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崩(1126—1127)
關燈
小
中
大
是日也(1127年二月初九),宣德門前揭示黃榜,備坐金人節次移文,及孫傅等應報文狀。
民間始知欲立異姓,相顧号恸隕越,皆悔不令上皇東巡、上遷都也。
——趙甡之《遺史》 這年冬天的第一個月,也就是1126年十月,宋朝的局勢陷入危急。
金兵已經打到了距離京城很近的地方,開封城内的居民很多都逃走了。
[1]朝廷不得不再次從别處調兵,加強京城的防禦。
此外,在經曆了夏秋的政治清洗後,徽宗執政時提拔的官員都不确定自己現在是什麼處境。
朝廷擺出姿态來修補與朝中官員的關系,在十月十八日頒布的一份诏書中,朝廷承諾不會罷免有才幹的官員,哪怕他們曾得到蔡京、王黼、童貫或梁師成的舉薦。
随着局勢進一步惡化,種師道力勸欽宗遷都長安。
欽宗诏種師道回京進一步商量,但這位老将已經七十六歲,在返京途中因病去世了。
同時,金國使臣暗示,如果宋提出足夠誘人的條件,他們願意停止進軍。
宋朝立即送去十萬匹絹,作為對金兵的犒勞。
當然,金軍一收到這些物資,馬上又提出了新的條件。
[2] 十一月初,朝中大臣展開激烈辯論,是否應當改變原來的決定,按照女真人的要求割讓黃河以北三鎮——宋朝在夏季和秋季一直拒絕将三鎮交給金國。
範宗尹和七十位官員贊成割地,但何、秦桧和另外三十五人反對。
欽宗同意大多數人的意見。
他派自己十九歲的弟弟康王趙構和大臣王雲擔任使臣,與金談判割地議和之事。
但在他們啟程的三天前,金軍正在渡過黃河(十一月十五日)。
由于不知道金軍的行動如此迅速,趙構和王雲錯過了金軍,最後到了金軍戰線後方的河北。
[3] 開封淪陷 粘罕的軍隊到達開封的郊區後,提出了一個新條件:如果将黃河作為兩國的新邊界線,他就可以撤軍。
不久,欽宗派去兩名使臣,準備同意這項提議,但為防萬一,他讓住在城牆外的人都搬入開封城,然後将城門關閉。
[4]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一支金軍騎兵到達開封的城牆外。
在城内,幾乎所有願意抗金的人都被調動起來,包括一個名叫郭京的人,他的計劃是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然後用法術讓這些人全部隐身。
這個計劃獲得了大臣孫傅的信任。
一些強烈反對徽宗朝廷的官員,如胡舜陟和孫觌,現在一緻認為欽宗應當離開京城(委婉的說法是遷都)。
[5]但無論此項計劃在一年之前是否可能成功,到了現在這麼晚的階段,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行了。
十一月三十日,斡離不和粘罕的軍隊都在開封城外紮下了大營,兩支人馬加起來大約有十萬人。
[6]粘罕選擇的紮營地點是開封以南的青城,那裡是宋朝皇帝舉行郊祀的地點。
斡離不則駐紮在開封城東北部的劉家寺。
上一次金軍包圍開封時,粘罕的部隊受阻于太原城下,而此次兩支部隊都打到了開封城下,局勢要危急得多。
而且,由于大量物資在一年前都進獻給女真人,開封城内的補給也沒有那麼充足了。
但這一次朝廷下定決心奮力抗金,而不是向金軍求和。
在準備攻城時,女真人強迫擄來的漢人為他們搬運石頭和砍伐樹木,建造攻城設施。
[7]幸運的是,從别處調來的宋軍開始陸續到達,人數最多的一支援軍是從南路調來的三萬軍隊,由張叔夜率領。
雙方的戰鬥真正開始于閏十一月。
宋軍中有很多都是新征募的平民,作戰策略主要是防守城牆,隻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會派軍隊出城幹擾金軍準備攻城設施。
一開始,雙方都試圖用火攻來加強優勢:在開封十二座城門中,有十一座女真人都使用火攻;而宋軍也派出軍隊,火燒了金軍的圍欄。
此外,雙方在戰鬥中還大量使用石炮(Catapults),向對方的軍隊投擲炮石。
為确保有充足的炮石供應,1126年閏十一月初八,開封城中居民奉命從徽宗的艮嶽取石,用作投擲敵人的炮石。
[8]根據石茂良對開封被圍期間雙方使用的武器和戰術的記述,宋兵還向女真人的攻城塔發射了填充火藥的火箭。
塔一旦被點着,宋兵接着就會發射助燃火勢的火種,例如裝在竹筒裡的稻草或幹草。
女真人對付這種火箭的最佳方法是在塔外塗滿一層薄薄的泥漿。
一旦金兵被迫離開攻城塔,宋軍就會用箭射殺他們。
[9] 戰鬥從一座城門轉到另一座城門,與此同時,雙方也多次互派使臣。
金堅持要求欽宗親自前往金軍大營,并且聲稱,如果欽宗立即前往,仍然能夠獲得禮遇,但若在開封城被攻破後再去,那就不可能了。
數天後,金又提出,隻要欽宗将他的父親徽宗、皇太子谌、叔叔越王和弟弟郓王送去作人質,就可以恢複談判。
欽宗對此的回答是:“朕為人子,豈可以父為質!”不過,他的确試圖将徽宗的弟弟越王趙偲送去作人質。
[10] 雙方的談判處于停滞狀态,攻城的戰鬥則越來越激烈。
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紛飛,宰相何和兵部尚書孫傅命令郭京率領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出城應戰,以扭轉局面。
[11]宋軍打開城南的宣化門,郭京的隊伍湧出城門與金兵交戰,後面還跟着幾千名希望助戰的開封百姓。
傳言說郭京的隊伍大獲全勝,但事實上他們一敗塗地。
金軍很快架起雲梯,開始往城牆上爬。
開封在這一年經曆了很多極端天氣,當天的大雪隻是其中之一。
據說粘罕對一名部下說:“雪勢如此,如添二十萬新兵。
”[12] 開封城的外城牆失守後,大批宋兵在最後一戰中喪生,其他人則随着數以萬計的老百姓逃出城外。
女真人放火燒掉了城樓和沿城牆修建的防禦工事,城中大部分地區很快就籠罩在火光之中。
逃跑的宋兵開始搶掠,一些人甚至殺死他們的軍官。
在幾處城門附近,金軍攻入城中,開始劫掠殺擄。
人們都驚慌失措,富裕人家也換上了窮人的衣服躲起來。
據說有幾千人投河、投井或懸梁自盡,尤其是女性。
欽宗登上了東華門(位于禁城東側),下令将兵器分發給民衆,但人們在這時候已經喪失了鬥志。
[13] 聽說外城淪陷後,徽宗讓衛兵把他帶到比較安全的宮城。
守衛皇宮的宦官把他們擋在宮外,他們設法通過一道水門進入宮城,但由于在大雪中辨不清方面,他們迷路了。
欽宗聽到這個消息後,派出兩百帶甲衛兵,将徽宗一行人帶到了延福宮。
延福宮修建于1113年,是宮城後面的一處宮殿,鄭皇後當時已經住在那裡了。
[14] 女真人攻下外城牆的第二天早上,欽宗登上宣德門,親自與軍隊及百姓對話。
他問衆人,目前局勢如此,大家可以獻計獻策,即使城牆失守,他也不會責怪任何人。
人們開始大聲地提問和獻策,言辭中不拘禮節,有人甚至使用了普通人的稱呼“你”“我”,而不是對皇帝使用的“陛下”和“臣民”。
一些人感謝欽宗仍然留在城中,沒有抛下他們。
有幾百名宋軍将士想設法突圍出去,爬上附近一座建築的房頂,大聲呼喊說,欽宗應當馬上離開開封,這裡已經不安全了。
欽宗說,先要準備好途中攜帶的糧食和錢,并下令讓人開始準備。
但他返回皇宮後,包括梅執禮在内的朝廷大臣都勸他不要草率行事,欽宗便推遲了這一計劃。
第二天,金軍派一位宋臣來到開封城,告訴欽宗不要想着離開,因為方圓五百裡都已經被金軍控制。
于是,突圍出城的想法被放棄了。
[15] 即使在女真人占領城牆後,還是有很多人——既有宋朝将士也有城中居民——準備好了與入侵者展開肉搏戰,而金希望盡可能避免這種局面,因此他們開始與宋進行談判,希望宋朝主動交出他們想從城中得到的一切,作為交換,女真人承諾不讓金兵在城内為所欲為。
欽宗派弟弟趙楷(徽宗的第三個兒子)與何作為使臣/人質前去與金談判。
金向二人保證說,他們想要的隻是領土,而不是摧毀宋朝。
金人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将徽宗作為人質送入金軍大營,并列出了一份很長的人質名單,包括河北、河東衆多将領的親屬,目的是确保這些将領在割讓其所在州縣時不會起來反抗。
此外,他們還要求把曾參與朝廷決策的諸多官員(包括蔡京、李綱、吳敏,以及很多職務較低的官員)的親屬也作為人質。
這份公函保存在金國史料裡,特别強調了要将徽宗和皇太孫湛作人質。
[16]何抗議說他無法傳遞這樣的信息,粘罕回答,欽宗其實還有一個選擇——交出他的父皇或者他的妻子和公主。
宋朝史料記載,欽宗提出由自己而不是徽宗去作人質,他在回複給金的國書中說:“然欲上皇、皇子出郊,今城已破,生死之命屬在貴朝,又焉敢拒?但父子之間,心所不忍,如何躬詣軍前!求哀請命。
”不過,在送出這封信的同時,欽宗也向康王趙構派出了信使,任命他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并要求他集結一支軍隊。
[17] 康王趙構此時被困在敵軍陣線北部的河北。
和幾位哥哥一樣,康王也卷入了這場戰争。
1126年正月,女真人第一次入侵時,要求宋朝送去一名皇子作為人質,确保和談順利進行,當時他自告奮勇前往金營,後來在斡離不的大帳中待了十多天。
十一月,金軍再次向南進攻,康王被派去與斡離不談判。
但在半路上,當地一些反對和談的人設置路障,殺死了與他一同赴金的宋使。
在此期間,金軍已渡過了黃河,康王無法再返回開封。
在欽宗的授權下,他開始與當地駐軍以及大将宗澤一同在敵軍後方組織一支抗金軍隊,打擊盜匪,并相機援救開封。
[18] 閏十一月二十八日,衆親王和朝廷重臣到金軍大營請求議和。
開封城中貼出了黃榜,要求耆年和百姓前往金營,并獻上金帛酒肉犒勞金兵。
人們紛紛響應,很快,滿城大街上都是人。
人們手裡舉着寫有名字、區域和所獻禮物的旗幟,感謝金兵的活命之恩。
但這時開封城卻陷入了混亂,當時的市場上已開始公然出售人肉。
宋軍軍饷已耗盡,士兵們逃離軍營,在城中肆意劫掠。
為了控制局勢,朝廷下令允許擒到賊匪後可将其處死,這就導緻了更多人死亡。
第二天,城中的年輕人自發組織巡邏,才使劫掠事件得到了控制。
[19] 閏十一月三十日,欽宗親赴斡離不的大營,陪同的還有他的兩位叔叔(徽宗的弟弟趙俣和趙偲)、宗室、大臣等四百人。
據《金史》記錄,所有人都“稱臣”。
當日,斡離不和粘罕都未與欽宗見面。
第二天,他們派信使前往,要求欽宗遞交一份正式的降書。
孫觌立即起草了一份,随後被迫多次修改,最後金才同意接受。
修改的内容包括,不允許宋以兩位皇帝相稱——即一位是大金皇帝,一位是大宋皇帝——而隻能有大金國的一位皇帝。
欽宗最終見到斡離不和粘罕時,要求金軍統帥撤軍,并主動提出世代向金進貢寶物和皇家藏庫的金帛。
粘罕反駁說:“城既陷,一人一物,皆吾所有。
”[20] 在開封城,人們聚集在南薰門(新城的正南門)等待欽宗返回。
後來,一面黃旗出現了,那是欽宗派來的信使。
信使告訴衆人,盡管宋朝進獻的金額尚未确定,但欽宗已經與金達成了和平協議,将在第二天返回開封城。
第二天,人們又聚集在南薰門,在雪中等待了大半天。
下午,人們終于遠遠地看到了欽宗馬車上的黃頂蓋,一時歡呼喧騰,奔走相告。
[21] 欽宗回到開封後的第二天,金派使臣提出了基本要求:絹和緞各一千萬匹、金錠五百萬條(每條為五十兩)、銀錠一千萬條。
[22]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巨額數字,其中金銀分别是女真人在年初第一次入侵宋朝時索要數額的五十倍和十倍。
而且,宋朝政府至今未能籌齊那一次金所要求的賠款,也沒有時間補充官庫。
此外,金還給康王趙構送去一封信,要求他返回開封,但欽宗派人給康王送去密信,再次強調要他組織一支軍隊。
[23] 金軍進入開封,打開了宋朝的府庫後,發現府庫裡的絹比他們索要的還多,金銀
民間始知欲立異姓,相顧号恸隕越,皆悔不令上皇東巡、上遷都也。
——趙甡之《遺史》 這年冬天的第一個月,也就是1126年十月,宋朝的局勢陷入危急。
金兵已經打到了距離京城很近的地方,開封城内的居民很多都逃走了。
[1]朝廷不得不再次從别處調兵,加強京城的防禦。
此外,在經曆了夏秋的政治清洗後,徽宗執政時提拔的官員都不确定自己現在是什麼處境。
朝廷擺出姿态來修補與朝中官員的關系,在十月十八日頒布的一份诏書中,朝廷承諾不會罷免有才幹的官員,哪怕他們曾得到蔡京、王黼、童貫或梁師成的舉薦。
随着局勢進一步惡化,種師道力勸欽宗遷都長安。
欽宗诏種師道回京進一步商量,但這位老将已經七十六歲,在返京途中因病去世了。
同時,金國使臣暗示,如果宋提出足夠誘人的條件,他們願意停止進軍。
宋朝立即送去十萬匹絹,作為對金兵的犒勞。
當然,金軍一收到這些物資,馬上又提出了新的條件。
[2] 十一月初,朝中大臣展開激烈辯論,是否應當改變原來的決定,按照女真人的要求割讓黃河以北三鎮——宋朝在夏季和秋季一直拒絕将三鎮交給金國。
範宗尹和七十位官員贊成割地,但何、秦桧和另外三十五人反對。
欽宗同意大多數人的意見。
他派自己十九歲的弟弟康王趙構和大臣王雲擔任使臣,與金談判割地議和之事。
但在他們啟程的三天前,金軍正在渡過黃河(十一月十五日)。
由于不知道金軍的行動如此迅速,趙構和王雲錯過了金軍,最後到了金軍戰線後方的河北。
[3] 開封淪陷 粘罕的軍隊到達開封的郊區後,提出了一個新條件:如果将黃河作為兩國的新邊界線,他就可以撤軍。
不久,欽宗派去兩名使臣,準備同意這項提議,但為防萬一,他讓住在城牆外的人都搬入開封城,然後将城門關閉。
[4]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一支金軍騎兵到達開封的城牆外。
在城内,幾乎所有願意抗金的人都被調動起來,包括一個名叫郭京的人,他的計劃是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然後用法術讓這些人全部隐身。
這個計劃獲得了大臣孫傅的信任。
一些強烈反對徽宗朝廷的官員,如胡舜陟和孫觌,現在一緻認為欽宗應當離開京城(委婉的說法是遷都)。
[5]但無論此項計劃在一年之前是否可能成功,到了現在這麼晚的階段,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行了。
十一月三十日,斡離不和粘罕的軍隊都在開封城外紮下了大營,兩支人馬加起來大約有十萬人。
[6]粘罕選擇的紮營地點是開封以南的青城,那裡是宋朝皇帝舉行郊祀的地點。
斡離不則駐紮在開封城東北部的劉家寺。
上一次金軍包圍開封時,粘罕的部隊受阻于太原城下,而此次兩支部隊都打到了開封城下,局勢要危急得多。
而且,由于大量物資在一年前都進獻給女真人,開封城内的補給也沒有那麼充足了。
但這一次朝廷下定決心奮力抗金,而不是向金軍求和。
在準備攻城時,女真人強迫擄來的漢人為他們搬運石頭和砍伐樹木,建造攻城設施。
[7]幸運的是,從别處調來的宋軍開始陸續到達,人數最多的一支援軍是從南路調來的三萬軍隊,由張叔夜率領。
雙方的戰鬥真正開始于閏十一月。
宋軍中有很多都是新征募的平民,作戰策略主要是防守城牆,隻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會派軍隊出城幹擾金軍準備攻城設施。
一開始,雙方都試圖用火攻來加強優勢:在開封十二座城門中,有十一座女真人都使用火攻;而宋軍也派出軍隊,火燒了金軍的圍欄。
此外,雙方在戰鬥中還大量使用石炮(Catapults),向對方的軍隊投擲炮石。
為确保有充足的炮石供應,1126年閏十一月初八,開封城中居民奉命從徽宗的艮嶽取石,用作投擲敵人的炮石。
[8]根據石茂良對開封被圍期間雙方使用的武器和戰術的記述,宋兵還向女真人的攻城塔發射了填充火藥的火箭。
塔一旦被點着,宋兵接着就會發射助燃火勢的火種,例如裝在竹筒裡的稻草或幹草。
女真人對付這種火箭的最佳方法是在塔外塗滿一層薄薄的泥漿。
一旦金兵被迫離開攻城塔,宋軍就會用箭射殺他們。
[9] 戰鬥從一座城門轉到另一座城門,與此同時,雙方也多次互派使臣。
金堅持要求欽宗親自前往金軍大營,并且聲稱,如果欽宗立即前往,仍然能夠獲得禮遇,但若在開封城被攻破後再去,那就不可能了。
數天後,金又提出,隻要欽宗将他的父親徽宗、皇太子谌、叔叔越王和弟弟郓王送去作人質,就可以恢複談判。
欽宗對此的回答是:“朕為人子,豈可以父為質!”不過,他的确試圖将徽宗的弟弟越王趙偲送去作人質。
[10] 雙方的談判處于停滞狀态,攻城的戰鬥則越來越激烈。
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紛飛,宰相何和兵部尚書孫傅命令郭京率領他的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士兵出城應戰,以扭轉局面。
[11]宋軍打開城南的宣化門,郭京的隊伍湧出城門與金兵交戰,後面還跟着幾千名希望助戰的開封百姓。
傳言說郭京的隊伍大獲全勝,但事實上他們一敗塗地。
金軍很快架起雲梯,開始往城牆上爬。
開封在這一年經曆了很多極端天氣,當天的大雪隻是其中之一。
據說粘罕對一名部下說:“雪勢如此,如添二十萬新兵。
”[12] 開封城的外城牆失守後,大批宋兵在最後一戰中喪生,其他人則随着數以萬計的老百姓逃出城外。
女真人放火燒掉了城樓和沿城牆修建的防禦工事,城中大部分地區很快就籠罩在火光之中。
逃跑的宋兵開始搶掠,一些人甚至殺死他們的軍官。
在幾處城門附近,金軍攻入城中,開始劫掠殺擄。
人們都驚慌失措,富裕人家也換上了窮人的衣服躲起來。
據說有幾千人投河、投井或懸梁自盡,尤其是女性。
欽宗登上了東華門(位于禁城東側),下令将兵器分發給民衆,但人們在這時候已經喪失了鬥志。
[13] 聽說外城淪陷後,徽宗讓衛兵把他帶到比較安全的宮城。
守衛皇宮的宦官把他們擋在宮外,他們設法通過一道水門進入宮城,但由于在大雪中辨不清方面,他們迷路了。
欽宗聽到這個消息後,派出兩百帶甲衛兵,将徽宗一行人帶到了延福宮。
延福宮修建于1113年,是宮城後面的一處宮殿,鄭皇後當時已經住在那裡了。
[14] 女真人攻下外城牆的第二天早上,欽宗登上宣德門,親自與軍隊及百姓對話。
他問衆人,目前局勢如此,大家可以獻計獻策,即使城牆失守,他也不會責怪任何人。
人們開始大聲地提問和獻策,言辭中不拘禮節,有人甚至使用了普通人的稱呼“你”“我”,而不是對皇帝使用的“陛下”和“臣民”。
一些人感謝欽宗仍然留在城中,沒有抛下他們。
有幾百名宋軍将士想設法突圍出去,爬上附近一座建築的房頂,大聲呼喊說,欽宗應當馬上離開開封,這裡已經不安全了。
欽宗說,先要準備好途中攜帶的糧食和錢,并下令讓人開始準備。
但他返回皇宮後,包括梅執禮在内的朝廷大臣都勸他不要草率行事,欽宗便推遲了這一計劃。
第二天,金軍派一位宋臣來到開封城,告訴欽宗不要想着離開,因為方圓五百裡都已經被金軍控制。
于是,突圍出城的想法被放棄了。
[15] 即使在女真人占領城牆後,還是有很多人——既有宋朝将士也有城中居民——準備好了與入侵者展開肉搏戰,而金希望盡可能避免這種局面,因此他們開始與宋進行談判,希望宋朝主動交出他們想從城中得到的一切,作為交換,女真人承諾不讓金兵在城内為所欲為。
欽宗派弟弟趙楷(徽宗的第三個兒子)與何作為使臣/人質前去與金談判。
金向二人保證說,他們想要的隻是領土,而不是摧毀宋朝。
金人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将徽宗作為人質送入金軍大營,并列出了一份很長的人質名單,包括河北、河東衆多将領的親屬,目的是确保這些将領在割讓其所在州縣時不會起來反抗。
此外,他們還要求把曾參與朝廷決策的諸多官員(包括蔡京、李綱、吳敏,以及很多職務較低的官員)的親屬也作為人質。
這份公函保存在金國史料裡,特别強調了要将徽宗和皇太孫湛作人質。
[16]何抗議說他無法傳遞這樣的信息,粘罕回答,欽宗其實還有一個選擇——交出他的父皇或者他的妻子和公主。
宋朝史料記載,欽宗提出由自己而不是徽宗去作人質,他在回複給金的國書中說:“然欲上皇、皇子出郊,今城已破,生死之命屬在貴朝,又焉敢拒?但父子之間,心所不忍,如何躬詣軍前!求哀請命。
”不過,在送出這封信的同時,欽宗也向康王趙構派出了信使,任命他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并要求他集結一支軍隊。
[17] 康王趙構此時被困在敵軍陣線北部的河北。
和幾位哥哥一樣,康王也卷入了這場戰争。
1126年正月,女真人第一次入侵時,要求宋朝送去一名皇子作為人質,确保和談順利進行,當時他自告奮勇前往金營,後來在斡離不的大帳中待了十多天。
十一月,金軍再次向南進攻,康王被派去與斡離不談判。
但在半路上,當地一些反對和談的人設置路障,殺死了與他一同赴金的宋使。
在此期間,金軍已渡過了黃河,康王無法再返回開封。
在欽宗的授權下,他開始與當地駐軍以及大将宗澤一同在敵軍後方組織一支抗金軍隊,打擊盜匪,并相機援救開封。
[18] 閏十一月二十八日,衆親王和朝廷重臣到金軍大營請求議和。
開封城中貼出了黃榜,要求耆年和百姓前往金營,并獻上金帛酒肉犒勞金兵。
人們紛紛響應,很快,滿城大街上都是人。
人們手裡舉着寫有名字、區域和所獻禮物的旗幟,感謝金兵的活命之恩。
但這時開封城卻陷入了混亂,當時的市場上已開始公然出售人肉。
宋軍軍饷已耗盡,士兵們逃離軍營,在城中肆意劫掠。
為了控制局勢,朝廷下令允許擒到賊匪後可将其處死,這就導緻了更多人死亡。
第二天,城中的年輕人自發組織巡邏,才使劫掠事件得到了控制。
[19] 閏十一月三十日,欽宗親赴斡離不的大營,陪同的還有他的兩位叔叔(徽宗的弟弟趙俣和趙偲)、宗室、大臣等四百人。
據《金史》記錄,所有人都“稱臣”。
當日,斡離不和粘罕都未與欽宗見面。
第二天,他們派信使前往,要求欽宗遞交一份正式的降書。
孫觌立即起草了一份,随後被迫多次修改,最後金才同意接受。
修改的内容包括,不允許宋以兩位皇帝相稱——即一位是大金皇帝,一位是大宋皇帝——而隻能有大金國的一位皇帝。
欽宗最終見到斡離不和粘罕時,要求金軍統帥撤軍,并主動提出世代向金進貢寶物和皇家藏庫的金帛。
粘罕反駁說:“城既陷,一人一物,皆吾所有。
”[20] 在開封城,人們聚集在南薰門(新城的正南門)等待欽宗返回。
後來,一面黃旗出現了,那是欽宗派來的信使。
信使告訴衆人,盡管宋朝進獻的金額尚未确定,但欽宗已經與金達成了和平協議,将在第二天返回開封城。
第二天,人們又聚集在南薰門,在雪中等待了大半天。
下午,人們終于遠遠地看到了欽宗馬車上的黃頂蓋,一時歡呼喧騰,奔走相告。
[21] 欽宗回到開封後的第二天,金派使臣提出了基本要求:絹和緞各一千萬匹、金錠五百萬條(每條為五十兩)、銀錠一千萬條。
[22]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巨額數字,其中金銀分别是女真人在年初第一次入侵宋朝時索要數額的五十倍和十倍。
而且,宋朝政府至今未能籌齊那一次金所要求的賠款,也沒有時間補充官庫。
此外,金還給康王趙構送去一封信,要求他返回開封,但欽宗派人給康王送去密信,再次強調要他組織一支軍隊。
[23] 金軍進入開封,打開了宋朝的府庫後,發現府庫裡的絹比他們索要的還多,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