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讨厭,瑪格麗特心想,她一定又犯錯了,不然父親沒事怎麼會請她過來“促膝長談”一下?
她知道,媽媽靜悄悄地躲在廚房裡,一聲不吭。
她不會是在竊聽吧?瑪格麗特隻是單純懷疑,不過根據她過往被父親叫去懇談的豐富經驗,最壞的狀況不外乎爸媽已經達成協議,而母親會極度不耐煩地在廚房踱步,仿佛在醫院大廳裡等候“好消息”的病患家屬。
所謂的好消息,不外乎瑪格麗特又認錯了,知道自己又做錯了,然後答應要再次“悔過自新”。
她和父親促膝長談的結果總是這樣,千篇一律。
更糟的是,她還不能覺得這樣的對話很沒意義,她得請耶和華一定要寬恕她,今晚,她必須一直祈禱、忏悔…… 父親關上廚房的門,要她坐下。
“我們應該要好好談談。
” 老天,她怎麼那麼容易犯錯!是她整天抱怨嗎,還是因為她一點熱忱都沒有,開會時不專心、打瞌睡,悶悶不樂,擺臭臉?還是……還有别的原因? 父親又開始念經:“身為家長,我有絕對的責任引導你度過各種困境。
但年輕人的通病,就是聽不進父母的忠告。
為什麼會這樣?你覺得呢?” 他沉默片刻。
瑪格麗特眼神飄移,閃爍不定。
她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或者更正确地說,她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麼,更不知道爸媽究竟想聽什麼。
“你知道問題在哪裡嗎,瑪格麗特?”父親試圖開釋她,“這跟你的心有關系。
你的心中住着心魔。
” 英格瑪邊說邊拍拍自己的胸膛,他的聲音沉穩柔和,客觀而不激動,仿佛在講述某種深奧的道理。
他仿佛想告訴瑪格麗特:我完全了解你的想法,我也跟你一樣,年輕的時候也面對過各種誘惑,各種試煉。
他老愛玩這套,一開始先故弄玄虛,讓瑪格麗特摸不着頭緒,然後再一箭穿心,直接切入要害,不假辭色,每次都讓瑪格麗特措手不及。
“也許,在你内心最深處,恐怕有想要逾矩、想叛逆的沖動?” 他身子向前傾,盯着她的雙眼,把她從裡到外瞧了個仔仔細細。
想叛逆?廢話,她一直都想耍叛逆。
隻是,這次又是出了什麼事情? 她知道,再怎麼不願意,都不能在這時回避父親犀利的眼神,不然等于自找罪受。
父親發現她無話可說,臉部突然抽搐一下。
“寶貝,你知道嗎,我覺得啊,我們應該拿出《聖經》,好好研究一下。
” 他微笑,從扶手椅旁的書架上抽出兩本《聖經》,把其中一本遞到她面前。
“《聖經》上說:‘人從小時,就懷着惡念。
’就在《創世紀》第8章第21節。
你可以試着自己找出來。
” 他注視着瑪格麗特,很有耐心地等她翻到正确的頁數。
當她讀完《創世紀》第8章第21節後,他又換到下一個章節。
顯然地,他一直關注先前在《瞭望台》讀過的文章。
關于要引用的《聖經》章節,他如數家珍,知之甚詳。
“在第17章第9節,耶和華也借由耶利米先知警告我們……”他又停頓下來,等着瑪格麗特找到正确的段落,确定她已經找到才繼續念下去。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他擡起頭來。
“瑪格麗特,看到沒?父母的确比子女見多識廣。
可是,年輕人受到不當的欲念影響,總會覺得自己比父母厲害、聰明得多。
瑪格麗特,你現在是少女,你絕對需要我和媽媽的指導,才能度過這段青春期。
” 最後一句其實是玩笑話,但隻有爸爸在笑。
瑪格麗特好一會兒才意識到父親在跟她開玩笑,想化解一下凝重的氣氛。
不過她想笑也來不及了,父親接着又嚴肅了起來。
“耶和華希望你順從父母的指引,而父母受他的托付,有絕對的責任與義務照顧你,開導你。
因此,他對你提出忠告:‘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
她不會是在竊聽吧?瑪格麗特隻是單純懷疑,不過根據她過往被父親叫去懇談的豐富經驗,最壞的狀況不外乎爸媽已經達成協議,而母親會極度不耐煩地在廚房踱步,仿佛在醫院大廳裡等候“好消息”的病患家屬。
所謂的好消息,不外乎瑪格麗特又認錯了,知道自己又做錯了,然後答應要再次“悔過自新”。
她和父親促膝長談的結果總是這樣,千篇一律。
更糟的是,她還不能覺得這樣的對話很沒意義,她得請耶和華一定要寬恕她,今晚,她必須一直祈禱、忏悔…… 父親關上廚房的門,要她坐下。
“我們應該要好好談談。
” 老天,她怎麼那麼容易犯錯!是她整天抱怨嗎,還是因為她一點熱忱都沒有,開會時不專心、打瞌睡,悶悶不樂,擺臭臉?還是……還有别的原因? 父親又開始念經:“身為家長,我有絕對的責任引導你度過各種困境。
但年輕人的通病,就是聽不進父母的忠告。
為什麼會這樣?你覺得呢?” 他沉默片刻。
瑪格麗特眼神飄移,閃爍不定。
她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或者更正确地說,她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麼,更不知道爸媽究竟想聽什麼。
“你知道問題在哪裡嗎,瑪格麗特?”父親試圖開釋她,“這跟你的心有關系。
你的心中住着心魔。
” 英格瑪邊說邊拍拍自己的胸膛,他的聲音沉穩柔和,客觀而不激動,仿佛在講述某種深奧的道理。
他仿佛想告訴瑪格麗特:我完全了解你的想法,我也跟你一樣,年輕的時候也面對過各種誘惑,各種試煉。
他老愛玩這套,一開始先故弄玄虛,讓瑪格麗特摸不着頭緒,然後再一箭穿心,直接切入要害,不假辭色,每次都讓瑪格麗特措手不及。
“也許,在你内心最深處,恐怕有想要逾矩、想叛逆的沖動?” 他身子向前傾,盯着她的雙眼,把她從裡到外瞧了個仔仔細細。
想叛逆?廢話,她一直都想耍叛逆。
隻是,這次又是出了什麼事情? 她知道,再怎麼不願意,都不能在這時回避父親犀利的眼神,不然等于自找罪受。
父親發現她無話可說,臉部突然抽搐一下。
“寶貝,你知道嗎,我覺得啊,我們應該拿出《聖經》,好好研究一下。
” 他微笑,從扶手椅旁的書架上抽出兩本《聖經》,把其中一本遞到她面前。
“《聖經》上說:‘人從小時,就懷着惡念。
’就在《創世紀》第8章第21節。
你可以試着自己找出來。
” 他注視着瑪格麗特,很有耐心地等她翻到正确的頁數。
當她讀完《創世紀》第8章第21節後,他又換到下一個章節。
顯然地,他一直關注先前在《瞭望台》讀過的文章。
關于要引用的《聖經》章節,他如數家珍,知之甚詳。
“在第17章第9節,耶和華也借由耶利米先知警告我們……”他又停頓下來,等着瑪格麗特找到正确的段落,确定她已經找到才繼續念下去。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他擡起頭來。
“瑪格麗特,看到沒?父母的确比子女見多識廣。
可是,年輕人受到不當的欲念影響,總會覺得自己比父母厲害、聰明得多。
瑪格麗特,你現在是少女,你絕對需要我和媽媽的指導,才能度過這段青春期。
” 最後一句其實是玩笑話,但隻有爸爸在笑。
瑪格麗特好一會兒才意識到父親在跟她開玩笑,想化解一下凝重的氣氛。
不過她想笑也來不及了,父親接着又嚴肅了起來。
“耶和華希望你順從父母的指引,而父母受他的托付,有絕對的責任與義務照顧你,開導你。
因此,他對你提出忠告:‘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