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利瑪斯的朋友
關燈
小
中
大
那些男人在同一天晚上來找麗茲。
麗茲·戈爾德住在西區的北端,房裡有兩張單人床。
她有一個漂亮的煙灰色燃氣取暖爐,不是老式的那種,給房間裡平添了一點現代氣息。
利瑪斯來這裡的時候,她經常盯着爐子發呆,那時房間裡隻有爐子火焰發出的光亮。
他總是躺在床上,躺在裡面那張她睡的床上,而她常常坐在他邊上吻他,或者和他依偎着,看着爐中的火焰。
現在她并不願意多想他,因為如果想得太多,對他的記憶反而會變得模糊。
所以她每次想他的時間都不長,和她時而遠眺昏暗天際的時間相仿。
她的腦海裡不時閃現出他說過或做過的一些細節,他看她的眼神,還有他那對她視而不見的神情。
想到這些,她不禁很沮喪地發現,他沒有給她留下任何能勾起回憶的東西,沒有照片,沒有紀念品,什麼都沒有。
他們甚至連個共同的朋友都沒有,而那個對他滿腔仇恨的克萊爾小姐根本不能算是他們的朋友。
麗茲以後又去過一次他原來住的地方,看到了那裡的房東。
她那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後來鼓足勇氣還是去了。
那個房東對阿曆克印象不錯,說利瑪斯先生很規矩地結清了房租,全都結清了。
是一兩周内,一個利瑪斯先生的老朋友過來結清的,而且付錢爽氣,什麼都沒有問。
所以房東堅信利瑪斯先生是個好人,說他開明、正派,是名真正的紳士。
盡管他有時候脾氣不太好,酒也喝得多了那麼一點點,當然也沒有過喝醉了回來發酒瘋。
房東還記得,來結賬的是個害羞的矮男人,戴着眼鏡。
那人說,房租一定要全部結清,這是利瑪斯先生專門交代過的。
如果這樣的人不是紳士,這世界上還有紳士嗎?天知道他哪來的錢付房租,但他在這件事情上做得無可指責。
就算他打那個雜貨商的事,也是做了一件大家很久以來就想做的事情。
那間房間?哦,房子又租出去了,現在住的是名韓國來的先生。
利瑪斯被帶走後兩天,新房客就搬了進去。
她現在還去圖書館工作的原因隻是在那裡能感受到他的存在,至少那裡有他觸摸過的梯子、書架、書和書目卡片,也許有一天他還會回到那裡。
他說過他再也不回來了,可她不相信那是真的。
這就像有時候覺得世界末日到了,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一樣。
克萊爾小姐認為他會回來,因為發現他還有一些工資沒有領走。
像他那樣的魔鬼,居然少領錢而不計較,這又讓克萊爾小姐非常憤怒。
利瑪斯離開以後,麗茲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要打那個雜貨商?她知道他的脾氣不好,可也沒有到打那種人的地步。
那件事應該是他早就計劃好,一旦病好了就會去實施。
不然的話,打人前的那個晚上他為什麼要和她告别呢?那是因為他知道在第二天就要去打人了。
她拒絕接受另一種可能的解釋:他對她厭倦了,決定離開她。
第二天因為分手使他情緒不好,所以才在一怒之下打了那個雜貨商。
她早就知道,也一直了解的是,他有一項必須要去完成的使命。
他甚至親口說過這個問題。
當然那是什麼樣的使命,麗茲并不了解。
她本來以為他和那個雜貨商吵起來後,勾起了他心中壓抑多年的仇恨,可能是因為婚姻或家庭問題,造成他心裡有陰影,所以才打了人。
可是,任何見過那個雜貨商的人,都會覺得打他那種人是件很荒唐的事情。
那人是個典型的小市民,為人謹慎、守舊而平庸。
而且就算阿曆克和那個雜貨商有仇,他也沒有必要在周六商店最忙的時候打人,他難道要讓大家都看到他打人嗎? 在她參加的黨支部會議上,大家也談論過這件事情。
支部管賬的喬治·漢比那天正巧路過那家店。
因為人多,他沒有能看到打人的全過程。
但那裡有個看到整個過程的人,把情況都告訴了他。
漢比對這件事印象很深,還給《工人報》打了電話。
後來對利瑪斯的審判中,《工人報》派人去了,還在報紙上作了較多的報道。
《工人報》上的文章說,這件事是對社會的抗争,是人民意識的覺醒,是對剝削階級仇恨的體現。
把情況告訴漢比的那個人(是個戴眼鏡的小男人,算是小白領的那種人)說,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照他的說法是出人意料。
總之,這讓漢比更加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民的殘酷壓迫。
漢比談論的時候,麗茲很少說話,當然支部裡也沒人知道她和利瑪斯的關系。
她隻是覺得非常讨厭喬治·漢比,認為他是個輕浮、下流的小男人,總是色眯眯地看着她,總找機會想摸她一把。
後來那兩個男人打電話給她。
她覺得那些人如果是警察的話,顯得太幹練了一些。
他們是開着一輛裝有天線的黑色小車來的,其中一個人長得矮,且相當胖。
那人戴眼鏡,身上穿着昂貴而不太合身的衣服,是一個可親而有些神經質的男人。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麗茲對那人就有一種信任感。
另一個男人長得比較普通,但顯得很年輕,麗茲估計他四十歲不到。
他們說他們在特種部門工作,出示過塑封并且帶照片的工作證。
開口說話的基本上都是那個胖男人。
“我相信你和阿曆克·利瑪斯關系不錯。
”他這樣開頭說。
她聽到這樣的話應該會生氣的,可對方說得那麼真誠,讓她有火也發不出
麗茲·戈爾德住在西區的北端,房裡有兩張單人床。
她有一個漂亮的煙灰色燃氣取暖爐,不是老式的那種,給房間裡平添了一點現代氣息。
利瑪斯來這裡的時候,她經常盯着爐子發呆,那時房間裡隻有爐子火焰發出的光亮。
他總是躺在床上,躺在裡面那張她睡的床上,而她常常坐在他邊上吻他,或者和他依偎着,看着爐中的火焰。
現在她并不願意多想他,因為如果想得太多,對他的記憶反而會變得模糊。
所以她每次想他的時間都不長,和她時而遠眺昏暗天際的時間相仿。
她的腦海裡不時閃現出他說過或做過的一些細節,他看她的眼神,還有他那對她視而不見的神情。
想到這些,她不禁很沮喪地發現,他沒有給她留下任何能勾起回憶的東西,沒有照片,沒有紀念品,什麼都沒有。
他們甚至連個共同的朋友都沒有,而那個對他滿腔仇恨的克萊爾小姐根本不能算是他們的朋友。
麗茲以後又去過一次他原來住的地方,看到了那裡的房東。
她那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後來鼓足勇氣還是去了。
那個房東對阿曆克印象不錯,說利瑪斯先生很規矩地結清了房租,全都結清了。
是一兩周内,一個利瑪斯先生的老朋友過來結清的,而且付錢爽氣,什麼都沒有問。
所以房東堅信利瑪斯先生是個好人,說他開明、正派,是名真正的紳士。
盡管他有時候脾氣不太好,酒也喝得多了那麼一點點,當然也沒有過喝醉了回來發酒瘋。
房東還記得,來結賬的是個害羞的矮男人,戴着眼鏡。
那人說,房租一定要全部結清,這是利瑪斯先生專門交代過的。
如果這樣的人不是紳士,這世界上還有紳士嗎?天知道他哪來的錢付房租,但他在這件事情上做得無可指責。
就算他打那個雜貨商的事,也是做了一件大家很久以來就想做的事情。
那間房間?哦,房子又租出去了,現在住的是名韓國來的先生。
利瑪斯被帶走後兩天,新房客就搬了進去。
她現在還去圖書館工作的原因隻是在那裡能感受到他的存在,至少那裡有他觸摸過的梯子、書架、書和書目卡片,也許有一天他還會回到那裡。
他說過他再也不回來了,可她不相信那是真的。
這就像有時候覺得世界末日到了,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一樣。
克萊爾小姐認為他會回來,因為發現他還有一些工資沒有領走。
像他那樣的魔鬼,居然少領錢而不計較,這又讓克萊爾小姐非常憤怒。
利瑪斯離開以後,麗茲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要打那個雜貨商?她知道他的脾氣不好,可也沒有到打那種人的地步。
那件事應該是他早就計劃好,一旦病好了就會去實施。
不然的話,打人前的那個晚上他為什麼要和她告别呢?那是因為他知道在第二天就要去打人了。
她拒絕接受另一種可能的解釋:他對她厭倦了,決定離開她。
第二天因為分手使他情緒不好,所以才在一怒之下打了那個雜貨商。
她早就知道,也一直了解的是,他有一項必須要去完成的使命。
他甚至親口說過這個問題。
當然那是什麼樣的使命,麗茲并不了解。
她本來以為他和那個雜貨商吵起來後,勾起了他心中壓抑多年的仇恨,可能是因為婚姻或家庭問題,造成他心裡有陰影,所以才打了人。
可是,任何見過那個雜貨商的人,都會覺得打他那種人是件很荒唐的事情。
那人是個典型的小市民,為人謹慎、守舊而平庸。
而且就算阿曆克和那個雜貨商有仇,他也沒有必要在周六商店最忙的時候打人,他難道要讓大家都看到他打人嗎? 在她參加的黨支部會議上,大家也談論過這件事情。
支部管賬的喬治·漢比那天正巧路過那家店。
因為人多,他沒有能看到打人的全過程。
但那裡有個看到整個過程的人,把情況都告訴了他。
漢比對這件事印象很深,還給《工人報》打了電話。
後來對利瑪斯的審判中,《工人報》派人去了,還在報紙上作了較多的報道。
《工人報》上的文章說,這件事是對社會的抗争,是人民意識的覺醒,是對剝削階級仇恨的體現。
把情況告訴漢比的那個人(是個戴眼鏡的小男人,算是小白領的那種人)說,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照他的說法是出人意料。
總之,這讓漢比更加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民的殘酷壓迫。
漢比談論的時候,麗茲很少說話,當然支部裡也沒人知道她和利瑪斯的關系。
她隻是覺得非常讨厭喬治·漢比,認為他是個輕浮、下流的小男人,總是色眯眯地看着她,總找機會想摸她一把。
後來那兩個男人打電話給她。
她覺得那些人如果是警察的話,顯得太幹練了一些。
他們是開着一輛裝有天線的黑色小車來的,其中一個人長得矮,且相當胖。
那人戴眼鏡,身上穿着昂貴而不太合身的衣服,是一個可親而有些神經質的男人。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麗茲對那人就有一種信任感。
另一個男人長得比較普通,但顯得很年輕,麗茲估計他四十歲不到。
他們說他們在特種部門工作,出示過塑封并且帶照片的工作證。
開口說話的基本上都是那個胖男人。
“我相信你和阿曆克·利瑪斯關系不錯。
”他這樣開頭說。
她聽到這樣的話應該會生氣的,可對方說得那麼真誠,讓她有火也發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