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人類的代價
關燈
小
中
大
一章内容會講述這個重要的問題。
關于氯化烴殺蟲劑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對肝髒的影響。
在人體所有器官中,肝髒是最為特别的。
肝髒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不可比拟。
很多重要機體活動都由肝髒控制,因而即使受到極小的傷害,也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它不僅提供用于消化脂肪的膽汁,由于其位置和各種循環管道的聚集,肝髒能夠直接得到來自消化道的血液,并深入參與了所有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
它以肝糖的形式儲存糖分,并釋放出精确定量的葡萄糖,以保證血糖處于正常水平。
它會蓄積蛋白質,包括凝血血漿的一些重要成分。
它可以把血漿中的膽固醇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當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超過正常水平時,肝髒會使激素鈍化。
它也是很多維生素的儲存地,其中一些維生素支撐着肝髒的正常工作。
沒有正常工作的肝髒,人體就等于被繳械了,因為無法再抵抗不斷入侵的各種毒素。
有些是新陳代謝正常的附帶結果,肝髒可以通過去除氮元素快速而有效地化解。
但是,肝髒還可以為外來的毒素去毒。
“無害的”殺蟲劑馬拉硫磷與甲氧氯毒性相對較小,原因在于肝髒裡的一種酶将它們的分子進行轉化,削弱了它們的毒性。
肝髒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有毒物質。
現在,我們抵禦外來毒素和體内毒素的防線已經受到削弱,并逐漸崩潰。
受殺蟲劑損傷的肝髒不僅不能保護我們免受毒素侵擾,它的大部分功能都會受到幹擾。
産生的後果不僅影響深遠,而且由于變化多樣,不會立即表現出來,人們很難追溯其真正原因。
傷害肝髒的殺蟲劑普遍地使用着,因此有必要留意自20世紀50年代起肝炎患者急劇上升并不斷增加的現象。
據說肝硬化患者也在增加。
與實驗動物相比,在人類身上證明原因A造成結果B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常識告訴我們,肝髒疾病猛增與環境中傷害肝髒的殺蟲劑盛行的關系絕非偶然。
不管氯化烴類化學品是不是主要原因,在當前條件下,面對可以傷害肝髒并可能削弱其疾病抵抗力的毒素,讓自己暴露其中顯然不是明智的做法。
盡管方式不同,兩種主要的殺蟲劑氯化烴和有機磷都可以直接影響神經系統。
這一點已經被大量的動物實驗和對人類的觀察證實了。
首先,廣泛使用的新型有機殺蟲劑DDT主要影響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小腦和更高的運動皮質是主要的受影響區域。
據一本毒理學标準教科書記載,接觸大量DDT後會産生刺痛、灼燒、瘙癢、顫抖甚至抽搐等症狀。
我們對DDT急性中毒症狀的首次認識是幾名英國研究人員提供的。
為了了解DDT的作用效果,他們故意接觸了DDT。
英國皇家海軍生理學實驗室兩位科學家通過直接接觸水溶性塗料使皮膚吸收DDT,覆蓋了薄薄一層油的塗料含有2%的DDT。
在他們對症狀的描述中很清楚地體現了對神經系統的直接影響:“真實地感覺到疲勞、遲鈍,四肢疼痛,精神狀态也十分糟糕……極度煩躁……不想工作,感覺大腦不能處理最簡單的任務。
有時候關節會劇烈疼痛。
” 另一名英國實驗者把溶于丙酮的DDT抹在了自己的皮膚上。
他的實驗報告說,感到四肢沉重和疼痛,肌肉無力,還出現神經緊張性痙攣。
他休息了一天,慢慢好轉,但複工後情況又惡化了。
于是,他在床上躺了3個星期,忍受着四肢疼痛、失眠、神經緊張、急性焦慮的諸般折磨。
有時候,他會渾身顫抖,這種顫抖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鳥類DDT中毒的症狀。
這位實驗人員整整10個星期沒能工作。
年底他的案例被英國一家醫學雜志報道時,他還沒有完全恢複。
(盡管有這樣的證據,在志願者身上做DDT實驗的幾名美國研究人員還是把頭疼和“每個骨頭都疼”的症狀歸為精神神經症。
) 如今,很多案例的症狀和疾病過程都指向了其元兇——殺蟲劑。
通常,這些受害者都是直接接觸了某種殺蟲劑,經過治療(包括清除生活環境中的殺蟲劑),他們的症狀會減輕,但隻要再接觸到類似化學品,病情還會複發。
這樣的證據足以證明許多其他病例中藥物治療的原理。
它足以警示我們,冒着“預期風險”在我們的環境中使用殺蟲劑是多麼不明智。
為什麼處理和使用殺蟲劑的人們沒有表現出同樣的症狀呢?這就要提到個人的敏感性了。
有證據表明,女人比男人敏感,小孩比成人敏感,久坐室内的人比在戶外工作或鍛煉的人敏感。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模糊的區别。
一個人對粉塵或花粉過敏,對某種藥物過敏,或者容易受一種傳染病影響,而另一個人卻不會這樣,這是一個醫學之謎,目前仍沒有合理解釋。
但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影響了很多人。
一些醫生估計,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病人表現出過敏的症狀,而且數量仍在增加。
不幸的是,之前不過敏的人會突然過敏。
事實上,一些醫學人員認為,間歇性地接觸化學品可能導緻過敏。
如果這是真的,它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因職業而持續接觸化學品的人很少有中毒的症狀。
由于頻繁接觸化學品,這些人已經不再過敏,就像過敏症醫生通過給病人反複注射過敏源而使他産生抗過敏性一樣。
人類不像
關于氯化烴殺蟲劑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對肝髒的影響。
在人體所有器官中,肝髒是最為特别的。
肝髒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不可比拟。
很多重要機體活動都由肝髒控制,因而即使受到極小的傷害,也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它不僅提供用于消化脂肪的膽汁,由于其位置和各種循環管道的聚集,肝髒能夠直接得到來自消化道的血液,并深入參與了所有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
它以肝糖的形式儲存糖分,并釋放出精确定量的葡萄糖,以保證血糖處于正常水平。
它會蓄積蛋白質,包括凝血血漿的一些重要成分。
它可以把血漿中的膽固醇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當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超過正常水平時,肝髒會使激素鈍化。
它也是很多維生素的儲存地,其中一些維生素支撐着肝髒的正常工作。
沒有正常工作的肝髒,人體就等于被繳械了,因為無法再抵抗不斷入侵的各種毒素。
有些是新陳代謝正常的附帶結果,肝髒可以通過去除氮元素快速而有效地化解。
但是,肝髒還可以為外來的毒素去毒。
“無害的”殺蟲劑馬拉硫磷與甲氧氯毒性相對較小,原因在于肝髒裡的一種酶将它們的分子進行轉化,削弱了它們的毒性。
肝髒會以同樣的方式處理我們接觸到的大部分有毒物質。
現在,我們抵禦外來毒素和體内毒素的防線已經受到削弱,并逐漸崩潰。
受殺蟲劑損傷的肝髒不僅不能保護我們免受毒素侵擾,它的大部分功能都會受到幹擾。
産生的後果不僅影響深遠,而且由于變化多樣,不會立即表現出來,人們很難追溯其真正原因。
傷害肝髒的殺蟲劑普遍地使用着,因此有必要留意自20世紀50年代起肝炎患者急劇上升并不斷增加的現象。
據說肝硬化患者也在增加。
與實驗動物相比,在人類身上證明原因A造成結果B是比較困難的,但是常識告訴我們,肝髒疾病猛增與環境中傷害肝髒的殺蟲劑盛行的關系絕非偶然。
不管氯化烴類化學品是不是主要原因,在當前條件下,面對可以傷害肝髒并可能削弱其疾病抵抗力的毒素,讓自己暴露其中顯然不是明智的做法。
盡管方式不同,兩種主要的殺蟲劑氯化烴和有機磷都可以直接影響神經系統。
這一點已經被大量的動物實驗和對人類的觀察證實了。
首先,廣泛使用的新型有機殺蟲劑DDT主要影響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小腦和更高的運動皮質是主要的受影響區域。
據一本毒理學标準教科書記載,接觸大量DDT後會産生刺痛、灼燒、瘙癢、顫抖甚至抽搐等症狀。
我們對DDT急性中毒症狀的首次認識是幾名英國研究人員提供的。
為了了解DDT的作用效果,他們故意接觸了DDT。
英國皇家海軍生理學實驗室兩位科學家通過直接接觸水溶性塗料使皮膚吸收DDT,覆蓋了薄薄一層油的塗料含有2%的DDT。
在他們對症狀的描述中很清楚地體現了對神經系統的直接影響:“真實地感覺到疲勞、遲鈍,四肢疼痛,精神狀态也十分糟糕……極度煩躁……不想工作,感覺大腦不能處理最簡單的任務。
有時候關節會劇烈疼痛。
” 另一名英國實驗者把溶于丙酮的DDT抹在了自己的皮膚上。
他的實驗報告說,感到四肢沉重和疼痛,肌肉無力,還出現神經緊張性痙攣。
他休息了一天,慢慢好轉,但複工後情況又惡化了。
于是,他在床上躺了3個星期,忍受着四肢疼痛、失眠、神經緊張、急性焦慮的諸般折磨。
有時候,他會渾身顫抖,這種顫抖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很熟悉的鳥類DDT中毒的症狀。
這位實驗人員整整10個星期沒能工作。
年底他的案例被英國一家醫學雜志報道時,他還沒有完全恢複。
(盡管有這樣的證據,在志願者身上做DDT實驗的幾名美國研究人員還是把頭疼和“每個骨頭都疼”的症狀歸為精神神經症。
) 如今,很多案例的症狀和疾病過程都指向了其元兇——殺蟲劑。
通常,這些受害者都是直接接觸了某種殺蟲劑,經過治療(包括清除生活環境中的殺蟲劑),他們的症狀會減輕,但隻要再接觸到類似化學品,病情還會複發。
這樣的證據足以證明許多其他病例中藥物治療的原理。
它足以警示我們,冒着“預期風險”在我們的環境中使用殺蟲劑是多麼不明智。
為什麼處理和使用殺蟲劑的人們沒有表現出同樣的症狀呢?這就要提到個人的敏感性了。
有證據表明,女人比男人敏感,小孩比成人敏感,久坐室内的人比在戶外工作或鍛煉的人敏感。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模糊的區别。
一個人對粉塵或花粉過敏,對某種藥物過敏,或者容易受一種傳染病影響,而另一個人卻不會這樣,這是一個醫學之謎,目前仍沒有合理解釋。
但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影響了很多人。
一些醫生估計,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病人表現出過敏的症狀,而且數量仍在增加。
不幸的是,之前不過敏的人會突然過敏。
事實上,一些醫學人員認為,間歇性地接觸化學品可能導緻過敏。
如果這是真的,它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因職業而持續接觸化學品的人很少有中毒的症狀。
由于頻繁接觸化學品,這些人已經不再過敏,就像過敏症醫生通過給病人反複注射過敏源而使他産生抗過敏性一樣。
人類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