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某地一家醫院内,躺着一個患艾滋病的垂死嬰兒。

     嬰兒被他的家人抛棄了,孤零零一人。

     病床前貼着一張冷冰冰的告示: 請勿碰觸 天空、房屋、燈光,他們三室一廳的小小公寓裡除了客廳以外,所有房間都鋪上灰色的亞麻地氈。

     灰得一片迷蒙。

     在這樣的日子裡,一切仿佛都靜止了,就連客廳天花闆一角懸挂的木制海鷗吊飾也紋絲不動。

     人行道與街道上已經不見積雪,冬天的沙礫仍然殘留在混凝土與柏油路面上。

     春光中可以看見公寓的窗戶已經肮髒不堪。

    但也隻能等溫度回升到零攝氏度以上,才能開始擦洗窗戶。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想到就令人歎氣。

     布麗塔站在廚房裡,面對着昨晚讀經會留下待清洗的碗盤。

    他們邀請教區内另外兩戶人家來到家裡,一起享用一頓樸實的晚餐,然後以最新一期《瞭望台,注意!》期刊的标題為素材,一起研讨《聖經》。

     這期的标題是“保住您在基督教會的一席之地!”。

     瑪格麗特的筆記還擱在餐桌上,她真是夠懶散的,丢三落四。

     他們對她的管教的确太過寬松,但出事之後,他們再也沒有精力糾正她的行為。

     他們再也無法以嚴厲、一絲不苟的管教來糾正她的行為。

     他們隻能得過且過,抱守着已經殘缺的一切,勉強度日。

     布麗塔感覺自己好像坐在一架失事而急速墜落的飛機上,她生命的一切全都離她而去,往下急墜。

     她隻想站穩腳跟,抓住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

    但僅僅是站穩腳跟就已無比艱辛。

     持續而急速的墜落。

    她能做的,隻是張開雙臂,試圖以全身之力握緊一切而已…… 《保住您在基督教會的一席之地!》 天哪,那标題就像一個冷冰冰的警告,直沖着她和英格瑪而來。

     保住您的一席之地! 您要确切地保住您的位置,這樣您才不會被遺棄在主的榮光之外,才不會成為迷途的羔羊。

     有時候,她覺得這真是太不公平了! 正是因為她和丈夫始終如此虔誠,無私地奉獻,甚至自我犧牲,遠超過常人所能要求的範圍,她才覺得不公平。

     “如果你的右手使你絆倒,就把它砍下來丢掉。

    ” 假如夫妻倆有那麼一絲一毫沒能盡到身為教會成員和耶和華虔誠仆從所應盡的義務,她或許還比較能承受這一切。

     事實上,他們比任何人都要虔誠。

     結果呢?她和英格瑪竟然必須面對這樣的悲痛、殘缺以及絕望。

    絕望将如影随形地跟着她,為世間的一切和她的遭遇添上一層濃濃的苦澀、恥辱,以及他們背後不懷好意的眼神、非議、耳語、流言及虛假的憐惜。

     這一切讓他們現在隻剩下半條命。

     最讓她感到煎熬的,就是見到英格瑪變得如此郁郁寡歡。

     她那高大、英俊、嚴厲又虔誠的丈夫,曾是許多人眼中的楷模,教會的代表,他的地位與威信就像高聳的懸崖,就像彼得當年在教會裡所扮演的角色。

     然後呢?瞧瞧他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整個人像被攔腰折斷一般,雖然正值壯年,人生與事業理應達到巅峰,但他的背卻開始駝了。

     《保住您在基督教會的一席之地!》 研讨會全程,他始終噤聲不語。

     過去,他總是習慣性地坐在主位,氣勢十足地主持研讨會。

    現在,他怯懦地龜縮在角落裡。

    這不可能是真的。

    他松垮垮地坐在角落裡,乖乖地聽講、做筆記,仿佛必須再三表現出自己的謙恭,顯示他已重新習慣自己現在的地位。

     他們剛讀過《希伯來書》最後一章第17節:要信任那些領導你們的人,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