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發射升空
關燈
小
中
大
,因此我們未能獲得專利。
” 昏暗的會議室中有人面露疑惑,有人在思索,氛圍正在慢慢地改變。
“是的,非常抱歉。
” 财前隻能道歉,但他來這裡并不是為了道歉的。
屏幕上的畫面變為發動機專用閥門樣品圖,很快又轉為性能表。
此時展示的比對數據是帝國重工研究所對美國的“航天飛機”、歐洲宇宙機構的“阿麗亞娜”、俄羅斯的“安加拉”、中國的“長征火箭”和烏克蘭的“澤尼特”所使用的閥門分别進行耐久性測試後得出的。
“這份數據是機密資料,請各位不要記錄。
” 财前如此聲明後,用記号筆在數據上畫下一道橫線。
“這是本部門此前研發的閥門的測試結果。
” 那根線高高居于互相交錯的幾根線之上,董事會成員明顯興奮了起來。
盡管這項技術沒能變成産品,說到底是件遺憾的事,然而這一數值無疑表明帝國重工的技術之優越性。
“很遺憾,由于一點細微的時間之差,這個閥門無法變為産品。
” 接下來該如何引入接受佃制作所産品的話題呢?就在财前試圖判斷現場氛圍時,一個沉重的聲音傳來,讓财前繃緊了身子。
“我能說句話嗎?” 說話的不是别人,正是社長藤間秀樹。
“專利被搶先,跟閥門完成度是兩回事。
就算專利被搶先,持有那項專利的人也不一定能制造出耐久性如此優秀的閥門。
不是嗎?” “您說得對。
”财前回應了這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出于這個想法,我們便向持有該專利的企業提出以專利授權形式的合作請求。
遺憾的是,這個提議被回絕了。
” 會議室四處傳來歎息聲。
不過這歎息并非源自失望,反倒更接近于憤慨。
什麼人,竟把堂堂帝國重工的合作請求回絕了——現場仿佛卷起了這種尊嚴的渦流。
“持有專利的是什麼企業?” 果然,一位董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公司名叫佃制作所,位于大田區。
是個資本金三千萬日元,年營業額不足百億的中小企業。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藤間惱怒地問,“這種規模的公司竟然比我們先拿到了宇宙開發相關技術的專利?這位社長究竟是個什麼人?” “社長佃航平七年前還是宇宙科學研發機構的研究員。
您記得嗎,當時有一個代号叫賽壬的發動機。
他就是那款發動機的研發主任。
” “賽壬?” 昏暗的光線中,可以看到藤間盯着财前的雙眼眯了起來。
搭載賽壬的大型火箭就是國家研發機構委托帝國重工制造的。
當時以帝國重工負責人身份,率先打開宇宙航空事業的人正是藤間。
因此,在場所有董事會成員中,最了解那個号稱世界最尖端技術的氫發動機賽壬的人,恐怕就是藤間本人了。
如果想讓藤間同意佃制作所的零部件供應申請,這是唯一的突破口,所以,财前把所有賭注都押在這上面了。
“你是說,研發那個發動機的人,做了這個閥門?” “是的。
”财前說,“這是佃制作所閥門的測試結果。
” 屏幕上的線形圖上又多了一根線,下一個瞬間,整個會議室陷入了寂靜。
“經過研究所性能評估測試,證實佃制作所的閥門系統比本公司自主生産的産品品質更為優異。
或許……”财前拿起手頭的資料,念出了研究員寫下的評價,“憑借這一系統的優良性能,或許能在未來三年間維持高水平國際競争力。
” 董事會成員都盯着屏幕上新添加的線條,不約而同地沉默了。
“那個火箭,”不一會兒,又是藤間打破了沉默,他如此說道,“應該是發射失敗了。
我聽說研發主任引咎辭職了,莫非就是那個佃嗎?” “正是他。
”财前沖藤間點點頭,“佃很清楚賽壬為何會失敗,所以他才會着眼于閥門系統,并針對這個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發。
” “失敗原因,我記得是燃料供給系統異常。
”藤間說道。
“沒錯。
再往深裡追究,就是閥門系統運作不良。
正如各位所知,掌握了閥門,就能掌握火箭發動機。
閥門系統正是火箭發動機的核心部分。
”财前環視會議桌,“佃深知這一點,而他研發的閥門系統可謂火箭零部件中的傑作。
目前世界上可能都不存在能超越它的閥門。
我可以斷言,佃閥門是最好的閥門系統。
” 說完财前按亮了會議室裡的照明,迎來了決定勝負的時刻。
“我希望董事會能夠批準采用佃制作所的閥門系統,應用到星塵計劃中。
” 總讓人聯想到白發雄獅的藤間馬上向他投來仿佛燃燒着火焰的視線。
“如果不用這個閥門,會怎麼樣?” 真是個直接的問題。
财前回答道:“可以堅持自主研發能超越這一閥門的技術,但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時間。
或是沿用以前的閥門系統。
” “沿用的話,國際競争力就會下降,是嗎?”藤間問。
“以本公司目前掌握的技術,要研發超過它的系統基本不可能。
從當今國際上的技術水平來看,我們的競争對手情況應該也差不多。
但若采用這個閥門,想必能夠大幅提高火箭發射的成功率。
” 成功率就是競争力。
“我說啊,”圓桌旁的一位董事開口道,“想必你也知道,我們的方針是核心零部件自主生産,你現在是建議打破這個原則嗎?” 财前早已預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現在他必須鼓起勇氣回答“是”還是“否”。
“是的。
”财前說,“這是考慮過公司利益後的選擇,希望在座各位能夠認可。
” 會議室陷入沉默。
理所當然的,在場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肯定也有人不贊同财前的提案。
然而,最終決定是否接受這個提案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藤間。
“要是不采用這個閥門,壞處就隻有競争力下降嗎?” 可以看出藤間心中的天平在搖擺。
“不,不僅如此。
”财前表情緊張地回答道,“如果我們不采用,它有可能被競争對手采用。
” 如此一來,藤間主張的用壓倒性的技術優勢推進宇宙航空戰略的星塵計劃就會淪為一紙空談。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目光集中在藤間身上。
“知道了。
”最後,藤間總算長歎一聲說,“那就用這個閥門吧。
各位沒有意見吧?” 連藤間都點頭了,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非常感謝。
” 财前深深低下頭,水原則帶着松了一口氣的表情,露出了一絲笑容。
“董事會還沒結束嗎?” 殿村已經反複看了好幾遍手表和挂鐘,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
“主公,你就不能冷靜一點嗎?” “你叫我怎麼冷靜!”被津野一說,殿村竟還罕見地反駁,“這可是決定我們的一場辛苦能否得到回報的關鍵時刻啊。
” “你現在這個神經質的模樣,跟個銀行家似的。
”津野調侃道。
“反正我就是……”殿村說到一半就閉上了嘴,因為說了也沒用。
社長室裡除了殿村和津野,還有神情緊張的山崎和唐木田。
帝國重工的董事會上午八點半開始,根據财前的事先知會,關于閥門的議題大約會在十點提出。
現在時鐘的指針已經走到十點半了。
“财前應該要等到董事會結束才出來吧,搞不好這會要開一個上午。
”唐木田這樣說道。
“社長,要是決定采用了,我們就把廣告詞換成‘佃制作所,火箭品質’吧。
”津野特别心急。
“你該不會已經用這個來跑業務了吧,津野兄。
”唐木田說。
“有問題嗎?”津野嗆了回去,“我們為了填上京浜機械的大坑,可是費了老大的勁。
能用的都要拿來用,顧不上這麼多了。
” “肯定會有好消息的,我們就帶着信心等待吧。
” 聽了殿村的話,佃也點點頭。
中島工業的訴訟讓他們的信用一度跌至谷底,庭外和解的報道出來以後才慢慢有所挽回。
盡管還沒有大宗交易訂單,不過小額訂單倒是在持續增多。
為提升營業額,大宗交易自然再好不過,但考慮到公司的穩定性,不會一次性造成巨大缺口的小額交易才是公司的地基,這也是佃這一年間領悟到的道理之一。
“要是這次能拿到訂單,那更加——”殿村正說到一半,佃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财前。
“來了!” 津野站起來,招呼了一聲在門外等候的員工們。
最先進來的是江原,後面跟着迫田、埜村和立花這些技術研發部的年輕人。
“久等了,董事會剛剛結束。
”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财前的聲音好像有點歡快。
“佃先生的閥門,我們決定采用了。
這是藤間社長的決策。
” “非常感謝。
” 佃捏緊右拳,朝員工們做了個勝利的手勢。
室内瞬間炸響歡呼聲。
年輕人互相擊掌表達心中的喜悅。
殿村笑出了一臉褶子,站起來輪番跟津野、唐木田和山崎握手。
不知是誰帶頭鼓起掌來,掌聲頓時擴散至整個辦公區。
“下次實驗請務必要成功。
”财前應該也聽到了這邊的騷動,以強而有力的語氣說,“我堅信,這是全世界最好的閥門。
” 5 帝國重工董事會決定采用佃制作所的閥門後又過了兩周,佃再次來到帝國重工的試驗場。
“單調”就端坐在清晨冷冽的空氣中,冬日蒼白的陽光讓其銀色外殼熠熠生輝,發動機正在等待液體燃料注入完畢。
佃在研究大樓的監視器屏幕上看着它
” 昏暗的會議室中有人面露疑惑,有人在思索,氛圍正在慢慢地改變。
“是的,非常抱歉。
” 财前隻能道歉,但他來這裡并不是為了道歉的。
屏幕上的畫面變為發動機專用閥門樣品圖,很快又轉為性能表。
此時展示的比對數據是帝國重工研究所對美國的“航天飛機”、歐洲宇宙機構的“阿麗亞娜”、俄羅斯的“安加拉”、中國的“長征火箭”和烏克蘭的“澤尼特”所使用的閥門分别進行耐久性測試後得出的。
“這份數據是機密資料,請各位不要記錄。
” 财前如此聲明後,用記号筆在數據上畫下一道橫線。
“這是本部門此前研發的閥門的測試結果。
” 那根線高高居于互相交錯的幾根線之上,董事會成員明顯興奮了起來。
盡管這項技術沒能變成産品,說到底是件遺憾的事,然而這一數值無疑表明帝國重工的技術之優越性。
“很遺憾,由于一點細微的時間之差,這個閥門無法變為産品。
” 接下來該如何引入接受佃制作所産品的話題呢?就在财前試圖判斷現場氛圍時,一個沉重的聲音傳來,讓财前繃緊了身子。
“我能說句話嗎?” 說話的不是别人,正是社長藤間秀樹。
“專利被搶先,跟閥門完成度是兩回事。
就算專利被搶先,持有那項專利的人也不一定能制造出耐久性如此優秀的閥門。
不是嗎?” “您說得對。
”财前回應了這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出于這個想法,我們便向持有該專利的企業提出以專利授權形式的合作請求。
遺憾的是,這個提議被回絕了。
” 會議室四處傳來歎息聲。
不過這歎息并非源自失望,反倒更接近于憤慨。
什麼人,竟把堂堂帝國重工的合作請求回絕了——現場仿佛卷起了這種尊嚴的渦流。
“持有專利的是什麼企業?” 果然,一位董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公司名叫佃制作所,位于大田區。
是個資本金三千萬日元,年營業額不足百億的中小企業。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藤間惱怒地問,“這種規模的公司竟然比我們先拿到了宇宙開發相關技術的專利?這位社長究竟是個什麼人?” “社長佃航平七年前還是宇宙科學研發機構的研究員。
您記得嗎,當時有一個代号叫賽壬的發動機。
他就是那款發動機的研發主任。
” “賽壬?” 昏暗的光線中,可以看到藤間盯着财前的雙眼眯了起來。
搭載賽壬的大型火箭就是國家研發機構委托帝國重工制造的。
當時以帝國重工負責人身份,率先打開宇宙航空事業的人正是藤間。
因此,在場所有董事會成員中,最了解那個号稱世界最尖端技術的氫發動機賽壬的人,恐怕就是藤間本人了。
如果想讓藤間同意佃制作所的零部件供應申請,這是唯一的突破口,所以,财前把所有賭注都押在這上面了。
“你是說,研發那個發動機的人,做了這個閥門?” “是的。
”财前說,“這是佃制作所閥門的測試結果。
” 屏幕上的線形圖上又多了一根線,下一個瞬間,整個會議室陷入了寂靜。
“經過研究所性能評估測試,證實佃制作所的閥門系統比本公司自主生産的産品品質更為優異。
或許……”财前拿起手頭的資料,念出了研究員寫下的評價,“憑借這一系統的優良性能,或許能在未來三年間維持高水平國際競争力。
” 董事會成員都盯着屏幕上新添加的線條,不約而同地沉默了。
“那個火箭,”不一會兒,又是藤間打破了沉默,他如此說道,“應該是發射失敗了。
我聽說研發主任引咎辭職了,莫非就是那個佃嗎?” “正是他。
”财前沖藤間點點頭,“佃很清楚賽壬為何會失敗,所以他才會着眼于閥門系統,并針對這個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發。
” “失敗原因,我記得是燃料供給系統異常。
”藤間說道。
“沒錯。
再往深裡追究,就是閥門系統運作不良。
正如各位所知,掌握了閥門,就能掌握火箭發動機。
閥門系統正是火箭發動機的核心部分。
”财前環視會議桌,“佃深知這一點,而他研發的閥門系統可謂火箭零部件中的傑作。
目前世界上可能都不存在能超越它的閥門。
我可以斷言,佃閥門是最好的閥門系統。
” 說完财前按亮了會議室裡的照明,迎來了決定勝負的時刻。
“我希望董事會能夠批準采用佃制作所的閥門系統,應用到星塵計劃中。
” 總讓人聯想到白發雄獅的藤間馬上向他投來仿佛燃燒着火焰的視線。
“如果不用這個閥門,會怎麼樣?” 真是個直接的問題。
财前回答道:“可以堅持自主研發能超越這一閥門的技術,但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時間。
或是沿用以前的閥門系統。
” “沿用的話,國際競争力就會下降,是嗎?”藤間問。
“以本公司目前掌握的技術,要研發超過它的系統基本不可能。
從當今國際上的技術水平來看,我們的競争對手情況應該也差不多。
但若采用這個閥門,想必能夠大幅提高火箭發射的成功率。
” 成功率就是競争力。
“我說啊,”圓桌旁的一位董事開口道,“想必你也知道,我們的方針是核心零部件自主生産,你現在是建議打破這個原則嗎?” 财前早已預料到會有這樣的質疑,現在他必須鼓起勇氣回答“是”還是“否”。
“是的。
”财前說,“這是考慮過公司利益後的選擇,希望在座各位能夠認可。
” 會議室陷入沉默。
理所當然的,在場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肯定也有人不贊同财前的提案。
然而,最終決定是否接受這個提案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藤間。
“要是不采用這個閥門,壞處就隻有競争力下降嗎?” 可以看出藤間心中的天平在搖擺。
“不,不僅如此。
”财前表情緊張地回答道,“如果我們不采用,它有可能被競争對手采用。
” 如此一來,藤間主張的用壓倒性的技術優勢推進宇宙航空戰略的星塵計劃就會淪為一紙空談。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目光集中在藤間身上。
“知道了。
”最後,藤間總算長歎一聲說,“那就用這個閥門吧。
各位沒有意見吧?” 連藤間都點頭了,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非常感謝。
” 财前深深低下頭,水原則帶着松了一口氣的表情,露出了一絲笑容。
“董事會還沒結束嗎?” 殿村已經反複看了好幾遍手表和挂鐘,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
“主公,你就不能冷靜一點嗎?” “你叫我怎麼冷靜!”被津野一說,殿村竟還罕見地反駁,“這可是決定我們的一場辛苦能否得到回報的關鍵時刻啊。
” “你現在這個神經質的模樣,跟個銀行家似的。
”津野調侃道。
“反正我就是……”殿村說到一半就閉上了嘴,因為說了也沒用。
社長室裡除了殿村和津野,還有神情緊張的山崎和唐木田。
帝國重工的董事會上午八點半開始,根據财前的事先知會,關于閥門的議題大約會在十點提出。
現在時鐘的指針已經走到十點半了。
“财前應該要等到董事會結束才出來吧,搞不好這會要開一個上午。
”唐木田這樣說道。
“社長,要是決定采用了,我們就把廣告詞換成‘佃制作所,火箭品質’吧。
”津野特别心急。
“你該不會已經用這個來跑業務了吧,津野兄。
”唐木田說。
“有問題嗎?”津野嗆了回去,“我們為了填上京浜機械的大坑,可是費了老大的勁。
能用的都要拿來用,顧不上這麼多了。
” “肯定會有好消息的,我們就帶着信心等待吧。
” 聽了殿村的話,佃也點點頭。
中島工業的訴訟讓他們的信用一度跌至谷底,庭外和解的報道出來以後才慢慢有所挽回。
盡管還沒有大宗交易訂單,不過小額訂單倒是在持續增多。
為提升營業額,大宗交易自然再好不過,但考慮到公司的穩定性,不會一次性造成巨大缺口的小額交易才是公司的地基,這也是佃這一年間領悟到的道理之一。
“要是這次能拿到訂單,那更加——”殿村正說到一半,佃放在桌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财前。
“來了!” 津野站起來,招呼了一聲在門外等候的員工們。
最先進來的是江原,後面跟着迫田、埜村和立花這些技術研發部的年輕人。
“久等了,董事會剛剛結束。
”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财前的聲音好像有點歡快。
“佃先生的閥門,我們決定采用了。
這是藤間社長的決策。
” “非常感謝。
” 佃捏緊右拳,朝員工們做了個勝利的手勢。
室内瞬間炸響歡呼聲。
年輕人互相擊掌表達心中的喜悅。
殿村笑出了一臉褶子,站起來輪番跟津野、唐木田和山崎握手。
不知是誰帶頭鼓起掌來,掌聲頓時擴散至整個辦公區。
“下次實驗請務必要成功。
”财前應該也聽到了這邊的騷動,以強而有力的語氣說,“我堅信,這是全世界最好的閥門。
” 5 帝國重工董事會決定采用佃制作所的閥門後又過了兩周,佃再次來到帝國重工的試驗場。
“單調”就端坐在清晨冷冽的空氣中,冬日蒼白的陽光讓其銀色外殼熠熠生輝,發動機正在等待液體燃料注入完畢。
佃在研究大樓的監視器屏幕上看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