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看看風景

關燈
領隊,名字叫作斯威夫特。

    他很高大,戴着軍便帽,穿着馬褲、長靴,手持馬鞭。

    他讓我們都到位于珀布賴特訓練基地裡如同蜘蛛腿一樣伸展開來的樓群中間的士官間裡。

     我們是那裡最新的新人。

    他讓我們坐在地闆上,然後拿出兩包煙,分給我們。

    他繞着房間,一個個地問:“孩子,你來自哪裡?”孩子!他放松下來,把帽子摘下,然後松了松衣領,嘗試跟我們熟悉起來——來一起唱歌吧,貝登堡(7),童子軍,來啊。

    兩三個人講完之後,輪到我。

    他走過來對我說:“你從哪裡來呢,小子?” 我說:“我來自富勒姆,長官。

    ” “哦,那你是個倫敦人?你肯定什麼都知道了。

    ” 我心裡馬上想,完蛋了!我說:“這我可不确定啊,長官。

    ” 他說:“我就是這個意思。

    你他媽的什麼都知道。

    你隻是覺得自己不知道。

    ” 他真是給我挖了個坑。

     在24個人的小隊裡,我是唯一一個倫敦人。

    他們都覺得我什麼都知道,但實際上,他們比我知道的事情要多。

    我睡覺的地方就是一張1.8×0.8米的床,旁邊有一個儲物櫃;鄰床住着一個紐卡斯爾哥們,這人是真喬迪(8)。

    每天起床号一響,我起來看看周圍,他就說:“幹啥去啊?(9)”我以前總是想,這哥們他媽的在說什麼? ◇◆◇ 你完成騎乘課程,就成了“騎師”(10),成為正式衛兵中的一員,再也不是那些每晚被訓練到吐的訓練生了。

    那感覺,就好像回到“輕騎兵之戰”(11)那時候。

    在惠靈頓兵營的防牆背後,似乎真的回到了兩百年前。

    所有的男兵穿着騎靴、馬褲,戴着馬刺、軍帽,攜着馬鞭,走來走去。

    沒有一個人不穿制服。

    如果你看到有人穿着便裝,那肯定是來訪官員,或者是剛好要離開兵營的人;在白天,絕對不會看到有人穿便服。

    對我來說,這就好像活在電影場景裡。

    我覺得自己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突然,我從一個住在倫敦、含胸駝背的城市時髦青年,變成一個住在兵營裡面、每天挺胸擡頭、過着嚴謹生活的人。

    做這件事是穿這套制服,做那件事是穿另外一套制服,你要這麼拿東西,要那麼敬禮,連左轉右轉都有特殊的方式。

    真是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在珀布賴特,我們跟長官們不是很親近,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制服和别的東西。

    現在可不一樣了,突然,這些擦得锃亮的山姆·布朗牌皮帶扣、一到兩個勳帶、制服上的王冠和勳章以及尖帽上的真金織帶都出現在你眼前。

    他們的襯衫熨得筆直,而我們這些蠢貨連怎麼使用熨鬥都還成問題。

    當然了,他們有勤務兵伺候,有炊事班給他們準備食物,還有馬夫給他們打理馬匹——而這最後一項就成了我的工作。

    我成了一個馬夫。

    這真是太複古了,感覺回到了維多利亞甚至是愛德華時期。

     我做這份禮儀工作有三年之久。

    清晨,我們得帶着馬出水令(12),穿過老考文特花園的老蔬果市場。

    我們騎着馬走過時,總有人會把胡蘿蔔喂到馬兒的嘴裡去,這時候他們也會停下來和路人聊天什麼的。

    我當時完全不了解這些情況,我原本是個富勒姆男孩,身份突然轉變——清晨六點半,我居然坐在一匹18手高(13)的馬的背上,後面還牽着另外一頭。

    總會有些小夥子擡起頭看我,而我會對他們回道:“嘿,小夥子們,你們好啊。

    ”這些身強力壯、肌肉發達的小子從清晨兩三點就開始給各種貨車裝貨了。

    這些人可不好惹,但是他們很尊重我。

    不管怎麼說吧,在英國,确實還有很多愛爾蘭人有這種自卑情結,因為他們總是受欺負——不管是肢體上還是言語上。

    幸運的是,現在情況有所改觀。

    自從《大河之舞》(14)上演以來,愛爾蘭人可走紅了。

    在那以前,倫敦是一個“黑人、愛爾蘭人與狗不得進入”的世界。

    突然之間,我和我的父母親——是的,我母親因為自己愛爾蘭人的身份感受過許多敵意——就像是被劃分了等級,被貼上了标簽;再突然之間,我作為皇家騎兵團的一員,騎在馬上。

    這可不是騎在一條狗上,也不是騎自行車。

    我騎在一匹高大的馬上,它随時一伸腿就能把你的腸子踢出來,把你當晚餐吃掉。

     當時,我們的營地是白金漢宮對面的惠靈頓兵營,而騎士橋兵營則是最原始的騎兵營,它被推平重造,直到1970年才重建完畢。

    我在1967年加入騎兵團,他們把我們的團,也就是皇家騎兵團和皇家藍軍騎兵團——皇家近衛騎兵團的另外一支——遷移到惠靈頓兵營去了。

    他們在兵營操場上建了一所騎術學校,就在衛兵禮拜堂的門口,而我們則住在美麗的攝政門後面的兵營區的一排排房子裡。

    從外面來看非常美,但是我住進那裡之前,那個地方已經被關閉了八十年之久。

    在屋裡不能燒火,因為所有煙囪都從裡面壞了,修起來又太費錢。

    我們過冬時,隻能用那些該死的毯子把自己包起來,在廚房裡喝熱茶;晚上睡覺時,我們還得用毯子把自己的臉蓋住,不然老鼠就要跑過來把我們的臉啃掉。

    這就是倫敦中心、白金漢宮對面的居住環境,這個國家奢侈圈裡的一道别樣風景。

     這就是女王的貼身保镖、皇室護衛者。

    我們戴着頭盔,騎馬,佩劍,穿着銀色的盔甲,腳上套着長靴,這些東西加起來可價值不菲。

    你坐上馬背時,感到國債真是用得其所。

    但是在晚上,我們卻睡在該死的舊鐵床、惡心的舊墊子上,臉上蓋着毯子,以防臉被老鼠咬。

     在那時候,倫敦有很多男人特别喜歡衛兵。

    這些有錢的男人都想吸引這些穿着紅色外套、裝飾着羽毛和熊皮的年輕衛兵的注意。

    我想,這真是奇了怪了。

    要知道,這可是在同性戀合法化之前的事。

    在1970年,兩個成年的同性伴侶關系是合法的;在這之前不合法。

    在軍隊裡肯定也不合法。

    我什麼都不知道。

    我以為同性戀是個挺性感的詞,完全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好吧,但是我也以為大蝦冷盤(15)是一種可以喝的雞尾酒呢。

    我哥哥有一次告訴我說:“我嘗了大蝦雞尾酒。

    ”我想,蝦怎麼喝?當時的我們就是這麼無知。

     我在皇家騎兵團裡當常規騎兵越久,就越了解到他們口中的“老汗”是什麼意思,這是指那些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