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AD SELIM 7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夜晚的經曆是給我的最好的聖誕禮物。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禦手洗刻意安排的,但這真是我最希望得到的。
我鐘愛的披頭士樂隊的傳世之作,竟被他演繹得如此完美,并把這份禮物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送給了我,以緻在其後的一段時間裡,我深深陶醉于音樂的餘韻中不能自拔。
這一首《永遠的草莓地》在我心目中也成了世上最優美的音樂,我的最愛。
之所以我現在總喜歡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它,是因為我後來真正理解了這支曲子的意義。
從那以後,禦手洗又恢複了以前的生活。
當我明白了事情的緣由和真相,我對這位朋友的種種不滿和怨恨也煙消雲散了。
日子很快又變得和以往一樣。
聖誕節過去了,新年過去了,春去夏來,光陰如梭,我幾乎要把一九九○年底的這場風波忘掉了,因為一九九一年開始,我們又經曆了許多難忘的事件。
我現在清楚地記起那一天了。
那是九月三十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一。
禦手洗不在家,當時他一直待在國外。
那天的早報上刊登了一條不起眼的新聞:一位美國著名的爵士樂手二十八日病逝于洛杉矶的一家醫院。
他的名字叫邁爾斯·戴維斯,死因是肺炎、呼吸障礙和腦中風綜合征。
據報上的記載,他死于洛杉矶聖莫尼卡鎮的聖瓊斯醫院健康中心,享年六十五歲。
報紙上還登載了邁爾斯·戴維斯晚年的照片。
看到照片的一刹那,我心裡受到的震撼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整個身子都僵直了,仿佛停止了呼吸。
突然,在I街道市民會館小禮堂裡聽到的激昂的小号聲又在我的耳邊響起了,我心裡緊張得幾乎無法自持。
那低沉而婉轉的音樂一直在我耳邊萦繞,伴随着我讀完這段令人震驚的消息。
照片上的他此刻仿佛就坐在我身邊的沙發裡,一邊喝着我為他泡的紅茶,一邊靜靜地聽我讀這份報紙。
那時我已經多少知道了邁爾斯·戴維斯這個名字,但我從不知道他在世界音樂界中如此偉大和有名。
報紙在報道他去世的消息時所用的标題是“本世紀最後的巨匠離世”。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若非親眼所見誰也無法相信,如此偉大的巨匠竟出現在那個小街道的一群業餘音樂愛好者中。
看來禦手洗在向觀衆介紹他時所說的“世界最著名的小号手”決不是信口開河,也沒有一絲吹捧和玩笑的意思。
這是對他最恰如其分的、名副其實的評語。
我暗暗希望這條消息不是真的,但他轉身離去的瞬間又在我眼前清晰地出現。
我想起了他留給觀衆的最後一句話:“在這個充滿不公和歧視的世界上,我們才更要努力去實現最好的自己。
”一定是得知這場音樂會是為同是說英語的殘疾學生舉辦的之後,引起了這位黑人大師心中的共鳴,他才會分文不取地無償獻演吧。
殘疾人和黑人都能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和排斥,想到這裡,我對這位大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并為他的離世而深深動容。
在震撼後的空虛中度過了幾天後,我來到大街上,買了許許多多報道邁爾斯辭世以及介紹他光輝曆史的雜志和刊物,讀過後我才了解到他無人能及的天才和他的任性與孤僻。
他的桀骜不馴舉世聞名,一生中從未對人道過一聲對不起。
他不會讨好别人,也不善與人交往,甚至有人評論他是“目空一切的皇帝”。
但我完全不這麼覺得。
我還記得他從我家告辭時的情景,他輕輕拍了拍我的胳膊又揮了揮手,是那麼親切而溫情;我也不相信傲氣十足的人能與小街道上的高中生為伍,放下架子出席他們的音樂會。
坐在我房間裡那位老人的謙虛和有禮,我一生都不會忘記,不管别人怎樣評價他。
據那些刊物和雜志的報道和消息,他最後一次來日本是一九九年底。
這麼不善交際的人偏偏對日本情有獨鐘,這是圍繞他的不解之謎之一。
據說他晚年疾病纏身,聲音沙啞也是咽喉息肉手術引起的。
為此從一九六七年起他曾經有六年時間說不出話來,而八十年代初複出樂壇後他卻頻頻訪問日本,尤其令人難忘的是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兩天在東京後樂園“巨蛋球場”舉辦的“約翰·列侬追悼音樂會”上的演出。
邁爾斯在高中生們的音樂會上隻演奏了一首披頭士樂隊的曲子,但是這次訪日無論對他本人還是他的樂迷們都是最後的告别。
僅僅過了十個月後,老人就在洛杉矶的醫院裡安靜地去世了。
他的家住在紐約,但在洛杉矶的馬裡普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禦手洗刻意安排的,但這真是我最希望得到的。
我鐘愛的披頭士樂隊的傳世之作,竟被他演繹得如此完美,并把這份禮物以這種出人意料的方式送給了我,以緻在其後的一段時間裡,我深深陶醉于音樂的餘韻中不能自拔。
這一首《永遠的草莓地》在我心目中也成了世上最優美的音樂,我的最愛。
之所以我現在總喜歡用“無與倫比”來形容它,是因為我後來真正理解了這支曲子的意義。
從那以後,禦手洗又恢複了以前的生活。
當我明白了事情的緣由和真相,我對這位朋友的種種不滿和怨恨也煙消雲散了。
日子很快又變得和以往一樣。
聖誕節過去了,新年過去了,春去夏來,光陰如梭,我幾乎要把一九九○年底的這場風波忘掉了,因為一九九一年開始,我們又經曆了許多難忘的事件。
我現在清楚地記起那一天了。
那是九月三十日,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一。
禦手洗不在家,當時他一直待在國外。
那天的早報上刊登了一條不起眼的新聞:一位美國著名的爵士樂手二十八日病逝于洛杉矶的一家醫院。
他的名字叫邁爾斯·戴維斯,死因是肺炎、呼吸障礙和腦中風綜合征。
據報上的記載,他死于洛杉矶聖莫尼卡鎮的聖瓊斯醫院健康中心,享年六十五歲。
報紙上還登載了邁爾斯·戴維斯晚年的照片。
看到照片的一刹那,我心裡受到的震撼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整個身子都僵直了,仿佛停止了呼吸。
突然,在I街道市民會館小禮堂裡聽到的激昂的小号聲又在我的耳邊響起了,我心裡緊張得幾乎無法自持。
那低沉而婉轉的音樂一直在我耳邊萦繞,伴随着我讀完這段令人震驚的消息。
照片上的他此刻仿佛就坐在我身邊的沙發裡,一邊喝着我為他泡的紅茶,一邊靜靜地聽我讀這份報紙。
那時我已經多少知道了邁爾斯·戴維斯這個名字,但我從不知道他在世界音樂界中如此偉大和有名。
報紙在報道他去世的消息時所用的标題是“本世紀最後的巨匠離世”。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若非親眼所見誰也無法相信,如此偉大的巨匠竟出現在那個小街道的一群業餘音樂愛好者中。
看來禦手洗在向觀衆介紹他時所說的“世界最著名的小号手”決不是信口開河,也沒有一絲吹捧和玩笑的意思。
這是對他最恰如其分的、名副其實的評語。
我暗暗希望這條消息不是真的,但他轉身離去的瞬間又在我眼前清晰地出現。
我想起了他留給觀衆的最後一句話:“在這個充滿不公和歧視的世界上,我們才更要努力去實現最好的自己。
”一定是得知這場音樂會是為同是說英語的殘疾學生舉辦的之後,引起了這位黑人大師心中的共鳴,他才會分文不取地無償獻演吧。
殘疾人和黑人都能體會到社會對他們的歧視和排斥,想到這裡,我對這位大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并為他的離世而深深動容。
在震撼後的空虛中度過了幾天後,我來到大街上,買了許許多多報道邁爾斯辭世以及介紹他光輝曆史的雜志和刊物,讀過後我才了解到他無人能及的天才和他的任性與孤僻。
他的桀骜不馴舉世聞名,一生中從未對人道過一聲對不起。
他不會讨好别人,也不善與人交往,甚至有人評論他是“目空一切的皇帝”。
但我完全不這麼覺得。
我還記得他從我家告辭時的情景,他輕輕拍了拍我的胳膊又揮了揮手,是那麼親切而溫情;我也不相信傲氣十足的人能與小街道上的高中生為伍,放下架子出席他們的音樂會。
坐在我房間裡那位老人的謙虛和有禮,我一生都不會忘記,不管别人怎樣評價他。
據那些刊物和雜志的報道和消息,他最後一次來日本是一九九年底。
這麼不善交際的人偏偏對日本情有獨鐘,這是圍繞他的不解之謎之一。
據說他晚年疾病纏身,聲音沙啞也是咽喉息肉手術引起的。
為此從一九六七年起他曾經有六年時間說不出話來,而八十年代初複出樂壇後他卻頻頻訪問日本,尤其令人難忘的是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一、二十二兩天在東京後樂園“巨蛋球場”舉辦的“約翰·列侬追悼音樂會”上的演出。
邁爾斯在高中生們的音樂會上隻演奏了一首披頭士樂隊的曲子,但是這次訪日無論對他本人還是他的樂迷們都是最後的告别。
僅僅過了十個月後,老人就在洛杉矶的醫院裡安靜地去世了。
他的家住在紐約,但在洛杉矶的馬裡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