺地經常注意看郵件。

    以前可從來沒有這樣挂心過,一直把手機放在一邊,可是現在有空就會打開手機看看是否來了郵件。

     當然老師一天也就發一封,多的時候也隻有兩封,可是我一看到郵件提醒,就會慌張地跳起來。

     “現在,大學的課剛剛上完,正在辦公室裡悠閑地休息呢。

    什麼時候方便,來這兒玩吧。

    ” “現在和大學時的朋友在麻布喝酒呢,非常雅緻的酒吧,相信你也會喜歡。

    ” “已經過十二點了,論文的事告一段落,現在要休息了,會在夢中想着你。

    晚安。

    ” 老師的每一封郵件都溫柔而浪漫。

     我也給他回信:“真的嗎?可以去大學拜訪您嗎?”“相信一定是家不錯的酒吧。

    ”“您工作很辛苦啊,晚安。

    ”多少有些生硬。

     不過一直在心中思念老師,不,說思念可能有些過分。

    隻是看到老師的郵件時有些心動,這樣說才正确。

     即使如此,我還是頭一次有這種感覺。

     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和丈夫以外的異性互發郵件,真是太難以置信了。

    仿佛是在做夢。

     繪裡好像察覺到我的變化,晚上,給我來了個電話。

     “怎麼樣,還在苦惱嗎?” 對于這個問題,我想也沒想就搖了搖頭,說:“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