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愛與性

關燈
父親應該不會這麼做,我應該是被媒體渲染的“榮譽謀殺(2)”影響了吧,但實際上“榮譽謀殺”發生的範圍并不大。

    可是,對于它的恐懼無疑是存在的。

     萊恩的父母完全無法理解這件事。

    他母親喝醉時會跟我這麼說:“這是因為你覺得你的父母會認為我兒子配不上你。

    ”這根本不是事情的核心,但是她沒有辦法理解到這一層。

    我實在沒有辦法在和我愛的人在一起和把我的家庭攪得天翻地覆這兩件事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還有,因為我是長女,這種特殊的責任感更加沉重。

    如果我做了什麼讓家庭蒙羞的事情,這種恥辱也會影響到我的弟弟妹妹。

    我很擔心,如果我的反叛讓父母知曉,他們對妹妹的管教就會更加嚴格,甚至強迫她跟某人結婚。

    所以我想,還是瞞着他們為好。

     有趣的是,我妹妹最近才跟一個非我們文化裡的男人訂婚。

    雖然這件事讓我父母很痛心,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接受了。

    所以,我妹妹或許才是那個開創先河的人。

     ◇◆◇ 在我二十多歲時,我父母讓我跟一個人相親,那可真是個災難。

    當時的我正跟萊恩秘密同居,所以你也可以想象到他眼睜睜看着我參加完父母安排的相親之後回到家,心情能有多麼糟糕了。

    在那個時候,萊恩向我求婚了,因為他不希望我們再那個樣子下去了。

    但是我想,25歲還是太年輕了,我還不想結婚。

    于是我回家了,跟這個安排好的相親對象見面。

    天啊,真是太糟糕了。

     最初,我故意穿得普普通通,把我自己弄得比平時看起來要蓬頭垢面一些。

    我好幾天沒有細心打理頭發。

    我想盡量把自己的外表弄得毫無吸引力。

    我穿一件粉紅色衛衣,衛衣的手肘部位松松垮垮的,上面還有洞洞,加上一條醜醜的黑色長褲,再戴上一副舊眼鏡框,看起來應該像個書呆子。

    弟弟也幫我的忙。

    他說:“其實你還可以把自己弄得更醜一點。

    ”然後他幫着把我弄得醜上加醜。

    相親對象一家人全家出動,到了我們家——在我們的文化裡,相親不光是相親男女見面,相親就是兩家人見面。

     這家人一到,我母親就鬧了笑話。

    來的人裡面有一個年輕男人,還有一個年長一點的男人,年長男人有點謝頂,那種中年男人的發型。

    我母親很自然地認為那個年輕一點的男人是我的相親對象。

    她說,很高興跟您見面。

    然後那家人說,不,是這位呢,是梳着中年頭的這位年長的。

    我媽媽看起來吓壞了。

    這場會面居然能從糟糕變為糟透,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

    這個人完全沒有任何社交能力。

    他快四十歲了,還跟父母住在一起,而我早已過上另外一種人生。

    我不可能跟這樣的人結婚。

     為這段相親釘上最後一枚棺材釘的,是這家人開始談論起工作的事。

    對方是特别傳統的家庭。

    對方的父親說:“好吧,很明顯,他們結婚後,阿琳娜就不能工作了,她要在家裡做家庭主婦。

    ”我父親非常生氣。

    他說:“我這麼多年讓女兒接受好的教育,一直到她考上大學,不是要讓她放棄工作然後當家庭主婦的。

    ”所以父親又一次為我站了出來,并且還讓他們馬上離開。

     從那時候起,他們沒有再提過相親這件事。

    而我也和萊恩分手了。

    我們在一起好多年,但是這段關系最後也走向窮途末路了……我們分開有很多原因。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都很年輕,而這段關系的命運就是這樣。

    還有一個原因當然是我們在一起時,得一直這樣過着雙重生活。

     我的父母偶爾會嘀咕幾句,但我現在已經38歲,他們意識到我不太可能通過傳統方式來找到對象了。

    所以現在這件事好像也不那麼重要。

     他們從來不知道我談過戀愛。

    他們真的以為我沒談過戀愛。

    他們隻是覺得我可能是太投入工作,一點都不想談戀愛,或者我太挑剔什麼的。

    在他們看來,我可能會孤獨終老,沒有家庭。

    實際上,我覺得我母親有可能會對這一點感到非常不高興,但是在過去的這幾年裡,她也變了很多。

    她不在乎我最後跟誰在一起。

    她隻是希望我有人相伴,并且生活愉快。

     我的父親嘛,我覺得比起跟非我們文化裡的人在一起,他更願意看到我孤獨一人。

    如果我也和非我們文化裡的人結婚,他就有兩個女兒嫁給了非我們文化裡的人,他在社群裡面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他說,很多人都不跟他說話了。

    他覺得在社群裡丢臉了。

    對他來說,陌生人的想法比他孩子的幸福還重要。

    這一點真讓人很難為他辯解,同樣也讓我對他的尊敬少了幾分。

     ◇◆◇ 在倫敦生活,情況會好一些。

    如果生活在小一些的環境裡,情況會十分糟糕。

    對我來說,住在倫敦,就相當于隐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