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一步步往上爬
關燈
小
中
大
泳,都是安排好的活動,一點遠離大人視線的時間都沒有。
而如果你住在郊區,或是沒那麼危險的地方,孩子就能多一點自由。
我在倫敦待得越久,就越煩躁。
我覺得我有幽閉恐懼症。
搬回劍橋之後,我又撿回以前當學生學藝術時候的那種狀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然後嘗試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表達出來。
我想,住在倫敦時,我失去了這種狀态。
我忘記了去看那些好的東西,所以變得越來越沮喪,越來越覺得住在倫敦是一件不方便的事。
搬回這裡之後,我有更多的時間待在花園裡做園藝,也可以做很多有創造性的事情。
我也重新學會娛樂和放松自己。
倫敦慢慢把我的這部分東西消磨掉,它讓我覺得很疲憊。
我現在要是還待在那裡,估計已經受夠了。
占屋者(6) 尼克·史蒂芬斯 他最近占屋的地方位于萊斯特廣場的一家西敏寺銀行樓上。
從窗戶往下看,可以看到威廉·霍加斯(7)的半身像、湯姆·克魯斯(8)的手印,旁邊的液壓起重機正在為在奧迪安影院上映的又一場首映禮緊張準備着。
可以看到,他現在這個占屋地的牆是新近粉刷成乳白色的,可以想到他是去了一趟附近的百安居(9)商店,帶了點牆漆回來。
地上有幾支蠟燭、幾個睡袋、一張橙色的沙發、一台蘋果電腦加上一台打印機,還有一本軟皮的喬治·奧威爾(10)的著作。
他最近在電梯下面找到一個電箱,所以可以溜出去偷偷弄開電源——這肯定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 偷偷進入一個房屋,絕對是讓人壓力巨大的事情。
我們幾乎總是在冒着被抓到的風險來做這件事。
必須要警惕、有應變能力,半秒之内就要做出判斷,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首先,你要先找到一個空置的地方。
我知道有人試過占據非空置的房子,最後的結果就是淩晨兩點被一個腰上圍着浴袍、手裡拿着大棒球棒的大漢追着在路上跑。
所以說,你得先找一個空置的房子,然後聚集好夥伴,想辦法進入這個房子。
進入房子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在房門上貼一張“第六法條”(11)告示——然後就一直在那裡住到市政廳或者鄰居找上門來,再跟他們談判。
我們占據的第一個地方,是布裡克斯頓的一棟荒棄的政府廉租房。
大多數原來的居民都被清空、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現在留下來的租客是一大群遊離浪蕩的青少年。
我們大概有十個人,一起在那裡住了三個月。
我們最後離開是因為那裡别的租客對我們非常不友善。
他們踢我們的門,搶我們的東西,偷我們的自行車——在我們占屋期間,整個小區裡有很多暴力行為上演。
有一天早上,有人被開槍打死了。
警車和救護車頻繁造訪那裡。
更神奇的是,我們在那裡占屋時,有一次在給其中一個房門換鎖,這時候警察正好來了,就問我們在幹什麼。
我們回答說,我們是在這裡占屋的。
警察沒有逮捕我們,而是上下打量我們之後說,我們很勇敢,還叮囑如果聽到或者看到什麼不對勁的事情,就馬上聯系他們。
那就是我們第一次占屋,在那以後,我們又在别的地方繼續。
在我住過的每個占屋處,我最後都跟一大群波蘭人混在一起。
他們都各有性格,并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一些維修房屋的技能,不是修水管,就是弄電線,不然就是些别的。
總之,這些技能對我們這個社群來說,是很有用處的。
我們的屋子裡有什麼東西不太管用的時候,他們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它修好。
我們的維修工作基本上全是由這裡的大概22個波蘭人一起做完的。
他們聒噪,會為自己據理力争,絕不忍氣吞聲、默默吃虧。
他們内心十分堅決,一心要賺錢存錢、投資家鄉。
我上一次租房子是跟前女友一起租的——我們在基爾本一起租了一間大概40平方米的小房子,每周租金是120英鎊,那真是要把我們逼瘋了。
房子就等于是個大号櫥櫃而已,小得連轉身都難;所以我們的床也當沙發來用。
有一個小爐子可以用來做飯,房子裡還隔出一個空間做淋浴間。
這個地方小得吓人,租金也高得吓人;最終這種狀況造成的壓力也使我和前女友分手了。
在此之前,我住在切爾西,從事信息科技相關的工作;我清楚地記得我在換工作、換住所時承受的那種巨大的壓力。
我覺得在倫敦租房子,可能是這座城市裡讓人感到壓力最大的活動之一了。
但是通過占屋,我們有了很多别的出路。
不用交房租啊。
也不怎麼需要交市政管理稅或者水電賬單。
要不是通過占屋這種方式,我們是負擔不起現在的生活成本的——特别是對低收入人群來說。
這裡的最低工資每小時隻比5.75英鎊多一點,但是每周的房租卻從70英鎊起跳。
每周這70英鎊隻能讓你得到位于倫敦邊緣的一個客卧一體的房間,又或是青年旅館裡面的一個小房間,不然就是在倫敦2區跟另外三個人合租一個房間。
每周70英鎊,可真的買不到什麼。
占屋卻讓你有了很多自由。
首先,你可以選擇跟什麼人一起住。
你也可以選擇居住的區域,因為空房子總是很多。
而從生活方式上來說,要是能不被驅趕,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夠久,是非常好的。
可以省下錢,也可以做你想做的事。
不好的地方就是,我們總是在不斷搬遷。
你不能添置太多物品,一定要有個限度。
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成為露宿者。
如果别人在沒有提前通知你的情況下突然要把你趕出去,那你要面對的狀況就很不樂觀了。
有一次,我們在佩卡姆地區占屋。
那個房子實在是很糟糕,全屋隻有一個水龍頭是管用的。
我本來就想離開了。
但最後我們是臨時被通知離開,說要在一周之内就搬出去;我們在那個地方已經住了差不多四個月。
突然,我們這二十多個人發現自己無家可歸了。
我們無處可去。
幸運的是,那個時候剛好是夏季,所以我們就在聖詹姆士公園、河堤地鐵站附近的威斯敏斯特的公園長椅上睡覺。
在那裡露宿了大概兩周之後,我們就在倫敦流浪,尋找新的占屋點。
我們大概嘗試了15個地方,而不知道怎麼的,這些地方要不就是太殘破,根本無法住人,要不就是警察會突然造訪,要麼就是有其他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倒是建立了特别深厚的夥伴情誼。
人與人一起面對那樣的情況時,你們一定要合得來才行。
沒有時間吵嘴,因為本來就已經夠憂慮了。
兩個星期的露宿生活過後,我們在倫敦橋鐵路線下的幾個拱廊裡找到容身之所。
我們居然想辦法住進了那些小地方,每人隻有一點空間,感覺還不錯。
那裡沒什麼室内裝置,所以生活有些不适。
我們弄了一個小小的廚房,但沒有衛生間、淋浴,那種類型的東西都沒有。
我們住進那裡,想把第三個拱廊變成一個巨大的夜間咖啡店,同時還想在那裡搞個賭博台什麼的。
正當我們建吧台時,反恐警察暴風一般地趕到了。
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時候我穿着内褲,正在鋸木頭做吧台。
我渾身淌着汗,手裡正揮着一把大手鋸,這時門突然被撞開,當地警察沖進來:大概有24個反恐警察和當地市政廳的工作人員包圍了我。
我震驚不已。
他們引用新反恐法裡面的規定,把我們所有人都趕走了。
因為鐵路是恐怖主義者經常選擇的目标,所以這裡安保加強了。
因此嘛,我不建議在鐵路橋底下的拱廊裡面占屋。
薩裡郡(12)居民 邁克·本尼森和傑夫·比爾斯 在薩裡郡科巴姆的奧克肖特路莊園安靜的私人道路上,立着這麼一個牌子,上面寫着:“未經允許,車輛不得進入。
”在入口處,一棵巨大的英格蘭松像一座高塔一樣高高聳立着。
白色小貨車通過白色鐵門,老實地把速度降到了30公裡每小時。
不遠處,就是議員那修繕良好的大房子。
他以前是一個飛行員,在埃爾姆布裡奇和長迪頓地區長大,是個保守黨成員,一直
而如果你住在郊區,或是沒那麼危險的地方,孩子就能多一點自由。
我在倫敦待得越久,就越煩躁。
我覺得我有幽閉恐懼症。
搬回劍橋之後,我又撿回以前當學生學藝術時候的那種狀态: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然後嘗試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表達出來。
我想,住在倫敦時,我失去了這種狀态。
我忘記了去看那些好的東西,所以變得越來越沮喪,越來越覺得住在倫敦是一件不方便的事。
搬回這裡之後,我有更多的時間待在花園裡做園藝,也可以做很多有創造性的事情。
我也重新學會娛樂和放松自己。
倫敦慢慢把我的這部分東西消磨掉,它讓我覺得很疲憊。
我現在要是還待在那裡,估計已經受夠了。
占屋者(6) 尼克·史蒂芬斯 他最近占屋的地方位于萊斯特廣場的一家西敏寺銀行樓上。
從窗戶往下看,可以看到威廉·霍加斯(7)的半身像、湯姆·克魯斯(8)的手印,旁邊的液壓起重機正在為在奧迪安影院上映的又一場首映禮緊張準備着。
可以看到,他現在這個占屋地的牆是新近粉刷成乳白色的,可以想到他是去了一趟附近的百安居(9)商店,帶了點牆漆回來。
地上有幾支蠟燭、幾個睡袋、一張橙色的沙發、一台蘋果電腦加上一台打印機,還有一本軟皮的喬治·奧威爾(10)的著作。
他最近在電梯下面找到一個電箱,所以可以溜出去偷偷弄開電源——這肯定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 偷偷進入一個房屋,絕對是讓人壓力巨大的事情。
我們幾乎總是在冒着被抓到的風險來做這件事。
必須要警惕、有應變能力,半秒之内就要做出判斷,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首先,你要先找到一個空置的地方。
我知道有人試過占據非空置的房子,最後的結果就是淩晨兩點被一個腰上圍着浴袍、手裡拿着大棒球棒的大漢追着在路上跑。
所以說,你得先找一個空置的房子,然後聚集好夥伴,想辦法進入這個房子。
進入房子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在房門上貼一張“第六法條”(11)告示——然後就一直在那裡住到市政廳或者鄰居找上門來,再跟他們談判。
我們占據的第一個地方,是布裡克斯頓的一棟荒棄的政府廉租房。
大多數原來的居民都被清空、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現在留下來的租客是一大群遊離浪蕩的青少年。
我們大概有十個人,一起在那裡住了三個月。
我們最後離開是因為那裡别的租客對我們非常不友善。
他們踢我們的門,搶我們的東西,偷我們的自行車——在我們占屋期間,整個小區裡有很多暴力行為上演。
有一天早上,有人被開槍打死了。
警車和救護車頻繁造訪那裡。
更神奇的是,我們在那裡占屋時,有一次在給其中一個房門換鎖,這時候警察正好來了,就問我們在幹什麼。
我們回答說,我們是在這裡占屋的。
警察沒有逮捕我們,而是上下打量我們之後說,我們很勇敢,還叮囑如果聽到或者看到什麼不對勁的事情,就馬上聯系他們。
那就是我們第一次占屋,在那以後,我們又在别的地方繼續。
在我住過的每個占屋處,我最後都跟一大群波蘭人混在一起。
他們都各有性格,并且幾乎每個人都有一些維修房屋的技能,不是修水管,就是弄電線,不然就是些别的。
總之,這些技能對我們這個社群來說,是很有用處的。
我們的屋子裡有什麼東西不太管用的時候,他們三下五除二就能把它修好。
我們的維修工作基本上全是由這裡的大概22個波蘭人一起做完的。
他們聒噪,會為自己據理力争,絕不忍氣吞聲、默默吃虧。
他們内心十分堅決,一心要賺錢存錢、投資家鄉。
我上一次租房子是跟前女友一起租的——我們在基爾本一起租了一間大概40平方米的小房子,每周租金是120英鎊,那真是要把我們逼瘋了。
房子就等于是個大号櫥櫃而已,小得連轉身都難;所以我們的床也當沙發來用。
有一個小爐子可以用來做飯,房子裡還隔出一個空間做淋浴間。
這個地方小得吓人,租金也高得吓人;最終這種狀況造成的壓力也使我和前女友分手了。
在此之前,我住在切爾西,從事信息科技相關的工作;我清楚地記得我在換工作、換住所時承受的那種巨大的壓力。
我覺得在倫敦租房子,可能是這座城市裡讓人感到壓力最大的活動之一了。
但是通過占屋,我們有了很多别的出路。
不用交房租啊。
也不怎麼需要交市政管理稅或者水電賬單。
要不是通過占屋這種方式,我們是負擔不起現在的生活成本的——特别是對低收入人群來說。
這裡的最低工資每小時隻比5.75英鎊多一點,但是每周的房租卻從70英鎊起跳。
每周這70英鎊隻能讓你得到位于倫敦邊緣的一個客卧一體的房間,又或是青年旅館裡面的一個小房間,不然就是在倫敦2區跟另外三個人合租一個房間。
每周70英鎊,可真的買不到什麼。
占屋卻讓你有了很多自由。
首先,你可以選擇跟什麼人一起住。
你也可以選擇居住的區域,因為空房子總是很多。
而從生活方式上來說,要是能不被驅趕,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夠久,是非常好的。
可以省下錢,也可以做你想做的事。
不好的地方就是,我們總是在不斷搬遷。
你不能添置太多物品,一定要有個限度。
因為一不小心,你就會成為露宿者。
如果别人在沒有提前通知你的情況下突然要把你趕出去,那你要面對的狀況就很不樂觀了。
有一次,我們在佩卡姆地區占屋。
那個房子實在是很糟糕,全屋隻有一個水龍頭是管用的。
我本來就想離開了。
但最後我們是臨時被通知離開,說要在一周之内就搬出去;我們在那個地方已經住了差不多四個月。
突然,我們這二十多個人發現自己無家可歸了。
我們無處可去。
幸運的是,那個時候剛好是夏季,所以我們就在聖詹姆士公園、河堤地鐵站附近的威斯敏斯特的公園長椅上睡覺。
在那裡露宿了大概兩周之後,我們就在倫敦流浪,尋找新的占屋點。
我們大概嘗試了15個地方,而不知道怎麼的,這些地方要不就是太殘破,根本無法住人,要不就是警察會突然造訪,要麼就是有其他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倒是建立了特别深厚的夥伴情誼。
人與人一起面對那樣的情況時,你們一定要合得來才行。
沒有時間吵嘴,因為本來就已經夠憂慮了。
兩個星期的露宿生活過後,我們在倫敦橋鐵路線下的幾個拱廊裡找到容身之所。
我們居然想辦法住進了那些小地方,每人隻有一點空間,感覺還不錯。
那裡沒什麼室内裝置,所以生活有些不适。
我們弄了一個小小的廚房,但沒有衛生間、淋浴,那種類型的東西都沒有。
我們住進那裡,想把第三個拱廊變成一個巨大的夜間咖啡店,同時還想在那裡搞個賭博台什麼的。
正當我們建吧台時,反恐警察暴風一般地趕到了。
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時候我穿着内褲,正在鋸木頭做吧台。
我渾身淌着汗,手裡正揮着一把大手鋸,這時門突然被撞開,當地警察沖進來:大概有24個反恐警察和當地市政廳的工作人員包圍了我。
我震驚不已。
他們引用新反恐法裡面的規定,把我們所有人都趕走了。
因為鐵路是恐怖主義者經常選擇的目标,所以這裡安保加強了。
因此嘛,我不建議在鐵路橋底下的拱廊裡面占屋。
薩裡郡(12)居民 邁克·本尼森和傑夫·比爾斯 在薩裡郡科巴姆的奧克肖特路莊園安靜的私人道路上,立着這麼一個牌子,上面寫着:“未經允許,車輛不得進入。
”在入口處,一棵巨大的英格蘭松像一座高塔一樣高高聳立着。
白色小貨車通過白色鐵門,老實地把速度降到了30公裡每小時。
不遠處,就是議員那修繕良好的大房子。
他以前是一個飛行員,在埃爾姆布裡奇和長迪頓地區長大,是個保守黨成員,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