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降災難
關燈
小
中
大
的報告提出了牛奶污染這一關鍵問題。
火蟻計劃覆蓋的地區主要是田野和莊稼地。
在這片土地吃草的奶牛狀況如何呢?噴藥地區的草一定會帶有七氯殘留,如果被奶牛吃了,毒素一定會進入牛奶。
1955年,防治計劃開展很早之前,七氯實驗已經證明毒素可以直接進入牛奶,後來狄氏劑的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的,而火蟻計劃中也使用了狄氏劑。
現在,農業部年刊已經把七氯和狄氏劑列入一個化學物名單,這些化學物可以使植物飼料不适于産奶或産肉動物食用。
但是,防治部門還是在南部牧場大規模地噴灑了七氯和狄氏劑。
誰能夠為消費者保證,牛奶裡不會有狄氏劑或七氯殘留?農業部一定會說,他們已經建議農夫,把奶牛趕出噴藥區域30~90天。
考慮到很多農場都很小,防治計劃規模又如此之大(大多是用飛機噴藥),這種建議是否可行真的很值得懷疑。
而且,從毒素殘留的穩定性看,建議的隔離時間也遠遠不夠。
雖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牛奶中出現農藥殘留表示不滿,但他們的權限很小。
在噴藥計劃内的大部分州,乳制品行業規模都很小,其産品不會出州。
因此,保護牛奶供應不受聯邦噴藥計劃影響就成為州政府的責任了。
1959年,對亞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衛生官員或有關人員所作的調查表明,他們并沒有進行任何檢測,也就不知道牛奶是否受到污染。
與此同時,在防治計劃開展後,進行了一些關于七氯特性的研究。
或許更确切地說,是有人查閱了之前的研究。
因為,促使聯邦政府采取誤期行動的基本事實,其實在幾年前就發現了,而且本可以影響最初的防控計劃。
這一事實是:七氯在動植物組織或土壤中一段時間之後,會變成一種毒性更強的物質——環氧七氯。
環氧化物通常指風化作用産生的“氧化物”。
自1952年起,人們就知道這種轉變可能發生,當時,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現,給雌鼠喂食濃度為百萬分之30的七氯兩周後,其體内就會産生百萬分之165的環氧七氯。
1959年,這些真相終于能夠從晦澀的生物學文獻走向大衆。
當時,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采取行動,禁止食品含有任何七氯或其氧化物殘留。
這一法令至少暫時性地阻止了噴藥計劃。
雖然農業部繼續要求為火蟻防治計劃撥款,但是地方農業顧問已經不願再建議農民們使用殺蟲劑,因為這可能導緻他們的農作物無法出售。
簡而言之,農業部根本沒有對所使用的化學品作基本的調查,就推行噴藥計劃,或者即使調查了,也選擇性地忽視調查結果。
他們也沒有提前作研究,以明确達到目的的最小劑量。
大劑量噴藥兩年之後,他們突然在1959年把七氯劑量從每英畝2磅降至1.25磅;之後又降到每英畝0.5磅;在3到6個月的兩次噴藥中分别降到每英畝0.25磅。
農業部一名官員解釋道,“一項改進計劃”顯示小劑量使用是有效的。
如果噴藥計劃開展之前就知道這樣的信息,可以避免大量的損失,納稅人可以節省一大筆資金。
1959年,農業部可能是為了平息越來越多的不滿,開始為德克薩斯州的農場主免費提供藥劑,但是他們要簽一份聲明,如果造成損失,不會追究聯邦、州以及當地政府的責任。
同年,阿拉巴馬州政府為化學品帶來的損失感到震驚和憤怒,決定不再為這種計劃撥款。
一名官員将整個計劃描述為“愚蠢、草率、失敗的行動,是對其他公共和個人機構權利的肆意踐踏”。
雖然失去了州政府的财政支持,聯邦資金仍在慢慢流入亞拉巴馬州——1961年,立法機構又被說服,撥了一筆款項。
與此同時,路易斯安那州的農夫們不再願意接受噴藥計劃,因為針對火蟻的化學品會引起危害甘蔗的昆蟲大量繁殖。
更關鍵的是,噴藥計劃沒有任何效果。
1962年春天,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農業實驗中心昆蟲研究室主任紐森博士對此作了精煉概括:“州和聯邦機構聯合開展的火蟻‘清除’計劃是一次徹底的失敗。
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蟲害地區比控制計劃開始時更大了。
” 一種更為理智、穩妥的趨勢似乎已經開始。
佛羅裡達州政府報告說:“現在佛羅裡達的火蟻比計劃開始時還要多。
”他們宣布,放棄所有清除計劃,轉而采取小範圍控制措施。
有效而廉價的局部控制方法多年來已經為人們所熟知。
火蟻築建巢堆的習慣,使得針對個别巢堆的化學處理非常容易。
用這種方法處理每英畝土地隻需1美元。
密西西比農業實驗中心研制出一種耕田機,可以先平整土地,再把殺蟲劑直接作用于巢堆,為火蟻數量多、需要機械化操作的地區提供了便利。
這種方法可以實現90%~95%的控制,每英畝的成本僅為0.23美元。
相比之下,農業部的大規模防治計劃每英畝的成本是3.5美元,是耗資最大、損害最多、效果最差的計劃。
火蟻計劃覆蓋的地區主要是田野和莊稼地。
在這片土地吃草的奶牛狀況如何呢?噴藥地區的草一定會帶有七氯殘留,如果被奶牛吃了,毒素一定會進入牛奶。
1955年,防治計劃開展很早之前,七氯實驗已經證明毒素可以直接進入牛奶,後來狄氏劑的實驗結果也是一樣的,而火蟻計劃中也使用了狄氏劑。
現在,農業部年刊已經把七氯和狄氏劑列入一個化學物名單,這些化學物可以使植物飼料不适于産奶或産肉動物食用。
但是,防治部門還是在南部牧場大規模地噴灑了七氯和狄氏劑。
誰能夠為消費者保證,牛奶裡不會有狄氏劑或七氯殘留?農業部一定會說,他們已經建議農夫,把奶牛趕出噴藥區域30~90天。
考慮到很多農場都很小,防治計劃規模又如此之大(大多是用飛機噴藥),這種建議是否可行真的很值得懷疑。
而且,從毒素殘留的穩定性看,建議的隔離時間也遠遠不夠。
雖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牛奶中出現農藥殘留表示不滿,但他們的權限很小。
在噴藥計劃内的大部分州,乳制品行業規模都很小,其産品不會出州。
因此,保護牛奶供應不受聯邦噴藥計劃影響就成為州政府的責任了。
1959年,對亞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衛生官員或有關人員所作的調查表明,他們并沒有進行任何檢測,也就不知道牛奶是否受到污染。
與此同時,在防治計劃開展後,進行了一些關于七氯特性的研究。
或許更确切地說,是有人查閱了之前的研究。
因為,促使聯邦政府采取誤期行動的基本事實,其實在幾年前就發現了,而且本可以影響最初的防控計劃。
這一事實是:七氯在動植物組織或土壤中一段時間之後,會變成一種毒性更強的物質——環氧七氯。
環氧化物通常指風化作用産生的“氧化物”。
自1952年起,人們就知道這種轉變可能發生,當時,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發現,給雌鼠喂食濃度為百萬分之30的七氯兩周後,其體内就會産生百萬分之165的環氧七氯。
1959年,這些真相終于能夠從晦澀的生物學文獻走向大衆。
當時,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采取行動,禁止食品含有任何七氯或其氧化物殘留。
這一法令至少暫時性地阻止了噴藥計劃。
雖然農業部繼續要求為火蟻防治計劃撥款,但是地方農業顧問已經不願再建議農民們使用殺蟲劑,因為這可能導緻他們的農作物無法出售。
簡而言之,農業部根本沒有對所使用的化學品作基本的調查,就推行噴藥計劃,或者即使調查了,也選擇性地忽視調查結果。
他們也沒有提前作研究,以明确達到目的的最小劑量。
大劑量噴藥兩年之後,他們突然在1959年把七氯劑量從每英畝2磅降至1.25磅;之後又降到每英畝0.5磅;在3到6個月的兩次噴藥中分别降到每英畝0.25磅。
農業部一名官員解釋道,“一項改進計劃”顯示小劑量使用是有效的。
如果噴藥計劃開展之前就知道這樣的信息,可以避免大量的損失,納稅人可以節省一大筆資金。
1959年,農業部可能是為了平息越來越多的不滿,開始為德克薩斯州的農場主免費提供藥劑,但是他們要簽一份聲明,如果造成損失,不會追究聯邦、州以及當地政府的責任。
同年,阿拉巴馬州政府為化學品帶來的損失感到震驚和憤怒,決定不再為這種計劃撥款。
一名官員将整個計劃描述為“愚蠢、草率、失敗的行動,是對其他公共和個人機構權利的肆意踐踏”。
雖然失去了州政府的财政支持,聯邦資金仍在慢慢流入亞拉巴馬州——1961年,立法機構又被說服,撥了一筆款項。
與此同時,路易斯安那州的農夫們不再願意接受噴藥計劃,因為針對火蟻的化學品會引起危害甘蔗的昆蟲大量繁殖。
更關鍵的是,噴藥計劃沒有任何效果。
1962年春天,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農業實驗中心昆蟲研究室主任紐森博士對此作了精煉概括:“州和聯邦機構聯合開展的火蟻‘清除’計劃是一次徹底的失敗。
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蟲害地區比控制計劃開始時更大了。
” 一種更為理智、穩妥的趨勢似乎已經開始。
佛羅裡達州政府報告說:“現在佛羅裡達的火蟻比計劃開始時還要多。
”他們宣布,放棄所有清除計劃,轉而采取小範圍控制措施。
有效而廉價的局部控制方法多年來已經為人們所熟知。
火蟻築建巢堆的習慣,使得針對個别巢堆的化學處理非常容易。
用這種方法處理每英畝土地隻需1美元。
密西西比農業實驗中心研制出一種耕田機,可以先平整土地,再把殺蟲劑直接作用于巢堆,為火蟻數量多、需要機械化操作的地區提供了便利。
這種方法可以實現90%~95%的控制,每英畝的成本僅為0.23美元。
相比之下,農業部的大規模防治計劃每英畝的成本是3.5美元,是耗資最大、損害最多、效果最差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