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教會大廳雖稱為王國廳,但其實相當質樸,就跟一般的演講廳沒什麼兩樣。

    廳内有許多可移動的座椅,講台上擺着一張演講椅與講桌。

    今晚是神學校的講習時間,大廳内座無虛席。

     舉辦講習的目的,是讓較年長的男孩們有機會面對群衆,針對各種不同的講題進行演講——當然,必須事先在家好好準備才行。

     講習的另一個項目是戲劇排演,由大人負責教導孩子身為耶和華見證人可能遇到的狀況,孩子們借此機會可以熟悉并了解出外執行任務時或是在學校裡遇到某些相當棘手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麼應對。

    女孩也可以參加這項活動。

     年輕人的心靈非常稚嫩,非常脆弱,卻又更經常受到試煉,更容易對事物産生疑惑。

     一如往常,所有人盛裝出席,男士們西裝筆挺,女士們身着洋裝,足蹬高跟鞋,連小孩也不例外。

     今天的主持人是歐夫。

    在教會資深的長老當中,他比較膽怯,不善言辭。

    此次聚會,他擔任校務監督的職務。

     他對着麥克風,慢條斯理、随性地談着,老花眼鏡半挂在鼻梁上,要掉不掉的。

     “好,現在是今晚的第三……哦,不,是第四篇演講,”他邊說邊眨眨眼,好不容易才翻到正确的頁數,“接下來,讓我們的弟兄……本傑明……” 英格瑪和歐夫都是教會資深會員,兩人對彼此的家人知之甚詳,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但他還是匆匆看了一下講稿,仿佛要确定自己沒念錯名字。

     “……尼爾森為我們帶來今晚的第四篇演講,主題是‘财富、貧窮與虔誠信仰之間的關系’。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本傑明!” 英格瑪拍了拍本傑明的肩膀,為他打氣。

    本傑明從座位上起身,走上講台。

    他小心翼翼地将打字機打好的講稿按順序疊好。

    在家裡,他一連數星期,夜以繼日地練習,今天就是上帝給他的一次試煉。

     他清了清喉嚨,環視台下的教會成員,然後開始高聲但略顯單調地朗讀着。

    大家都聽得出來,他努力模仿教會長輩們演講時的語調及神态。

     “對真主感到敬畏,謹守他的戒律,這是人類最重要的義務。

    ” 他引了《舊約全書》這段話作為開場白,然後像爸爸一樣,策略性地暫停一下。

    這樣一來,才有足夠時間讓開場白在聽衆心裡産生回響,而後,他才能繼續演講。

     “所羅門王就是這樣,在當時,他被譽為全世界最有智慧,也最富有的國王。

    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他同樣忠貞不渝地侍奉着耶和華。

    ” 本傑明經過一番心理掙紮,才決定使用“大部分時間”這個措辭。

     他了解,這是他演講論點的一處破綻。

    所羅門王晚年之際,居然醉心于魔術與占蔔術,還崇拜其他神明,将他作為信仰的标準與大衆的楷模,其實并不那麼妥當。

     他又停頓一下,觀察聽衆的反應,是不是有人皺起眉頭,表示質疑。

     但他隻看見自己的父母聚精會神地聆聽着,顯然以他為傲。

     媽媽随時準備做筆記,爸爸則不自覺地點點頭,對兒子的演講表示贊許。

    本傑明感到胃部一陣暖意,雀躍自心底升起,雖然知道自己還在演講,必須保持嚴肅與凝重,但嘴角還是不争氣地浮出一抹微笑。

     他又低頭看看講稿,重新聚精會神,繼續演講。

     “耶和華另一位忠誠的仆從,就是使徒掃羅。

    但他的情況完全不同——他是貧窮的帆布工人,三餐僅求溫飽。

    ” 本傑明整篇演講的重點在于,物質财富與精神信仰的虔誠能否并存。

    有時,耶稣基督強調兩者不能并存,但在《舊約》裡,許多富人,包括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與約伯,對上帝的信仰都極為虔誠。

    更不要說《新約全書》裡還有尼哥底姆(1),以及來自亞裡馬提亞的約瑟等長老,足為明證。

     本傑明習慣從《聖經》中引用篇章,他最常引用掃羅的信。

     這才是正确的策略,從《聖經》中引用可靠、大量的證據,強化自己的論點。

    聽衆們心悅誠服地點頭,忙着做筆記。

     其中一位見證人坐在爸媽後面,本傑明并不認識他。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