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隻有熊大力一人保駕,俞菖蒲走湖畔旱路,騎馬飛奔龍舟渡口。
龍舟渡口深藏在四面屏障的高崗之内,隻有一條通道跟外界來往,村口高坡下就是碼頭。
這個日環蝕形狀的高崗,隆起在萍水湖的平沙岸上,遠遠望去,很像一座孤山。
高崗上孤墳野樹,荊棘叢生,斷壁殘垣,埋設蓬蒿,顯得十分兇險陰森。
俞菖蒲和熊大力距離龍舟渡口還有半裡之遙,便從村口湧出一彪人馬,一窩蜂似地包圍上來。
領頭的人打着一面紅統黃緞犬牙旗,人人身穿紫花布褲褂,羊肚手巾包頭,打裹腿,穿灑鞋,前額上朱砂畫符;他們有的手持紅纓長矛,有的肩扛鬼頭大刀,有的身背一張弓,腰挎一壺箭,滾滾雷聲一般呐喊着:“站住,站——住!……” 菖蒲向熊大力遞個眼色,倆人跳下馬,仁立在一棵濃蔭蔽日的老龍腰河柳下。
他們一共十三個人,越來越臨近俞菖蒲和熊大力;犬牙旗搖了三搖,列成戰陣,掌旗的人居中,左右各是六人,刀槍并舉,箭上弓弦,殺氣騰騰,如臨大敵。
熊大力忽然眼前一亮,手搭涼棚望去,隻見那個掌旗的頭領,身高六尺以上,膀大腰粗,四方大臉,一雙掃帚濃眉,兩隻圓睜環眼,毛刺刺的絡腮胡髭,活像一隻出山虎,不禁自言自語:“這個人,好面熟。
” 菖蒲畢竟是個書生,神情不免有點緊張,小聲說:“大力,趕快自報家門。
” 熊大力跨上一步,當胸一抱拳,高聲喊道:“龍舟渡口的好哥們!縣城裡的齊老舉人,打發我們來看望你們的龍頭李大爺,商量保土安民,抗日救國的大事;我身旁的這位學士,是齊老舉人的外甥俞菖蒲公子,我是俞公子的親随護衛熊大力,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 掌旗的大漢陡地一怔,猛收住腳,那十二名漢子也就原地踏步。
突然,掌旗的大漢狂喜地大叫:“熊大力!”揮舞着大旗跑上前來。
“磙子!”熊大力也歡呼着跑上前去。
此人名叫金磙子,也是從東北逃進關内的難民,跟熊大力一路同行三個月,到萍水縣才分了手,五六年不見了。
金磙子流落在萍水湖,給袁大跑豬扛長工。
袁大跑豬欺他是個外鄉人,又是秤龐一般的實心眼兒,等他幹完一年活,快要結賬算工錢了,便暗中買通警局子,硬誣他是來路不明的逃犯,把他抓進監牢。
等到第二年春耕時節,袁大跑豬又假充善人,把他從警局子裡保出來,再當一年牛馬,年末歲尾再抓進去。
一連三出三進,金磙子終于打破了問葫蘆,醒過夢來。
他一出牢房,就像一頭火牛,直奔袁大跑豬門前,吼叫着要把袁大跑豬捅上百八十個透明窟窿。
可是,他雖有兩膀子扳倒牛的蠻力,無奈敵不過袁大跑豬的打手人多,于是他又被抓回警局子。
這一回,他可不再自認晦氣,甘受其苦了;押送途中,走到前不着村,後不靠店的湖邊荒野,他怒吼一聲,掙斷了身上的繩索,兩隻手像兩把老虎鉗,擰斷了押解他的巡警的脖子,摘下那巡警的槍支子彈,逃進蘆葦蕩中,穴居野處,茹毛飲血。
李托塔看中了他的大個子,更看中了他那支槍,收留了他,隐藏了他;直到縣衙門和警局子鳥獸四散,金磙子才重見天日,李托塔挑選他扛那面紅結合黃緞犬牙旗。
金磙子把大旗深深插在地上,跟熊大力摟抱一起,摔跤打滾兒,煙塵彌漫。
熊大力從彌漫的煙塵中爬起身,大笑道:“磙子,快帶我們去面見你們的龍頭大爺!” “列隊,回營!”金磙子把大旗一揮。
風吹大旗呼啦啦,俞菖蒲進入龍舟渡口。
狹街窄巷,泥棚茅舍,柳小(饣果)子地裡,一片白沙演武場,刀槍架上,陳列着十八般武器。
“你是個不夠月份下出來的尿種!”柳蔭中,一個銅鐘大嗓門兒,吼聲如雷。
“袁大跑豬剛龇了龇牙,你就把腦袋夾在褲裆裡想求和,滾你娘的吧。
” “老人家,您不能逞匹夫之勇呀!”是鬼吹燈夏三那尖聲細氣的聲音,“扣留閻鐵山,得罪了鄭三發;不放袁太子,袁大跑豬要動刀兵。
腹背受傷,兵家大忌呀!” “我投靠齊老舉人……” “齊老舉人的外甥……像是共産黨……” 倆人的聲音低下來,喊喊
龍舟渡口深藏在四面屏障的高崗之内,隻有一條通道跟外界來往,村口高坡下就是碼頭。
這個日環蝕形狀的高崗,隆起在萍水湖的平沙岸上,遠遠望去,很像一座孤山。
高崗上孤墳野樹,荊棘叢生,斷壁殘垣,埋設蓬蒿,顯得十分兇險陰森。
俞菖蒲和熊大力距離龍舟渡口還有半裡之遙,便從村口湧出一彪人馬,一窩蜂似地包圍上來。
領頭的人打着一面紅統黃緞犬牙旗,人人身穿紫花布褲褂,羊肚手巾包頭,打裹腿,穿灑鞋,前額上朱砂畫符;他們有的手持紅纓長矛,有的肩扛鬼頭大刀,有的身背一張弓,腰挎一壺箭,滾滾雷聲一般呐喊着:“站住,站——住!……” 菖蒲向熊大力遞個眼色,倆人跳下馬,仁立在一棵濃蔭蔽日的老龍腰河柳下。
他們一共十三個人,越來越臨近俞菖蒲和熊大力;犬牙旗搖了三搖,列成戰陣,掌旗的人居中,左右各是六人,刀槍并舉,箭上弓弦,殺氣騰騰,如臨大敵。
熊大力忽然眼前一亮,手搭涼棚望去,隻見那個掌旗的頭領,身高六尺以上,膀大腰粗,四方大臉,一雙掃帚濃眉,兩隻圓睜環眼,毛刺刺的絡腮胡髭,活像一隻出山虎,不禁自言自語:“這個人,好面熟。
” 菖蒲畢竟是個書生,神情不免有點緊張,小聲說:“大力,趕快自報家門。
” 熊大力跨上一步,當胸一抱拳,高聲喊道:“龍舟渡口的好哥們!縣城裡的齊老舉人,打發我們來看望你們的龍頭李大爺,商量保土安民,抗日救國的大事;我身旁的這位學士,是齊老舉人的外甥俞菖蒲公子,我是俞公子的親随護衛熊大力,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 掌旗的大漢陡地一怔,猛收住腳,那十二名漢子也就原地踏步。
突然,掌旗的大漢狂喜地大叫:“熊大力!”揮舞着大旗跑上前來。
“磙子!”熊大力也歡呼着跑上前去。
此人名叫金磙子,也是從東北逃進關内的難民,跟熊大力一路同行三個月,到萍水縣才分了手,五六年不見了。
金磙子流落在萍水湖,給袁大跑豬扛長工。
袁大跑豬欺他是個外鄉人,又是秤龐一般的實心眼兒,等他幹完一年活,快要結賬算工錢了,便暗中買通警局子,硬誣他是來路不明的逃犯,把他抓進監牢。
等到第二年春耕時節,袁大跑豬又假充善人,把他從警局子裡保出來,再當一年牛馬,年末歲尾再抓進去。
一連三出三進,金磙子終于打破了問葫蘆,醒過夢來。
他一出牢房,就像一頭火牛,直奔袁大跑豬門前,吼叫着要把袁大跑豬捅上百八十個透明窟窿。
可是,他雖有兩膀子扳倒牛的蠻力,無奈敵不過袁大跑豬的打手人多,于是他又被抓回警局子。
這一回,他可不再自認晦氣,甘受其苦了;押送途中,走到前不着村,後不靠店的湖邊荒野,他怒吼一聲,掙斷了身上的繩索,兩隻手像兩把老虎鉗,擰斷了押解他的巡警的脖子,摘下那巡警的槍支子彈,逃進蘆葦蕩中,穴居野處,茹毛飲血。
李托塔看中了他的大個子,更看中了他那支槍,收留了他,隐藏了他;直到縣衙門和警局子鳥獸四散,金磙子才重見天日,李托塔挑選他扛那面紅結合黃緞犬牙旗。
金磙子把大旗深深插在地上,跟熊大力摟抱一起,摔跤打滾兒,煙塵彌漫。
熊大力從彌漫的煙塵中爬起身,大笑道:“磙子,快帶我們去面見你們的龍頭大爺!” “列隊,回營!”金磙子把大旗一揮。
風吹大旗呼啦啦,俞菖蒲進入龍舟渡口。
狹街窄巷,泥棚茅舍,柳小(饣果)子地裡,一片白沙演武場,刀槍架上,陳列着十八般武器。
“你是個不夠月份下出來的尿種!”柳蔭中,一個銅鐘大嗓門兒,吼聲如雷。
“袁大跑豬剛龇了龇牙,你就把腦袋夾在褲裆裡想求和,滾你娘的吧。
” “老人家,您不能逞匹夫之勇呀!”是鬼吹燈夏三那尖聲細氣的聲音,“扣留閻鐵山,得罪了鄭三發;不放袁太子,袁大跑豬要動刀兵。
腹背受傷,兵家大忌呀!” “我投靠齊老舉人……” “齊老舉人的外甥……像是共産黨……” 倆人的聲音低下來,喊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