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A囚室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看守所負責人把我調到A囚室。
一位身材矮小、秃頂、牙齒掉了一半、75歲上下的小老頭用法語對我說:“您好,先生!”基本不帶口音的法語的标準發音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早安,法國佬!”年逾古稀的他開心地和我搭着話,“我叫傑克,但這裡所有人都叫我‘那個老人’,我都等你好久了!” 看到我驚訝的神情,傑克向我解釋說,他和懷亞特看守所負責人“有點兒關系”,他是我轉到A囚室的主要原因。
“自從你來到這兒,我就跟他們申請把你調過來。
至少和你在一起,我還能練練法語。
” 傑克是我交往過的人中最有趣的之一。
他曾是個大幫派的傳奇人物——臭名昭著的黑幫“法國販毒網”在馬賽分支中的少數幾個幸存者之一,是20世紀30—70年代美國黑社會可卡因的供貨商。
他從紐約的布朗克斯區開始他的幫派生涯,1966年被判入獄5年,1974年又獲罪被捕。
随後他逃亡到法國馬賽。
1978年,法國緝毒刑警大隊又一次中斷了他的黑幫生涯。
被引渡回美國後,他在苦役監獄服刑12年。
1997年被釋放之後,他重操舊業,倒賣海洛因,因而又被捕入獄兩次。
他總共有36年的刑期,其中有4年在法國服刑。
最終他被送到了懷亞特看守所。
有了這樣的經曆,自然不用說,高牆裡面一定有人給他撐腰。
事實上,他認識所有人,并且所有囚犯也都認識他,甚至還很尊敬他。
他是看守所真正的主人。
除了豐富的前科以外,他還算是個熱情友善的人。
他很喜歡法國,身邊總是有兩個講法語的人陪着。
一位是希臘人,名叫亞曆克斯,畢業于馬賽商學院,曾就職于法國巴黎銀行;還有一位是希臘裔加拿大人,綽号為“運輸機”。
這三個人都待我如座上賓。
他們給我咖啡、糖、奶粉、收音機、一面用鋁條做的鏡子、一雙新球鞋(我在小賣部訂購的那雙還沒到),以及特别讓我感到幸福的是,一個上好的枕頭和一張二手的床墊。
與我來時所在的D囚室不同,A囚室沒有單人牢房。
A囚室是一個由56個床位組成的大宿舍,囚犯們每4人用一個小隔間,每兩個小隔間中間隔着一堵1.3米的矮牆。
每個小隔間裡有兩張上下鋪,隔間面積不超過9平方米。
除了擁擠外,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缺少自然光,光線隻能透過三扇罩着阻光膜的小氣窗滲進來。
我們靠着氖燈的光線生活,那兩盞氖燈中的一盞會徹夜常亮,以便有鬥毆情況時,能夠辨認出混亂制造者。
那些像我一樣睡在上鋪的人必須習慣于被離頭隻有50厘米的燈照射着睡覺。
我适應了3個晚上才成功睡着,絕望疲憊的雙眼隻能盯着斑駁且多處剝落的黃色牆壁。
A囚室已經快10年沒有被正兒八經地修繕過了。
原因都是一樣的:以赢利的名義盡可能地降低看守所的運營成本。
更加令人恐怖的是,不僅浴室是公共的,就連廁所也是公共的!5個坐便器沿牆排開,彼此間隻隔着一堵1米高的小矮牆,而前面什麼遮擋都沒有! 被監禁幾周以後,犯人們才會按照分類,最終被分派到不同區域關押:除了按年齡或者按危險等級分區,還有“幫派”區、“勞動者”區等。
A囚室被認為是關押那些年齡超過40歲、基本不太
一位身材矮小、秃頂、牙齒掉了一半、75歲上下的小老頭用法語對我說:“您好,先生!”基本不帶口音的法語的标準發音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早安,法國佬!”年逾古稀的他開心地和我搭着話,“我叫傑克,但這裡所有人都叫我‘那個老人’,我都等你好久了!” 看到我驚訝的神情,傑克向我解釋說,他和懷亞特看守所負責人“有點兒關系”,他是我轉到A囚室的主要原因。
“自從你來到這兒,我就跟他們申請把你調過來。
至少和你在一起,我還能練練法語。
” 傑克是我交往過的人中最有趣的之一。
他曾是個大幫派的傳奇人物——臭名昭著的黑幫“法國販毒網”在馬賽分支中的少數幾個幸存者之一,是20世紀30—70年代美國黑社會可卡因的供貨商。
他從紐約的布朗克斯區開始他的幫派生涯,1966年被判入獄5年,1974年又獲罪被捕。
随後他逃亡到法國馬賽。
1978年,法國緝毒刑警大隊又一次中斷了他的黑幫生涯。
被引渡回美國後,他在苦役監獄服刑12年。
1997年被釋放之後,他重操舊業,倒賣海洛因,因而又被捕入獄兩次。
他總共有36年的刑期,其中有4年在法國服刑。
最終他被送到了懷亞特看守所。
有了這樣的經曆,自然不用說,高牆裡面一定有人給他撐腰。
事實上,他認識所有人,并且所有囚犯也都認識他,甚至還很尊敬他。
他是看守所真正的主人。
除了豐富的前科以外,他還算是個熱情友善的人。
他很喜歡法國,身邊總是有兩個講法語的人陪着。
一位是希臘人,名叫亞曆克斯,畢業于馬賽商學院,曾就職于法國巴黎銀行;還有一位是希臘裔加拿大人,綽号為“運輸機”。
這三個人都待我如座上賓。
他們給我咖啡、糖、奶粉、收音機、一面用鋁條做的鏡子、一雙新球鞋(我在小賣部訂購的那雙還沒到),以及特别讓我感到幸福的是,一個上好的枕頭和一張二手的床墊。
與我來時所在的D囚室不同,A囚室沒有單人牢房。
A囚室是一個由56個床位組成的大宿舍,囚犯們每4人用一個小隔間,每兩個小隔間中間隔着一堵1.3米的矮牆。
每個小隔間裡有兩張上下鋪,隔間面積不超過9平方米。
除了擁擠外,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缺少自然光,光線隻能透過三扇罩着阻光膜的小氣窗滲進來。
我們靠着氖燈的光線生活,那兩盞氖燈中的一盞會徹夜常亮,以便有鬥毆情況時,能夠辨認出混亂制造者。
那些像我一樣睡在上鋪的人必須習慣于被離頭隻有50厘米的燈照射着睡覺。
我适應了3個晚上才成功睡着,絕望疲憊的雙眼隻能盯着斑駁且多處剝落的黃色牆壁。
A囚室已經快10年沒有被正兒八經地修繕過了。
原因都是一樣的:以赢利的名義盡可能地降低看守所的運營成本。
更加令人恐怖的是,不僅浴室是公共的,就連廁所也是公共的!5個坐便器沿牆排開,彼此間隻隔着一堵1米高的小矮牆,而前面什麼遮擋都沒有! 被監禁幾周以後,犯人們才會按照分類,最終被分派到不同區域關押:除了按年齡或者按危險等級分區,還有“幫派”區、“勞動者”區等。
A囚室被認為是關押那些年齡超過40歲、基本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