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喳喳了。

     “老人家,齊老舉人派來的貴客到!”金磙子大嚷一聲。

     “在哪裡?” 柳枝搖曳,閃出一個老者。

     他六七十歲年紀,黃緞纏頭,兩道壽眉,壽眉下卻是一雙鷹眼,刀條子臉,三绺白胡;穿一件斜大襟半大夏布衫,黃銅疙瘩鈕扣,腰間煞一條大紅褡袍,下身穿一條黑綢燈籠褲,打魚鱗裹腿,腳穿抓地虎快靴。

     “面前可是李龍頭?”菖蒲從懷中掏出老舉人齊柏年寫給李托塔的信,雙手呈遞過去,“學生俞菖蒲,請多指教。

    ” “豈敢,豈敢!”李托塔慌忙撩起夏布衫的前擺,擦了擦手,恭敬地接過信來,“俞公子,小老兒自幼失學,目不識丁,請光臨舍下,犬女代拆代讀。

    ” 這時,鬼吹燈夏三從柳棵子地裡鑽出來。

    在石甕村,菖蒲跟鬼吹燈夏三見過一面,本是走私販子的裝束,眼前卻換上了武士打扮,令人不能不拭目相看。

    隻見他瘦小枯幹,尖嘴猴腮,碎麻子,黑牙齒,兩隻錐子小眼滴溜溜亂轉;他頭戴一頂米黃色巴拿馬涼帽,敞開白紡綢密扣小褂兒,露出腰間一條牛皮闆帶,插一把帶鞘的匕首,下身也穿的是練武黑綢燈籠褲,卻散着腿兒,腳下是皂鞋白襪。

     熊大力看那模樣兒滑稽可笑,問道:“夏三掌櫃,你改了行?” “夏某人文武全才!”鬼吹燈夏三一副傲慢無禮的嘴臉。

    “這是個春秋戰國的年頭兒,蘇秦販的是合縱,張儀賣的是連橫,看誰的生意興隆吧!” 他翻了俞菖蒲一眼,悻悻而去: 熊大力牽着馬,菖蒲跟随李托塔,緩步走向他那青磚小院。

     “俞公子,請!”走到門口,李托塔存了一步,躬了躬腰,擡了擡手。

     “還是李龍頭請。

    ”菖蒲後退,不肯先行。

     “那麼,攜手而進吧!” 李托塔一挽菖蒲的胳膊,正要進門,不提防從影壁後面蹿出一個女人,跳到門口,手扳着槍機,頂住了菖蒲的胸窩。

     這個女人色相已衰,但是風騷老辣,嘴角一顆豆粒大的美人痣,兩隻勾魂索命的媚眼;她頭上插的是花妝樓,插滿了金钗碧玉簪,鬓角上一朵絹制的綠葉牡丹花,兩耳垂着叮當打臉的耳環,腕子上戴着黃澄澄耀眼的手镯;一身輕飄飄的男式褲褂,上衣扣着三個紐絆兒,松開四個紐絆兒,露出粉紅的圍胸,兩隻山羊xx子隐約可見,一雙薄底快靴上綴着一朵顫悠悠的紫絨球兒。

     “胭脂,不得無禮!”李托塔喝道,“俞公子是一位文墨書生,你不要驚吓了他。

    ” 但是,菖蒲卻沉住了氣,面不更色,眼也不眨,毫無畏懼地迎住胭脂虎那多疑而又閃爍着欲火的目光。

     胭脂虎進發出一陣尖利刺耳的笑聲,卻又一擰眉毛,逼問道:“俞公子,你是不是想把萍水湖三家歸一統,由你來獨吞萍水湖。

    ” 菖蒲凜然正氣,淡淡一笑,說:“我是想把萍水湖三家歸一統,一緻抗日;但是,我并不想獨吞萍水湖,想吞下萍水湖的是日本鬼子。

    ” 胭脂虎收回了槍,變出一張笑臉,問道:“抗日不能光是我們三家,你們有多少人馬?” “幾十名學生。

    ” “一群小把戲,添不了秤!”胭脂虎輕蔑地冷笑道。

     “我們還有萍水城的平民百姓!”菖蒲血湧上臉,“誓與縣城共存亡。

    ” 胭脂虎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說:“讓我們保土安民義和團進城,給你們助陣。

    ” 李托塔擂着胸膛說:“隻要齊老舉人看得起小老兒,信得過小老兒,小老兒情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父女二人,一個是真心實意,一個是另有打算。

    菖蒲沉吟片刻,才說:“縣城裡的各界首腦人士議定,守城之事,由城内的抗日武裝擔當;萍水湖的三家人馬,當日寇攻城之時,從背後開火,以收前後夾擊之效。

    ” 胭脂虎老大不高興,臉上下了一層霜,說:“你們城裡人,一肚子鐘表的瓤子螺絲轉兒,怕我們鄉巴佬進城手腳不幹淨?” “胭脂,你不懂兵書戰策!”李托塔一副内行人的神氣,“我聽着,人家俞公子是從孫子兵法裡得來的見識。

    ” 他們進入院内,細作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