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大的八歲,小的還在懷裡吃奶。
” “你那娘兒們呢?” “二十一” “雖說是殘花敗柳,到底還沒有老掉了牙!”一個追兵嬉皮笑臉地說。
一個追兵馬上說:“我們不追逃犯了,到你家去做客。
” “窮家破舍,吃糠咽菜,招待不起貴人呀!”那農民哀求着。
“我們水米不擾。
”又一個追兵色迷迷地說,“還要積德行善,給你種下個兒子。
” “不能,不能,天理不容呀!”那農民哭号起來。
“給臉不要臉!”另一個追兵罵道,“不吃沒味兒不上膘,打死你這個賤坯子!”槍托子像雨點般搗下來。
柳黃鹂兒氣得七竅生煙,恨得咬碎銀牙,嗖地從高粱地裡跳出來,匕首像一道寒光投過去,結果了一個追兵的狗命;熊大力和金磙子也抽出背後大刀,削掉了兩個追兵的腦殼;剩下一個想跑,那農民撲上去攔腰抱住,熊大力擰斷了他的脖子。
柳黃鹂兒面帶歉色,說:“大哥,為了遮掩我們,你受苦了;快牽着牲口,躲到嚴密的地方去。
” 那農民連磕了三個響頭,撲簌簌淌下淚來,說:“三位救命恩人,騎上這兩頭騾子,快快遠走高飛吧!” 這時,熊大力和金磙子從四具死屍上摘下槍支子彈,又搜出七八十塊銀元,說:“大哥一片真心,我們也就實受了。
東家欺侮你,我們找他算賬;這點錢,留你過日子。
” 那農民摘下鬥笠裝銀元,哭着說:“老言古語:‘順民者昌’,我們全家老小供長生牌,燒福壽香,求老天爺保佑你們一路平安。
”說罷,千恩萬謝而去。
熊大力和金磙子一人牽一頭騾子,喜興興地說:“柳妹子,這兩頭騾子日行千裡,夜行八百,快帶我們去跟菖蒲兄弟大團圓吧!” “菖蒲吩咐我找齊你們幾個人……”柳黃鹂兒皺着眉頭想了想,“你倆騎騾子上盤山,到挂松崖上跟菖蒲相會,我還要找到長春和小藕。
” “我們這兩個一腳踢死牛的大漢子,怎麼能叫你這個姑娘家在兵荒馬亂裡闖?”金磙子吵嚷着,“你回山,我們去找那一對小鴛鴦。
” “磙子跟随柳妹子,回山護衛菖蒲兄弟要緊!”熊大力下令,“我踏破鐵鞋,海底撈針,也要把長春和小藕找到。
” “我不跟你兵分兩路。
”金磙子撅着嘴,“你是孟良,我是焦贊;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 “這是軍令!”熊大力大喝道,“眼前我是你的隊長,不是你的大哥,令下如山倒。
” 金磙子不敢犟嘴,說:“那就給你留下一頭騾子,我給柳妹子趕腳,唱一出千裡送京娘。
” 他們正要離去,桑、棗、榆、槐掩映中的鍋夥那邊,忽然又槍聲四起。
剛才那個農民,身背七十歲的老娘,他那個三十一歲的女人,懷抱着吃奶的小女兒,手拎着八歲的大女兒,跟頭流星逃出來。
“大哥,怎麼回事兒?”柳黃鹂兒問道。
“三位……救命恩人,趕快……趕快……”那農民氣喘噓噓,上氣不接下氣,“六七個追兵,包圍了……草料房,草料房裡……不知什麼時候……躲藏着小兩口兒……” 七十歲的老娘說:“花枝似的小媳婦。
” 三十一歲的女人說:“那個小夥兒更俊秀。
” 熊大力和金磙子說:“必是長春和小藕!” “不管是誰,不能見死不救!” 柳黃鹂兒一揮手,三人鑽進高粱地,沿着田壟,直奔鍋夥。
” “你那娘兒們呢?” “二十一” “雖說是殘花敗柳,到底還沒有老掉了牙!”一個追兵嬉皮笑臉地說。
一個追兵馬上說:“我們不追逃犯了,到你家去做客。
” “窮家破舍,吃糠咽菜,招待不起貴人呀!”那農民哀求着。
“我們水米不擾。
”又一個追兵色迷迷地說,“還要積德行善,給你種下個兒子。
” “不能,不能,天理不容呀!”那農民哭号起來。
“給臉不要臉!”另一個追兵罵道,“不吃沒味兒不上膘,打死你這個賤坯子!”槍托子像雨點般搗下來。
柳黃鹂兒氣得七竅生煙,恨得咬碎銀牙,嗖地從高粱地裡跳出來,匕首像一道寒光投過去,結果了一個追兵的狗命;熊大力和金磙子也抽出背後大刀,削掉了兩個追兵的腦殼;剩下一個想跑,那農民撲上去攔腰抱住,熊大力擰斷了他的脖子。
柳黃鹂兒面帶歉色,說:“大哥,為了遮掩我們,你受苦了;快牽着牲口,躲到嚴密的地方去。
” 那農民連磕了三個響頭,撲簌簌淌下淚來,說:“三位救命恩人,騎上這兩頭騾子,快快遠走高飛吧!” 這時,熊大力和金磙子從四具死屍上摘下槍支子彈,又搜出七八十塊銀元,說:“大哥一片真心,我們也就實受了。
東家欺侮你,我們找他算賬;這點錢,留你過日子。
” 那農民摘下鬥笠裝銀元,哭着說:“老言古語:‘順民者昌’,我們全家老小供長生牌,燒福壽香,求老天爺保佑你們一路平安。
”說罷,千恩萬謝而去。
熊大力和金磙子一人牽一頭騾子,喜興興地說:“柳妹子,這兩頭騾子日行千裡,夜行八百,快帶我們去跟菖蒲兄弟大團圓吧!” “菖蒲吩咐我找齊你們幾個人……”柳黃鹂兒皺着眉頭想了想,“你倆騎騾子上盤山,到挂松崖上跟菖蒲相會,我還要找到長春和小藕。
” “我們這兩個一腳踢死牛的大漢子,怎麼能叫你這個姑娘家在兵荒馬亂裡闖?”金磙子吵嚷着,“你回山,我們去找那一對小鴛鴦。
” “磙子跟随柳妹子,回山護衛菖蒲兄弟要緊!”熊大力下令,“我踏破鐵鞋,海底撈針,也要把長春和小藕找到。
” “我不跟你兵分兩路。
”金磙子撅着嘴,“你是孟良,我是焦贊;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 “這是軍令!”熊大力大喝道,“眼前我是你的隊長,不是你的大哥,令下如山倒。
” 金磙子不敢犟嘴,說:“那就給你留下一頭騾子,我給柳妹子趕腳,唱一出千裡送京娘。
” 他們正要離去,桑、棗、榆、槐掩映中的鍋夥那邊,忽然又槍聲四起。
剛才那個農民,身背七十歲的老娘,他那個三十一歲的女人,懷抱着吃奶的小女兒,手拎着八歲的大女兒,跟頭流星逃出來。
“大哥,怎麼回事兒?”柳黃鹂兒問道。
“三位……救命恩人,趕快……趕快……”那農民氣喘噓噓,上氣不接下氣,“六七個追兵,包圍了……草料房,草料房裡……不知什麼時候……躲藏着小兩口兒……” 七十歲的老娘說:“花枝似的小媳婦。
” 三十一歲的女人說:“那個小夥兒更俊秀。
” 熊大力和金磙子說:“必是長春和小藕!” “不管是誰,不能見死不救!” 柳黃鹂兒一揮手,三人鑽進高粱地,沿着田壟,直奔鍋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