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曾經的思念 2
關燈
小
中
大
能憤然離開那間屋裡亂七八糟的男男女女,就算她再返回屋裡,揪起那些滿地打滾的人,賞他們每人一巴掌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我們的媒體總是站在那幫堕落的家夥一邊替他們說話,隻不過因為他們有錢有勢罷了。
“你能讀我的采訪報道,我實在很高興,可是别以為上面的話全是我說的,那位記者也可能會說假話,為了吸引讀者還會把我的原話加工得面目全非。
” “這些我全知道。
我也是個作家,對這些做法當然很清楚。
我們都犯過一樣的罪。
”我告訴她,又接着問,“你從哪兒給我打的電話?” “洛杉矶。
很遠吧?” “哦,現在地球變得小多了。
不過讓我吃驚的是,你居然親自打電話來,通常這種事都是讓經紀人代勞的吧?” “我無論什麼事都自己動手。
” “看來像是這樣,不過我還是很吃驚。
你大概平常總喜歡帶給人意外的驚喜吧?” “也不都是這樣。
我這裡滿街都是演員,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有時候我去參加老朋友的小型聚會,告訴他們我是演員,他們就會問我,你在哪部學生電影裡演過角色?我要是戴一副眼鏡,穿條牛仔褲上街的話,誰都不知道我是誰。
” “真想再請你一起吃頓飯,可是洛杉矶那麼遠,不可能做得到啊。
” “請我吃飯?” 玲王奈像是想起來什麼似的,突然不說話了。
我又接着開了句玩笑:“怎麼這麼為難?好像非讓你馬上趕到斯德哥爾摩來似的。
” “一起吃飯?好主意。
要不我真的坐飛機過去找你?”玲王奈笑了起來。
“你拍的那部電影《最後的出口》現在怎麼樣了?不會又出了什麼醜聞,上了哪本色情雜志吧?現在還在拍攝嗎?” “連這些你也知道?哦,對,你剛看過《人物》雜志那篇專訪,當然知道了。
不過這個話題我可不想多說,你也别跟經紀人似的老提這件事了。
” 從聲音裡聽得出她有點掃興,話語裡的爽朗勁也不見了。
我知道她最近的表演風格有所改變,不再重複以前的娛樂路線,而開始試着扮演嚴肅的正面角色。
正在拍攝的這部電影就是一部描寫美國堕胎問題的影片,作品略顯沉重、陰暗,揭露了政治、宗教和醫學道德相關的許多社會問題。
為此我原來曾暗暗擔心,她這副爽朗明亮的嗓子,和劇中那位女英雄的聲音是否相去甚遠。
“要不是工作上離不開,我還真想上你那兒去。
好久沒見了,真想見見你。
” 聽她這麼說,我想沒有哪個男人會不高興的。
“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倒正好有個機會。
最近我要到麻省理工學院去辦點事。
要不然我繞道去洛杉矶看看你?” 她聽到後一下子高興了起來,聲音也變得非常興奮,要是換一個不了解她的男人,聽她這麼高興,準會産生某種錯覺。
“你能來?真的?哦,這太好了!什麼時候來?” 我不禁苦笑了一聲。
“聽你這麼說,我真感到吃驚。
其實我想去的話倒是随時都可以去,但我正掐着下巴看看是不是在做夢呢。
你真是玲王奈?不是我正在做白日夢吧?” 玲王奈又高興地笑了:“你一到洛杉矶不就知道真假了?” “這件事總是來得太突然了點吧?我們倆的關系也沒有什麼特别的,不就是十年前在羅馬碰過一面,一起聊了一個鐘頭嗎?可是你這位在好萊塢數一數二的女明星能親自給我打電話來,還請我到好萊塢找你,我真懷疑這是詐騙集團想出來的什麼新把戲。
可是我又沒多少錢,他們費盡心機來騙我到底為了什麼?” “你就放心吧,我可不像那些雜志裡寫得那麼壞。
” “該不會附上身來吸我的血吧?” 她一聽也哈哈地笑了起來:“不會的,我哪能那麼做呢?” “那你聽說過這件事吧?就是那位六十年代非常有名的,叫莉森·維羅尼的女模特的經曆。
她在巴黎認識了一位名叫艾琳的美國著名時尚界人士,艾琳勸她到美國去發展,莉森很高興地答應下來了。
不久莉森到紐約來找她的時候,艾琳卻說根本就不認識她。
說了半天艾琳好容易才想起來兩人的确見過面,并親口答應幫她辦理簽證手續。
艾琳讓她找自己的律師幫她辦,莉森就高高興興地到她律師的辦公室填了一堆表。
在她離開辦公室回去的時候,律師追上來偷偷告訴她:‘看你這麼一趟趟跑來跑去,我心裡過意不去,跟你說實話吧,艾琳早就告訴我,讓我故意使你的簽證辦不成。
’” “這件事我聽說過。
”玲王奈馬上回答道,“為什麼你要對我提這件事?我可不是那種人。
我一直都記得你,見了面絕不會說我不認識你的。
” “我也一直對你印象很深。
我見慣了許多采訪對象冷冰冰的面孔,隻有你和他們不一樣,一見面就顯得很合作。
” “你的全名叫做海因裡
我們的媒體總是站在那幫堕落的家夥一邊替他們說話,隻不過因為他們有錢有勢罷了。
“你能讀我的采訪報道,我實在很高興,可是别以為上面的話全是我說的,那位記者也可能會說假話,為了吸引讀者還會把我的原話加工得面目全非。
” “這些我全知道。
我也是個作家,對這些做法當然很清楚。
我們都犯過一樣的罪。
”我告訴她,又接着問,“你從哪兒給我打的電話?” “洛杉矶。
很遠吧?” “哦,現在地球變得小多了。
不過讓我吃驚的是,你居然親自打電話來,通常這種事都是讓經紀人代勞的吧?” “我無論什麼事都自己動手。
” “看來像是這樣,不過我還是很吃驚。
你大概平常總喜歡帶給人意外的驚喜吧?” “也不都是這樣。
我這裡滿街都是演員,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有時候我去參加老朋友的小型聚會,告訴他們我是演員,他們就會問我,你在哪部學生電影裡演過角色?我要是戴一副眼鏡,穿條牛仔褲上街的話,誰都不知道我是誰。
” “真想再請你一起吃頓飯,可是洛杉矶那麼遠,不可能做得到啊。
” “請我吃飯?” 玲王奈像是想起來什麼似的,突然不說話了。
我又接着開了句玩笑:“怎麼這麼為難?好像非讓你馬上趕到斯德哥爾摩來似的。
” “一起吃飯?好主意。
要不我真的坐飛機過去找你?”玲王奈笑了起來。
“你拍的那部電影《最後的出口》現在怎麼樣了?不會又出了什麼醜聞,上了哪本色情雜志吧?現在還在拍攝嗎?” “連這些你也知道?哦,對,你剛看過《人物》雜志那篇專訪,當然知道了。
不過這個話題我可不想多說,你也别跟經紀人似的老提這件事了。
” 從聲音裡聽得出她有點掃興,話語裡的爽朗勁也不見了。
我知道她最近的表演風格有所改變,不再重複以前的娛樂路線,而開始試着扮演嚴肅的正面角色。
正在拍攝的這部電影就是一部描寫美國堕胎問題的影片,作品略顯沉重、陰暗,揭露了政治、宗教和醫學道德相關的許多社會問題。
為此我原來曾暗暗擔心,她這副爽朗明亮的嗓子,和劇中那位女英雄的聲音是否相去甚遠。
“要不是工作上離不開,我還真想上你那兒去。
好久沒見了,真想見見你。
” 聽她這麼說,我想沒有哪個男人會不高興的。
“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那倒正好有個機會。
最近我要到麻省理工學院去辦點事。
要不然我繞道去洛杉矶看看你?” 她聽到後一下子高興了起來,聲音也變得非常興奮,要是換一個不了解她的男人,聽她這麼高興,準會産生某種錯覺。
“你能來?真的?哦,這太好了!什麼時候來?” 我不禁苦笑了一聲。
“聽你這麼說,我真感到吃驚。
其實我想去的話倒是随時都可以去,但我正掐着下巴看看是不是在做夢呢。
你真是玲王奈?不是我正在做白日夢吧?” 玲王奈又高興地笑了:“你一到洛杉矶不就知道真假了?” “這件事總是來得太突然了點吧?我們倆的關系也沒有什麼特别的,不就是十年前在羅馬碰過一面,一起聊了一個鐘頭嗎?可是你這位在好萊塢數一數二的女明星能親自給我打電話來,還請我到好萊塢找你,我真懷疑這是詐騙集團想出來的什麼新把戲。
可是我又沒多少錢,他們費盡心機來騙我到底為了什麼?” “你就放心吧,我可不像那些雜志裡寫得那麼壞。
” “該不會附上身來吸我的血吧?” 她一聽也哈哈地笑了起來:“不會的,我哪能那麼做呢?” “那你聽說過這件事吧?就是那位六十年代非常有名的,叫莉森·維羅尼的女模特的經曆。
她在巴黎認識了一位名叫艾琳的美國著名時尚界人士,艾琳勸她到美國去發展,莉森很高興地答應下來了。
不久莉森到紐約來找她的時候,艾琳卻說根本就不認識她。
說了半天艾琳好容易才想起來兩人的确見過面,并親口答應幫她辦理簽證手續。
艾琳讓她找自己的律師幫她辦,莉森就高高興興地到她律師的辦公室填了一堆表。
在她離開辦公室回去的時候,律師追上來偷偷告訴她:‘看你這麼一趟趟跑來跑去,我心裡過意不去,跟你說實話吧,艾琳早就告訴我,讓我故意使你的簽證辦不成。
’” “這件事我聽說過。
”玲王奈馬上回答道,“為什麼你要對我提這件事?我可不是那種人。
我一直都記得你,見了面絕不會說我不認識你的。
” “我也一直對你印象很深。
我見慣了許多采訪對象冷冰冰的面孔,隻有你和他們不一樣,一見面就顯得很合作。
” “你的全名叫做海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