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表
關燈
小
中
大
行新政。
王安中(1076—1134):徽宗在位時供職于朝廷,有文集傳世。
王黼(1079—1126):徽宗時任宰相。
王老志:徽宗寵信的道士與預言家。
王明清(1127—1204年以後):南宋幾部比較可信的筆記小說作者,其中包括許多關于徽宗、蔡京及徽宗朝若幹人物的故事。
王诜(約1048—1103):徽宗的姑父、畫家與書法家、著名書畫收藏家。
王文卿(1093—1153):道士,神霄派的支持者,林靈素被斥後受徽宗寵信。
汪藻(1079—1154):任職于徽宗朝的秘書省,後在欽宗朝任職。
魏漢津(約11世紀30年代—12世紀初):音樂理論家,建議重新制定音階。
斡離不(完顔宗望,死于1127年):金将領,完顔阿骨打之子。
趙俣(1083—1127):徽宗的大弟,燕王。
吳居厚(1037—1113):神宗朝與哲宗朝任轉運使,徽宗時升任尚書右丞。
吳敏(1089—1132):參與了徽宗退位。
吳元瑜:宮廷畫家,花鳥畫專家,徽宗在東宮時的繪畫老師。
完顔吳乞買(1123—1135年在位):女真大将,繼承了皇位,後以金太宗著稱。
向太後(死于1101年):神宗的皇後,哲宗與徽宗的嫡母。
1100年她決定讓徽宗繼承皇位,并與徽宗共同執政六個月。
徐知常:宮廷道官,由林靈素舉薦給宋徽宗。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唐朝皇帝,締造了開元盛世,安史之亂開始後退位。
楊戬(死于1121年):位高權重的宦官,參與建築工程。
葉夢得(1077—1148):徽宗在位時曾任職于多個機構,著有《紬書閣記》。
耶律淳(死于1122年):遼皇室成員,1123年登上皇位。
宋英宗(1063—1067年在位):宋朝第五位皇帝,神宗的父皇,高太後的丈夫。
宇文虛中(1079—1146):批評與金結盟,與徽宗商議退位之事。
曾布(1035—1107):徽宗繼位時任知樞密院事,後升至宰相。
張邦昌(1081—1127):徽宗退位時的二府大臣。
受金朝安排的傀儡皇帝。
章惇(1035—1105):哲宗去世時為相,徽宗統治早期被罷免。
張瑴(一作張珏,死于1124年):原為遼朝将領,先降金朝,後于1124年投降宋朝,導緻宋金關系出現嚴重危機。
張商英(1043—1121):徽宗的宰相之一。
張虛白:道士。
趙良嗣(死于1126年):叛遼降宋,在宋金結盟的談判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趙令穰(約1070—1100):宋朝宗室,畫家和藝術品收藏家。
趙挺之(1040—1107):徽宗的宰相之一。
鄭居中(1059—1123):徽宗朝的高官。
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之子。
宋哲宗(1085—1100年在位):宋朝第七位皇帝,神宗的兒子,徽宗的哥哥。
朱太妃(死于1102年):哲宗的母親。
朱皇後(死于1128年):欽宗的皇後,被囚禁後自殺。
朱勔(1075—1126):負責為徽宗的庭院收集奇花異石,因貪得無厭而遭人憎恨。
鄒浩(1060—1111):反新法派,被哲宗流放;徽宗在位時将其召回,不久列入奸黨名單。
王安中(1076—1134):徽宗在位時供職于朝廷,有文集傳世。
王黼(1079—1126):徽宗時任宰相。
王老志:徽宗寵信的道士與預言家。
王明清(1127—1204年以後):南宋幾部比較可信的筆記小說作者,其中包括許多關于徽宗、蔡京及徽宗朝若幹人物的故事。
王诜(約1048—1103):徽宗的姑父、畫家與書法家、著名書畫收藏家。
王文卿(1093—1153):道士,神霄派的支持者,林靈素被斥後受徽宗寵信。
汪藻(1079—1154):任職于徽宗朝的秘書省,後在欽宗朝任職。
魏漢津(約11世紀30年代—12世紀初):音樂理論家,建議重新制定音階。
斡離不(完顔宗望,死于1127年):金将領,完顔阿骨打之子。
趙俣(1083—1127):徽宗的大弟,燕王。
吳居厚(1037—1113):神宗朝與哲宗朝任轉運使,徽宗時升任尚書右丞。
吳敏(1089—1132):參與了徽宗退位。
吳元瑜:宮廷畫家,花鳥畫專家,徽宗在東宮時的繪畫老師。
完顔吳乞買(1123—1135年在位):女真大将,繼承了皇位,後以金太宗著稱。
向太後(死于1101年):神宗的皇後,哲宗與徽宗的嫡母。
1100年她決定讓徽宗繼承皇位,并與徽宗共同執政六個月。
徐知常:宮廷道官,由林靈素舉薦給宋徽宗。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唐朝皇帝,締造了開元盛世,安史之亂開始後退位。
楊戬(死于1121年):位高權重的宦官,參與建築工程。
葉夢得(1077—1148):徽宗在位時曾任職于多個機構,著有《紬書閣記》。
耶律淳(死于1122年):遼皇室成員,1123年登上皇位。
宋英宗(1063—1067年在位):宋朝第五位皇帝,神宗的父皇,高太後的丈夫。
宇文虛中(1079—1146):批評與金結盟,與徽宗商議退位之事。
曾布(1035—1107):徽宗繼位時任知樞密院事,後升至宰相。
張邦昌(1081—1127):徽宗退位時的二府大臣。
受金朝安排的傀儡皇帝。
章惇(1035—1105):哲宗去世時為相,徽宗統治早期被罷免。
張瑴(一作張珏,死于1124年):原為遼朝将領,先降金朝,後于1124年投降宋朝,導緻宋金關系出現嚴重危機。
張商英(1043—1121):徽宗的宰相之一。
張虛白:道士。
趙良嗣(死于1126年):叛遼降宋,在宋金結盟的談判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趙令穰(約1070—1100):宋朝宗室,畫家和藝術品收藏家。
趙挺之(1040—1107):徽宗的宰相之一。
鄭居中(1059—1123):徽宗朝的高官。
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宋朝第三位皇帝,太宗之子。
宋哲宗(1085—1100年在位):宋朝第七位皇帝,神宗的兒子,徽宗的哥哥。
朱太妃(死于1102年):哲宗的母親。
朱皇後(死于1128年):欽宗的皇後,被囚禁後自殺。
朱勔(1075—1126):負責為徽宗的庭院收集奇花異石,因貪得無厭而遭人憎恨。
鄒浩(1060—1111):反新法派,被哲宗流放;徽宗在位時将其召回,不久列入奸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