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聽不到鳥兒的歌聲

關燈
如今,美國越來越多的地方已經沒有鳥兒飛回來報春;以往的清晨能聽到鳥兒美妙的歌聲,如今變得異常安靜。

    鳥兒的歌聲突然消失,它們為我們的世界增添的色彩和美麗突然消失,一切都來得如此迅速,令人難以察覺,一些沒有受到影響的社區居民還沒有發現異樣。

     伊利諾伊州欣斯代爾鎮的一名家庭主婦絕望地給一位世界著名的鳥類學家、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鳥類館名譽館長羅伯特·墨菲寫了一封信。

    信中說: 我們村子裡,好幾年來一直給榆樹噴灑藥劑(寫信時間是1958年)。

    6年前我們搬到這裡來住,那時候鳥兒很多,我安裝了一個喂食器。

    每年冬天,紅雀、山雀、絨毛鳥、五子雀會陸陸續續來這裡覓食。

    夏天的時候,紅雀和山雀會把它們的小鳥帶來。

     噴灑了幾年DDT後,鎮上已經沒有知更鳥和燕八哥了;兩年來,我家的架子上也沒有見到山雀的影子,今年紅雀也消失了;附近築巢的隻剩下一對鴿子,可能還有一窩貓鵲。

     孩子們在學校裡學到,聯邦法律禁止殺害和捕捉鳥類,所以很難向他們解釋鳥兒都已經被殺死了。

    “它們還會回來嗎?”孩子們問。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榆樹仍在死去,鳥兒也一樣。

    采取什麼措施了嗎?能夠采取什麼措施呢?我能做些什麼嗎? 聯邦政府為對付火蟻開展大規模的噴藥計劃一年後,亞拉巴馬州一位婦女寫道:“我們這片地方在過去半個世紀一直是鳥兒的天堂,去年7月來了更多的鳥兒。

    突然,在8月的第二個星期,鳥兒一下子都消失了。

    我習慣了早起照料我心愛的已有一隻小馬駒的母馬,但是聽不到一絲鳥叫的聲音。

    這種情況既怪異又讓人害怕。

    人們對我們美麗的世界做了什麼?直到5個月後我才發現一隻藍冠鴉和一隻鹪鹩。

    ” 她提到的那個秋天,美國南部地區也傳出一些嚴峻的報告。

    國家奧杜邦協會與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共同出版的季刊《野外記錄》提到,在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亞拉巴馬州出現了“某些地區鳥類全部消失”的奇怪現象。

    《野外記錄》收錄的報告均來自富有經驗的觀察家。

    他們有多年的實地考察經驗,熟知當地鳥類的習性。

    其中一位觀察家提到,她在密西西比南部開車行駛了很長的路程,也沒有見到一隻鳥兒。

    另一位來自巴頓魯日的觀察家說,她的喂食器已經幾個星期沒有鳥兒動過,以前這個時候,院子裡灌叢的果實早已被吃光了,可如今灌木上仍長滿了漿果。

    還有一位觀察家的報告提到,他家的落地窗通常會落着四五十隻紅雀,還有其他各種鳥兒,現在卻很少見到一兩隻鳥兒了。

    西弗吉尼亞大學的莫裡斯·布魯克斯教授是阿拉巴馬地區鳥類的專家,他的報告說,西弗吉尼亞地區的鳥類數量正急劇減少。

     有一個故事可作為鳥類悲慘命運的象征,一些鳥兒已經遭受這樣的命運,一些鳥兒正面臨危險。

    這個故事就是衆所周知的知更鳥的故事。

    對于千百萬美國人而言,第一隻知更鳥的到來意味着冬天的離去。

    知更鳥到來的消息是可以登上報紙的事情,也是人們在餐桌上樂于談論的話題。

    越來越多的知更鳥飛來,森林裡萌發了一絲綠意。

    清晨時候,成千上萬的人們聆聽知更鳥的合唱,美麗的音符在陽光中跳動。

    如今,一切都變了,甚至鳥兒飛回來都成了罕見的事情。

     知更鳥與很多其他鳥兒的命運看來是與榆樹緊密聯系的。

    從大西洋沿岸到落基山脈,榆樹是成千上萬城鎮曆史的一部分,它們以莊嚴的綠色裝扮了街道、廣場和大學校園。

    如今,榆樹患上了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病已經蔓延開來。

    嚴重的疾病使得很多專家認為所有拯救榆樹的努力終将變成徒勞。

    失去榆樹已經足夠令人悲傷,但是如果拯救行動變成徒勞,而把大量的鳥類置于黑暗的覆滅之中,則更加悲慘。

    然而,這正是目前面臨的威脅。

     所謂的荷蘭榆樹病是在大約1930年的時候,随裝飾貼面工業從歐洲進口榆樹段進入美國的。

    這是一種菌類疾病。

    這種菌會侵入榆樹的輸水導管中,通過樹液攜帶的芽孢擴散,由于分泌的有毒物質和阻塞作用,導緻枝葉枯萎,榆樹死亡。

    疾病通過榆樹皮甲蟲從染病的樹傳播到健康的樹。

    甲蟲在死去的榆樹皮下開鑿的通道中,滿是入侵細菌的芽孢,芽孢會附着在甲蟲身上,這樣它飛到哪兒,疾病就傳播到哪兒。

    控制這種菌病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傳播媒介——甲蟲。

    于是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新英格蘭地區這些榆樹集中的地方,開展了大規模的噴藥行動。

     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兩位鳥類學家首先發現這種噴藥行動對鳥類尤其是知更鳥的影響。

    他們分别是喬治·華萊士教授和他的學生約翰·麥納。

    1954年,麥納先生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他選擇了與知更鳥相關的研究課題。

    這也是個巧合,因為那時候沒有人認為知更鳥正面臨危險。

    但是就在他開展工作的時候,事情發生了。

    這件事将改變他研究課題的性質,并剝奪了他的研究對象。

     1954年,針對荷蘭榆樹病的噴藥行動在大學校園裡小範圍地開始了。

    第二年,東蘭辛市(大學所在城市)加入行動,校園噴藥範圍開始擴大。

    當地針對舞毒蛾和蚊子的控制計劃也在進行,于是各種化學品如傾盆大雨般落下。

     1954年,也就是首次小範圍噴藥的那一年,一切看來都還正常。

    第二年春天,知更鳥像往常一樣飛回校園。

    像湯姆林森的著名散文《失去的樹林》裡的風信子一樣,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它們“沒有預感會有什麼不幸”。

    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校園裡開始出現死去的和垂死的知更鳥。

    在它們以前覓食和栖息的地方,見不到一隻鳥兒。

    沒有新造的鳥巢,也沒有小鳥出生。

    接下來的幾個春天情況還是這樣。

    噴藥的區域已經變成了死亡陷阱,隻需一周時間就可以将遷徙回來的知更鳥全部殺死。

    還會有鳥兒來到這裡,死亡數量還會增加。

    它們會在校園裡痛苦地顫抖着,慢慢死去。

     華萊士教授說:“那年春天,對于大部分想築巢的鳥兒來講,校園幾乎變成它們的墓地。

    ”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起初,他懷疑是鳥兒的神經系統的疾病,但很快事情就明白了。

    盡管噴藥人保證他們使用的殺蟲劑“對鳥類無害”,知更鳥卻正是由于殺蟲劑中毒而死的。

    它們表現出典型的症狀有:失去平衡、顫抖、抽搐、死亡。

     一些事實表明知更鳥中毒不是因為直接接觸殺蟲劑,而是因為吃了蚯蚓。

    在一項研究中,偶然地用校園裡的蚯蚓喂食蝼蛄後,所有蝼蛄立刻死去。

    實驗室籠子裡的一條蛇吃了蚯蚓後,劇烈顫抖起來。

    而蚯蚓是知更鳥春天時候的主要食物。

     很快,厄巴納市伊利諾伊自然曆史調查所的羅伊·巴克博士補上了知更鳥死亡迷局的一塊關鍵拼圖。

    巴克博士的著作于1958年出版,該書找到了各個事件錯綜複雜的關系——知更鳥的命運通過蚯蚓與榆樹聯系起來。

    榆樹在春天被噴灑了農藥(通常的劑量是50英尺的一棵樹使用2到5磅DDT,相當于在榆樹密集的地方每英畝使用23磅)。

    到了7月,通常會以一半的劑量再噴一次。

    強力噴槍給所有的高大樹木噴上了藥劑,不僅殺死了既定目标樹皮甲蟲,還殺死了其他昆蟲,包括:傳粉昆蟲、捕食的蜘蛛和甲蟲。

    毒素緊緊地覆在葉子和樹皮上,雨水都沖刷不掉。

    秋天,樹葉落在地上,積成濕濕的一層,開始慢慢地與土壤結合。

    在這個過程中,吃葉子的蚯蚓幫了大忙